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他山之石]中国为什么没有更古更多古建筑

[在国学论坛看到了这个帖子,觉得蛮有意思,拿过来,希望我们这里的网友也来讨论一下。我曾经注意到这个题目。但是这位网友看到的问题,实际只是看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作为古代建筑的保存和遗存,在中国是很难找到唐以前的建筑的,除了个别的宗教性建筑,别的所谓的建筑间只能到地下去找了:坟墓。中国的古人对于地下的坟墓的建筑用材绝对是超过了活人居住的建筑的用材,这对于我们今天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留下的影响,就是我们只能用死人的坟墓去探想古代活人的居住建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建筑文化现象?为什么古代中国死人居住历久不烂的砖石阴间豪宅,活人却只能居住经不得风吹雨打火烧的土木草建筑?曾经与老木匠谈起过这个问题,现在算重新提出来,欢迎各位参与讨论。]

到过埃及、希腊、意大利的人都不能不惊叹那些地方古建筑的悠久历史和完好保存。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已历三四千年的风霜,近1900年之久的罗马万神殿,现在仍气势宏伟。反观中国,现存的真正的古建筑却少得可怜,年代也晚得多。先秦的所有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就是绵延万里的秦汉长城、壮丽辉煌的汉唐宫阙,只留下一道道夯土或一堆堆台基,明朝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留下任何地面建筑。出现这样的结果却并非偶然。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的,但中国的古建筑基本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石料仅用于台阶、门槛、雕塑等。木结构建筑易受虫蛀鼠啮,也不耐风雨雷电、霉烂朽变,更难逃祝融之灾。同样遭受天灾人祸,石建筑一般还能保全骨架,容易修复,而土木建筑往往已荡然无存。这是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使我们的祖先失去了选择性,因为在中国早期文明兴起的地方一般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者离森林不远,便于就地取材。在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的平原上,优质石材反而不易取得。而一旦形成传统,即使地理环境已经改变,人们也会按原来的方式行事,就是一般的民间建筑,基本的模式也没有改变。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建筑解决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数千年的居住问题,也使中国这片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新开发的地区以外,各地的森林都采伐殆尽。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43696&extra=&page=1]
都是天灾人祸给闹滴,与老木匠是否用石头还是木头无关!
大非兄,这个问题有一个细节是很多建筑史家们没有注意到的,我倒建议你注意一下,那就是唐以前留下来的墓葬已经有了很高的用砖石的建筑技术,但是,那时的城墙却依然是土木草造的。到了宋,从《清明上河图》上我们才看到了砖造的城墙。所谓的秦砖汉瓦,先人到底主要用在什么用途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是不是与古人的建筑禁忌有关,这是要注意思考的。
不是专家不敢往深里想。但的确,古人对自然物料的运用禁忌多多,可以套用一下“一草一木总关情”来形容。无论是生聚死穴,还是梁构台基,都与灵魂、福祗、运道、生息紧密相连。想来那时的人们与大自然连接得多么的紧密,既有无知的愚昧,也有精神上的寄托。反观现在的人们对自然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了,再想来比那无知的愚昧更可怕。
话扯远了些。

[ 本帖最后由 平头百姓大非 于 2007-9-25 23:07 编辑 ]
20多年前,听梦游老兄一语点破过其中的一个因素。
不过现在有点新的想法。
前几个月曾经写过一个帖子在博客上,在这里再晒一下。

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老木匠 发表于 2007-6-27 0:06:00
  
在欧洲旅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量的古建筑,都历经了成千上百年的风雨灾难,仍然屹立不倒,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百年前建造的大教堂、城堡、市场、会所、宫殿------。而在希腊与意大利,更有2000年前建的大斗兽场、剧院、浴场、神庙。相比之下,中国目前仍然在地面上屹立的古建筑,一般都是明清时代的(所谓现存的明朝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在清朝翻建的),能够追溯到800年前的宋代的古建筑屈指可数。

这种差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木构建筑寿命短,容易因为火灾而毁坏。而欧洲古建筑保留下来的都是砖石建筑。

人类文明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都是人类适应环境发挥智力创造的产物。不过作为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技术有复杂和简单之分。

比如从建筑技术来说,全世界的古代文明都很早就开始使用石头来建造他们心目中需要永垂不朽的建筑物,以后发明了制砖技术,砖石并用的建筑物往往屹立几千年。

砖石是只能承受压力的材料,因此用砖石堆建金字塔、或者是建造地下墓穴还是相对简单的技术。可是用砖石来营造大跨度的室内空间就是非常复杂的技术。

人们能够活动、并且能够在其中遮风挡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及市场、庙宇、会场、浴场等等公共建筑物,需要有能够采光、通风的空间,而开出空间,就会降低砖石建筑的稳定性。因此人类开始时都是使用木材来营建人们能够在其中遮风挡雨的建筑,木材本身具有承受拉力性质,营建大跨度室内空间的技术就相对要简单得多。即使是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在营建巨大的神庙建筑时,仍然采用了木结构的屋架,只是使用了石柱来支撑屋架。后来希腊人建造的大量的神庙建筑,保留到今天的也只是石柱,石柱上的屋顶很早以前就消失了。

全世界的古代文明只有古罗马人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罗马人大规模运用砖石拱券技术来营建大跨度的室内空间,用砖石墙来承载也是用砖石砌成半圆形的拱券,从而形成空间,大概是从公元前2世纪时开始的。到了公元纪元开始的时代,已经熟练的运用筒券交叉办法来建造公共建筑(最惯用的是用三个横向筒券与一个纵向筒券交叉,称为“巴西利卡”的厅堂),这样可以在保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解决采光问题。不过当时的穹顶建筑,比如万神庙,就要依靠顶上开个大圆孔来解决采光问题——同时也就带来了漏雨的问题。一直到了公元2世纪的时候,罗马的工匠又发明了用两个相互交叉的筒券来支撑位于中心的穹顶、并且在穹顶下方开设一圈窗户的办法,真正使砖石建筑得以摆脱连绵而严实的墙面。最典型的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掌握筒券交叉办法来建造公共建筑这项技术是在1000多年以后,最典型的是南京的明朝初年建造的无梁殿。

而在这时,西欧的砖石拱券技术已经发展到N个尖拱交叉、使压力传递到柱子上去,来保持建筑室内的畅通,最典型的是哥特式教堂还熟练使用“飞扶垛”将穹顶的压力传递到外侧,大大减少承重的墙壁面积,可以安装玻璃来保证室内的采光。

砖石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木结构支撑,建完后需要全部拆除——想象一下就知道,仅仅这个临时性的支撑装置,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木结构建筑。

砖石材料的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开采或烧制,运输。同时兴建这些建筑同样需要大量的木料。这些材料在西欧主要是通过商业途径来获得,而不是通过政治权力掠夺征发。这样就需要有大规模的商业交换,需要有经济核算,需要有复杂的社会分工,需要有不依赖于政治权力的社会商业组织。

复杂的技术后面是复杂的、多样化的社会。


————这是有一次在网络上与网友讨论中西文化差别时随意写的,欧洲旅游回来后觉得还有点意思,拿过来独立成一贴,敝帚自珍。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砖的使用和煤的发现与使用密切相关,所以城墙用砖建造也就比较晚了。
其实,人类在新颖和习惯面前作选择,一定会选择习惯,而不是创新。选择习惯有另外一个原因,以经济要素判断,土木不仅关乎森林木材,且更是有一套完整的建造经验和人力、经验、预算和技术以及地质、地址等等全面成熟的整合。除非外国人拿过来给咱们祖宗开眼,否则,中国不可能出现有效的砖石建筑。
这个意思是说,中国人在建造拱桥的时候会选用石材,而且全石材地实现拱形力结构,但就是无心于其他建筑。
回到主贴的问题。

中国古建筑少,主要是土木结构容易毁坏。至于为什么没有想出用砖石结构来代替土木结构,这是个没有办法确证的题目。大致来说,可能是因为:
1、没有社会需求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3、观念上的制约——即梦游兄很早指出的:砖石被认为是阴宅的建筑材料,用于阳宅被认为不祥
4、技术瓶颈没有能够突破。

不过即使是木结构也是可以保存长久的。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有大量的木构建筑保留着唐代建筑的风格。他们考虑到木构建筑耐久性差的问题,索性采用每隔百年左右全部重建一次的办法。重建时,日本人严格按照原有布局、结构、材料、材质、规格、结构细节以及技术手法,逐一重建,所以上千年过去,仍然是原来面貌。
中国古建筑最大的问题是,每次翻修重建都是一次大破坏,建筑式样上会胡乱的添加翻建时的“时尚元素”,随意改动原有的结构。尤其是材料越用越差,楠木柱改樟木,樟木改杉木,独根改组合柱,从两合一到三合一、四合一,喜欢采用大量的油漆与彩绘——一大功能是遮掩材质。
所以现存的一些所谓的唐宋木构建筑——比如五台山南禅寺、太原附近的晋祠圣母殿,都需要专家仔细鉴别,才可以看出。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烧砖不一定用煤,木炭足矣。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中国古代的砖石技术是分裂的。
在桥梁以及坟墓建筑上,至少到了唐代,已经很熟练的使用拱券技术。
但是在殿宇建筑上,却仍然将石材当作木材,开榫卯来结合,完全无视石材只抗压、不抗拉力、剪力的材质特性。比如各地的石牌坊、牌楼,都是用横梁开榫伸进竖柱卯口的办法,结果使得横梁石材的榫头部分承受石头横梁的全部重量,很容易断裂。这连古希腊神庙柱廊建筑的结构水平也没有达到——那里是用竖柱来承接横梁,因此很少发生结构破坏情况。中国直到18世纪的圆明园里的石构建筑居然还在使用榫卯结合,这是后来容易被破坏的重要因素。
我想这或许可以说明,中国古代技术交流的困难,以及技术进步的缓慢。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觉得,说石材用于阴宅而不得用于阳宅的说法比较勉强,古代阴宅几乎都使用木材过,比如黄肠提楱就专门指大量方木搭建的墓室。若木材可入阴宅,石材为何不能进阳宅呢?
从石材加工技术上来讲,玉石文化的繁荣基本可以证明古人并不是不能处理石材。但是,长城是草土建筑。邦国城郭严格意义上讲,是通过大量的夯土堆积起来的高台。《尚书 费誓》说:魯人三郊三遂,峙乃楨幹。甲戌,我惟築,無敢不供,汝則有無餘刑,非殺。楨幹就是夯土筑土墙的工具,是泥土夹板之类的工具,建筑考古家们发现一直在上个世纪的陕西还能看到。《诗经》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都在把我朝古人不用石材做阳宅的方向引导。
那时死人,有含的丧葬品,就是用来堵嘴的。穷人没有可能,就用生的麦粒等堵嘴,叫做饭,富贵的,就用含,就是玉石做的,没有必要塞得两腮鼓起(饭是要塞的两腮鼓起的),含在嘴里就行了,就能堵住嘴了。这个玉石材的含,就是镇物了。我认为,最后一顿的饭的含义是要堵住鬼魂从嘴逸出,所以要堵得严严实实,堵到腮帮子都鼓起,但是换到石头做的含,就可以一石镇住鬼魂。这个例子让我觉得古人对于石材的认识,很是神秘。
中国森林的消失与土木建筑当然有关系,不过并不直接。

砖石建筑需要大量的临时支柱、模具,并不比土木结构节省木料。

主要是因为中国生态环境本身脆弱,整个淮河以北地区都处在不断干旱、荒漠化的过程中,砍伐森林后无法恢复植被。秦汉时消灭了关中的森林,隋唐时消灭了太行山的森林,而两宋以后,将秦岭地区以及江西、湖北森林消灭。当然本朝1958年一场运动几乎将所有山岭上的森林全部消灭(除了部分交通实在不方便的),直到近40年后,南方的粤、闽才消灭秃头山,而湘赣鄂浙依旧缓不过来,本朝太祖之猛,可谓古今第一

欧洲地区气候湿润,森林砍了还能长,如罗马时代的大开发后,中世纪又是森林密布。
还有欧洲可以大量从小亚、西亚进口木材。历史上黎巴嫩高原雪松,为古埃及古希腊神庙贡献了主要的大梁,到现在只剩个秃头山岭。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在老木匠梦子诸行家面前说话,俺有点发怵。以前瞎混混,编过一本教材,当时看了不少建筑方面的书,不过还是没想明白中国人为啥喜欢用木结构。北魏时期,砖瓦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金属材料开始被用作居室装饰。在技术方面,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的嵩岳寺塔也是现存中国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其中体现出的石匠工艺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可后来为何未将砖石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私意以为,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其次,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古代工匠对砖石的特性也缺乏应有的了解;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性。

[ 本帖最后由 紫壶 于 2007-9-26 20:55 编辑 ]
中华民族崇朴尚俭,也同样反映在建筑上。虽然中国大地上不乏巍峨雄奇的伟大建筑,其中有些依然存在,如长城,有些早已消失,如阿房宫,但民间对此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举动,历来不作积极的评价,在史书记载上也惊人地简略。我们一方面肯定这一认识的进步意义,一方面又必须承认,这一观念的过度盛行,也会妨碍建筑的不断推陈出新。另一不利因素是,由于建筑在中国古代常被人为限定在“匠学”领域,再加师徒相授,不重书籍的传统认识,也极大地妨碍了建筑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建设。
我看到的东西还有,至少宋代开始,朝廷就编纂了“营造法”,什么规制的房子用什么什么材料,耗用多少人工等等详细分明。诸如细到了多少根椽子、多少扇门窗、多少级台阶、多少砖瓦等等以及尺寸、重量等。这当然决定了建筑格式,同样也便于朝廷财政开支和审计。从这个意思上讲,制度性约束远甚于自然约束。天子想象的世界是传承下来的世界,同时这个世界也必然按照天子的想象搭建。也就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控制了经济,也控制了社会想象力和创造力。

南方的建筑类型比较丰杂,就北方而言,民居和官衙的建筑中,主要是在房屋顶部使用木材,若开间比较小的话,完全不需要用柱子,墙体最大量的是土坯,外裹砖瓦而已。即使北京,只有达官贵人的房屋才建有回廊,绝大多数房屋还是没有回廊的。即使如此,除了专门用于承重的梁柱外,绝大多数并不需要上好的木材。若比起家具的短寿和普遍使用,还真不能说盖房子是森林破坏的最大原因。

木匠说了本朝的砍伐,此前另一次大规模砍伐和铁路建造有关。就那时的京广、津浦和东北中东、南满铁路,算起来耗用木材也是够令人乍舌的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07-9-26 21:23 编辑 ]
砖塔建筑形制是外来的,不是中国土产的。后来逐步向中国的木结构楼阁靠拢。

塔不是实用的建筑,可利用空间过小。从技术上讲,砖塔并非完整的拱券结构,是属于“叠涩法”(每一层砖逐渐向外挑出,靠上部重力保持平衡),与中国秦汉时期的墓穴结构相当接近,故中国很快可以消化吸收。但对于将砖石建筑搬到地面上来成为实用建筑仍然没有突破。

正如梦子已经指出的那样,观念是建筑形制的重要因素。南美的玛雅文化(包括前玛雅的奥尔梅克文化与后玛雅的阿兹特克文化),有极其充足的森林资源,它的古城现在都被雨林覆盖,而且林木的材质极佳。但是它的神庙都是砖石的建筑。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营造法式》是朝廷的建筑标准规范,民用建筑不在这个规范,而是由“令”以及礼来维持的。主要是限制规格,并没有限制用材与形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quote]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7-9-26 12:31 发表
……这些都在把我朝古人不用石材做阳宅的方向引导/quote]

梦子的这个说法,在语义上有“回避”的含义,也就是说可能有这样的能力,但出自某种意识形态,迷信或宗教而规避不用。那么可以用日本来比照,日本关于死亡和相关仪式和中国大为不同,但日本也没有建造石材建筑。

其实,石建筑已经很抵近中华文明的地缘了,大约在元朝,中亚就盛兴大型宫殿建筑了,且那里的统治者和元朝皇族都是蒙古人,还是血缘亲族,交往不可谓不通达,而且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汉人不同,同时也还有大量的中亚技人匠工长期参与大都的工程建设,但即使如此,元朝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出来。
有一个因素是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中国社会总体来说很穷,负担不起砖石建筑的费用。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上海远郊大多数还是草房顶,墙虽然大多是砖的,但都是砌的空斗墙,里面填土。

徽州建筑是瓦房,但是连山墙都是空斗砌法的,为了节省用砖。实际上非常不适合江南的潮湿气候,回填的土块会吸收潮气,而砖墙的基础部分用石太少,没有避潮作用,结果地面潮气很容易蔓延到整个墙体,所以没有几十年就要倒。80年代维修的宏村一些房子,现在山墙又开始凸肚皮了。

同样日本的城楼、庙宇,大多建在很大的有几米高的抛石台基上,石块之间不密封,可以透气避潮。因此建筑保存年限可以长久很多。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元朝的色目人有不少建筑师的,但是蒙古人本身不重视建筑,游牧民族特性吧,他们的金帐汗国也没有留下什么建筑。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斯本格勒有过如此宏大的比较:
“埃及的灵魂,其结构很明显的是注重历史的,并对‘无限’具有原始的热情。……埃及文化乃是‘关心’的化身,而‘关心’则要在精神上,平衡过去与未来两者。对未来的关心,表现在工匠选用花岗岩或玄武岩作为素材上,表现在凿刻的建筑中,表现在精复的统治体系里,表现在灌溉网上,而这些必须与对过去的关心相切合,埃及的木乃依是一最重要的象征……
中国的庙宇,不是一个自足的建筑物,而毋宁是一种风景的设计。
埃及人的建筑统摄着风景,而中国人的建筑,则吸纳了风景。”
另外,建筑肯定受制于材料,同样,先人也会赋予材料以文化意义。即使同样用石材,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寓意,比如罗念生说:“雅典娜处女庙(Parthenon)的建筑是难以超越的,那上面没有一条直线。他们认为直线是死的,曲线才是活的。”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7-9-26 21:24 发表
正如梦子已经指出的那样,观念是建筑形制的重要因素。南美的玛雅文化(包括前玛雅的奥尔梅克文化与后玛雅的阿兹特克文化),有极其充足的森林资源,它的古城现在都被雨林覆盖,而且林木的材质极佳。但是它的神庙都是砖石的建筑。
神庙建筑不讲究空间效率和采光、通风等,所以力结构不算复杂。但,石建筑,在全世界整个大范畴来讲,只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上面说的玛雅文明,在一个就是和也许算两河流域,也许算是古埃及文明,其他地方都是传入的,并非自生。所以,出现了这个文明反是非常偶然,而没有这个文明倒不是一宗奇怪的事情。
啊,不是的,俺已经说过了,实用的砖石民用(非神用)建筑——住宅、殿堂、竞技场、浴室,以及后来的大教堂,那全世界都只是罗马技术的模仿者。只有罗马人,以及后来的西欧中世纪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既要能够采光、通风,又要能够防火,尤其是要有足够大的、远远超越木构建筑所能够提供的大跨度室内空间。古希腊没有发明这个,这个是罗马人想出来的。

神用的砖石建筑是多源的,比如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有一个很小的岛屿,有大量用岩浆岩垒起来的神殿。在4000年前的世界上,有很多的巨石神用建筑,如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圈阵,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巨石阵,中国东北地区的“石棚”,并非两河、玛雅所独美。至于后来的高棉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塔,也都是石建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回避,不如说禁闭,幽闭。人有灵,鬼有魂。我的猜想就是地下的用石材可能有幽闭鬼魂的用意,而活人的灵魂是不能幽闭的,所以阳宅一开始绝对不用砖石,是因为怕灵魂的受到幽闭而折阳寿。这一点一方面是穷造成的,但是对于帝王的阳宅----宫殿的建造,就不能用穷或者节俭来解释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绝对没有石的份子,这个事实的观念,对于古人不用石材造阳宅也是应该有参考价值的。
嘿嘿,好像还不是吧。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重要形成期,可直到汉代,大量挖掘出来的坟墓还基本都是木结构的。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7-9-26 21:57 发表
斯本格勒有过如此宏大的比较:
“埃及的灵魂,其结构很明显的是注重历史的,并对‘无限’具有原始的热情。……埃及文化乃是‘关心’的化身,而‘关心’则要在精神上,平衡过去与未来两者。对未来的关心,表现在工匠 ...
这个哲学家的论述是有道理,不过有时从技术上看有点搞笑。

希腊神庙采用了视线校正法来处理建筑物的线条,正是为了让观众看到笔直的直线。比如所谓处女庙(帕特农神庙)的台基平面,两端有微微的翘起,正好可以校正人的视线,使观众在任何角度都看到“平直”的直线。两头的柱子微微外倾,以校正视线,使观众看到的是垂直的柱子。要看出这些曲线,那倒真是需要一副工匠的眼光,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只会觉得建筑的挺直秀美。

对比一下,山西晋祠的圣母大殿,没有做这样的精确处理,看上去就有柱子往内倾倒的感觉(统一做了侧脚——向内倾倒一个角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欧洲中世纪建筑技术



[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7-9-27 22:0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上图是一个“标准”的教堂建筑示意。
左上是在地面上制作模具,右上是提升模具到高空,下一步就是在模具上砌砖石,形成拱券。
下图是完工后的效果,由于两边的侧廊矮一点,给中厅的拱顶留出窗户位置来采光,这个中厅的跨度在15米左右,用木材就无法造出这样大的空间。

21世纪的中国工匠造一座桥在拆除模具支撑时还会发生垮塌事故,想像一下这样高的教堂万一技术不过关,那垮塌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平头百姓大非 于 2007-9-25 21:40 发表
都是天灾人祸给闹滴,与老木匠是否用石头还是木头无关!
啊,不确不确。

根据俺的初步统计,平均每世纪发生的战争行动,欧洲的数目要超过中国很多。但是仍然留下了天文数量的古迹(在地面上,无须到地底下去发掘)。

比如在法国,估计有上万个还可以进入的古堡;在南德地区有1万5左右的古堡遗址,其中有5000多个是可以开放的。更不要说遍布于每个居民点的教堂,至少都有中国乾隆皇帝那时到今天的历史。

显然,那仅仅因为那些是砖石建筑的缘故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还没读过大家的跟贴,先灌下水:

我昨天和老公说了这个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毛病。看看世界上还有多少比唐代更早的古建筑留下来?几乎没有。金字塔也是坟墓,万神殿是祭司场所,和中国的坟墓一个概念。

而中国古代的非墓葬建筑保留下来的并不少,西安随便一个厕所都能找到唐代的痕迹(夸张啊!)。墓葬保留得多是自然的,因为没有人会去动,还因为墓葬的设计,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风化啊,战毁啊)也少得多。

等下有空再拜读各位的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