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与老友看画展

几年前,我们通过了赴美探亲鉴证,顺道看望沪上老友周郎夫妇。
欲按门铃,周郎已开门相迎了。见他身着睡衣,手撑腰间,少了往日的英姿勃发,我便关切问道:怎么啦?


他嘴角轻轻地一动,算是笑了。随即回应说,你这没心没肺的,也知道关心这个?
我语塞,转而向周太太笑了笑,说:你看,他都这样了,还要那样。俗话说,开门不打迎门客,总得给我留点面子吧?


周郎不依不挠,紧接着又甩出更狠的话:反正你是没脸没皮的,还怕这个?嗯,我这是老毛病犯了,腰椎盘突出,在家调养调养。
腰椎盘突出?那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所顾忌了,呵呵。
说完,我深情地看了他一眼。老友相见,不用深说,彼此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用一句粗话说,屁股一撅,就晓得放什么屁。


太太们见我俩傻乐,也跟着笑了,但不知云深处。稍定,落座,太太们很快进入了女人话题,比如健身、孩子和美容等等,说得眉飞色舞,没完没了。


周郎知我没兴趣,说下午陪我看毕加索的画展,让太太们聊聊家长里短。我有些犹豫,看周郎坚定的眼神,应了一句,也行。


随后,周郎解释说,前几天就想与太太一起看毕加索画展,这是第一次在上海看大师的画展。世界都推崇毕加索,我虽不懂他的画,但难得一遇,凑个热闹,近距离触摸大师,感受大师魅力,也不枉此生。


2

下午,我们来到了毕加索画展地——世博会中国馆。
门票80元,不便宜,想想,又觉不自在。看毕加索的画?若看画,可以在网上看,况且他的画没几人能懂。看真迹?又不研究绘画,对其表现技巧、颜料、画布、块面、线条、比例、笔触、肌理等等,我们全然不懂。看什么?实在不能给自己一个理由。


正纳闷着,周郎一句话点醒了我,说感受世界大师的气场。
对!这就是东方人特有的神秘气质。
由此,我想起了日本书家未见林散之的事。有一朋友曾告诉我说,日本有一大书家,欲拜谒现代书圣林散之,因散翁年高有病,不能接见。这个书家恳求道:若能在散翁宅第附近感受一下,也就知足了。他来到了散翁宅第近旁,徘徊一会儿,然后在门前石阶上,又静静地坐了一会,说声“我得到了”,便悄然而去。


这,不能说是东方人气质,而是东晋遗韵。周郎接过我的话题,说起了“雪夜访戴”故事。


《世语新说》记载,王羲之第五个儿子叫王子猷,一天,他雪夜醒来,喝老酒,但见白雪茫茫,兴致顿起,起身吟诗:“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左思《招隐诗》)。


他正吟着,突然间,想起了不远处的剡县隐士戴奎(即戴安道),决定雪夜乘船,造访老戴。经一夜行舟,刚到老戴门前,不愿前行,随即又抽身而归。有人不解,问何故?王子猷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好个周郎!他是想告诉我,见老友,图个高兴,看画展不是看画,而是尽兴,何必懂画?


3

走进展厅,空旷,幽暗,曲曲折折。步入其内,如入福天洞地,恍若隔世。
人们表情庄重,或有紧张感,或若有所思。不远处,见有讲解员,我们也挤进人群。那年轻讲解员指着一幅画说,这是毕加索14岁时的作品。据说,毕加索的父亲见儿子如此天赋,决定放弃自己的绘画事业。


周郎有些吃惊,感叹到:毕加索的父亲也非等闲之辈啊!做天才儿子的父亲,不容易啊,不仅需要慧眼,更需要用爱心去精心呵护。


你在想林徽因的事?我问。周郎点了点头,说:是啊,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父亲,也曾有“做天才女儿的父亲不容易”之叹。
你是想才女,还是想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又问。


周郎瞪了一眼,我赶紧转移了话题,说:其实,发现天才儿子,这事还是挺多的。记得有位大数学家(高斯?)童年时,父亲希望他成为画家,但发现儿子所画的,都是一些几何图形,自此让儿子改学数学,也成就了这位数学家终身大业。


这时,韩愈的《说马》从周郎那里脱口而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

周郎与我,每次闲聊,我说西,他说东,我夸西方文化精深,他赞中国文化博大,我说思想最美,他以故事趣味为醉。
比如,毕加索的早年之作(蓝色时期),有幅14岁时作品,依我看,已初现毕加索色彩处理的天赋。那画面,深色背景和孩子的厚厚衣服,透出了点点蓝色幽光,那孩童的脸蛋,以鲜亮色彩处理,强烈的对比,衬托了孩子的几分天真,但孩子表情,却在诉说着淡淡的忧伤。这种色彩运用和表现技巧,确有他独到之处。


但周郎不这样理解。他对我说,原来毕加索是有能力画好画,为什么后来尽画那些不三不四的画?说完,走近画作,还指指戳戳说:画布破了,颜色也有不少剥落的,才一百多年,画都残缺成这样子了,多可惜啊。你看我们的国画,可以存放一千多年,如果一百多年的中国画,拿出来的话,就如刚出笼子包子——新鲜着呢。说完,他得意的笑了。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躲着他,因为我嘴皮不利索,也羞于当众争辩。所以,只能冷言附和他说,春秋时的越王剑,拿出来还寒气逼人、断铁如泥,马王堆出土少妇还会生孩子呢,你知道为什么?


周郎知道这话有刺,干脆说破了:因为是中国的。
呵呵,我们又相视而笑。(待续)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4-10-17 09:27 编辑

写得好好,机敏,跳脱。
“看画展不是看画,而是尽兴,何必懂画?”---喜欢这个
中国画并不易保存啊,会裂、颜色会褪、纸会发黄变棕。我记得还有告诫少用藤黄,会腐蚀纸张。
我知道什么?
这一对老友,言行、心思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好看。一个西化论,一个国粹论,无需论什么,只看赞什么,便可一望而知。有趣,趣中有趣。
     那个日本书家没见到林散之,听当地政府官员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据说是因为林私下娶了两个老婆。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也没太听明白。
焊工有趣,坐等更新。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鼓励原创,应该加精。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写得好好,机敏,跳脱。
水笺 发表于 2014-10-16 20:24
回水版——谢谬夸。如此鼓励,我当争取写下去。
5# 棋子
回棋子——真是睿智,只此一瞥,就知道我下面怎么写了,佩服。
7# zoufeng_1234
回zhou版——谢鼓励。不写下去,也真对不住大家了。我与老友大学时就这样,见面就争,似乎不争就无法维持友谊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5

展厅弥散着神秘气氛,人们三三两两,有窃窃私语的,也有注目凝视的,少了中国人那特有的喧闹。

此时,一干瘪的老者,在几个家人搀扶下,从我们身旁晃了过去。他颤悠着移近一幅画前,神情专注,似乎在细细品味这幅画。

见此,我们也凑了过去,老者回过头来,低声说道:是在旧画上,重新作的画吧?说完还摸了摸陈旧画布,然后走开了。

我定睛看了看老者触摸处,那颜色脱落后露出的铁锈色,似乎不像是二次作画,转身便对周郎说,这老者与你一样,也是个凑热闹的。

周郎不悦,咬着牙,冷冰冰挤出了几个字:就你能!

接着又说:即使老者不懂,也得为尊者讳,何况老者这一举动,已经了得,至少可以让晚辈明白,投入艺术怀抱,比起那老杨头躺在小女子的怀抱,恐怕更值得后人称道吧?

你说的没错,但我是想说艺术。我解释道。

我转过身来,指着展厅摘写的毕加索语录,说:老毕说的很明白,“在事物中找不到本质,本质存在于绘画中”,“绘画是在毁灭中”,……。

然后,我又问周郎:老毕的这些说法,什么意思?

6
周郎狡黠地说:毕大师做出的事,能够理解,他的话,只有他自己明白。

我笑了笑,不语,期待他主动求我,否则,说也白说。夫子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机成熟时,我才会说出自己的理解。

随后,周郎说起毕加索的几个多多,滔滔不绝。

他说,毕加索的名字字数多,还问我能否说出。我说不能。这时,周郎口吐莲花,吧啦吧啦吧啦,背出了一些,又得意了。

说真的,我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上网搜索,才知道毕加索的全名是:巴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这,哪像人名,分明就是咒语。不知毕加索的父母当初怎么想的?


7

我不懂的,周郎都懂,我懂的,他总想办法让我不懂。

毕加索,这个名字和签字都很明白,经周郎一搅和,不知所云了。更有绝的,他像私家侦探似的,老毕有几个老婆,多少情人,干过哪些苟且之事,都能搞清楚。

干苟且之事?我问。

周郎兴奋地说,是啊,尤其擅长勾引诱惑少女。老毕46岁那年,把一个17岁少女弄上床,年近古稀,又把一个17岁少女放倒在床上。

他是党员干部吗?又问。

你怎么知道的?还知道什么?周郎反问道。

我急忙回答说:只晓得一些腐败党员、干部或中国大师有这事。比如,有个出镜率很高,貌似道骨仙风的文大师,曾在电视屏上说,只喜欢18岁少女。还有一个姓刘的绘画大师,年过百岁,据说在洗澡时,指着自己的小弟弟,自豪地告诉侍者说,这辈子,只有这个小东西还争气。

你够损的了。周郎批评了我后,又说:古训“为尊者讳”是有道理的。一个耄耋老者,生活在多病、体弱和孤独中,自然有些心理问题。他们岁数越大,近的事情,转眼就忘,久远的事,反倒历历在目,所以老者总活在记忆中,活在他们的童年中。

说完,周郎盯了我一眼,继续说道:一个孩子做点什么,说些什么,能够容忍,但为什么不能放过老者?有问题的不是那些老者,而是我们这些心理灰暗的人。

这哪和哪啊?周郎说的老毕那些事,倒成了我的错。心有不悦,也不便明说,只好再问:老毕是不是党员?

周郎果断地说:是的。老毕加入的是法国共产党,但不是干部。这与中国没关系。你还想干啥?

这个周郎,我还没生气,他却理直气壮了。
4# ironland

回铁版——谢你的专业指点。
回水版——谢谬夸。如此鼓励,我当争取写下去。
不要脸的焊工 发表于 2014-10-17 17:37
真是不好意思。:)


祈望读到仁兄更多的作品。看完此篇乐坏了:)))
12# 不要脸的焊工
抱歉,是我误读了。你这篇并不是谈绘画呢。
我知道什么?
这样的话友很有营养


12# 不要脸的焊工
抱歉,是我误读了。你这篇并不是谈绘画呢。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0-17 20:52
也许是我误发栏目。后面我会谈画的,但不是你们专业圈子里那种看画。
这样的话友很有营养12d" />
歪弟 发表于 2014-10-17 21:29
是的,有这样的老友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8



毕加索除了名字字数多,女人多,还有什么多?我问。



周郎不紧不慢的,细数着老毕成就。他说:作品多,绘画种类多,风格多变,活的岁数多,……。



比如,老毕的作品约有37000件,涉及的种类有油画1800多幅,素描7000多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000幅,以及雕塑、拼贴和陶瓷等等。



你想想,他活到93岁,每年365天,活了35000天,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幅作品问世。



所以,老毕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他这辈子除了画画,就没干过其他的事。



老毕的话,你也相信?我问。



你怀疑?有这么一说,艺术贵在真诚。你能怀疑他对艺术的真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呵呵。



那……那什么,我被周郎堵得说不出话来。



突然,想起了展厅内有一句老毕的话,便问到:怎么理解老毕说的“艺术是个谎言,但却是一个说真话的谎言”?



周郎似乎不高兴了,教训我说:你哪有那么多问题?这个世界,我们是来看的,来听的,不是用脑子去想的!昆德拉不是说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吗?



也许周郎说的有些道理,但我心里还是纠结着。



9



周郎对毕加索的熟悉,明显事前做了功课。他或许看过毕加索传记,或在网上搜过一些资料,然后在我跟前摆个谱。



而我,最讨厌那些名头很大的伪装,但很喜欢周郎的真装。我故作一无所知,试探地问他:你不认为毕加索只是个传说?



神仙才有传说,我们连传说都不是。说完,周郎又开始背书了。他说:老毕生前辉煌,死后也荣耀。



比如,老毕生前,第一个见到自己作品被收藏在卢浮宫的画家,不像梵高那样穷困潦倒,活着受罪。老毕死后,1999年法国民意测验中,以40%高得票率,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画家之首。全世界画作拍卖最高价的前十名作品中,有四幅是毕加索的。



他说的太多,我有点hold不住了,急忙挥挥手说,打住,打住。记得你说,神仙才有传说,我们连传说都不是?这话听的怎么别扭?



怎么啦?周郎有些疑惑,又问:有问题吗?

感觉有点逻辑问题。我说。

嗯?逻辑问题,什么逻辑问题?

你从神仙才有传说,怎么能推出我们不是传说?我问。



10

我知道周郎被绕进去了。凡习惯故事性、趣味性的人,除了善于慷慨激昂外,在逻辑方面基本没兴趣,因而常常在说话时,分不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以及三段论推理问题。于是我略施小计,先让周郎着急一把。



我说,回顾一下刚才的说法,你可以说:(1)神仙是传说,(2)毕加索不是神仙。可以推出:(3)毕加索不是传说。你怎么能推出毕加索是传说呢?

如果你硬要推出“毕加索是传说”,你的前提是什么?

周郎瞪我一眼,反问到:你说前提是什么?

我说,毕加索是神仙,传说的是神仙,所以毕加索是传说。

说完,周郎直点头说,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是这个意思吗?我进一步问道。

周郎说,就是啊,不管怎么的,反正推出毕加索是传说就行。

说完,他得意地眯起了眼睛,又说,你还要我怎样?

我不能怎么样你,但我提醒你,如果按照你认可的推理结构,我们不妨构造一个推理看看:

笑是会肚子疼的,怀孕也会肚子疼的,所以笑是会怀孕的。

你觉得这样行吗?

轮到周郎hold不住了,不耐烦地说,一句大白话,到你那里,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嘿嘿,不明白,这就对了。我说。

周郎气得七窍生烟,鼻孔中不时发出哼哼的粗暴声。



我装着没听见,又指着一幅立体风格的画说,你对待我的态度,就像对待这幅画的态度一样,可能是困惑的,也可能是愤怒的,或者干脆逃避,亦或看看热闹而已。



11



你想说什么?周郎问。



我想说,没人能懂毕加索的画,他自己同样不懂。当然,他的不懂与我们的不懂不是一回事。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了解一点西方文化背景是必需的。



首先要知道现代画和传统画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它们的区别,如同现代文学和传统文学,现代科学和传统科学,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一样。



从哲学上说,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根本区别,粗略地说,就是“对象”和“现象”的分别。传统哲学把“对象”理解为客观的、独立的、自在的本质和规律。面对这样的对象,我们只需寻求和发现对象的规律,掌握了规律,也就是把握了自然世界,这样,我们就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



其实,在经历千辛万苦找到它们时,这些规律恰恰是我们强加给世界的。应当说康德是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康德堪称是现代哲学的启蒙导师。



毕加索说,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绘画中。也就是说,事物没有自己独立的自在本质,事物的关系和规律是我们强加上的,绘画属于我们思想的事情,本质自然属于我们思想的事。毕加索这个观点,只不过再现了康德思想而已。



再说,照相机的应用,给绘画带来了挑战,也引起画家的思考,无论我们怎么表现,也不可能超过照相机的真实程度。画家画什么,即表现对象是什么?是事物的完美形象吗?不是,而是思想。思想才是照相机无法摄入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不难理解毕加索说的“他的画存在于看画人的思想中”。



毕加索画的是思想,因此我们要用思想去看他的思想,而不能用事物的形象去看他的思想。
艺术,哲学,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写得棒极了。毕加索的名言到第11节,终于圆满解释,既豁然开朗,又首尾一贯。
艺术,哲学,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写得棒极了。毕加索的名言到第11节,终于圆满解释,既豁然开朗,又首尾一贯。
棋子 发表于 2014-10-18 22:00
谢棋子鼓励。
你我很清楚哲学知识对于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是必不可少的。后续部分涉及到哲学问题,还望棋子兄指点。
12

听到这些说法,周郎安静多了。看他那期待神情,比他那张躁动的老脸,好看多了。就他这谦虚样子,我不能不说下去。

我继续说到:毕加索那个时代,人们称立体派的画,也叫立体抽象派、立体分析派,但老毕反对把他的画理解为抽象主义的,知道为什么?

先搞懂立体的含义。所谓立体绘画,是指用几个平面图,来表达真实的立体图。我们知道三视图原理,即从正、左和上三个方向上,看一个立体,并在纸平面上分别画出三个图。这样,看图者即使没见过真实事物,也可以根据三视图,复原这个真实的立体。

这个通俗的原理,运用在绘画上,开启了绘画的另一番天地。比如,画家面对眼前的人物时,他看到什么?只能看到一个面,不可能看到其他方向的东西。画家看到什么,就如实画出什么。

注意,这与传统画不同,他们不用光和影去表达立体感。而是把立体分析为几个面,展开在同一平面上,即立体分析。就平面感来说,立体派绘画如木刻、浮雕等作品风格相似,与中国画和日本浮世绘也有些相同,不同的是,他们已包含了明确艺术主张、科学思想和哲学思考等因素。

对于画家来说,一个立体东西,以几个平面图来表达,但是,事物内部情况则无法看到,怎么办?制图原理告诉我们,可以用局部的剖面图来表达。因此,机械视图方法运用在绘画中,显然这些画作看起来非常怪异,难以理解,就像不懂机械图的人一样,看到机械图,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当然,这些立体派画家,并非简单地应用机械制图原理,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结构和内部状况。比如,鼻子画成几个部分,有侧面的、有正面的、有仰视的等不同角度,或者还可以剖开鼻子,展示鼻孔内部情况。

这些表现不是乱来的,而是追求一种精确刻画。同时,还需要将这些不同部分融入到整个画面中,并具有一种装饰感。如果内行人看了,除了一种新鲜感和舒适感外,也能把不同部分的画面,在脑子里还原为整体的、更精确的、真实的东西,并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

舒适感?新的意义?但我看了总觉得不三不四的,有点不舒服,像孩子一样涂鸦,所画人物如僵尸一般,让人恶心。周郎说。

13

我对毕加索画的解释,周郎是怀疑的,碍于老友情面,只好听着,以表示对我的尊重。但我,就不那么斯文了,逮着老友,非要说个痛快不可。憋着,我会难受的。

于是,接过周郎的话题,我又说开了。

你说的不舒服和僵尸般感觉,这没错,但这是观念或思想欺骗你的结果,不是感官视觉造成的。

如果你仔细的、如实的观察现代社会的人,比如在公交车上的,或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这些人表情,不就是僵尸一般的吗?这种呆板生硬、刻薄寡情和孤独无奈的神情,不正是机器工业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吗?

你对那些不三不四的画的反感,事实上也对机器社会的反感,为什么你看到了画的恶心,却看不到现代社会的恶心呢?

前面我说过,见到那些幅画,人们或想逃避,或感觉厌恶,或愤怒,或恐惧等,这些东西存在于每一个看画人自身中,也就是说,他的画意义在观画人思想里,也是揭示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生命阉割,这正是老毕画的意义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毕加索说的对,他的画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直接感受的东西。这也是我要解释的“只需看,不要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笑”的深层含义。

看着老友,有些心疼,见他一脸无辜和迷茫,我降低语调,鼓励他能听我说下去。


这把岁数了,你还保持了敏锐感觉和善于学习态度,这很难得了。你的理解力,已超过了那些吊书袋的学者们了。

别跟我玩这个,这一套我早玩腻了。你把我说睡着了,就算你狠。周郎笑着说。

14

对了,忘了说“现象”这个概念了,这对于理解现代和传统区别十分重要。西方哲学或艺术,我们有时看不懂,问题出在入口处,不把握这个最核心概念,我们就无法理解西方文化。

什么是现象?每个思想家关注的现象都是不同的,康德说的是认识现象即表象,黑格尔说的是精神的存在现象,胡塞尔说的是意识现象,海德格尔说的是纯粹存在现象。

现象这个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动词意义上的显现,二是名词意义上的显现者。一般人把现象理解为显现者(对象),即名词意义上的、与我们无关的对象,从而割裂了它与动词的联系。

比如,山河大地,日月星光,电闪雷鸣,鱼虫花草,飞禽走兽,等等,传统观点认为,这些是与我们无关的自然现象,这就是说,作为相对于我们的东西,它们是对象意义上或显现者意义上的现象,因此,人与自然现象分离开了。这种理解,丢掉了动词意义上显现含义。

其实,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只是一种向我们显现的一种状态,它绝对不是一成不变东西,也不是与我们无关的东西。我们是融入在自然世界中的。因此,现象与对象,概念上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整体的、状态上的、人融入其内的,现象背后没有本质,现象就是本质。而后者是独立的、与人分离的、死的东西,对象后面隐藏了本质,这些本质规定了这些对象。

现象就是本质?周郎问。

对。现象后面没有本质,现象就是本质。我重复地说。
谢棋子鼓励。
你我很清楚哲学知识对于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是必不可少的。后续部分涉及到哲学问题,还望棋子兄指点。
不要脸的焊工 发表于 2014-10-19 22:13
焊工羞煞我也。我哪敢指点?能将哲学、艺术、科学融会贯通起来,这种功夫,我连门还没找到哩。虚心学习中!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4-10-20 06:59 编辑

而我,最讨厌那些名头很大的伪装,但很喜欢周郎的真装。
…………………………我最喜欢这句,看的时候扑哧了一下。开篇说到周郎夫妇,本能地感觉就是周泽雄夫妇,哈哈。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焊工的两个原创贴,都应该加精啊
      对立体画的解说,让我这个外行也能似懂非懂地略知一二。后面将西方艺术理念的转变,与西方哲学主题的转变联系起来,是大手笔。
这篇大作应该发在作品会馆,既然诸位看官读来有趣,俺先加钻。再请总版转移至合适版面。
请求不要转到作品会馆。焊工精心描写的故事,讨论的是艺术和哲学,或者说是艺术哲学(美学的一种),这就是艺术版的主题,甚至是艺术版最高的主题。放到作品会馆,可惜了。
渐入佳境~~~

咋办呢?移还是不移呢?


棋子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别移动了。反正艺术可以包罗万象,反艺术现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艺术行为了,何况艺术与哲学与科学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焊工羞煞我也。我哪敢指点?能将哲学、艺术、科学融会贯通起来,这种功夫,我连门还没找到哩。虚心学习中!
棋子 发表于 2014-10-20 00:11
棋子谦虚了,你对伦理哲学深入浅出的阐释,我也收获多多。
23# zoufeng_1234
回zhou版——此周郎非彼周郎,我与彼周郎只是耳闻,素无来往。若你那样想的,我也没办法了,只要不造成伤害,高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