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文人的屈辱与倔强

身居城市中,走在城市的车流中人海里,莫名的会让你想起很多关于过去的故事,回溯往昔时至今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刷终又留下多少阴霾散去的晴日,相信无从计算的。这里曾经上演无数生与死的故事,有厮杀,有酷刑,有挣扎,有宽赦;有外来的压迫,有民众的悲伤,有枪炮与火焰,有无助的喊叫与哭声……,太平盛世亦有,但欢笑中很难想起别人苦难的过去,这是通病——人性的弱点,没有切肤之痛是难有疼痛的定义的。在千年的风波里,你脚下如今驻足的土地,也许会有无数的人曾经于此经过,空气中曾暂留过他们的呼吸,只是在彼此的眼中都是透明但难以逾越的迥异空间,往昔的一声痛哭一定会想到如果飞跃这地狱般的生活多好,去寻一个未来未知但衣食可足,兼有平等的“民主世界”,而今民主平等与否各有定义,但同情故去的离魂。今日科技之文明足以让任何一人瞠目,时代的变迁多为朝代的更替,时至今日社会体貌的迥异足可以以百年分割断裂。传承的是各自文明的情感,更多依赖于文字与班驳的文化实体。其中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文字的好处也是在精微处见性情,古往今来多少文擎巨匠就是靠着这文字坦叙思想,而荣辱兼具。今日亦如此,文人以先贤们尚文的殉道中学会了文弱之外的倔强,虽然一直伴随着来自灵魂深处的屈辱,悲剧从未停止,或许这是文人的宿命。
  而在城市中又有多少屈辱而逝的文人,业已无法计算了,如若计算则如陷人的沼泽只会愈陷愈深,最终难以自拔,但还是应该看到且报以同情与理解;此外更要追忆其所思所想,肯定其存在过的价值。思想的巨人也许不屑于这样的同情,但你唯一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印象中拾遗,想起了城市中几位命运如此的文人。民国期间的王国维,建国后的傅雷与老舍先生,他们的结局相似,也可理解为“文人的殉道”吧!一种文人骨子里的“倔强”。
  王国维国学通儒,他除了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外,在国学的其他方面也是颇有建树,著有《人间词话》以西洋美学的眼光反观古文化,视角独具。后来北伐军将故宫中的清廷遗老赶出紫禁城后,晚清一派赴向末路,有其历史积极的一面,但塞翁失马终有背反。被请入紫禁城安心做学问的王国维此时也被赶了出来,结束了一个文人身处乱世可获得的短暂的文化休憩,从又回到不可回避的充满危机的沌世中来,心中之块垒骤然挥之不去,最终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王国维总结了人生的三大境界,也是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的三大境界,至今也常会被人欣然引用,内里充满了对人生的参悟透着辽远深邃的智慧之光,携着传统文人的洒脱,平和中让观者眼前一亮内心豁然。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万事终不可强求,不求反而希望在前方隐现,但总需一种忘我的坚持才会缘因愿生。
  此后的王国维曾在清华大学供职,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时隔不久北伐军北进,学校纷纷关闭,王国维也停止了教学,为躲避战乱学生劝王国维去山西避避,王国维回答说:“山西无书”便再未提及此事。1927年6月2日他依旧去学校的教研室盘桓片刻,上午独自去了颐和园的“昆明湖”跳湖自尽,最后留给后人的只言片语里透露出的语意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再也没有人让自己蒙受屈辱了。虽然有其消极厌世的一面,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一位疲弱的文人又有怎样的选择呢?也许他真正的死因还是个迷,无论是以晚清遗老的殉道,还是因灵魂深处的疲惫,无人知晓,但我们如若单从精神的视角理解他,觉得更是无有精神的自由毋宁死。而“死亡”有时也是一种无声的抗争。
  知道傅雷先生是源于那本透着拳拳育子情的《傅雷家书》,通过书信的形式表现出一对父子之间的亲情之爱与友情之爱,读过《傅雷家书》的人都知道,傅雷先生更视自己的儿子傅聪为探讨艺术的朋友,平等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家书字体工整,可谓用心良苦。傅聪的启蒙教育并未在学校,而是在傅雷先生的谆谆教导下,实行的家庭教育尝试,傅聪出国后更是通过家书的形式完成对傅聪人格的雕塑,最终使傅聪获得了国际钢琴大奖,后又成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钢琴大师,可见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尝试是成功的。
  傅雷先生本人是位优秀的移译家,更是位有见地的艺术批评家,他对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有不俗的理解,单在哪一个门类都是可称做“家”的,巴尔扎克的作品便是由他翻译并为国内广大读者所熟知的。
  在他留学法国期间,经历过一段短暂的异国恋情后,最终和自己宽贤的表妹朱梅馥成亲,后育有傅聪傅敏两兄弟,后来傅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大师。
  建国后傅雷先生积极参加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傅雷先生受尽羞辱便与妻子朱梅馥于1966年9月3日在上海寓所中双双自缢而死。当夜很静,傅雷夫妇将余下钱财与物品列以明细,或反还或分赠条理清晰;遗言更多的是透着歉意却无有怨恨,更见一个文人的温软之心,其言悱恻不禁让人落泪。悬梁时亦不忘将被褥垫于足踏的板凳下,以免凳倾的声响惊动夜梦的邻人,夫妇二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去了,未曾同生却谐同死。“九泉之下尚有天衢”而人生有时又真无去路的,惟有倔强一死来抗争,以此维护一个文人的尊严。
      自己曾在一张老相片中看到傅雷先生与夫人在“故宫博物院”前的合影,当多年后我也站在“故宫博物院”前,寻到他们曾经驻足的那方青石板时,思绪也曾稍做停留,斯人已去,留下的只有后人的无限追思。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笔名“舍予”、“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建国后,自国外回到了祖国,参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写出了反映新旧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也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老舍先生不愿蒙羞,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湖自尽,当人潜入水底打捞他的遗体时,见老舍先生遗体站于水底,至死都不曾倒下,这是一个文人最后留给世人的姿势,活着也许会被强暴的拳头打倒,但灵魂却会永远站立,流血疼痛的肌肤下是坚硬的骨头。文人文弱却勇于以死抗争,逝者如斯,无论身后评价怎样对逝者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有他们的选择,来者所能做的只有理解!
  也许任何的时代都有其变革探索的代价,不可避免,但我们所怀念的却是文人群体中为此而逝去的人们,我们也曾沉湎于他们的思想里,分享过他们视角里所感受到的世界,他们也曾来过,行色匆匆却将身影深深的锩刻在了时光里。
  岁月仍在继续,美与丑的拉锯仍在进行着,只是舞台上的角色不同,热血的文人们依旧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为己任,用心的扮演着历史交给自己的角色,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未来是未知的,屈辱与倔强的反抗从未停歇内心亦如此。
  面对着眼前繁华的都市,某一个片刻你也许会驻足,偶然想到这些便会感喟良久。你又会对这城市的观察多了一个角度,碌碌中是否也会与他们的思想做短暂的重叠呢?也许会有吧!如若逝者不弃,留给我一双足迹。

[ 本帖最后由 隔岸是雨 于 2007-9-27 00:35 编辑 ]
我不太懂文人的屈辱与普通人的屈辱有多少差别。也许文人更容易产生屈辱感,或者因为他们更有知识,或者因为他们更有情调,或者因他们更有个性,或者因为他们更重独立。最这大多是文人与普通人在屈辱感上的程度差别,不是本质差别。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可以缺乏情调,可以少点个性,但唯独不能没有独立人格。也许这才是文人最看重的,也是文人最容易受伤的原因。文人,没有技术的文人,靠思想和文字吃饭,但得有人承认思想和文字的价值,才有文人的饭吃。这是文人的软肋,是文人容易受伤的一个现实原因。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士可杀不可辱,这方面文人是该迂一点的。但社会或者某个政权不应该让文人感到屈辱,羞辱文人是最下流的事。
至于吃饭,那是所有人的软肋。

[ 本帖最后由 西凤酒 于 2007-9-28 00:4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