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靖,《孔子》。

“河流,人生之流,同样地时时刻刻在流动,不停地流动。漫长的流程里或有许许多多的徘徊,终究尽都冲激而下,流往大海。”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刚读完许地山先生的自传系列。其中《牛津的书虫》中的一些话令人印象深刻。

“要做书虫,在现在的世界本不容易。需要具足五个条件。第一要身体康健,第二要家道丰裕,第三要事业清闲,第四要志趣淡薄,第五要宿慧超越。”
----汗,区区在下自小以书虫自居,却原来,也就符合第一,第三,第四,还不够格。

“为学有三条路向:一是深思,二是多闻,三是能干。第一途是做成思想家底路向;第二是学者;第三是事业家。吾人生于今日,对于学问,专既难能,博又不易,所以应于上列三途中至少要兼二程。兼多闻与深思者为文学家。兼多闻与能干者为科学家。多闻是为学根本。”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许地山先生的杂感,发现他其实很犀利。

“真英雄是超人,但假英雄或拟英雄也许是中人以下底下人。这类的英雄若是过多,就于国族有害。因为他们没有中人底智力而做超人底权威,自我的意识太重,每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智能是为他们底光荣和地位而有底态度。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

下面这一段,真是金玉之言啊。可惜,几十年后。。。

“典籍和艺术是连续文化底线。外来的理想和信仰只可当做辅成的材料,切不可轻易地舍己随人。民族灭亡底一个内因,是先舍弃自己的典籍和艺术,由此,自己的礼俗也随着丧失。” ---许地山《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对北京大学学生讲》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尘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像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梁实秋,<<送行>>,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

少时在古龙小说里读过这句话(后来发现是梁实秋原创)。今生最好的朋友也曾经对我说过这句话。真正的友情,就该如此,坦诚而洒脱,时空不碍,岁月无阻。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茅盾《论“入迷》里评说香菱学诗的入迷,颇有新意,

”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诗人这一念的虚荣。“

想想真是有道理。这类虚荣”诗人“”作家“,目下貌似不少,文字浅陋,然动辄以诗人作家自居,让人看了想笑。真正有诗才的人,其实反而低调。吾友梅兮若便是一位。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看汪曾祺的戏曲系列才知道,“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是薛平贵对王宝钏唱的。想起少时读古龙《名剑风流》,黄池大会后也有一句类似的唱词,“七年间,多少英雄惊白发。江湖霸业,明日黄花。” 突然觉得,相对通俗,口语化的曲文,看似浅白,其实不乏深刻的人生感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记得当年初读《庄子》,朋友说,庄子是个最现实的人。不过对此一直体会不深。今天再读《大宗师》,突然意识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实正反映了这一点。比如一段深刻的感情,在现实难以实现时,与其相呴,相濡,彼此辛苦,不如相忘,留美好于记忆之中。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梨园应是女中贤,余派声腔亦可传,地狱天堂都一梦,烟霞窟里送芳年。”
这是《平生风义兼师友》中《绕梁长系旧人思》里张伯驹为孟小冬所赋。读之感慨。以前读孟的故事,感觉那是个多么刚烈孤傲的女子,情太真,伤太深,才会一度遁入空门,再出道后亦终身不再与梅相见。而梅,其实配不上她,太懦弱。梅实负孟良多。虽然,其实始终有那份牵挂在。据说,1947年孟唱《搜孤救孤》,梅在家里听了两天无线电。感觉孟最后归于杜氏也算得其所。以其才貌,气节,能嫁杜氏为妾,当与杜氏人称“天字第一号聪明人”,“功夫炉火纯青”,做人也不乏义气,担当分不开吧。观孟晚年照片,神态间,颇见杜之霸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平生风义兼师友》之《我的父亲易庭源》,比较感动。易中天的文字,平实中透出深情,尤其是写到父亲那辈学人的“书生本色”,

“在他们心目中,绝对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学问与真理,以及人情与道义。所以,父亲虽然一介书生,无权无势,而且一生清贫,身无长物,却一直都在资助贫困学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ZT 你的读书境界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兴许是因为进入了考试季,最近常常被问到这样几个类似的问题——一个以前教过的学生问我:读研究生有什么用?另一个是以前认识的妹妹,问我:大专快要毕业了,我爸让我考专升本,可是读本科有什么用?还有一个是以前的师妹,也问:师姐,其实你和很多师兄都改行不再从事咱们专业,那之前的7年书岂不是白读了?​​ 
 
每次,我都要很耐心讲我的观点,很罗嗦的阐述,摆事实讲道理,一点都不精练。然而今天看见以下的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那个答案:所谓读书的用处,或者妙处,这是最基本的一点。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净化心灵的文字》。​​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一天,小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都猜不透那里面的意思。有时,我似乎理解了一丁点儿,可是一合上书,脑袋中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满脸沧桑的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微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连提手也变得更加光华有泽了。“孩子,这和你读古典书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诵时的气氛,它会影响你,会净化你的心灵。”​​  

这位小孩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一直本着这样信念,终生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多么精妙的比喻。这个故事推展开来,就不仅仅是关于“书本”这种实体的故事了——洗干净的篮子更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本两本的书籍则可以理解成“求学”的过程。虽然现在就业愈发艰难,我也支持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弟妹们先工作再读书,但“读书”、“求学”是件终生的事,即便毕业了,工作了,有些追求与获得都是永不可能消失的。​​  

所以往往,也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注意到:毕业后,无论你当年的学业多么优秀,哪怕你就是继续就所学专业展开科研工作,你曾经那几十门专业课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也都会被忘记。你记住的,只不过是一些你随时可以用到的知识点,以及你仍旧在钻研的那部分业务。然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却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忘记的——比如那些你在读书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所锻炼的归纳能力、所养成的学习习惯、所培养的理智目光甚至待人接物时的心态……而这些,其实才是你在这个世间从容生活的根基。​​  

所以我想,坚持读书应该是有几个明显好处的。​​  

一是养成学习的惯性。那是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好像不吃饭会饿、不喝水会渴,而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读一本可以引领你去思考的好书或者一段时间内没有动脑钻研业务,便会感觉自己的大脑似乎生了锈,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这时候倘若能有知识、课题、工作来塞满这种空荡,整个人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很满足。所以这种惯性带来的或许也算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角度。​​  

二是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位。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整个人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会咄咄逼人,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貌似在我自己最浮躁的年纪里就很习惯强势语言……但好在身边有直言不讳的诤友,才不至于一直浮躁下去——我大学时同宿舍的四姐、五姐、八妹,还有同桌LT与周师傅,我们一起走过四年或七年的时光,彼此鞭策,一起成长,现在想来真是幸运)。​​  

三是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豁达从容。坚持读书,用心读书,心态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似乎很抽象,没法去形容,但经历过的人可能都深有体会。尚未经历的,看看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想必也能领会其中意蕴。说到底,快乐不是别人眼里的,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内心快乐大抵也分两种,一种是傻乐,这是天生好心态,可遇不可求;一种是淡然,真看开了就不容易拘泥于对某些小事或既得利益的追求,也能对一些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反对意见予以包容和尊重,这是大智慧。​​  

以及,一个坚持学习的父母形象,本身就是对子女而言,最好的影响。毕竟,我们总不能指望孩子在父母玩游戏,打麻将的声音里,还能凝神静气端坐读书。​​  

当然,这样说也不过是一己之见,未必全面,但也的确源于读书所带来的感触。有时候回头看看,觉得好像做梦一样——倒退十一年,我的理想就是考上任意一所三流大学,有张文凭混日子;运气好一点或许会当个小学老师,做真正意义上的园丁也挺对得起自己。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像今天这样,白天获取另一种文字形式所带来的职业满足感;晚上写小说博诸君一笑……至少现阶段,这样的人生让我很满足。​​  

而所有那些奋斗的过程,在今天看来,也恰恰经历了一个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的过程——正如只要你踏实迈步,这世间便没有白走的路,同样,只要读的是好书,我们心里,便有了一只越来越干净的篮子。​​  

至于“好书”的定义,我想,未必一定是大部头——哪怕是那些浅显小文,只要能给与阅读者以前行的力量或温暖的慰藉,我们的篮子里,便会渐渐盛满充盈的灵魂。​​  

愿你我都能有这样一只篮子,时常荡涤,直到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读庄这些年,一直忽略了这句话。今天再读,才意识到,父亲的老家同德乡,应该就是如此得名。据说,那是一个耕读传家,在清代出过大学士的古老乡镇。从小就觉得,父亲和伯父都深受这种传统乡村文化影响,儒雅,淳厚,仁义。堂兄们就差了很多。时代的影响。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两天重温了《文化苦旅》。《莫高窟》《阳关雪》《吴江船》《笔墨祭》不错。《笔墨祭》中,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

可谓一语中的。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几个月,周末上午通常用来读《论语》《四书》。其实是不喜欢那套说教的,但考虑到“择其善者而从之”,也磨练一下自己的个性,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坚持下来。昨天读到“治天下不可耕且为也”,深以为然。历代败亡之君,大多如此,如唐庄宗溺于戏,李后主溺于词,宋徽宗溺于画,皆其理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今天读到《四书》“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忍不住笑。真是绝妙反讽。近年是很烦这类就会鼓如簧之舌,毫无实干精神的儒生。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不知道哪来的良好感觉,以民之救星自居,“救民于水火之中”,“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两千年来都是这个德性。不过今天改称公知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儒道两家,虽一入世,一出世,一进取,一无为,但亦有不少共通之处。上周六读《庄子--天地第十二》,“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想起《论语--公冶长》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谓异曲同工。正所谓,天下大道,殊途同归。又一例证是也。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今日读《四书》至此章,感觉真是智者之言。统治者惯以”天下国家“忽悠大众,然,天下,国,虚也,家,身,实也。人若修身,齐家,则国自昌,天下自平。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