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酒苗:

“广东的衣服、鞋包比上海更丰富更漂亮更便宜,上海的产品也是广东生产的,产地:顺德、东莞。广东小镇的MALL比南方商城更现代,更多的游戏机,更多的电影,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

如果你家里翻箱倒柜,找不出一件“产地:广东顺德”的货,我立马改变立场。

你要知道,上海市场上有些产地是广州或者天津或者武汉的货物,这不足为奇,可是顺德是个什么地方?一个县而已,居然如此大量的商品充斥上海市场,这不正常。本身应该引起注意,我就是注意到了这个奇特现象,所以我就自由主义到顺德,果然不错,我想把这种发现告诉每个人。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567480[/lastedittime]编辑过]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李酒苗在2007-08-31 20:57:26的发言:

俺就沦落到坐“横疙瘩脸”的破摩托?

戈盘该找一个笑倒的:[em73][em73][em73]

这个网络文摘估计有点根据

【本报讯】广东顺德成为内地最富有的县级行政区,区内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一万五千元(人民币.下同),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二十六辆、三成二家庭拥有两套房产,步入世界富裕地区。专家预测顺德明年将有望保持内地富县百强五连冠。


头三季生产总值逾420亿

据广东省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顺德城镇居民家庭的私家车、住房等高价值财产的平均拥有量,名列内地县、市前茅,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二十六辆、三成二家庭拥有两套房产。此外,顺德的恩格尔系数降至百分之三十以下,进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最富裕区标准行列。

而最能体现「手头松紧」程度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顺德达到一万五千零九十九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一成三,比首都北京还要多。

佛山市顺德区已经连续四年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居榜首,而今年该区前三季度的本地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达到四百二十余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两成,达到九十七亿四千万元;而头八个月出口贸易总额更增长四成一。加上头三季度工业总产值的两成一增长,顺德下年很有可能蝉联最富县称号。

(2004年)

参加交流

顺德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京沪穗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03-12-4 15:23:55    点击:752
从顺德城调队获悉,今年前三个季度,顺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64.2元,在全国226个定点抽样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首次超过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
  据顺德城调部门的数据,今年前三季,顺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比全省的平均水平9411.4元高出42.0%,超过广州的11379.8元、上海的11100.0元和北京的10388.2元。
  同时,该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表现较好,前三季度顺德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平均为422.3元,同比增幅为14.8%,顺德城镇人均利息收入增长29.1%,出租屋收入增长80.2%,其他投资收入增幅更是高达320%。
参加交流

实在不好意思的说:顺德是全国百强富县,而本菜农居住的小镇又是顺德县中的首富小镇,实在太恶俗了,没有办法了,骑虎难下了,总要把问题说明清楚。

我要说的顺德富裕,不是为了摆富(也不逃脱摆富的罪名),实际上温州地区才是最有钱的地方,但是温州有钱不健康,温州就是满脸横肉的有钱,顺德有钱是满脸堆笑的有钱,温州是牺牲环境的有钱,顺德是花园式工业城镇的有钱,温州是血汗工厂的有钱,顺德是高科技工业的有钱,温州是私人家族厂的有钱,而顺德是民族品牌的有钱。

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很多上海人把温州和顺德混为一谈。

参加交流
顺德产品是很早就打入了内地市场,俺家的三角牌电饭锅也是顺德的,顺德的生意做得是好,也比较富裕。
但它和上海是不能比的,大都市的气象毕竟是小地方不能比的,人文环境上就更不能比了。
假如菜农的女儿要学钢琴,能找到好的老师吗?菜农对自己的住地情有独钟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有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顺德是菜农新的家乡。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571137[/lastedittime]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菜农在2007-08-31 21:36:47的发言:

回酒苗:

“广东的衣服、鞋包比上海更丰富更漂亮更便宜,上海的产品也是广东生产的,产地:顺德、东莞。广东小镇的MALL比南方商城更现代,更多的游戏机,更多的电影,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

如果你家里翻箱倒柜,找不出一件“产地:广东顺德”的货,我立马改变立场。

你要知道,上海市场上有些产地是广州或者天津或者武汉的货物,这不足为奇,可是顺德是个什么地方?一个县而已,居然如此大量的商品充斥上海市场,这不正常。本身应该引起注意,我就是注意到了这个奇特现象,所以我就自由主义到顺德,果然不错,我想把这种发现告诉每个人。

没错,俺相信你说的。俺家的电饭锅大概就是顺德产的。可这和住哪儿有啥关系?买顺德产品,就得住顺德?你一做广告,大家都去顺德抢饭碗,顺德就不顺了,你菜农只好携妇将雏另栖他乡。

再说,以后大家都很少去商场买东西啦,天南海北的东西很容易就弄到手。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举报,菜农涉嫌做广告~~~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以下是引用菜农在2007-08-31 21:24:16的发言:

天哪,你真是酒苗啊,喝酒喝多了苗,掐架给敌人提供炮弹的?

……

刚才漏看了这个帖。俺故意提供点倒楣事让你乐乐~~~何必隐瞒上海的缺陷涅?俺又不是以吹嘘自已住地为能事滴。

俺认为城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了,但是即便走投无路,俺也不去到处都是小偷强人、处处鸟语花香的广东,再说,俺不习惯热烘烘潮漉漉的地方,上海已经够热了。

上海也送货,上次买了六大包(每包是今天一包的十倍),就是免费送上门的,可他们自说自话夹送了三包非我所需的泥巴,俺懒得计较了。今天是俺自己不想等,俺的树缺泥巴。

[em51]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酒苗把种菜经发展到菜农帖子里了。谁说种菜只能在休闲呢?重大商业信息:有人急需好泥巴。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570923[/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知道不能比,大城市本来是近代大工业大市场的产物,人口的聚集产生巨大的城市效应,大商业大物流,催生科技、文艺、体育和其他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大城市的体育明星、文艺明星是小地方无法比较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普遍较高。

但是中国的城市在计划经济年代被摧残得非常畸形,上海是重灾区,90年代后,上海才开始回复正常的城市功能,开始走向现代都市的道路。

本来一个顺德小县人均水平不可能超过上海的,后起城市深圳也不可能超过上海,问题就是上海深受强权摧残的灾难,被一个广东的小县城追了过去。

话说两头,顺德这个县城确实特别奇怪,由于顺德人低调,不宣传,不为人们所知,就算真名网网友全国各地走过的人,像李旧苗这么学识渊博的人,不知顺德的位置却也妖魔化一番,其他的人误解之深,实在可怕。

这样顺德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老上海极左遗留,使得两地产生非常有趣的对比奇观。

例如随便想象小县城没有文化,可是顺德有一支非常庞大的科技移民生力军,都是博士教授,我们的小镇书记镇长就是博士和教授,这在上海有时区长都做不到,所以不可以小看,去年高考,广东省状元就是顺德的小孩,其实就是一个博士的后代,新移民。至于钢琴老师实在太多了,小区家门口都是钢琴班招收,我实在不知道老师是否有名。

所以,小城市普遍科技文化不发达,但是顺德是个特例,不要想当然,不要拿文化指标去比,因为顺德有知识移民,这点很容易翻船。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梅茗在2007-08-31 22:33:56的发言:
酒苗把种菜经发展到菜农帖子里了。谁说种菜只能在休闲呢?重大商业信息:有人急需好泥巴。

他自己家没人种菜种花,买了烂泥农药只好白白搁着,心里妒嫉着呢,俺偏种他帖子里~~~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以下是引用李酒苗在2007-08-31 22:29:04的发言:

俺认为城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了,但是即便走投无路,俺也不去到处都是小偷强人、处处鸟语花香的广东,再说,俺不习惯热烘烘潮漉漉的地方,上海已经够热了。

 

最近几年,上海最高温度超过顺德,我每天看两地的天气预报,这是我的心得,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广东一定比上海热,这是习惯思维,这在冬天是对的,在夏天不对,我不知道什么原因。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李酒苗在2007-08-31 22:39:23的发言:

他自己家没人种菜种花,买了烂泥农药只好白白搁着,心里妒嫉着呢,俺偏种他帖子里~~~

被我丈母娘拿回去了。
参加交流

有知识移民与深厚的人文基础不是一回事。幼教老师也可以做钢琴老师,我说的是好的钢琴老师,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教授会去顺德吗?

以下是引用姜河月在2007-08-31 22:47:44的发言:

有知识移民与深厚的人文基础不是一回事。幼教老师也可以做钢琴老师,我说的是好的钢琴老师,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教授会去顺德吗?

我已经提醒了,这种进攻方式很容易踩上顺德的地雷的,一般是大城市具备培育音乐的良好条件,这要靠人口支撑的,小城市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你可以说上海的音乐教授多还是小城镇的音乐教授多?顺德即使再牛,也难以音乐立市。

但是问上海的音乐学院教授会去顺德吗?这个踩地雷了,正好我有个朋友从上海音乐学院做声乐教授的,来顺德定居,改行搞政府文化工作。这种特列太多,千万不要踩了,格兰仕、美的都有上海来的精英,都是特例。

参加交流
而顺德市政府每年为为科技人员(新知识移民大军)举办新春音乐会,这在中国的县级市哪个能办到?下次我拿到票给你寄一张,首都、上海交响乐团来演奏都有。
参加交流
谢谢菜农!不过我还是想讨论讨论。
对一个小镇来说,有一些博士和教授是够荣耀的了,但不能就此以为可以和上海比人文了。
踩上一个是偶然的,还有很多踩不到的,多踩菜农会不高兴的,那就少踩。上海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医院、政府机关哪个地方没有博士,统计一下博士和教授的人数会很吓人的,况且还有很多院士!
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否定顺德的进步和发达,而是希望对上海有一个公正的评介。

发现菜兄也开始喜欢用自由主义者(分子)来自称,呵呵!

广东比上海更自由主义。上海比广东更小资情调。

所以自由主义的菜农离开上海来到广东安家落户。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以下是引用姜河月在2007-09-01 00:06:03的发言:
谢谢菜农!不过我还是想讨论讨论。
对一个小镇来说,有一些博士和教授是够荣耀的了,但不能就此以为可以和上海比人文了。
踩上一个是偶然的,还有很多踩不到的,多踩菜农会不高兴的,那就少踩。上海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医院、政府机关哪个地方没有博士,统计一下博士和教授的人数会很吓人的,况且还有很多院士!
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否定顺德的进步和发达,而是希望对上海有一个公正的评介。

我在批评上海时,已经为上海人民开脱责任了,不是上海本土人品质坏,因为我是上海本土人,上海有名的文化人傅雷是我的老乡,也沾点远房亲戚关系,可见我们上海本土人文化素质很高吧。

上海的问题是五十年前一帮外地来的土包子搞坏的,外地来的土包子坏事做尽,恶事干绝,最伤天害里的坏事就是迫害上海的文化人,把知识青年强行拉到外地去,把我家乡出生的傅雷迫害致死,这样洗劫下来,上海还剩下多少可以自豪的文化指标?

我已经说了,大城市的人口可以支撑文化教育事业,这些高等院校数量,博士教授的数量是不能和小城市比的,但是是否重视博士教授,领导层的文化程度比率,科研成果的人均比率,专利的人均比例,这些是可以比的,这点,我已经告诉你了,不要踩地雷。

上海本来不应该和顺德去比什么指标,本来就很脸红的,要比就和东京纽约去比,但是偏偏上海的文化落后让人触目惊心,而某些上海人还蒙在鼓里不知道。

看看我下面的老贴子:

参加交流

以前的老贴子,看看我自以为是的丑陋的上海本土人的自大心理:

【不瞒大家,我曾经闹过一个笑话,我一直把《读者》当作上海编的杂志,因为这本杂志情调很小资,里面充斥着欧美文化的故事,我读高中起,就每一期必看,在以后的二十多年的人生中,这本杂志伴随着我的风风雨雨,每天晚上看一段《读者》的文字,就非常容易入睡,简直成了精神鸦片。

但是前几年,我看了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早听说这书引起反响很大,我看了一个头,觉得非常扬眉吐气,但是看着看着居然发现这本书点名批判《读者》这本杂志,说它是小资情调、崇洋媚外,我当时对《中国可以说不》一下来了180度大转弯,把它扔了,不仅非常愤恨,而且萌发了对《读者》编辑部写信的想法,我觉得身为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一定要这个时候支持《读者》,可是当我抄写《读者》的编辑部的地址时,发现地址竟然是甘肃兰州,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本杂志居然出自那个地方,我还一直以为是上海出版的。

后来我和一些要好的有文化的朋友讲起我这个错误,我说:“我一直以为,《读者》是上海编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是甘肃编的,我想甘肃这种穷地方怎么会编得出这么小资的杂志,我看《故事会》是那里出的还差不多。”

结果朋友们哄堂大笑,他们说:“菜农,你真糊涂啊,《故事会》才是你们上海编的。”

我糊涂了,我早期时候确实买过几本《故事会》,可是发现它品位太低,老是讲乡村里寡妇偷汉一类的故事,建筑工地上民工倒是人手一册,津津有味地在读《故事会》,这怎么可能是上海出的呢?

可是不管我如何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

随后,文化出版方面的消息更令人沮丧,《都市丽人》这么时尚女性的杂志居然是四川的,后来听朋友说这是一本低档妇女杂志,我松了一口气,心想高档妇女杂志总有上海的吧,一打听《瑞丽》《时尚》也不是上海的,只有《ELLE》才是上海和法国合作的杂志,总算保住了上海人仅有的一点脸面。

我不禁要问,上海的文化界出版界前二十年干什么去了,上海在文化市场的领地沦陷得这么厉害,还怎么给人家自称上海人有文化?】
参加交流

看老木匠的权威数据,老木匠是老上海人,对上海的感情总不会有什么怀疑的,他也支持我:

【菜农所言极是。

1949以后,上海丧失了20世纪以来保持的中国文化出版中心——文化产品生产中心的位置,但至少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地。但这20年来,连这样的地位也迅速失去。

电影生产几乎停顿,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中国电影业起步的地方。

1958年以后上海就开始有电视,但是现在上海的电视节目基本出不了本市。

出版业更是沦为一个普通的省级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基本不出上海地界,甚至上海本地的图书市场现在也是省版书三分天下有其一。到上海邻近的江浙皖三省的图书市场上看一下,几乎找不到沪版书。

报刊业的萎缩也同样触目,没有一份可以发行到外省的报刊,原来算是张知识分子报纸的《文汇报》,印数才区区20万份,还比不上《解放日报》。而原来很有点势头的新民晚报,印数不及10年前的1/2。

虽然自吹自擂“文化建设”,无非是盖了几栋楼,肥的是建筑公司,与文化本身却是没有关系的。请来一些外国戏班,就算是“接轨”,拿了钱的是老外。

原因非常简单:15年前开始贯彻不给领导添麻烦的根本指导方针,所有的影视书刊业统统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

这个符号是最形象的。

于是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只能或者是而已】

参加交流

老木匠的数据更触目惊心,上海人自己透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实际上是为了让上海好起来。

【上海文化产业的沦陷,并不影响上海人经济生活,外贸、金融、港口优越的地位使上海经济还会保持强省级地位,经济优越的上海人一样可以过优越的文化生活,我们仍然可以听西洋轻音乐,读甘肃的《读者》、湖北的《知音》,看香港粗制滥造的武打片,欣赏湖南卫视的超女,模仿韩国影星的打扮。

只是最让上海人难以启齿的是,曾经是远东出版中心、电影制片中心、文学人聚集中心,今天在这方面沦落成三流的地位,上海人似乎变成农民一样只消费人家的文化产品,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销不出去,所以上海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接近500亿,而广东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100多亿,和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广东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上海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优秀的人民,象姜河月、花间对影、菜农等绝对不坐视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通过真名网的灌水决心重振上海文化的雄风。

我觉得像周泽雄、凌寒这样的上海作家,如果在顺德的话,早就是亿万富翁深受政府重视当作宝贝,家里有佣人去种花种草,那还轮得到师母亲自去提呐泥?

参加交流

所以上海的教授博士多有什么用,关键是否受到社会尊重,是否体现社会价值,是否有文化产品。

杂志、书籍、影视方面的产业,上海不如香港,和东京纽约更不能比了,我都脸红了。

唯一可以比的大概就是全国的小城镇了,所以可以自大一番,可是一到人均,又不一定比得上顺德。

参加交流

珠江三角洲倔起,最初的资金主要是内地的还是海外的?

 我没踩地雷,菜农却推我向地雷,还说是俺自己踩的,反正是虚拟地雷,就不烦劳菜农了,我踩我踩我踩踩踩¤¤¤!

音乐票还是菜农自己留着听吧,谢还是要谢的,俺真要听是会朝顺德的相反方向上海音乐厅去听的,不过,现在在家里Hi-Fi也不是难事,也不需花好几万去配器材,买个好声卡,配个好耳机就能享受Hi-Fi(高保真)了。

菜农也说到了上海的文化硬件(建筑),但好象它们只是建筑,是摆设一样,我看这是地雷意识,下面的这些文化
科技体育娱乐设施可是一直在开放、演出、活动着的,常常有世界一流的演出,一些硬件也是世界一流的:
上海大剧院
上海音乐厅
上海歌剧院
美琪大戏院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海商城剧院
上海大舞台
东方艺术中心
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
上海马戏城
上海体育场
虹口体育场
上海银七星室内滑雪场
上海博物馆
上海展览馆
上海科技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 等等等。

说到的出版业的情况也是事实,但不能拿个《故事会》说故事,这影响不了它的人文环境的优越,出版业的萧条是由于制度造成的,是由于昏官当道造成的,人文的基础还在,你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有时听到的闲聊就象听小说,你和上海的的哥谈谈,就感觉他能当镇长。

在中国哪个城市的人最具绅士淑女素质,我以为是上海,哪个城市的人最功利、最实际,我以为是广州。

以下是引用采采卷耳在2007-09-01 10:12:54的发言:

珠江三角洲倔起,最初的资金主要是内地的还是海外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资金主要来自毗邻的香港,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窗口后,内地的腐败资金流向深圳,内资成为主流。

而三角洲腹地的顺德,最初的资金来自农业的自我积累,给城市卖鱼卖鸭,做加工配件,然后依靠制度优势,使自有资本超常规发展,一跃成为首富。

广州的情况又有些复杂,八十年代主要得益于财政包干,发挥了积极性,八十年代上海也想财政包干,中央不同意,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对上海的抽血,所以上海失血过多,导致现在积重难返。

花间在南方商城打不到的士就是政府欠债过多,市政设施不良,导致的士无法畅通。

参加交流
以下是引用姜河月在2007-09-01 11:41:44的发言:

 我没踩地雷,菜农却推我向地雷,还说是俺自己踩的,反正是虚拟地雷,就不烦劳菜农了,我踩我踩我踩踩踩¤¤¤!

音乐票还是菜农自己留着听吧,谢还是要谢的,俺真要听是会朝顺德的相反方向上海音乐厅去听的,不过,现在在家里Hi-Fi也不是难事,也不需花好几万去配器材,买个好声卡,配个好耳机就能享受Hi-Fi(高保真)了。

菜农也说到了上海的文化硬件(建筑),但好象它们只是建筑,是摆设一样,我看这是地雷意识,下面的这些文化
科技体育娱乐设施可是一直在开放、演出、活动着的,常常有世界一流的演出,一些硬件也是世界一流的:
上海大剧院
上海音乐厅
上海歌剧院
美琪大戏院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海商城剧院
上海大舞台
东方艺术中心
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
上海马戏城
上海体育场
虹口体育场
上海银七星室内滑雪场
上海博物馆
上海展览馆
上海科技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 等等等。

说到的出版业的情况也是事实,但不能拿个《故事会》说故事,这影响不了它的人文环境的优越,出版业的萧条是由于制度造成的,是由于昏官当道造成的,人文的基础还在,你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有时听到的闲聊就象听小说,你和上海的的哥谈谈,就感觉他能当镇长。

在中国哪个城市的人最具绅士淑女素质,我以为是上海,哪个城市的人最功利、最实际,我以为是广州。

这个我很高兴,我希望上海的文化设施还要再多一些,再美一些,不要那么拥挤,不要出门打不到的士。

我怎么看功利和实际是褒义词,而且不影响绅士和淑女气质的。

参加交流

对,这里的“功利和实际”没有贬义。

还是回到笔会的随笔性质上来,歌颂小城市的美好,拿上海来做对比,只能是局部的一种感悟,一种新视角,一种个人的偏见,如果要逻辑实证,拿一个国际大城市和一个小城镇进行全方位大比拼,简直就是“脑子有毛病”,所以还是回到微小的触角上来,写一些随笔吧。

就说说上海和广东两地的方言吧,我发现这两种语言很有意思的,首先很多上海人会唱粤语歌,而很少广东人会唱沪剧,有刀就是一个会唱粤语歌的上海绅士,啊呀,有刀唱的粤语歌正宗得比广东人唱的还要正宗,不信你们去听听有刀金曲,这种粤语歌为什么会流行内地,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了吧。

上海话是我的母语,广东话是我老婆的母语,有时候我们会各自用方言吵架,我发现上海话吵架因为太短促,锋芒性强,容易使双方的交锋短兵相接,例如:操呐,侬眼乌子看到啥地方啦?末是卟侬鞑坏忒了!(东西给你踩坏了)。这些短促有力的音节,加上怒目圆睁的样子,给对手一种非常大的侵略感,反过来,对手也不甘示弱,马上也来短促有力的高八度上海话:侬眼乌子长啦啥地方咯,操呐,侬末是摆到我脚高头来了,逼样子老卵!这样一反击,双方口水战会升级,逼样子来逼样子去,双方都怒火冲天的样子,搞一下肢体冲突,最后在红袖章老工人的调解下双方指着对方说:你今后当心,会卟侬点颜色看看。

广东人也有街上吵架的,不过很难很难遇到,在上海一上街基本上都能在商店或者马路遇到一两场口水战,可是广州街上就不是那么多了,又是一两年才遇到一次,不是广东人没有冲突,冲突也有,可是广东话不容易使冲突升级,你听同样的情况,广东人是这样的:丢你老母——(有起伏的,长音,不像上海操呐短音),有么睇错啊——(长音),踩烂散的吔,搞§错-/。对手不会像上海人那样立刻快速反击,而是瞪一下眼,呆呆的看看先,然后也慢条斯理地反击:么吔搞错——,你离散谱——,咯姆栽吔。好了这两个老广互相指责一下,愤怒地扭头走了,没有冲突的,我感到很没有趣,仔细体会下来,就是语言的不同。

广东话后面的音拖得太长,音调太起伏,在责怪别人时有种自己无奈无辜的强调在里面,这样,语言使社会行为产生变化,广东人的冲突自然比上海人少了。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