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呀呀,家丑不可外扬哦。
家族中那些落魄或不成器的亲戚往往不被提起,两代过后这个人仿佛从家族中就消失了。
我在父母都去世后从其他亲戚那得知我还有个亲姑姑,她的归宿在哪没人知道,估计已经辞世。
新版【乌鸦与麻雀】
头开的不错,只是有点血沥呼啦的,类似的情景在我家楼上发生过。
一位离休的女士患抑郁症,坐在床头用剪刀了断了自己。她走的很肯定从容,自己接了一盆血,放在床边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胸前那块白毛巾上血迹不多,这和她平日穿戴整洁一致。
这二叔流年不利,在错误的时代投错了胎。
旅游回来看到小讨厌又写了不少,看来做了些功课,大跃进和文革写得蛮像那么回事。有处好像时间不对,1966年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没顾得上“深挖洞”呢,他是1970年或1971才想起这深挖洞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3-13 19:43 编辑

1969年中共“九大”前夕,毛爷爷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在中苏边界黑龙江中的珍宝岛和苏修打了场小仗。之后他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号召大家备战备荒,各地开始挖防空洞。他那最高指示是由朱元璋尚未称王时,朱手下谋士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演化而来。
小讨厌的新小说还是有上海味道,比如长脚是指高个子,滚那娘个冬菜是典型的上海话,用北京话说就是去你妈的。
这篇东和以前的小资风格有大变化,写以我们同龄人出身不好人的故事好像并不多。
邹峰联想可以的
小讨厌 发表于 2013-3-14 20:06
他最近好像神之乎之的,基本可以算是没事儿找抽型。
北京体育场这个地名不很准确,应该叫先农坛体育场。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3-21 06:40 编辑

74# 小讨厌 是的,先农坛体育场。
挺难得,你叔叔串联时的日记居然留了下来。
小讨厌把文革串联和知青插队生活写得像是亲身经历,不简单呐
小讨厌现在写的是知青岁月,写得挺像那么回事呢,比什么血色浪漫、北风吹贴近知青生活。
春姑爱知青的故事几乎百分之百是杜撰的。小讨厌梦笔生花时当心些噢。
我们村还真有个姑娘公开表示喜欢我们小组的一位长得挺秀气的知青,但那姑娘神经不太正常,疯疯癫癫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4-4 23:48 编辑

那姑娘姓刘,是家里的老姑娘(最小),现在想想那姑娘长得在我们那村的村姑里算是比较出色的。我们进村那会她好像还没满16岁,但已经有些不太正常(原因不详)。我们知青组有个男生会反串女生跳白毛女喜儿,一次在大队大家起哄,他颠着足尖跳了一段,正巧被刘姑娘看到。她回家便对父母说要和北京来的那个男生处对象,还时不时跑到我们知青点来找人。吓得那位男生东躲西藏,没多久这位男生被县知青办借调离开村子,刘姑娘好像也早早嫁人了,听说刘家因为这姑娘不太正常没怎么向男方要彩礼。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4-4 22:16 编辑
107# 老程 对啦问下老程,那个时候你们不是兵团吧,是叫大队,也没有啥政委之类的?吃食堂的么?
小讨厌 发表于 2013-4-4 21:46
不是兵团,是内蒙农区,村里是1947年才自然成型的,村民主要是辽宁阜新、彰武一带逃荒过来的汉人,现在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躲避国共两军拉夫跑出来的。
人民公社时期村级的是生产大队,每个大队有若干小队,大队书记官最大,其次是大队长,还有大队会计,这三人不用下地干农活,每天记10个工分,每个工分按年终各小队平均分值计算,大队开支也由各小队平摊。
我在燕谈发过一篇知青岁月,里面记录了不少我亲身经历。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106996&highlight=
再说说那位会跳舞(小学时曾获区少年跳皮筋比赛第一名)的男生,他是我们知青组的组长,后来他和我们小组的一位女生结婚。。回京后在一家企业当翻译负责出口业务,90年代因公出国在印尼巴厘岛游泳时意外身亡。他的女儿比我儿子大三岁。他们是小学校友,她大专毕业后在我们公司担任文秘工作,我退休后公司里有些什么事都找这位女孩或过去的秘书帮忙。
世界有时就是这么小。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4-4 23:51 编辑
好,我去看贴学习下,有些细节我还糊涂,工分是按什么评呢?有否可能人为多给或克扣?
小讨厌 发表于 2013-4-4 22:29
在人民公社时期普遍采取生产小队独立核算分红,每个小队有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社员。成年男社员每出工一天最多记10个工分,具体到每个人则由社员开会评议,大多数贫下中农都能评到10分,家庭成分不太好的则评不到十分。我再的那个小队,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壮劳力最多评9.5分,我插队第一年评为9.7分,以后就是10分了。
生产小队是收入主要是靠交公粮和买给国家统购粮,也有些经济作物,如大豆,烤烟,蓖麻,瓜子等,地区不同经济作物也不同。但大多数土地必须种粮食。秋后卖完公粮和统购粮及其它东西后,可以算出一年的总收入,总收入除以总共分就是每个工分的价值,一般以10为算一个劳动日。我们插队的地方算是不错的,我插队那三年每个劳动日(10分)的价值在1-1.2元之间。北京郊区大概是6、7毛钱,贫穷的地方不到两毛钱。
由于农村是秋后分红,分红前社员可向小队借些现金或粮食、油料、点灯的煤油,农民最大的开支是口粮,每个人能留多少口粮是国家按地区规定的,为了奖励出工除口粮外还有工分粮,我们那工分粮是10分4两。社员劳动一年收入扣除借款和口粮钱所剩不多,我一年分红不到100元。那些分值低的生产队社员扣除口粮款后还要欠生产队钱,那真是吃不饱穿不暖啊。
执政党依靠农民打下江山,亏欠农民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