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老板晒一下他的散文

【按:我的老板是梦游人的师弟,因能力强而成为企业CEO,不过做CEO也喜欢做文学青年,于是经常写一些东西,现在晒晒。】



为纪念而忘记


二水/

    尽管很多人已经将他忘记,或许就不曾记得;尽管公司很多新来的同事已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尽管此刻我身处越南南部的西贡,伫立西贡河边,看河水静静流深,看霓虹灯闪烁招摇,看略显残破的街道上拥挤的摩托车流……眼前的一切,每一幅画面,都有如单反相片,带着岁月印染过的泛黄色,静静地躺在那里,让人观看,可我却并不为眼前的异国风情所动;我清晰的想起了他,关于他的记忆顿时像雨后的那片草地,在我的内心疯长蔓延。



   我清楚的记得这一天,这天清晨的那个心惊的电话,还有我那一刻的心情。去年的今天,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曾经无比眷恋的世界;去年的今天,他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声叹息,哪怕是对他妻儿的一眼张望和对他父母的一声叮咛;今年的这天,我却以为他并没有离开,只是在某个角落静观这个世界的花开花落;今年的这天,我没有刻意地去纪念他,但内心却自然地涌起对他不尽的哀思。



   记忆是一张弓,痛楚和苦涩的往事如一支支利箭,现实正是那弓上的弦,仿佛时间越久,弹力就越大。我清楚地知道,离去了的,也许就再也不会回来;因此当利箭此刻搭上了现实的弦,射中我们柔弱的心脏,顿时被刺得血淋淋的,连同带着忧伤的痛苦感就一起喷涌而出。此刻对去年今天的回忆,正是那支强有力的箭,弹向了我的心脏,让我记起那些想忘却却又不能忘记的事情。





   那年的冬天,我刚来美的,办公室在集团的三楼,他的办公室在四楼。在我的眼中,当时的他是个很时尚的青年,也很有思想,说话很有感染力,谈吐富幽默感;很快他就成了集团职能部我们这群年轻人的核心,我和他也很快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工作之余,我们都爱聚在他的办公室里天南海北的聊着,听他讲美的内外的故事;每次在一起的时候,愉悦的笑声总是不断地传出。每当我们被他的故事笑得不能自已的时候,他总是很深沉的看着我们,面无表情;可一旦我们的笑声停止,他却又不停地大笑,似乎是在嘲笑我们掉进了他设的圈套。


;


    那个夏天,我和他到了同一个部门,有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去香港。当时我和他都从未去过香港,那时还没有像今天实行了自由行,也没有回归祖国,国语在香港基本行不通;因此我到了香港后基本上是与他寸步不离,他可以讲很好的广东话,他带我去山顶看维多利亚的夜景,去西贡渔港吃海鲜,去清水湾看电视城。在他的带领下,在一个略显陌生的世界里,我的陌生感却渐渐消失。后来我又成了他的领导,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上海、北京、杭州、武汉,中国的大城小镇,和他一起去过很多地方;今天回想起来,那在每个地方本该早已忘记的一些片段,依然是如此的鲜活。



    那些记得,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记得,尽管记忆的时光渐渐恍惚起来,有时可能只剩下一句对白或剥落成一个个片段,但是你会一直记得;那些记得,好像都不曾刻骨铭心,却又像那田野里的云烟,萦绕不散,漫山遍野。生活就是这样,总有许多事情想记住,可回过头看时,已是一片空白;而有许多事情想忘记,可它总是萦绕在心头,久久回荡,挥之不去。他虽然已经离去有一年了,可他的笑容,他的样貌,他的神态,却感觉仍在身边,清晰可寻;一切关于他的记忆片段总是不时侵袭着我的神经,关于他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吗?尽管记忆也许只是幻影,就算时而呈现在心中,它也是短暂的,可它仍旧存在,它虽是不可触摸的短暂,一旦袭来,忧伤顿时无处可逃。



    沧海桑田的变化,有时让时间也尽显苍白,时间是我们握在手心里空洞的东西,而我们手心里也同样握有宿命的秘密,谁能猜测自己的命运,谁又能预测自己的将来。曾经很幸福的他的父母现在正承受着不幸;曾经很无忧的他的孩子现在却永远失去了父亲;曾经很快乐的他的家庭,现在却永远不能重逢;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忘记他,现在却是记得更清晰;曾经也以为自己不会忘记他了,可此刻我却渴望可以删除这段忧伤的记忆。说过的话,可以忘记;一样东西碎了,可以有新的替代;一个面孔消失了,又会出现另一个身影;一个活生生的他离去了,我们可以拿什么去填满这样的空白,也许遗忘就是最好的解药。


:

    忘记和记得一样,也许就是给他的最好的纪念。忘记并不是不在乎,反而是太过于深刻;忘记并不是无情,反而是太过于专注,让我们有时无法再面对多一次;忘记并不是不记得,而是更加小心地保存。那个人,那些关于他的事,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生命里。



    他,在天堂的梁广宁,你安息吧。











二水/2005-9-20

菜农


二水/07-9-19

孤独的树
立在秋风中
也许就在下一刻
那些叶子
会一片片凋零

漂泊的云
荡在蓝天边
不知道什么时候
那片晴空
在风尘漫舞里消失

落叶飘来了
伤感的季节
秋雨却打湿了
怀旧的心情
河流在记忆中流淌
山在故乡沉吟
树在远方叹息

旅人的梦
穿越季候风
在淡淡离愁中流连
负重的行囊
压迫不安分的心
秋天的果实.
却滋润不了
干涸连绵的欲望

总恋着夏日的热情
却忘了沉静的秋
也是一种表达:
总渴望寻找奔放
忘却了内敛
也是一种力量

季节纷纷变换
却转不回昨天
枝头上一点残绿
只是做作的伤感
海子那样说'
风的后面是风
天空的上面是天空路的前方是路.
我这样说
秋的后面是风
秋的上面是天空
秋的前方是路
菜农
方总一代儒商呀。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凤凰名嘴梁文道、新锐导演张扬、名模马艳丽以及文化名人沈宏非、商界精英王金亮,昨天围坐在北京著名的时尚会所华彬大厦的水晶厅内,纵论的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尚话题?一百个人或许会有一百种猜测,但如果说答案是空调新主张,恐怕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过事实恰恰就如此。“导演”这出时尚沙龙的,正是美的集团副总裁方洪波,尽管他是日因紧急公务最后时刻未能成行,空调也时尚的主张却依然将其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家电业内时尚先锋之称谓,刚从美国返回顺德的方洪波有点推脱,不过言语间仍是笑意浓浓。
  

  染了一头黄发的“潮人”



  熟知方洪波的人知道,国内家电业内,或许没有哪个企业的关键人物能像他那样,把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烂熟于心,然后,又不折不扣地执行着顶端时尚路线。GIORGIOARMANI、GUCCI、VER鄄SACE、ERMENGILDOZEGNA等顶级品牌男装,是他的家常便饭。每年的欧洲之旅,不仅是他调节自身生活的方式,也是网罗时装的好契机。名表,每年一只新款。座骑,刚换了宝马最新款的跑车。最酷爱的运动是高尔夫,每个星期都要安排两次打球的时间。



  方洪波最喜欢的城市是上海,他熟悉这个城市每个躲在角落里的一流酒吧。前几年刚兴起染发潮流,已晋身美的集团高层的方洪波去漂染了一头黄发,在西装革履的生意场上甚是抢眼。后来潮流大兴,他又重新染回黑色,因为染黄发的人太多,返璞归真更显潮流。



  方洪波戏称企业是老板的孩子,而他这个职业经理人,自然就是企业的保姆。按此理论,保姆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什么样的保姆也常常决定着孩子将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有这样一个风格时尚的操盘手,美的空调尽管置身最传统行业中,不时靠近时尚也倒不那么出奇了。



  不想看到自己50岁的影子

  

  实际上,方洪波的时尚主义已经浸润到美的空调的运作层面。如果说这次方洪波没有露面的沙龙算是一个高峰的标志,这之前他亲身投入早就开始预热了。



  2002年底,方洪波在上海浦东与韩国影星全智贤正式签约,“野蛮女友”出任美的空调2003年形象代言人。方洪波直言,全智贤青春、时尚、国际化的气质和美的产品的定位相吻合。而更早之前的1995年,方洪波刚刚跳出以文字为生的固执想法,担任美的空调广告科科长,便操纵了一个让全中国人瞩目的美的广告:说服老板何享健,投入一大笔资金,使正处青云直上阶段的巩俐代言美的,“美的生活美的享受”迅速流传开来。


  学历史出身的方洪波成为具有时尚气质的营销经理人,在行内人士看来算是经历了果敢一跳。1987年,方洪波毕业于华东示范大学历史系,进入湖北襄樊二汽,可5年后,便南下顺德。按他自己的说法,毅然出走的原因是“在那里他看到了自己50岁的影子”。现在回头过来看,这样的果敢也早有伏笔。大学毕业当年,方洪波已考取母校华东师大美国史研究生,当时却突生一种突破常规道路的想法,故而放弃了。



  这张录取通知书,方洪波至今还精心保存着,与报考大学志愿都需要家长代替时相比,这是他第一次做出重大的主动选择,也成为后来不顾家人反对而东南飞的一个引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菜农
二水的散文比诗更打动人,但我关心的是四楼的文章是谁写的?
原帖由 水笺 于 2007-9-29 18:50 发表
二水的散文比诗更打动人,但我关心的是四楼的文章是谁写的?
那是记者写的。好像是南方周末的记者。
菜农
83级的,那时我们已离开一年多了

如果他进了美国史专业,那他就看到自己65岁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菜农的同事怎么都喜欢文学创作啊?上次见识了他那女同事的文笔,这次又是他上司的。
哈哈,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这个上司是特别喜欢文学的,在公司里人家制造产品,他就写诗,人家下属问他对项目作如何评价,这个上司说:
像风、像雨又像雾。
下属苦闷地离开办公室不得要领。
一句话:文学没用。
多好的散文呀。
很难想像这样的文章竟然出自企业总裁之手。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原帖由 黄剑峰 于 2007-9-29 20:46 发表

那是记者写的。好像是南方周末的记者。
方总喜不喜欢记者的这文章呀?
记者的文章实在太多,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关于合资的新闻发布会,向传媒的宣传调子草稿还是我起草的,很正面。
可是那些记者吃了饭拿了礼物,转眼就写的都是反面的报道。

从这个来推测,主人不一定喜欢记者写的东西,里面有他授意的东西,也有记者自己加的私人判断,可是没有办法,做公众人物就是被别人说三道四,而且还不能骂别人,你总不能说:上次你吃了我的拿了我的,还把我写的那么差,你还我钱。
参加交流
作者多矛盾,却也果断。
一个国家之所以落后,往往不是由于其民众落后,而是在于其精英落后。精英主义应受到公平竞争的约束,以防止精英走向特权垄断;民粹主义应受到法治的约束, 以防止民众走向极权暴力——这才是一条造福中国之路,这才是中国未来的光明之路。
原帖由 菜农 于 2007-9-30 11:45 发表
记者的文章实在太多,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关于合资的新闻发布会,向传媒的宣传调子草稿还是我起草的,很正面。
可是那些记者吃了饭拿了礼物,转眼就写的都是反面的报道。

从这个来推测,主人不一定喜欢记者写的东西 ...
这就不妨碍我读有关方总之类的报道了。
文笔很细腻,长相很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