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茶与茶馆琐谈

 

    茶和茶馆是两回事,就好比饭和饭店也是两回事一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是很日常生活的。但茶馆的色彩就比较丰富了,也可以说茶是包括在茶馆一起的,茶是净重,茶馆是毛重。
 
    茶馆的里面是茶水和琴棋书画之类的摆设,茶馆是一间房子,茶和水是茶馆里面的一对夫妻,其他地上放的桌子椅子,桌上摆的茶壶茶杯象棋围棋,墙上挂的书法绘画,全是茶水的孩子。走进茶馆里来的,极少的几个冲着茶水,他们上茶馆里喝茶,俗话说叫泡茶馆和孵茶馆,泡和孵是一种消磨,年纪一点点添上去,火气一点点降下来,茶一点点淡下去,时间一点点流过去。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家里也能完成的,只是老婆在,有点儿矜持;孩子在,不能不严肃些。茶馆里的姿态要放松些,说话里的天南海北,也可以不负责任不着边际一些。

  老朋友重逢,茶馆是从前记忆,一杯清茶是喋喋不休和是老朋友的锦上添花。新朋友聚会,茶馆是曲径通幽,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杯清茶的这一口是陌路,那一口也许就是知己了。生意谈成了,茶馆是一纸合同,这是互惠互利,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生意谈不成,茶馆是来日方长,有一点遗憾,但是买卖不成人情在。

  传说是在神农氏的时候吧,“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层说远古时期,就有了神话和茶叶;第二层说神农全凭了茶叶,才得以百毒不侵和化险为夷的,因此茶叶是有一定的药用作用的。

  之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晏子春秋》中记载说晏子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一日三餐除了几样荤菜之外,还有的一道素菜就是茶叶。当菜吃是要放佐料的,而且主要的功能是“下饭”或者“过饭”,可见茶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有过不少意料之外的遭遇。

  直到现在,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晏子的这种吃法,他们将刚摘下来的新鲜茶叶,剁碎了再放上蒜姜辣椒油盐酱醋,制成凉拌菜之后,打发一日三餐。

  茶叶泡成茶水,再把茶水喝淡了将茶叶倒掉,差不多也是周朝和春秋时代的事情,到了晋朝就基本上明确了这样的一个方法,晋朝郭璞在《尔雅注》上说茶叶“可煮作羹饮。”茶馆也应运而生了。

  茶馆的前世或者说最早的茶馆是茶摊,有关茶摊的记载最初是南北朝的小说《广陵耆老传》,说是东晋元帝时,有一位卖茶的老太,沿街叫卖,东奔西走的人路过这里,觉得喝口茶歇歇脚心情会好许多,再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也能自然而然地顺当起来,因此茶摊生意兴隆。

  差不多就是老太在街头叫买茶水的这个时期吧,有关茶叶的活动也开始在各方面开展起来了。当时的士大夫和老百姓,在迎来送往待人接物时,茶已经是一个少不了的开场白了,而且在活动进行的过程里,茶也一直横贯其中。

  东晋大司马桓温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总是一杯清茶和七只果盘,这是茶话会的结构,也是清廉节简的做派,没有吃着大鱼大肉的上司下属当时怀有一点遗憾,过后却感到了一些新鲜,他们说桓温的饭局是“茶宴”。茶宴是最初和最直接的与茶趣味相投的一种吃喝。这段故事还应该是“以茶代酒”的一个说明吧。

  如果说晋朝的茶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么唐朝的茶肆、茶坊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是当时的吏部郎中封演,记在《封氏闻见记》中的一段话。说的是当时从山东经河北到长安,一路上全是卖茶的店铺,大家也没有什么来龙去脉好问好说,想要喝茶掏钱就是。赶在路上的人觉得目的地太遥远了,就将它分成几个喝茶的段落,走着走着,就遇上了一家喝茶的店铺,要一碗茶,歇一歇脚,再重新上路,坏心情全丢在来时的途中,好心情保持在行走的脚下了。

  这段话还说明经营茶馆的茶叶全是产自南方,因为茶馆的生意红火了,运输茶叶的行业,也兴旺发达起来。茶馆里的茶叶堆得跟小山似的了,运输茶叶的车船还在忙活。

  为什么偏偏到了唐朝茶馆就雨后春笋般地越冒越多?人们也爱往茶馆里跑了呢?

  《封氏闻见记》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唐朝是大兴佛教的朝代,和尚是言传身教的佛教,他不提倡吃晚饭,大家只好饿着肚皮,他大力弘扬茶道,大家就一传十,十传百地泡茶喝茶了。所以茶馆的兴起和寺院有关。
 
  唐朝选拔官吏的制度是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到了考试期间更是精力不济,朝廷就让家人送一些茶水和瓜果去考场,这样一来二来,大家喝茶上了瘾,读书人对于茶脱不了身了。所以茶馆的兴起又和科举有关。

  唐朝有一位与茶息息相关的人物陆羽。《新唐书》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用白话文说,陆羽和茶叶,相当与鲁班和木匠工作,相当于王羲之和书法。因此不少茶馆都在灶头上供奉着陶瓷的陆羽像,遇上生意清淡的日子,就将茶水一遍遍地往陆羽身上浇,这是特殊的香火。

  但是与后来的宋朝相比,唐朝还不是茶馆发展最完美最如火如茶的朝代。

  “京师樊楼畔有一小茶肆甚潇洒清洁,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济楚,故买茶者极盛。”这一家记在《摭青杂记》中的小茶馆,在茶馆里挂起来名人字画,让茶客觉得书画名家仿佛坐在对桌或者边上,端起茶杯的一瞬间,自然而然地风雅了许多。开茶馆的人在茶馆里插上四时花草,让茶客觉得美丽的大自然近在咫尺,茶馆就在这样的天地里生长,大家就在茶馆里喝茶。

  这应该算是一种“诗外功夫”吧,另外一种诗外功夫是歌唱和表演的演职人员走进了茶馆,她们不是来喝茶的,而是来献艺的,是为更多的茶客更好更有趣地喝茶。这是艺术氛围,是日常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坐在宋朝茶馆里的茶客,一下子拉近了和艺术的距离,他们觉得他们其实不是在喝茶,他们是在“品茗”。

  最早开门的茶馆,差不多是五更天时候,就开始升火烧水,待水开了没一会,生意就陆陆续续来了,也有为了喝茶早起的老茶客,更多的是一些小商小贩,他们在喝茶间完成了买卖。

  很晚了还灯火通明的,是“花茶馆”和“水茶馆”,“花茶馆”和“水茶馆”是风月场所,飘扬的茶幌其实是卖笑女子的水袖,她们回眸一笑然后半推半就,将“暖风熏得游人醉”刻画得逼真而实在。
 
  “宛在家”、“八才子”这一些茶馆是很眷气的名字,前来光顾的茶客,也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他们有一点踌躇满志,有一点有条不紊,他们觉得自己经历的不是日子,而是历史,他们喝的也不是茶水,而是文化。

  茶是彬彬有礼,茶是心平气和,偏偏是在宋朝,出现了“斗茶”这一项活动。“斗茶”的另一个名字叫“茗战”,也是火药味,茶客大眼瞪小眼地摩拳擦掌,不是“秀才遇上兵”,而是“秀才去当兵”。
 
  两三个人聚到一起,将各自带着的茶叶拿出来,再生火烧水,然后泡好了茶大家依次品尝,再决出高低,这基本上是“斗茶”的一个过程。
 
  “斗茶”是宋朝的一种风气,达官贵人斗,市井平民也斗,因为斗茶宋朝人在没有硝烟的地方看到了战斗,因为斗茶宋朝人在平常日子里找到了乐趣。
 
  明朝是一个喝茶的朝代,明朝的茶馆,和宋朝比较有增无减,历史学家也顺水推舟地说,这是中国“16世纪社会风俗史卷。”

  “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这是明朝的张岱记录在《陶庵梦忆》中的文字。
 
  兰雪是当时一等一的茶叶,玉带是“天下第一泉”,水要当场烧开,现烧现卖;茶杯也洗得干干净净,是一种香汤沫浴的姿态,恭候着茶客的到来。这是明朝茶馆与宋朝茶馆的不同之处,也是明朝茶馆的一个鲜明特点。

  原来喝茶的茶盏是黑釉瓷制品,现在换成了白瓷和青花瓷,书上说白瓷是:“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这也是明朝茶馆鲜明特点的一个方面。
 
  明朝茶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了说书艺人。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钟点里,说书艺人坐到茶馆里,天南海北三皇五帝的故事说开去,是一道茶馆里的风景。

  茶馆里出现说书,和明朝话本的兴旺发达有关,话本和诗词比较,明确的规矩要少许多,识几个字有一些异想天开的念头,只要存了向往文人并且把自己当成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念头,都能写几笔话本。而艺术来自生活,在当时不论是长篇巨著《金瓶梅》还是短篇力作三言二拍,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茶与茶馆。

  明朝接下来是清朝,茶馆是一方舞台,在格式上清朝的茶馆和明朝的茶馆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的是人。

  清贵族是坐在马背上一路进关来的,八旗子弟翻身下马之后,有一点无所事事,还有一些纨绔子弟,全是一付游手好闲的样子,而茶馆刚好提供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好去处。
 
  “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这是有关当时情形的诗句,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杨咪儿的写的一首打油诗,基本上也是说的这一档子事情:“胡不拉儿架手头,镶鞋薄底发如油。闲来无事茶社坐,逢着人儿唤呀丢。”
 
  胡不拉儿是鸟儿,托着鸟笼进茶馆是当时的时尚,呀丢是他们相互招呼的口头禅,是逢场作戏,也有一点春风得意。
 
  还是有关当时日常生活的历史资料,《清稗类钞》中说:“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圉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就在这个当口,戏曲演出走进了茶馆,茶馆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只要是怡然自得的活动,向来是来者不拒。但对于戏曲而言,走进茶馆里去演出,却是歪打正着。
 
  传说是道光三十年的事情,这一年皇帝去世了,国家举行国葬,依照从前的规矩是天下三年之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戏院里的戏曲当然是在娱乐活动的范畴之内的,名角龙套本来是依仗一招一式一说一唱过日子的,现在不许上台了,活生生地断掉了经济来源,这样度日如年的撑了一阵子,大家实在坚持不下去,七嘴八舌地想出一个办法来,就是将戏院改成茶馆,这样一下子就峰回路转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茶馆里唱戏是为了喝茶而唱的,你看见戏台上在唱戏,实际上是大家在喝茶,茶是开门七件事,算不得娱乐活动了。
 
  到了民国,茶馆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延伸。有所区别的还是茶客。
 
  清朝的翰林很有面子,知名学者王湘绮得赐翰林时,已经七十开外了,但老先生还是有一些津津乐道的,民国初年的时候,老先生穿着貂褂翎顶到茶馆里去,遇上一位西装革履的新贵。新贵指了指王湘绮的行头说,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你怎么还是这么一身打扮呢?王湘绮说,改朝换代之后的服装还没有把标准定下来,我和你穿戴的,也都不是汉族人的装束,要不大家就各行其是吧。

  正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才走没多远,新的刚到一会儿,经常会冒出来一些忽发奇想的人物,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也有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让大家找不着北。茶馆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至少程式是大家驾轻就熟的,这样就有了一些亲切感和安全感,也有一点躲进小楼的味道。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意气风发,闲下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提着糖瓷杯子去茶馆喝茶,这时候的茶馆大凡是和老虎灶连在一起的,就地取材,也是比较合理的一条龙买卖。接下来反对封资修,像样一点的茶馆全是东倒西歪了,也只有老虎灶里,依旧是人丁兴旺生意兴隆。
 
  新世纪以来,大街小巷一下子开了不少茶楼,这些茶楼,大部分有着古色古香怀旧的情调。日子过得好了,追忆逝水年华不由自主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一点大家的心底里,怀着一种浪漫情怀,这样的浪漫情怀根深蒂固并且生生不息,就是只要给她一点阳光,她就光辉灿烂的意思。因此茶楼顾客盈门。

这茶话读得人惬意舒心。期待楼主多赐大作。

于茶,茶馆,茶事,博古通今,雅俗共赏之,赞!

[em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