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
施国英 发表于 2013-2-3 09:03
我查过70年后的所有年份,男女出生比例都是男性高,70年左右是1.05,现在接近1.2.现在当龄的85后,大约是1.1.但在实际婚恋市场,却显示女性过剩严重,路过人民广场婚恋角一看就知道了。这是因为习惯上男性通常比婚恋对象平均年纪大,男女比例平衡本来就不该是一比一。如果男女出生比例维持在1.2,看起来很可怕,会有百分之二十的男性得不到配偶,但其实在男性比婚恋对象年纪大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正好是动态平衡的。其中的数学道理很简单:假如我们用的筷子都是一根柳木的,一根白果木的,而柳木成才比白果木快一百倍,那么要维持每一根柳木筷子都能配到一根白果木筷子,白果树种植数量应该是柳树的一百倍。现在的婚龄女性过剩不是因为同龄女性比男性多(实际是少百分之十)而是婚恋男女年龄比大于1.1.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转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f0a8c4010155l5.html

实际上,2007年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
  专家认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2010年中国适婚男女中男女比例是男性比女性多出来了二千五百万人。据推算,按照如今的婴幼儿性别比例,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施国英 发表于 2013-2-5 09:57
这些数字我都看过,这个算法我已经指出是错的,柳树与白果树的例子,你可能没看明白,没关系,我也可以用这儿引用过具体数字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讲明白。
2007年中国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

根据他这儿的数字,我们可以算出07年时除却15岁以下,男性比女性多1900万。现在是2013年,我们可以大致算作2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1900万,那么为什么婚恋市场显示女性过剩,而不是男性过剩呢?你认为是心理因素,我认为由于男女对偶年龄差,实际市场就是男性少,女性过剩。

最简单最直接的证法:假定中国人口14亿,男女平衡各7亿,以七十岁计,每一岁数一千万男性,一千万女性,在作者和大多数人的心里,这样男女性比例是平衡的,每个男性都有对应的一个女性嘛,但实际上是少了2000万男性,因为婚姻法规定男22,女20,22岁以上的男性每个岁数1000万×48年,为4.8亿,20岁以上女性每个岁数1000万×50年为五亿,,女性净多2000万,扣除1900万的偏差,仍多100万。实际上由于男女平均婚龄差大于2岁,所以女过剩更严重,假如平均差5岁,那么照婚姻法计算的婚龄男比女多3000万,可能正好平衡,而不是多几千万男。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50后,60后进入婚龄的时候,因为不是计划生育出来的,男女性比例相对接近,也就是相对现在来说女性更多,但由于男女婚龄差小,所以只有大男大女问题,剩女问题远没有现在严重。现在实际男性比女性多不少,但由于婚龄差大,反而出现严重的剩女现象,这不是可以用群体心理作用来解释的。很明显用你文章里的的数字,照我上面最简单直接的算法,一个萝卜一个坑,婚龄女性也实际过剩了100万。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2-5 13:53 编辑

18# 燕苗

两岁的差别大多数人感觉不到,认为男女性比例应该一比一的人,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个比喻用极端的例子是为了让人一目了然问题出在哪里,不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度,你以为一比一百是在讲度的问题吗?那对不起,我不应该只考虑多数人的理解能力。你可以不用理柳树白果树,直接略过,看后面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举例。其实我也是喜欢直接数字证明。我已经证明了当同岁数男比女多1900万的情况下,实际婚龄女绝对过剩100万。她们聚不聚在人民广场,都过剩一百万。而这个数字与男女结婚年龄有关,如果男女婚龄差大与两岁,每多一岁,这个过剩可能增加近一千万。幸好男女性比例不是一比一。这一点是写那篇文章的人没有考虑到的,所以有提醒的必要。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我参与讨论只为了提醒大家一点可能没有想到的读数误区,也就是当主贴说绝对男过剩3700万的情况下,实际婚龄女却过剩100万,这可能是写文章的与读文章的都没想到的。至于对这个事实的主观感受,各人各异,那就不是我敢讨论的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你要不是存心恶心自己,我服了你。
有你这么计算的?你没发现你在14亿人中摘取了4.8亿男性而女性是五亿为一个集合,让他们配对来证明女性过剩,对另一个男性2.2亿女性是2亿的集合弃之不顾,你除非有本事证明来年中 ...
燕苗 发表于 2013-2-5 14:10
对不起,看不懂你说什么。希望有看懂的告诉我,我们都对他(或者她)解释,省得这么吵来吵去。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2-5 15:32 编辑

对不起,还是看不懂你这些随心意测的数字有什么意义。这样吧,各说各的吧。比喻也用过了,算数也用过了,现在我来把自己的观点定义一下吧:

由于有男女结婚年龄差的客观存在,大家以为最合适的男女性比例1:1,必然造成婚龄女过剩,平均婚龄每差一岁,大约女过剩一千万(由于各年出生人数不同,这个数字会有很大的波动,但方向如此)当然同时非婚龄男过剩(要不怎么男女总性比例一比一?)习惯造成的婚龄差与于婚姻法造成的婚龄差,在这点上作用相同。婚姻法造成的二岁婚龄差,造成在实际男总人口净过剩3700万的同时,法定婚龄女净过剩100万。根据那篇07年数字估计。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2-5 15:33 编辑
但是你的另一群人,即0-22岁男人,女人0-20岁,整体上却是男人22oo万对2000万,这组人的男女比例失调却被你排除在外不加以考虑。
燕苗 发表于 2013-2-5 15:05
这些人是法定不许结婚的呀。明年有些人从其中毕业了,可也有些人去世了,有些人出生了,假设动态平衡,还是法定男比女净多两千万不许结婚呀,法定可结婚的人群中,可不是男的少了两千万,女的多了两千万?假设总男女性比例一比一的话。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五灯会元第四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僧曰:上自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甚么却无?师曰:为伊有业识性在。

赵州从谂和尚早八百年就指出过了,业识缠绵,一世捱到百世,其它东西再也装不进去的。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2-6 17:56 编辑
我只问你我在32楼的发言对否,你能看懂吗?
燕苗 发表于 2013-2-6 14:50
你说的再混乱,我也还是能懂的,因为你的话并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新鲜观点,完全就是大部分人认为无需思考一望即知不可能有误的所谓常识,你就是说得再语无伦次,我也不可能不懂这些观点,因为我自己未作思考前,已经持有这些观点几十年了,需要细看你那些证明吗?

常识大致不错,就像径一周三大致不错,但到了数值很大,那差的一点小数就会出累积成大问题。出现问题就会有人思考,要验算原以为天经地义的常识是不是真的绝对可靠,实际上验算下来它确实就是有误差。一个舞厅里,22岁到70岁,一共48位男士,20岁到70岁一共50位女士,男女不可能全部配成对,怎么配都会有两位女士作壁花,舞厅外另一群人里确实是净多两位男士,但解决不了舞厅里净多两位女士的实际情况,舞厅确实是在不断放人进来,但每次放进来都是男女各一,还是解决不了舞厅里净多两位女士的尴尬局面,这就是男女性比例一比一必然造成的结果。你能试着放下自己旧有的观点----------其实那并不是你精心思考得出的高妙见解,没什么舍不得放下的,试着接受一点异己的思考,就当抽象地探讨一个三角几何题,试着不要把几何证明题直接与大炮射程计算联系起来,好像一定要坚持三十度才是正义的,三十五度就是邪恶的,别有用心的。咱们就事论事,形而上的讨论行不行?就当锻炼思考。就算我都算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难道我在这个小众论坛发一点奇谈怪论还真能影响政府政策,或者影响整个社会的婚恋心理?根本不可能嘛。不过是三几个朋友,坐而论道,活络活络脑子而已,用得着动肝火吗?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2-7 10:13 编辑
一个舞厅里,22岁到70岁,一共48位男士,20岁到70岁一共50位女士,男女不可能全部配成对,怎么配都会有两位女士作壁花,舞厅外另一群人里确实是净多两位男士,但解决不了舞厅里净多两位女士的实际情况,舞厅确实是在不断放人进来,但每次放进来都是男女各一,还是解决不了舞厅里净多两位女士的尴尬局面,这就是男女性比例一比一必然造成的结果。邱晓云 发表于 2013-2-6 17:52
嗯,必须承认,我只剩各种更精确更符合具体情况的推算,却再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模型可以表述这个思想了,可以说,你赢了,你在我的极限能力之外,我们的理解力没有交集。(嗯,修改一下,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我的表达能力与你的理解力没有交集)
既然放弃了让你看懂这个艰巨的任务,论证解释都突然变得轻松了,干脆把我的有关思考随心所欲的瞎写出来,卡拉OK一把。

这个思想呢,也许算不得我的原创,网上看来的,那位是根据实际情况推演的,比较复杂,我想了一想,明白了关窍实际在婚龄差,但却从没参加过讨论,因为没信心在自己有兴趣打字的长度里,把这个思想说清楚,直到参和到这个帖子,想到婚姻法的男22女20结婚的规定,借着这个规定,可以比较容易地演示出48位男士,与50位女士的舞厅场景,比较讨巧地说明这个法定的舞厅里剩女客观存在。但必须老实承认,剩女并不是这条法律造成的,是社会习俗,和实际婚龄差造成的,单纯把婚姻法改为男女都20,几乎不会改变实际婚龄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可那样就更难说明白了:明明客厅里男女都是50人,怎么会有2位女士作壁花?实际是要满足每个男士都比女士大的场景要求,最后必然是两位女士作壁花,同时两位男士盯着场外,等新的女士进场,不是这两位太刁,而是必须他俩等着,让两位女士剩着,其他人才有婚龄差;代换过来,要产生婚龄差必然得有两个人等着;再代换过去,产生了婚龄差,必然有女士剩着,对不对?婚龄差相当于成熟期不一样长,所以我举了个柳树与白果树种植倍数的例子,因为婚龄差可以很小,很容易被常识忽视,所以我举了个成熟期差得特别远的例子,特别鲜明对比的例子,木棍两条,德川棒临济喝,希望引起重视,看来效果还是不好,这也不出意料。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说到婚龄每差一岁,会造成多少剩女呢?前面为了方便论述,我尽量简化模式,既然假定每年出生一千万男一千万女,就不纠缠细节,且当每差一岁剩一千万,实际情况比这严重。回到我举的第二个例子:假定七十年里每年出生一千万男一千万女,那么法律允许结婚的有5亿女士,4.8亿男士,女士将过剩两千万;假定每年少出生40万女士呢,五十年里总共少生2000万,很好,现在婚姻市场平衡了,所有的人都找到配偶,都结了婚,而且随心所欲,爱找年纪大的小的悉听尊便,开心吧?那么,全体男女平均婚龄差是多少呢?是一岁,对,那4.8亿男性比4.8亿女性平均大一岁,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型里,平均婚龄每差一岁(男大一岁啊),会造成两千万的剩女,当然,我可以而且应该这么说:平均婚龄每差一岁,可以消化两千万剩男。不要紧张,实际情况比模型要好些,因为每年实际女性出生已经远低于一千万了。前面那些帖子里,我不想扯远了解释,就当婚姻法男22岁女20岁造成的是两岁婚龄差,因为只想尽量简单的证明婚龄差(男大)确实会造成剩女,遗憾,还是没能简单到所有人都看懂。牛不知力大,人不知己过,我要是想错了,也很难被说服呢。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4-7 23:46 编辑
邱网友的研究确实存在问题,社会不是那么简单可以量化的,比如官员男的多,商人男的多,他们都要占有更多比他年轻得多的女性(一部分无婚姻的女性,叫小三),再如性工作者女性(其中不少有婚因)是主流,男光棍可能是多数。
还有一个人口流动问题,人都流入城市京户广的问题。实际上女的最后不结婚、独身的很少.
问题关键在于,作为研究要确定概念.剩女的概念,_是要求高耽搁,婚龄延后,主观造成;剩男,渴望结婚,经济不行,没有剩女肯与之结婚,客观造成,feilian 发表于 2013-4-7 11:16
剩女现象客观存在,在明显男性多于女性的情况下依然严重,其中必然有原因。原因或许远不止一个,我没有排斥其他任何原因,只是说可能有婚龄差这么个重大的原因未被考虑到。你要是想证明我的研究有问题,应该证明我的模式是错的,而不是例举其他原因。再说你举的例子也不怎么样,官员商人占有更多的女性,岂不是应该剩男了吗?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