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娓娓叙来,平朴真切。基督徒的体验那一节很有趣。裙子,穿还是不穿,是个问题!令人莞尔。
以下是引用zoufeng_1234在2007-09-05 22:00:26的发言:

最后观点陈述:由于自由主义者的理性,善良,温和,乐观,他们的婚姻往往是幸福的。至少不会搞得太难堪。

呵呵,我对各种主义、派别都概念模糊、兴趣疏离、一概不明了,但看邹先生这一句结论,怎么说都纰漏明显呢。你举的例子都是部分的事实,不宜得出整体的推论。徐志摩、罗隆基二人是否是“自由主义者”呢?他们的爱情、婚姻,即使不算“搞得太难堪”,也够“太麻烦”了吧?梁启超、李大钊、瞿秋白与“自由主义”无关,他们的婚恋堪称幸福,也堪为楷模吧(如果社会需要婚姻楷模的话)?“理性,善良,温和,乐观”,这诸多好的品质,凭什么让“自由主义者”专美呢?在左派、右派、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保守者、激进者、儒家、教徒等等人群中,拥有这诸多美德的比例,能享受到幸福生活者的比例,一定就低于自由主义者们吗?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这么改:“对于一个理性,善良,温和,乐观的人来说,他们的婚姻往往是幸福的。至少不会搞得太难堪。”那就和你的文眼——“自由主义”关系不密切了。

呵,我是给邹先生挑刺呢。其实我说的不过是“中庸”之论,太平正了就没特色没立场了。也就是说,你这个结论我不赞成,但这是你的特色。你别受影响,该怎么写就继续写。

既是写自己的思想历程,自当怎么想就怎么写。看得出来,对邹先生而言,有些观念是一以惯之的,可以自恰;有些就有内在、外在的矛盾,在不断修正,尤其是对细节问题的判断。写宗教、气功的这几段就很有意思。

“他们温和善良, 努力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和对立.
他们相信自由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的价值, 自由的, 几乎就是最好的。”

邹先生总结得真好,对有的条目点头称是,对以上两点有些存疑呢。
网上有《两种自由概念》全书。我发现,篇幅不是很多,文字并非艰深一路,我这没底子的人也能读。除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概念,伯林提出的一个命题让我直个劲点头:“并不是所有的‘善’,都可以相容融贯,人类的各种思想,当然更无法相容。”价值多元就意味着价值冲突,实践中,要在善与善之间做出选择,善良的愿望恐怕不足以避免对立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