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确不可定义,但我们并非不能通过考察别种能力或习性,给创造力大致划定一个圈圈。比如,一个缺乏想像力的人,其创造力一般也是难以期待的吧?再如,从气质上看,一个缺乏争强好胜之心的学生,距创造力也是比较遥远的吧?基础的训练固然必不可少,但思维能力的高下,往往也就构成了创造力的高下,所以,在基础教学中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创造力的培养总是有益处的吧?即使拿这三点来检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也可能发现些问题。

天才的确不可培养,天才的生成机制是诡异的,适用于莎士比亚的,也许对爱因斯坦全然无效;那对牛顿构成动力的因素,对霍金说不定就构成了阻力。所以,教育不能以培养天才作为目标,但教育必须以扼杀天才为耻辱。

结合计算机来考察何谓创造力,也蛮有趣。比如,IBM“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我们可以说深蓝没有创造力,但我们不敢说卡斯帕罗夫缺乏创造力。深蓝的能力其实只此一招:计算,人脑绝对无法匹敌的计算。单纯比拼计算力,卡斯帕罗夫一定大败亏输,可见,卡斯帕罗夫一定是使用了深蓝所不具备的其他能力,才得以与深蓝周旋。但狼狈的是,深蓝仅仅依靠强有力的计算,就可以使卡斯帕罗夫的其他能力——假设其中有创造力,也有惊人的直觉——沦为摆设,或者说,深蓝虽然没有直觉,没有创造力,但有能耐把对手的创造力和直觉,转换进二进制符号,遂使得创造力这一最为神奇的能力,进入其算计之中。我们还可以想像,创造力天才一般赖以自豪的意志力,在冷酷的计算机面前,也是毫无优势可言的。

让人类觉得安慰的,是围棋。毕竟,深蓝想要战胜围棋国手,目前看来还遥遥无期。也许,要考察计算机与创造力的区别,国际象棋有点不够格,我们非得搬出围棋来,才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围棋有几万种定式,一台普通电脑就可以轻易掌握;但围棋中的变数或不确定性太大,以至连擅长穷举法的电脑都不得不望洋兴叹。与计算机比拼两块大龙的杀气,人脑一定不堪一击,但一个伟大棋手对棋盘的神奇一瞥,在目前情况下,却仍然可能让一台最先进的深蓝死机。——该神奇一瞥,目前还没有被转换成二进制符号的迹象,所以,也许我们大致可以将它视为创造力的一个小型标本。

对创造力天才来说,有些能力(如我提到的意志力)并非不重要,但它可以被计算机所转换。再以围棋为例,计算机不具备大局观,不明白行棋的方向感,也更不会生出“得理不饶人”或“赢棋不闹事”之类情绪化想法,但它仅仅凭借计算,可以伪装出自己具备这类能力或情绪。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它的伪装能力也会更加出色。我们是否一定要认为,只有计算机绝对伪装不了的(换言之,就是无法被转换为二进制符号)的东东,才是真正属于创造力的呢?

应该也不尽然。计算机可以藐视人的意志,但不等于人的意志不构成天才的组成部分。正如人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机面前不堪一击,不等于天才与计算力的强弱无关。

创造力大概主要是一种气质,比如,一种不甘流俗的念头,一股不屑人云亦云的豪情,一种非要与众不同的欲望。有了这种气质,再辅以知识和思维能力,天才就可能产生;没有这种气质,再博学的大脑,受到再严格的训练,也与天才无缘。创造力本身无所谓善恶,它应该是一种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强烈的破坏欲,也可能是创造力的有机体现。

大致讲起来,计算机一定是缺乏此类气质的。

假如计算机具备了气质,大概也就是世界末日了吧。

围棋与心理学,这题目太有趣了。围棋的高低,如戴耘兄的例子所揭示的,就是思维能力高下的反应。围棋惩罚墨守成规者,奖赏异想天开者。围棋怂恿一切不落俗套的设想,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多少接触点围棋,他的思维能力是会有不少提高的。我甚至觉得,围棋可以视为最优秀、最现成的思维训练工具。

围棋中的心理战,也是无所不在的。手谈、气合之类术语,本身也表明了双方较量在心。

我还一直觉得,围棋对于锻炼人的心智及做人的道理,也有很大好处。比如说,围棋鼓励积极进取,但惩罚贪婪;围棋追求胜利,但也处处包含双赢思想;围棋讲究勾心斗角的谋略,怂恿棋士锱铢必较,但它更加在乎大开大阖的心胸和勇于放弃的度量。围棋中的辩证思维,既有益于思维之术,也有益于为人之道。我始终认为,一位优秀的棋士,肯定不会是一个气量狭窄的人,不容异见的人,偏激固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