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宏大而庄严的主题,让人肃然起敬。赶紧通读了一遍,但是觉得还是楼主的一贯风格:艺术的想象与感情的倾诉多于哲学的深思和历史的查考。

“宗教人格和艺术人格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倾向于解决问题,后者止于感受”这句话,也未必无可商榷:那就是与其说宗教能够解决问题,不如说宗教通过似乎提供一个宇宙或人类终极归宿的答案来冲淡、甚至取代一切现实的问题的解决。修道院与寺庙等等都是那些信徒试图逃脱现实困境与烦恼的方法(可能信教者未必首肯),就是一个证明。如果楼主认为所有的问题就是终极归宿的问题,而其他都不是问题,那么楼主的命题也可以成立,不过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不过,本文也让人察觉到,似乎宗教与艺术有某种紧密的关联性:它使人摆脱现实的纠缠与重负,无任这是永恒的,还是暂时的。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1-19 20:33 编辑

21# 水色
面对稍稍无礼的质疑,楼主确实显示了优雅的风度。

无论能否说服他人,至少从基督徒的立场来看,楼主的这些说明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当然也只是在逻辑上。不同的逻辑可能会使任何对话无的放矢,或者毫无规则。因此,我们只能尝试理解不同的逻辑,并且相互宽容。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此前的一些质疑,更多针对的是形式或方法,而非内容本身。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1-19 20:30 编辑

22# 水色
人面对不可理解的偶然、强大的外力和无常的命运,往往会非常软弱,祈求神、上帝或上苍或任何什么可以倾述、可以求助的超自然的存在,加尔文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在这里关注的并不是有神论或无神论的对立或谁是谁非,而是为什么某些人群需要这种神,而对另外的人群却需要其他的神;以及对人类而言,不同的神分别引导着何种不同的历史命运。希望楼主理解这一点。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1-20 16:08 编辑

28# 水色

这里对宗教信仰的说明,充满宗教感悟和激情。但是关于所罗门的例子似乎近似于“以教义来证明教义”,有脱离了一般人文社会学术的论证方法之嫌。

也许你会乐意证明:孩童幼年,甚至一出生就会具有某种宗教感悟或信仰,而不是人在生活中的疑惑、困扰促使某人去寻求上帝、神或教会人士的教导与关顾。我的至亲中有人在上一个世纪上半叶成为基督徒,但是据说是因为患了病,后来得到教会人士的治疗痊愈后入了教会。我不会去指责这是功利主义的信仰态度,但是恐怕多数人是通过这个途径皈依教门。


当然,那个时代可能更多的是身体(治疗)

的需求,现在可能更多的是精神的需求。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1-25 17:40 编辑

28# 水色

我们认可善良,慈悲,公平,仁慈,爱,这些品格让我们感觉好,难道仅仅是从小被教育的结果吗,事实上,如果不是我们原本心理就这么需求的,这种教育就无法起作用。




这里我怎么读出来的与基督教“原罪”的思想不太相同、相反与儒家的“性善论”比较接近的内容呢?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1-25 18:00 编辑

56# 杨林
所言极是。三位果然谈得非常投机,似乎颇有点相识恨晚的味道。倚晴天依然不懈执着,让人敬畏。

不过,以上都有提到:似乎撰写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导致损及信仰的表述,如“写学术论文写坏了,现在感觉表达大有问题”,让人深思,并想起所谓科学与宗教的近乎永恒的争论。
我是一边受教,一边质疑。所谓“抛砖引玉”也谈不上,只能是“抛沙引玉”,因为连砖也不算。

一个非常通俗的疑问是:诚如各位所说“神造万物,各从其类,唯有人,是照着神的形象与样式造的。”既然上帝是造物主,那么,蛇与撒旦也属于上帝所造(不敢说撒旦是上帝的另一面)。上帝如此造物,在万物与人类之关系上而言,或者让人类被凶兽吞噬,或者又让弱兽受人类驱使、享用,这是上帝之计划(犹如对人类之考验、测试),还是他的疏忽?
和铁地说心里话,我很不情愿承认上帝是存在的。
水色 发表于 2014-2-2 11:20
很想知道楼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基于何种理由。想必不会是笔误吧?
人就是这样矛盾,如果没有神的纯善和大能,我们活得没有指望,可是有了这样的神,我们又害怕和不情愿。只是神是否存在,这不是信则有不信就可以没有,它是个事实,要么没有,有的话就是逃无可逃了。转头不见也是无济 ...
水色 发表于 2014-3-8 19:18
进一步想了解:你的不安、害怕和不情愿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自己的信仰有若干的不坚定、或者彷徨?还是因为“原罪”?但是就我看来,你一直用你的信仰在说服自己、也证明自己。作为知识分子,恐怕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盲信”,大疑才会有大信,乃是事出必然。那么为什么你还要如此不安、害怕和不情愿呢?上帝似乎一直在注视你,那么信仰可以使你安心、心安理得,但是结果似乎并不如此。另外,信徒是否会相信任何人世的祸福都是来自上帝的安排?

至于你一再地道歉你“违背”自己的许诺,不断地在此叙说,这倒是大可不必。因为这并不是你自己“违约”,而是因为你的大度使你不得不持续地回答各位网友的询问。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3-8 22:42 编辑

239# 水色 这二个回答都很虚幻,似乎有些游离、回避。大致看了前面的一些叙说,有时也会感觉某种虚幻,让人不明就里。
抱歉,以你一贯的坦率,应该理解我的坦率——并无恶意。
你补充了后面的话,所以,至少后面这句话并非很虚幻——就实际内容而言,而非就真实可考的事实而言。但是,这句话似乎暗示一种可能性:人世的祸福实际上会由上帝操控赏罚——赏善罚恶,善恶必报。甚至再通俗一些地补充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241# 水色
我明白:信仰不是探究,或者不应该去探究。我等俗人,唯求宽恕了。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3-8 22:59 编辑

马克思 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中论述加尔文宗的“命运预定说”,个人的命运已经早就由上帝决定,任何人世的行为不会改变其命运,因此只能不断地用信仰行为以及致富的现实来证明自己的得救——那里,加尔文宗确实一直怀着不安。这种说法可以让你首肯么?
上帝的“仁慈”不会让人不安,但是“可敬畏”,则难以确定。这样一来,似乎我也有点感到不安了,干脆打住。当然你还有后续进一步的叙说,一定拜受。
你一直在努力宣传上帝,但还是战战兢兢,唯恐会冒渎上帝——这种自省来自于基督徒信仰,还是你个性使然,让人无法判断。这对缺乏自省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确实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是对于生性求乐(李泽厚或严家其?)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当然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的桎梏”。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3-14 16:42 编辑

晓寒所说没错。一般广义的基督教,应该包括天主教(罗马公教)、东正教(希腊正教、俄罗斯正教),新教(抗议宗)。

天主教(公教)是基督教的正宗,后来11世纪前后与正统天主教即所谓正教分离,后者强调希腊文化的传统,故与罗马相对立,又称“希腊正教”,经由拜占庭帝国向东方发展,并到达俄罗斯,故总称“东正教”。至于新教,16世纪由路德反对天主教会的用赎罪券敛财建造大规模宗教设施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主张“因信称义”,由个人直接面对《圣经》,不需要任何中介(这里针对罗马天主教的神父),而且可以结婚生子。如果读过《牛虻》这本小说的话,就会记得主人公是某神父的私生子,而且天主教会的告解,由神父控制。

由于新教强调个人经过《圣经》直接面对上帝,因此,它在罗马天主教会的一统天下中逐渐倾向于建立具有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的新教。用各民族语言翻译代替拉丁文的《圣经》,是新教得以深入一般中下层民众的途径。但是由于新教反对天主教会并强调各自独立的信仰活动,因此造成新教的教派林立,而天主教会则保持了全世界统一的教会组织和教义解释。

于是乎,各位如果自认是新教徒,那么确实需要说明自己属于那个教派,尤其对外国人教徒。但是如果是天主教,那么理论上属于唯一的罗马天主教(至于中国的三自等等,实际上破坏了世界天主教的原则,所以迟迟双方不能达成协议)。不过话说回来,在信仰者中也有既不愿意重回天主教,又不愿意从属新教各种教派组织的人,所以出现“无教会派”基督徒,譬如近代日本的内村鉴三,后来二战结束后东京大学总长矢内原忠雄等。

基督教的发展,经历了严重的对抗,甚至流血冲突和战争。不但是基督教内部的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也与基督教外部的伊斯兰教,都发生长期的对抗与冲突。但是由于世界性世俗化的进展,教徒不像以前那么执着于自己皈依的教义与教会组织,大家都变得心平气和了。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那主要就是披着宗教的外衣的邪教组织。不过这是后话了。
264# 倚晴天
受教了。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对祸福的解释,大约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说一个人做了好事必然会有好报,做了坏事则必有恶报。不过这种报应,不会发生在当下,而是经历一段时间报应在相关的亲属或后代。

人世间未必“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于是乎它告诉你不必急于看到现报,但是报应会在亲属或后代身上体现出来。而上天或上苍赏善罚恶,丝毫不爽。



基督教对于人世间的任何善恶如何解释?如万能之上帝,自然可以赏善罚恶,但是对于现世现报又是如何解释呢?如果一切都归结于末世审判,那么对一般教徒或民众来说,难免有迂阔之感。或者可以主张那就是一种修炼和磨练,尤其在困难的时候,就看你的信心和信念是否坚定。佛教似乎也有类似的说法。归根结底,看破了红尘,可以看淡一切生死荣辱祸福,那么也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373# 水色
显然,这些历史知识不能说明信仰,但却是整个基督教发展史的梗概。

水色所强调的“真相”是什么呢?这不就是在历史上留下记录,可以让后人查考、凭吊、甚至崇仰的真相么?当然我明白你说的“真相”,是信仰的真相,因此在这里可能就是风马牛不相干了。不过,这里或许再一次明白地揭示了信仰与科学(这里虽然本人不大愿意使用“科学”的字眼)的差异。无需误解,我绝没有依仗“科学”(科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和善良),来压倒“信仰”的意思。而只想说,这是二种不同的思维和叙述的逻辑,何必争任何胜负?如果能够平等对话,难道不是好事一桩?
此外,顺便也要请教一下。水色经常使用“真相”一词,但是看前面,反而“真理”经常出现。

“真相”与“真理”的2个概念,在我们一般使用中,自然有区别。但是不知道水色本人如何区别使用。总的感觉,早先经常使用“真理”,而近来又经常使用“真相”。如自己知所鉴别,不妨请教,如觉得无聊,不说也罢。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3-14 17:32 编辑
372# 浦右淞左

   那些历史知识即没什么意思,百度搜索一下全都出来了。
水色 发表于 2014-3-14 16:57
水色如果不厌烦劳去查一下百度,未必会有这里的几段文字。因为本人并没有参考百度,甚至也没有参考其他网站而写下上述文字(除非就词典查核了一些时间)。
373# 水色

正宗两字浦兄轻言了




说到正宗,确实要小心,我可能有点随意了。本来也无意说及何谓正宗,何谓旁流。所以不如说是“本家”,不知是否可以?

本帖最后由 浦右淞左 于 2014-3-14 17:53 编辑

378# 水色
对包括你的信徒的虔诚,我一直肃然起敬。
甚至有时候,我会惭愧自己没心没肺、怠惰、缺少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