[转帖] 谁为低利率买单?

CATHERINE RAMPELL 报道2012年09月12日


一个来自消费者的抱怨声在世界各地回响:低利率正在蚕食人们的储蓄。

8月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附近的比尔·塔伦(Bill Taren)发现,尽管去年通货膨胀率平均增长了2.8%,他存款的银行却只给他的储蓄账户支付了0.4%的年息。所以,他和妻子决定把钱藏在床垫里,他说,至少这样“我们能随时看见钱”。
来自法国阿讷西的让娜(Jeanne) 和安德烈·比西埃(André Bussière)夫妇,拥有稳定的养老金,还有个利率为2%的银行账户——他们说,“几乎什么也没有”——虽然,去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上升了2.5%。


姜荣(音)是中国厦门的一个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他决定重新进入有着高度投机性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看着自己的储蓄在银行里慢慢贬值。在中国也是一样,生活成本的增速超出了人们储蓄的增长,当地餐厅的价格几乎涨到了原来的两倍。

世界这么多地方的利息收益率都如此之低,绝对不是巧合。利率不仅由市场决定,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目前,很多国家的政府都表示,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把自己的借贷成本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即便没有出现大规模收缩,很多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已经放缓了。

虽然低利率对于那些依靠存款过活的人们来说颇为不利,但对借贷者来说却恰恰十分有利,比如政府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存款利率让政府得以再次融资以偿还贷款,削减或清算自己的债务,也让把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不用借助削减支出或增加税收等更加不受欢迎的手段。

在保持低利率的同时,政府还运用了一系列策略,怂恿像养老基金和银行这些别无选择的机构购买自己的债券。换而言之,消费者们也在默默地补贴政府,而他们自己却对此浑然不觉。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比作针对人民财富的隐性税收。
“如果你去问某家中央银行,他们是不是正在干这种勾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就会说‘不是,我们只是想通过让私营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贷到款来推动经济发展。’”瑞信(Credit Suisse)的首席经济学家尼尔·索斯(Neal Soss)说。“不过,我这里有个推论: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而政府又需要钱。所以,如果这些规则鼓励你借钱给政府,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政府为了维持低利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会限制储户的购买力,还会逼迫脆弱的银行和养老基金去承担更多的风险。最后,这种措施会对私营部门的借贷产生挤出效应。

政府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机制来把借贷成本人为地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的政府只需要打个电话给银行,告知他们要借多少钱出去,借贷利率是多少就行了。

“通过强制银行以低利率向外借贷,中国央行向银行征收了高额税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 R. Lardy)说。“他们通过命令银行保持更低的存款利率来弥补银行的损失。如此一来,消费者也在交税。”

他表示,从2003年晚期以来,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就一直为负值。中国严格控制流向国外的资金的数量,所以个人无法到其他地方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结果,中国家庭将不断增长的收入投入到房地产领域,导致中国一些城市产生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民主国家则会采用更迂回的手段。

莱因哈特教授说,“他们有时候打着‘宏观审慎监管’的旗号,迫使那些没有选择的听众与自己合作,来购买国债,这些听众可能是养老基金、国内保险公司、银行以及任何他们可以找到的国内买家。”

比如,爱尔兰和法国要求或“鼓励”养老基金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在西班牙,脆弱的银行被迫借钱给政府,政府还迫使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西班牙政府对银行存款的提款数额加以限制,防止人们为了追求更高收益去其他地方投资。

在美国,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尽量收购政府债券,以保证利率低于正常的市场水平(利率在一开始就很低,因为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大量购买美国债券,原因是美国债券似乎相对安全一些)。

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设定为零的大约四年的时间里,政府节省了几万亿美元的利息费用。如果现在的利率处于2007年的水平,财政部(Treasury)承担的债务成本就会翻一番。

从历史标准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很低,但利率可以忽略不计,无论如何储户都蒙受了损失。

住在德克萨斯州加兰的多萝西·L·布鲁克斯(Dorothy L. Brooks)说,“几年前,我在股票市场里损失惨重,所以现在,我用大部分存款都购买了债券。”65岁的布鲁克斯在10年前退休,她最近决定重新开始工作,在一所当地学校担任助理。“现在,这两种投资方式都很糟。而且我不能把钱放在金融市场账户里,因为那么做太疯狂了,根本没有什么收益。”

当然,任何经济政策都会产生获利者和受害者,而且政策制定者似乎不可能故意牺牲退休人员的利益来刺激经济或者减少政府债务。更可能的情况是,年长的美国人和其他储户无意中成为政策的受害者,这些政策本是为了使消费者和公司更容易地借到钱。

“如果你关心这些政策的分配效果,渴望老人和其他人受到更公平的对待,那你似乎应该支持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财政刺激计划,”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Robert J. Shiller)说。“有了财政刺激计划,你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向谁征税、税率为多少等等。无论如何,这样至少是更透明的。”

但是,他补充说,“我们喜欢利用货币政策,完全是因为它可以避免进行那些有关向谁征税的非常政治化的讨论。”


Liz Alderman和Elvire Camus对本文有报道贡献,Gu Huin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柳沉,许欣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