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3-2 04:21 编辑

李兄看过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火与剑》吗?感觉如何?据说作者是因为祖国波兰被沙俄占领,通过描述十七世纪波兰骑士在乌克兰大草原的战斗史诗来抒发爱国情怀,同时描绘了波兰,哥萨克,俄罗斯,土耳其人和鞑靼人(蒙古人)在乌克兰进行的数百年角力。如果这本书确实不错,就打算找来看看。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找了一下,据说这个译本是比较好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谢谢李兄的介绍。如果是这样繁复的话,基本不用看了。没有那个功夫:)

对波兰了解很少。浮光掠影的感觉(可能不准确),这个民族,虽然确实有太多的不幸,屡屡被强国欺凌,瓜分,但那份软弱,投机,也不令人赞赏。从全体波兰贵族出面请求,乃至逼迫玛丽-瓦刘夫斯卡“为波兰祖国”而顺应拿破仑的要求,之后又鄙视,排挤她,到二战前的波兰总理要求西方给于经济援助,说是如果不给,波兰人会很生气,然后四处屠杀犹太人。私下又说,如果给了,波兰人会很高兴,然后再继续屠杀犹太人,都给人以这种感觉。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3-3 01:59 编辑

李兄说的国防部长,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吧。好像他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俄国人。他在俄国长大,不会波兰语,二战后虽然“被迫”(表面上是波兰请求)担任波兰国防部长,但若干年后还是回到了苏联。

记得第一次知道罗科索夫斯基的名字,是80年代看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之时。那部电影是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一部战争片。其宏大气势,至今难忘。少年时代曾把它录下来,看了无数遍,连带着把《围困》》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的自传也买回来看了好几遍。朱可夫的回忆录名为《回忆与思考》。罗的回忆录名字不太记得了。记得《莫斯科保卫战》中演朱可夫的演员和他本人很象。演罗的演员则不大象。

题外话,当年读罗的自传时,觉得他怎么和佐尔格一样,对自己母亲的祖国(俄国)的感情远远超过父亲的祖国的?罗还是一直在苏联生活,可以理解,佐尔格小时候在俄国,后来可是在德国长大的。可见俄罗斯这块土地的巨大凝聚力。当然佐尔格更多的是出于共产主义信仰。回想起来,少时读的几本关于佐尔格的传记中,日本的那本还算比较客观,苏联的那本最假,动不动“苏联祖国”,对佐的妻子,只提卡佳,完全不提德国前妻,对日本夫人花子也只说以日本战友轻轻带过,口口声声苏联对佐的殉难如何悲痛,史实却是,苏联最后冷酷地抛弃了佐,从他被捕到被绞死,都矢口否认佐是为苏联工作,直到60年代才承认他是“苏联英雄”的,和咱们这边的潘汉年有得一比,当然潘的遭遇更惨。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相比之下,我就佩服以色列,对自己的间谍,那是人性化,有亲情多了。记得少时读以色列间谍们的故事,“西方佐尔格”科恩,被捕之后,以色列是倾力救助,因为叙利亚执意要处死科恩,最后没有成功,但以色列所付出的努力,也对得起科恩了。对于另一位特工奇才洛茨(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犹太人,随母亲移居以色列),是不惜运动联合国秘书长出面,说服纳赛尔,用六位被俘的埃及将军来交换洛茨。至今都记得洛茨故事的结尾句,洛茨和他妻子获释飞回以色列的时候,“所有的摩萨德头脑都跑到机场,去迎接他们最出色的间谍。”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想不到晓寒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还是个军迷啊!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3-3 02:10
哪里哪里,不是军迷,都是少时乱看书,瞎看了几本而已,基本上是军盲:)不过是从小就喜欢军人,中学同学中,成都军区子弟很多。听老山英模报告(臧雷,姚红来我们学校演讲的)后,热血沸腾,还想过长大后要嫁给军人来着,还陪弟弟一起去成都军区给老山英雄送慰问品(弟弟他们小学全班准备的一箱慰问品)。后来到广州,两个最好的朋友都是军营长大的,至今保持联系,感情就象姐妹一样。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百度了一下罗帅生平,原来我记忆有误,96楼的说法不确。罗帅4岁即移居华沙,在波兰的学校上过学,18岁在华沙参加俄国军队,那应该是会波兰语的。原来1945年的红场胜利大阅兵也是他指挥的。看了一下这个视频,真是百战归来的英雄之师的感觉。记得《莫斯科保卫战》里,德军的古德里安说,“伟大的腓特烈二世说过,最优秀的士兵是俄国士兵,其次是德国士兵。”  信然。BTW,骑马检阅部队的,好像是朱可夫? 画面有点模糊,不确定。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近日读茅盾先生的自传系列,〈〈我的家庭和亲人〉〉〈〈童年〉〉〈〈学生时代〉,感觉很好,文字之间透出的,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家庭的氛围。茅盾先生的父亲,母亲,都很令人敬佩。于是想起了少时读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作品。回想起来,那时还是太小,对〈〈子夜〉〉,基本没看明白,印象比较深的,是〈〈林家铺子〉和〈〈春蚕〉〉,但感觉比较压抑,大概是受当时宣传的影响,“旧社会被压迫人的写照”云云。如今读茅盾先生的自传,觉得和读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的感觉很象--那个年代的中国,很淳厚,很有人情味。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感觉,这种淳厚,富有人情味的传统中国的味道,在钱穆先生和茅盾先生的自传里,在台湾的一些电视剧(如《一剪梅》)电影(如《推手》),在大陆的一些乡村,以及40年代生于中国农村的一代人身上(比如我父亲和他的一些大学同学,老同事,因为自小的家庭教育(父亲说过,祖父早逝,祖母不识字,属于善良贤德的传统中国妇女,教了他很多中国的老传统,老道德),一直保留着传统中国人的那份儒雅,淳厚,仁义),都能看到,体会到。大概正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加上自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淳厚,富于人情味的传统中国的味道,对我来说,真是非常亲切,也非常喜爱。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茅盾先生对中学时代的回忆,让人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学教育,真是中西合璧,兼容并蓄。老师中有国文功底深厚的老夫子,也有留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乃至美国人,法国人。教材随他们自己定,给于了足够的自由空间。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怪和后来几十年的截然不同,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接受了先进的西方科技,人文思想的熏陶。

茅盾先生回忆说,音乐课本中有一首《黄河》,他一直都记得,第一节的歌词是,“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多少圣贤,生此河干。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安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马乌梁海,策马乌拉山。”  这首歌,让人想起刘家昌的《中华民族颂》,味道很象。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说到不同的教育体系造就的不同的学生气质,想起了2010年转过的《对比百年前后的北大教授》。

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100674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3-11 23:20 编辑

昨天下午,我们一家去ROM(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看和中国故宫博物院合办的故宫明清文物展.其中有一些关于溥仪的介绍.看得出来,ROM对溥仪是持同情态度的.回答儿子关于这段历史的提问时,我提到了少时读过的几本相关书籍,<<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后与皇妃>><<流浪王妃>>,告诉儿子,溥仪是个悲剧人物,值得同情,正如他的日本弟媳嵯峨浩在<<流浪王妃>>里提到的,"生下来似乎就是为了做皇帝的大哥,一生绝对说不上是幸福的...他不敢相信任何人.婚姻也很不幸".看一些和溥仪有交往的文史专员,如沈醉等的相关回忆,也觉得溥仪是个好人,比较实在,比较真.他的几位妻子之中,我最讨厌李玉琴,标准的小市民.当年看她的<坎坷三十年>>,尤其是在溥仪病之时还去他病床前斗他,80年代又打着"皇妃"的招牌出来招摇,接受香港记者采访都是先要钱才肯说话,人品太差.   

当年对<<流浪王妃>>印象不错,文字流畅,感情真挚,觉得嵯峨浩不愧是华族出身,能上能下,传统坚毅,抚儿待夫十六年,不容易.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在女儿慧生的恋爱上,还是专制了些,酿成了自杀的悲剧.根据溥杰的回忆,嵯峨浩认为自己嫁给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一心希望女儿也嫁给中国人,而且是满族人.她在书里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流露出太过看重"宝贵的清朝直系血统",结合溥杰的回忆,大致就是如此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3-11 23:19 编辑

看到报道,吴天明导演去世了.当年的小说<<人生>>和电影<<人生>>,都令人难忘...文字和画面之间,真的有黄土地的那份厚重和苍凉. 

转篇刚看到的,深有同感的文章.



ZT为了远去的大师和气质

作者:人在天涯

 
记得那是八十年代末,上大二的时候,学校的音像资料室每逢周末会放国外的艺术电影,我当时正陷入对电影的狂热中,几乎每场必看。那次去晚了,进去的时候已经开始放。因为影片并非热门的那类,因此观众比平时少很多,我找好地方坐下,和附近几个熟识的人打了几句招呼,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影片上。画面上是颓废的街道和楼群,摄影机如同一个流浪者在街道上踽踽而行,画外是一个女人在旁白,一切给人以梦境的感觉。电影放到一半的时候,本来就不多的观众已经走了一半。结束后,一朋友边走边说:这么闷的片子,我居然没睡着。这导演够神!

那部电影是《广岛之恋》,导演是法国新浪潮主将阿伦.雷乃。一周之后放他的另一部名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放到一半的时候学校里停电了,后来就再没放。

那年暑假,我回到老家西安,闲来无事中去一位父母在西影的高中同学家里玩。他说起西影厂后面正在修一片仿古建筑,还没去看过,于是我们俩骑着车,兴冲冲地蹬了一阵,来到西影厂后面一片十分开阔的地方。这里原先的围墙和建筑被全部拆除,与后面的郊区土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大片空地。我们的脚下是一条花冈石铺成的平直甬道,向正北延伸过去,甬道尽头,沿台阶拾级而上,正中间是一座颇有气势的大殿,坐落在一群秦汉风格的仿古建筑当中。石头甬道两侧,每边各竖了六座巨大的铜像,每座雕像是一位穿戴整齐的武士或者文官,近二十米高,手中或剑或板,宽服博冠,面容冷峻。当年的西安远不是今天的繁华景象,那时候西影厂的南边基本上是郊区农村。站在大殿前,能看到四周笼罩在一层轻雾中的田野和村庄,和远处朦胧的南山。殿前雄伟的铜像,映衬于灰色的天空下,远方影绰绰的雾色中,似乎隐约传来号角和马蹄声。两千年前的长安就再眼前。

正恍惚着,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几个男人声调不低的说话声,回头,看见一个身材不高,理着平头的中年汉子从大殿后面绕过来,身后跟着另外两人,一边走一边在用陕西话说着什么。走过我们身边的时候,前面的汉子看了我们一眼,没说话,扭过头沿着殿前的台阶走了下去。汉子身材结实、宽鼻浓眉、面带凶相,他的外形不用其它化妆,剔个光头就能演土匪。看他走远,同学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知道他是谁吗?”我点点头。这位汉子的脸,不要说当时,即使在今天也远远没有张艺谋那张刻满沧桑的脸那么家喻户晓,但我认识这张脸,更知道这位汉子的大名。那个时候,他比张艺谋出名得多。

这位汉子叫吴天明。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一直在我心中分量沉重,那种沉重是一种属于北方的沉重,属于远古的沉重,属于土地的沉重。我不打算论述他的电影美学,不打算讲他当年如何支持第五代们,也不打算讲没有他就没有谁谁谁这样的话,不是因为它们不是事实,而是因为类似的话已经被登载过太多。我只想说,吴天明用他的为人影响了一代电影人;吴天明用他的作品给中国电影创造出了一种质感,这种质感属于中国独有,触摸它如同触摸一件青铜器,让人浮躁的心回归大地,让人觉得我们是一个有力量的民族。

《老井》全国公演前,我已经在西影厂看过。88年在我们学校放映的时候,创造了学校大礼堂四年中最拥挤的一次购票热潮,连系里两位平时基本不看电影的老教授都跑到宿舍来问我能不能弄到票。后来,那部电影不得不加映了一场。影片最后,银幕上出现老井村历史上为打井而死的村民名单,名单长长地滑过,我注意到教授的眼睛里泪光涟涟。后来教授写了篇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文章有一句话:《老井》是一部寓言,讲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奋斗史。

毕业后我又见过吴天明一次。记不得是94年还是95年,西影厂改制变成公司,搞了个成立庆典,请来了众多与西影合作过的明星助兴,我是在同学的帮助下混进去的。在庆典上我见到了吴天明。他留着光头,样子更象土匪,但神情中多了许多沧桑。轮到他致词,他例行公事地说了几句,言辞间在躲闪着什么。

吴天明拍摄《变脸》的同一年,阿伦.雷乃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这个奖是庆祝电影诞生100年的一项活动。我当时在电视上看了一部介绍电影节的纪录片,其中有对他的采访,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照片之外的他。他头发灰白浓密、目光忧郁,和许多欧洲导演一样,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副学者味道。

雷乃和他的同伴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欧洲电影的黄金时期。除了法国新浪潮之外,在意大利、北欧和德国,都有各自的电影运动,大师级人物和作品如井喷般涌现。这一大潮消退之后的七、八十年代,这些欧洲电影运动的影响开始在美国发酵,好莱坞电影在艺术成就方面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名作叠出,如《教父》、《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美国往事》,等等。
之后,潮逐渐退去,直到无影无踪。

再后来,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电影的3D时代也已经拉开了门帘,全世界的银幕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被好莱坞出品的视听巨无霸们占据,全世界的制片人都在朝好莱坞撒钱,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流水线出来的产品虽然不如以前那么气质超群,但绝对能挣钱。汤姆.汉克斯曾半开玩笑地说:如今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是一群律师和会计在运作。

原本生机盎然的欧洲电影因为凄凉而变得沉默,那些让电影变得不一样的大师们一个接一个离去。2007年奥斯卡颁奖礼上,在向过去一年去世的影人致敬的环节中,银幕上先后出现了安东尼奥尼和英格玛. 伯格曼瘦削的身影,台下观众的掌声并没有如我期待中变得热烈些,也没有听到有人呼唤他们的名字。显然,对台下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不认识银幕上的这两个人。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个月1号,阿伦.雷乃去世;3天后,吴天明离开了这个世界。

刚在网上看到给吴天明举办的追思会,张艺谋面容凄楚、眼含泪光。他应当还记得,他曾经评价《老井》,说它是一部很大的东西,(那样的作品)他拍不出来。不过,感到遗憾的不该是他一个人,而是观众和这个时代。在这个疏离的时代,人封闭于数字产品构成的世界里,距离大师们构建的有青铜器一般质感的文化世界越来越远,或许今后会有后来者接过大师们的火炬,创造出新的、不同的质感,但在那之前,我愿意写下点文字,纪念那些让电影变得不一样,给电影赋予气质的大师们。


原文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4213/201403/8385.html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本帖最后由 晓寒 于 2014-3-21 03:39 编辑

看汪曾祺《故乡的食物》,不由食指大动,想起了童年时最难忘的食物,马拐(桂林人对青蛙的叫法)。那时,桂林市面上常有野生马拐卖,我那后外婆每次买十只,拿回家后逐只剥皮,破肚,然后清蒸。马拐腿是最好吃的,一般先招待我和弟弟这两位远客。后来禁止卖野生马拐了。人工饲养的田鸡,味道差了很多。

第二难忘的,是儿时在重庆吃的团鱼。那个年代的团鱼,是极珍贵的,等闲不能吃到。第一次吃团鱼,才四五岁大吧,在带我的老工人婆婆家,在她招待亲戚的时候。团鱼的鲜嫩和汤的鲜美,一直留在童年的记忆中。。。后来,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团鱼了。

回想起来,儿时爱吃,至今仍感回味的很多食物,如米粉,刀削面,锅贴,小笼包,肥肠粉,锅魁,糍粑,水饺,抄手(馄饨),其实未必真那么好吃,而是因为食物后面的童年,和童年的温暖。。。就如席慕蓉写她母亲买海棠花的那一段,“要买下的,不是那两盆花,而是花后面的青春和故国。”

读汪曾祺集,感觉其人既超脱不羁,又安时顺命,属于看透了,有智慧的类型。很喜欢他关于西南联大的那几篇回忆,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白描如画,如在眼前,文字之功力可见。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111# 拯唯冬

惭愧,僻处海外,孤陋寡闻,没听过这歌,电影也没看过.

刚刚在youtube听了,说实话,没什么感觉.可能因为一直对这两位歌手感觉一般.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汪曾祺的吃食系列,尤其是凉粉,豆花,魔芋,豌豆尖,腊肉,真的是顿起乡思啊。怀念儿时的重庆,以及待我如亲孙女的老工人婆婆的慈颜。。。记得婆婆还擅长做酥肉,是把面粉揉在肉上煎炒,颜色金黄,味道酥脆。后来,也没有再吃到过了。她老人家,离世已经近20年。仍是思念。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在微博上看到一张"80年代的大雁塔和现在的大雁塔",有些心酸的感觉,如朋友所言,"現在的大雁塔彷彿是畫中違逆時空、固執不肯褪去的最後一層色彩;是與另一個世界的最後一層牽繫。"


回忆起来,85年买过一本<<宫闱惊变>>.感觉不错.87年的寒假,就随到成都探亲的外公去了西安,看了大雁塔.还记得,作者吴因易是我们四川人,中专的底子,非历史科班.他之后又写出了<<开元盛世>><<魂销骊宫>><<天宝狂飙>>,也都买了.和后来读过的凌力<<少年天子>><<少年康熙>>一样,都是印象比较深的历史小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没看过 7,9,15,16,17。不过看过《我与拿破仑》(台湾翻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和《拿破仑情史》,分别是86年,88年买的,印象很深。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汪曾祺的花木系列,感觉真是非常亲切。儿时在重庆,在那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老厂那几年,就如他描写的,摘过牵牛花,鸡冠花,斗过狗尾巴草,采过凤仙花来染指甲,买过栀子花来插衣襟,去鹅岭公园赏过秋菊,夏夜在天井的竹床上乘过凉,当时那片澄澈的星空,一直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难忘儿时和故乡。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看到汪曾祺”我不爱读那种塞进长篇大论的前言后记的书。。。读了那样板着面孔的前言和罗嗦的后记,常常叫人生气“,忍不住笑了。想起少时读资治通鉴,真是烦透了每一节后必有的”臣光曰“,后来干脆直接跳过不看。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近日重温了《穆斯林的葬礼》。不同的年龄段,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说实话,没有当年初读时感觉好,不合理之处不少。比如,有魄力有能力让奇珍斋名震京城的韩子奇,会扔下奇珍斋和妻儿,为了几箱收藏远走英伦?而且能在一个英国商人家里一住几年?和冰玉的“爱情”,实在也太突兀,缺乏铺垫。

相比之下,仍然和当年一样的喜欢《平凡的世界》。文字里有黄土高原的苍凉和厚重。和《人生》很象。田润叶身上有刘巧珍的影子,一样的善良,勇敢,执着。孙少平身上也有些高加林的影子。比较喜欢孙少安。可惜,太实际了些,辜负了润叶,说是为她着想,其实和李寻欢一样,自以为是,反而造就了她的不幸。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另外,可能因为作者霍达自己是虔诚的穆斯林,书里描写的穆斯林都严守回教的清规戒律。但事实上,这样的正统穆斯林并不象她笔下那样普遍。小时候在桂林就知道,白,马两族是世代穆斯林,但白姓,马姓人,吃猪肉的其实不少。白崇禧就常吃猪肉。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前天读稼轩词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中国人对宋,对赵构的整体感觉不好,不光是岳飞的遭遇,后世史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自小读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作品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brain wash般的先入为主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乃至为宋和赵构说句公道话。想想,一弱冠少年,收拾残局,保住半壁河山,也不容易。最后传位给太祖一系的孝宗,以太上皇终老,胸襟也算不错 。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126# 拯唯冬
说实话,重读后的感受,《穆斯林的葬礼》属于可看可不看的。《平凡的世界》就不同,比当年初读感觉更好,真正的好作品。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128# 拯唯冬
程思远《白崇禧传》里也说过的,白常吃猪肉,席上有穆斯林才回避一下。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130# 拯唯冬
强烈推荐。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近日的小童香港事件让人想起三毛的撒哈拉系列中提过的台湾旅客70年代在西班牙的表现,也被认为是"不卫生","野蛮".文明,是需要时间和教育的.但香港壹周刊那个"本刊记者大战强国人"的视频,却透出一股居高临下的蔑视/浅薄.这种莫名的优越感,不只香港,上海小市民,海外一些见同胞也说英文的华人,也有.表面的傲慢,反映的其实正是内心深处的自卑.

90年代读过一本<<大陆记者首次台湾行>>,对其中一篇采访李焕先生的文章印象深刻.李焕先生说,满清政府造成中国的不幸,落后,被侵略,屈辱,今天的中国人,要团结,要争气.平心而论,香港回归后是有许多问题,但一味把怨气洒到脱贫不久,文明程度相对较差的大陆人身上,失之宽容,小家气了.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读王安忆《妹头》,感觉这位从少年时代就比较喜欢的上海作家功力不减当年,笔下的上海市民生活,依然显得那么自然,真实。而当年也比较喜欢的上海作家程乃珊,后来的文字就不能看了。回想起来,程盛时的作品也还是狭窄了些,只限于她所熟悉的那个圈子,旧上海的买办,白领一族,缺乏作家的社会洞察力。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细雨,薄雾。宁静的后园,因而更显宁静了,还有几分朦胧的诗意。有点恍惚的感觉。少时孜孜以求的梦回唐宋,这些年来,常常在加拿大的黄叶纷飞白雪茫茫细雨绵绵中感受到。这是书中那个诗意的中国么?确实是。然而,这中国却又是在这番邦异乡。。前年在燕谈,大兴兄说,“已悟余生老异乡”,就是如此吧。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已悟余生老异乡”,如此沧桑,如此感慨?
李梓铭 发表于 2014-5-3 21:46
这是李大兴兄的诗句。深有同感,所以引用。记得2011年讨论时,我说,曾有朋友说,如果孔孟老庄还在世,大概会觉得今日的日本北美的气氛,才比较象他们生活过的那个中国。大兴兄就说,这就是他20年来隐居芝加哥郊区,“已悟余生老异乡”的原因。
心似浮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