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体会感冒

记忆里从来没有过像这个2007年的元月这样糟糕的新年伊始。

刚放完假上班没有几天,就开始感冒了。无非是鼻塞、头昏、乏力,可是学期还没有结束,还必须上课,顶着吧。

一个星期过去,感冒症状逐渐的消退。过了一个星期的好日子。

在一天面试了36个学生后的那个晚上,再一次感冒来袭。

这次不是那种熟悉的感觉了。

怕冷,家里开了空调,身上穿了棉袄,还是冷,从骨头里冷出来,人索索的抖。头疼,从脊背到后脑勺,就像是上了铁箍,任何一个动作、色彩、声音的刺激都像是在敲击这个铁箍。喉咙肿胀到好象只有一条线的缝隙,需要不停的喝水来滋润。鼻腔、咽喉里不停的分泌出黏液,吐不出、拧不掉,就粘在已经狭窄的嗓子眼。睡觉不是休息,变成了一场吸气与吐气的战争,无论哪个卧姿,几分钟后黏液就堵住了呼吸,咳嗽、喷嚏都无济于事。更讨厌的是一会大汗淋漓,一会身冷如冰,电热毯关了开,开了关,一夜不得消停。

坚持了三天,完成了一篇紧急的稿子、改完了两个班级的作业,终于受不了,决定要去看医生了。

两年没有进医院,如何用医保卡挂号还要人指点一番。周六的下午,医院里的病人不多,很快就坐到了一位女医生面前。她问了几句后,用听诊器听了几秒钟,就宣布我所担心的气管或双肺都没有问题。

“上呼吸道感染”。

“是病菌还是病毒感染?”

“病毒的。”

问答的同时她已经熟练的从电脑里吊出了7、8种药物,只有一种是头孢抗菌素,其余的都是中成药。

“大量喝水,服药量加倍,中药的药效很小的。”

拎了一口袋的药,回家了。熬不住上网看了一下,天涯上有个北京的小伙子记录他上个月的感冒,为期10天,症状几乎和我完全一样,只是我没有发高烧,体温没有上升到38度——超过38度的体温好象是在20年前有过一次。

每晚根本没有休息,白天还要挣扎到学校去改卷,办事。昏昏沉沉的过日子,每顿喝稀粥,浑身软绵绵。

熬到了第7天,终于比较好的睡了一觉,早上起来觉得赶不错。可是内子却开始发病了,症状与我7天前完全一致。

我自己觉得可以了,做了点家务,安排内子难得的休息一上午。可到了下午,一坐下就再也不想起来了,头又开始剧烈疼痛。

内子第一天晚上体温38度多,出了一夜的汗。第二天自以为好了,可是洗完澡不久就开始发冷,量一下,还是38度。

也是坚持了3天,体温高到39度以上了,不得不陪她到附近的一个社区医院去看病。

我走路还是脚高脚低,内子更是天旋地转,两个人牵扯着到了医院。门口有专门的“发热预诊”,量一下,39度4,正要去挂号,那预诊的女医生却拦住,拿出一堆表格要我们填写,记得第一张是有无接触过家禽,第二张是地址电话,第三张是要签字的,签完一看,上面写着:接卫生防疫部门通知,本地区38度以上高烧患者一律到某某医院就诊。

找了个熟悉的医生,她也表示这个规定不好违反。两个人只好回到寒风凄厉的街上,等了10分钟,一辆空车也叫不到。只好慢慢的走到那个指定医院去。

果然有专门的“发热门诊”,重新预检,量体温,挂号。一路沿指路牌转了好几个弯,终于到了一个新装修的诊室前,门把手上缠满了浸透消毒水的纱布。

病人倒并不多,进去就能看。只有一位口罩戴的严严实实的年轻女医生。同样的几句问话,瞥了一眼内子的喉咙,用了一下听诊器。开了一张验血单。上一层楼缴费、验血,拿单子下来,还给女医生。

“上呼吸道感染”。

“是病菌还是病毒感染?”

“病毒的。”

药单也已经开好了。内子迷信打“吊针”,问了一下,女医生马上声明:“这是你自己要打的呵。”

一针退热针后,吊上两小瓶的抗菌素。我们在专门的发热门诊的输液室里坐着,看见房间里还准备了呼吸机之类的抢救设备。我也累得不行,内子输液打瞌睡,我也打瞌睡。近两个小时里大约有5、6个同样的病人出入,完全是同样的程序,只是没有人输液的。

到今天,我已经被这场感冒折腾了整整12天,仍然咳嗽、头昏、乏力。内子也已经是第6天了,体温仍然是37度6、7分,还是怕冷与出汗交替,无法躺卧休息。

到今天为止,上海没有哪一家新闻媒体来报道医院里已经设立的这个专门的“发热门诊”,也没有告知发热病人要集中定点就诊,我们的病也一律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是流行性的吗?无可奉告。有治疗手段吗?实际上是没有。

生病的时候很难集中精力思考略有点严肃的问题。今天出来开会,在领导们轮流报告的时候,为了忍住瞌睡,不由得思想开点小差。

一个世纪以来真正深入人心的哲学大约就是庸俗进化论了:先进必然战胜落后!落后必定挨打!高级文明战胜低级文明!低级=落后=挨打=灭亡!

可是病毒这么简单的生命形式,不过是蛋白大分子,都没有办法自己进行自我复制的“低级生物”,对付我们这样的“高级生物”却是如此的有效。

它散布在空气中,潜伏在我们的鼻腔里,一旦我们受冷减少了鼻腔的血液供应,它就乘虚而入,立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大肆复制。我们那“高级”的免疫能力根本就无从对付,只好盲目的提升全面的防御排异功能,升高体温,分泌大量的黏液,而这正好为复制的大量的新生病毒提供了出外寻找新的宿主的机会。它并不想杀死我们——我们死了,它们也就无法继续复制了——它们设想到了高级生命体的这种反映,正好借着你的反映继续传播复制,我们自以为是的“高级生命”,在病毒看来,不过是它的复制工具而已。

究竟是谁在打谁?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感冒用辟谷疗法很管用,偶亲自实践了,就是第二三天不舒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以下是引用杜雅萍在2007-1-29 15:24:00的发言:
感冒用辟谷疗法很管用,偶亲自实践了,就是第二三天不舒服。

你这是风寒型感冒,病毒型感冒再怎么辟也是不管用的

对付一般的感冒大概可以,对付这个感冒,有点难度。[em01]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感冒病毒再怎么厉害,最多也就肆虐十天左右,哪里就把我们打败了?木匠兄感冒了一次就悲观成这样了。

俺是灭绝师太

本来说患过一次感冒在一定时间内有抗体的,可木匠兄居然连患两次,不解!蹊跷!值得研究!

[em06]

老木匠师傅您就知足吧,领导还没有追究你传染了多少学生,学生又传染了多少学生……

俺一年很少感冒,因为总在家里坐着。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因为感冒而打针吃药,明天下午出门,不知道上海的病毒能否感冒北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22:21:42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猪头猪智慧在2007-1-29 22:21:00的发言:

老木匠师傅您就知足吧,领导还没有追究你传染了多少学生,学生又传染了多少学生……

 

昨天(1月30日),上海的《新闻晚报》终于有了专门的一篇讲上海感冒的报道,其中第二节的标题为“感冒没有传染性”。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到今天,这场感冒已经是第15天。除了人容易疲乏、喉咙里还是经常发痒咳嗽外,其他的症状总算是基本没有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先去了工坊,慰问了一哈,再在这里继续慰问。不过,老哥也太拼命了,病得这么重,还在那里发改考卷的感慨,希望只此一回,下不为例哦。
今天,我就是高瑜
  不知道现在的感冒怎么那么难治,我们小时候经常感冒,有时候连针都没打,药也没吃,就是妈妈给我们熬点姜汤喝了,然后蒙被大睡一场,出身大汗就好了。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我也是这个老观念,但现在的感冒一场汗是绝对不够的,每夜都有两三场,连续5、6夜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个病毒忒恐怖,木匠夫人以后别输液,根本不对症,反而杀伤了健康的细胞(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就这么写瞎凑合吧),即便服药也不过是减轻各种不舒服的感觉,一旦染上感冒,基本要依赖自己的抵抗力逐渐康复,因此休息、大量喝水异常重要。据说西方一直视感冒为虎狼之病,感冒病人应该自觉避免跟他人接触。

病毒感冒怎么不会传染?哪位专家如此不负责任地说谎?

老木匠怎么不请病假?这么熬着,说不定会在路上休克的。我就有一次重感冒撑着去上课,回家就晕倒在车里了,虽然晕倒的感觉超美妙超飘忽,可此前的煎熬无法忍受,另外,要是醒不过来可咋办?学校也不会因此视俺为先进典型。从此以后,一旦患上重感冒,必请假无疑。理由当然是:爱惜祖国的硕壮花朵。

理由当然是:爱惜祖国的硕壮花朵。

巨大的刨花!

我也感冒了

难道俺多看了几眼老木匠的贴也会被传染....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人群永远分为两种,男人和女人;或者也可以分为:感冒的和未感冒的.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感冒的存在,大概只有一个好处,让我们记住:不流鼻涕是一件多么值得放鞭炮庆祝的大美事。每一次成功地告别感冒,都会使我们的身体产生重归天堂的欣悦,尽管不多久,我们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好了鼻塞忘了愁。

我同情一切身患感冒的人,当这位病人竟然是我们的木匠师傅,这份同情甚至会达到焦虑程度。而自己感冒的时候,我是没有闲心同情自个的,我只是徒劳地沮丧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 23:03:33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2-2 23:03:00的发言:

我同情一切身患感冒的人,当这位病人竟然是我们的木匠师傅,这份同情甚至会达到焦虑程度。而自己感冒的时候,我是没有闲心同情自个的,我只是徒劳地沮丧而已。


 

这个焦虑也是感冒的诱因,请泽雄兄保重!!

“已经//不咳嗽啦!!!”

这个俺还是有一点顾影自怜的意思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场病生得人人关心,我在老哥好了之后才敢放肆开玩笑,以后我病了,一定也撑着发个帖,看到那么多温情的问候帖,有病医病,没病补神,再重的病也不怕了。[em27][em27][em23][em23][em26][em26]
今天,我就是高瑜
以下是引用自觉的梦游人在2007-2-3 10:09:00的发言:
这场病生得人人关心,我在老哥好了之后才敢放肆开玩笑,以后我病了,一定也撑着发个帖,看到那么多温情的问候帖,有病医病,没病补神,再重的病也不怕了。

就是上海闲话里的“发嗲”的另一含义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衷心感谢诸位真名网友的关心![em02][em02][em02][em46][em46][em46]

当初写这个贴是因为感冒后还必须要参加长达一周的会议,中午休息实在太无聊,而且觉得报道一个感冒也这么敏感,实在是觉得更无聊。

卫生局下达的通知规定:无论城乡,划块设定医院专门设“发热门诊”,集中控制,统一进行流行病调查。诊室必须隔离,有单独的挂号、治疗、抢救、收费、药房。装备呼吸机、心肺机。但是却又一分钱不给。大多数医院只是在急诊室辟一块区域了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还是没病好,多保重哟!
以下是引用zhouyd在2007-2-12 13:03:00的发言:
还是没病好,多保重哟!

多谢关心!

到上个星期就完全好了,可以整天泡真名网了!

[em01]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