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听听老木匠讲古希腊、古罗马如何辩论。苏格拉底与智者派的一个分歧,就是他不同意作为辩论术的修辞术是一种“技艺”。麦金太尔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实际上,金秋说的某些狡辩、诡辩,智者派是不屑于用的。所谓“盗亦有道”,哪怕是诡辩,也要讲规则和技巧的。纯粹为了胜利而辩,如果这胜利就是指能把对手讲到无话可说的地步,那么取得这种胜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强词夺理。
    智者派是重辩术的,但也重辩术之道。但苏格拉底的办法更简洁,这就是定义。在定义前面是反讽,反讽也是一种辩论技巧,即先让对手自相矛盾,直到他的观点无法再保持前后一致。反讽之后是定义。定义就是限定讨论的前提,也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最后一步是助产术。助产术就是沿着定义所指的方向,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最后一步是教育的方法了。但从这里可以看出,真正的辩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知识和真理。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7-10-2 14:37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和朋友聊天时曾说过,一部中国思想史,在诸子时代尚有些思辩气息,后来则有辩无思,到头来连辩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声音了。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7-10-2 12:19 发表
很想听听老木匠讲古希腊、古罗马如何辩论。苏格拉底与智者派的一个分歧,就是他不同意作为辩论术的修辞术是一种“技艺”。麦金太尔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不好意思,我并不是很懂,只是在一些书里侧面了解一点而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由始至终读完,似乎已经沉浸在一场辩论中的"雄辩"之中了,真是"辩"字无处不在哈,世界是矛盾组成的,相互依持也相互排斥的依存着,有人相处的地方就有辩论是不可避免的,比较赞同周大哥的见解,辩论不是煽动情绪,而是据理力争,真相获胜.

喜欢这句话:"没有真理的所谓辩论,其结局与泼妇骂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茶兄归纳的是,真理的助产士,本来就是苏格拉底的注册商标,正是为了说明辩论的目标。套用孟子的话:苏格拉底亦可谓“予岂好辩哉?(为了知识和真理)予不得已也。”
再谢隔岸妹子的表扬。这里颇多掐架爱好者,掐着玩呢。隔岸观火,不稀奇,改天隔岸参战,就太棒了。俺预先准备着为你鼓掌。
辩论的实质,是在与自己意见相左者交流的过程中努力使对方改变既有观点,所以辩论的基本方法无外乎摆事实、讲道理。当然,细分起来辩论有很多种,参与辩论的人也各不相同,对辩论产生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但无论口头辩论还是打笔仗,辩者都要有相当的德识才学积累,否则一定辩不好。一般来讲,实用的辩论是有具体目标的,以律师职业为例,在一场商业谈判或一次法庭辩论中,律师的辩论常常会受到特定工作目标的影响,与学者之间的辩论很不相同——当然,一个训练有素的律师未必会在每一场辩论中都追求场面上的胜利,有时,他也有诈败示弱的需求。

迄今为止的大学生辩论赛,用的都是事先作准备的限时辩论,很大程度上比的是后援团的才学实力和场上辩手的朗诵表演才能,辩手本身的辩才只能片面地反映。有时双方辩得正酣,主持人一声断喝“发言时间到”,极令人扫兴。

纯粹非功利的思辩和辩论恐怕不存在,但文化人与文化人交流心得,说不好便可以引发一场辩论,这种辩论,既可能点到为止,也可能热火朝天,通常的规律是:

(1)喜欢用全称判断的往往漏洞较大;
(2)善于掉书袋、引用名人名言(或非名人之良言)、较生僻的古文或干脆大段用洋文的,容易占上风;
(3)知识面较窄的辩者会吃亏;
(4)如果辩者本人名气很大,那么从他的个性化的经历出发归纳得到的结论也可以被看成普遍规律;
(5)道德话题(或在道德评价方面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以及颠覆传统思想或伟人历史地位的话题,常常导致激辩,而且守旧的一方即使很正确也容易输掉辩论;
(6)科学性过强或过于依赖理工科知识的领域(例如关于某道数学题的解法),一般辩不起来;
(7)政治和法律的话题,有权者(或站在他们那一边的辩者)通常是辩论的实际胜方。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2 14:45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有刀说:“以律师职业为例,在一场商业谈判或一次法庭辩论中,律师的辩论常常会受到特定工作目标的影响,与学者之间的辩论很不相同……”
     ———极为赞同。泽兄说的辩才,俺估计指的是学者之间探讨真理时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口才,俺一般认为那基本不叫辩论,只能叫讨论。
回周大哥,俺也不纯粹在观火,坚定不移地守在这火候十足的炼丹炉旁,想必多少能分得一杯羹,果真受益匪浅,不能得了好处拍拍屁股就走人啊,小雨滴答,声响不足以扰人,也算清凉.咯咯...隔岸参战?这不是在投雨问路么?望,闻,问,切,正掐着呢,否则,头破血流死都8知道谁掐了俺得死穴...

问好了,俺得BACK TO WORK,时间不多.不容许瞎诌..^_^
泽雄兄说“ 出众的口才,当然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它不是用来阐述真理、明辨是非,如果辩手心中没有一片圣洁之光,那么,它就可能在数黑论黄、颠倒舆论上高歌猛进”,这话很全面,但在生活实际当中却不容易把握,因为普天之下,辩论永远比真理多,对有的人来说,先摆好一副神圣模样再开口,难度并不高。中国人之所以不喜欢辩论,跟传统的政治文化有关,身居上位者独断行事,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听取不同意见的兴趣与习惯,卑下者偶尔犯上谏言,也仅是掌权者开明的象征——比如都说唐太宗器重魏征,但魏征究竟向皇帝进谏过些什么对治国特别有帮助的话,却鲜见于史述。至于现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则更像是一场失控的游戏,最终又转变成了一个政治大陷阱,那一阵短暂的辩论焰火,不提也罢。

坦率地说,我不认为中国缺乏善辩的智者,但国人为学处世,确实很缺乏对辩论的欣赏与热爱。历朝历代,中国人都喜欢开那种既确定主题又确定主要与会者发言内容的高度形式主义的会,谈及西方国家议会中言辞交锋无比激烈的场景,看到洋律师在法庭上大把地渲染情绪、慷慨陈词,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内心都觉得滑稽、可笑甚至无聊,而不是相反。殊不知,西方文明最强的生命力就蕴藏在形形色色的辩论之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对辩论的轻忽不屑看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不幸,实不为过。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3 19:25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对辩论的轻忽不屑看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不幸,实不为过。”
    发表一个相反意见:我认为,先得有辩论,然后才能对辩论表示轻忽不屑。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美国国会演讲片断(2003年7月17日}

议长先生、副总统先生、尊敬的国会议员先生们,我为所受到的热情慷慨的欢迎深深感动。坦诚而言,我受之有愧,而且有违常规。

首先,我要最诚挚地感谢你们投票授予我国会金质奖章。但是你们像我一样,知道谁是真正的英雄:那些英勇服役的男女们,你们的和我们的。他们在这次战争中奋斗并仍然处在危险境地。我们给予他们的献词应当以此方式来概括: 向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证实,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不是无谓的。他们的牺牲使后代可以生活在伟大的和平、繁荣和希望之中。(掌声)

让我也表达对布什总统的感激之情。经过自911灾难时刻以来的我们世界的改变,我们成为盟邦和朋友。谢谢您的带领,总统先生。(热烈掌声)

议长先生,先生们,我为获此奖而受宠若惊的心情稍有淡化,唯一原因,是被告知第一个国会金质奖章授予了乔治. 华盛顿。如国会所言,表彰他的“机智英勇的运作”,从而把英国人赶出了波士顿(笑声、掌声)。

在我们到这里来的时候,议员富瑞斯特(FRIST)亲切地向我展示1814年战争的交火之地,英国人在那里火烧国会图书馆。我知道道歉有点晚了,但仍要说:对不起。(笑声,掌声,笑声)事实上,你们知道,我的二儿子曾经学习18世纪历史和美国独立战争史,他对我说,“你知道,诺斯勋爵(Lord North, 十八世纪下半叶中期英国首相,美国独立战争的对手。由于美国独立而下台----译者注),爸爸,他就是那个让我们丢了美国的英国首相。所以想想吧,无论你将犯多少错误,都不会比那个错误更糟糕。”(笑声)

[ 本帖最后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07-10-3 21:02 编辑 ]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7-10-3 19:43 发表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对辩论的轻忽不屑看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不幸,实不为过。”
    发表一个相反意见:我认为,先得有辩论,然后才能对辩论表示轻忽不屑。
茶兄,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辩论的历史都很悠久,悠久得比最早的独裁专制更早。而古代中国社会是逐步走向民主的背面的,那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就是辩论越来越被看轻的过程。

当然,这是有刀个人大印象式的谬见,找不到什么书作根据。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3 21:56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是呀,以前我们有辩论,后来没有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7-10-3 22:08 发表
是呀,以前我们有辩论,后来没有了。
是呀,以前我们有辩论,后来因为挪地方停了停,现在既可以燕谈,还可以辩论。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呵呵,有刀说得对,挪个地方,我们又辩起来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有刀说得有理。按斯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的说法,他甚至认为,“古典文明的政治标记,即是雄辩术,而对西方文明而言,则是新闻学……不提及其经济关系,而迳自了解希腊人,是可能的,可是,相反的,罗马人只能经由其经济关系,才能被人了解。”
但是,辩论术没有在中国得到良性发展,确与我们没有出现苏格拉底式的人物有关。茶兄几天前涉及过这个话题,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名为“真理的助产士”,往往先从界定概念、掂量定义开始,只有缘此前行,辩论用以扩展知识、追求真理的目标,才有望达到。而中国人最不擅长的,大概就是定义了。孔子关于“仁”和“礼”,说了大量的话,他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只能从上下语境中去体会、把握,根本无法从某个明确的断语里,得到清晰的结论。所以,历来注解纷纭,解家纵横,却莫衷一是。别人的情况也大体类似。
辩论,如老木匠几天前提到古罗马人时所言,必须遵循一整套有序的方法,类似方法,在我们的传统里基本上不存在。我们的辩论者,大体都是些玩弄黠慧的家伙,故“胜人之口”与“服人之心”,每每背道而驰。
有刀先生说:“殊不知,西方文明最强的生命力就蕴藏在形形色色的辩论之中。”记得李大兴有过“真理是越辩越糊涂的”的说法。要命的是,单就这两句脱离语境的论断来看,我竟然倾向于都赞同!
曾多次看到有些人喜用“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常为喜辩好争者充实了底气。其实,真理需要的是“辨”——“辨别”、“辨析”,是细致的完善、补正、纠偏,是长期的、不断切近、甚至走向“反面”的过程。有些一时一事的“争辩”、“激辩”,双方自认智珠在握、我是你非,固然有实证、理据、辨证的依托,更多是驳难、诡辩、机锋的意趣,甚至是使气斗横。最现成的例子就是黎鸣为了四色定理要同方舟子赌命,把一个需要平心静气研究、讨论、交流的纯数学问题,搞成了大吵大闹、你死我活的行为艺术,实在令人不以为然。可是,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承认,这类事件型的喧闹,要比一本高水准的科普读物更能使我对“四色定理”印象深刻,并激发对一系列现象的思考。
大兴兄的说法我也是经常引用的。

在目前的中国式的辩论中,由于预先不限定举证的方式、提出辩题的顺序,双方力图将对方的观点极端化、也使自己的观点推向极端化,因此双方距离越来越大。而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想像实际上双方都如同摸象的瞎子摸到了事实或者真理的一部分,一旦极端化,那么正好就是越辩越糊涂。即民间所谓鸡同鸭讲。

欧洲历史上的论辩术,讲究的是举证的规范性,先要限定举证的方式、划定双方都同意的举证范围,一旦证据举出,是否认同必须明确,认同则进入下一步的推理,从大前提逐步推导到小前提,除非逻辑错误,否则对方在前提已确认的情况下不得反驳。如果不认同对方的证据,就必须举出反证,但反证也必须是在同一大前提下。这样可以逐步暴露分歧、并得出何方更接近于事实或真理的结论。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中国古代不大有论辩的传统。因为天地君亲师被设定为永久性的权威,在其下者只能服从。而平辈之间又有长幼之分,需要服从在先。

孔夫子是不喜欢和学生辩论的,更糟糕的是,他还习惯于在背后讲学生的坏话。比如樊迟问稼、宰我议三年之丧,都是绝好的事例:他觉得学生不对,但不当面说,等学生离开了,却向其他的学生批评这两个家伙。这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完全是两码事了。

后来两晋时期的“清谈”,正是目前中国式辩论的源头:双方挖空心思要在口风上压倒对方,至于原来的辩题倒是不在乎的。比如“将无同”之类的,正好是上海人口头禅的“浆糊筒”同妙。

百家争鸣时代有不少辩论的,那都是关系到国家政治重大问题,论者是以自己的生命在做赌注的。这样的题目太沉重,大概后来继承也就乏人了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里,有一段著名舌辩,罗贯中誉之为“天辩”,据此颇可一窥中国式辩论,到底是些什么玩意。摘抄如下:

次日,后主将金帛赐与张温,设宴于城南邮亭之上,命众官相送。孔明殷勤劝酒。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温怪之,乃问孔明曰:“此何人也?”孔明答曰:“姓秦,名宓,字子勑,现为益州学士。”温笑曰:“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且说公何所学?”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张温无语,宓乃问曰:“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孔明恐温羞愧,故以善言解之曰:“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温拜谢。

在一篇小文里,我曾如此概括:
这段对答,罗贯中誉之为“天辩”,足见推崇之诚。我今读之,仍为秦宓舌尖上的骇人才华而心惊肉跳。但是且慢,古人对此类言论的一句诛心评语,是否也能套在秦宓先生头上呢?庄子尝评论道:“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粗粗掂量,秦宓先生在与张温的当庭舌战中虽然大占上风,然据以立论的玩意,纯系一派胡言,扬言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过程中却看不到丝毫逻辑的演绎,事实的归纳,物理的求证,只是仰仗一份“脑筋急转弯”的黠智,把《诗经》中无足征信的诗性语言当作权威学术论文来引用,炫技矜博,胡吹大气,将此视为奇技淫巧,确不为过。可以肯定,张温虽然输给了秦宓,但他的“天文地理”知识不仅未见提高,反会进一步陷入错乱。诸葛亮称之为“唇齿之戏”,虽有抚慰张温之意,距实情却也不远。
本朝太祖时期,经常引用“真理越辩越明”之句,可是谁都知道辩的人会有什么下场。比如原来是辩论食堂问题的,后来就变成“10个指头和1个指头”,再下去就变成操20天还是操40天的问题,再下去就是三分合作与七分不合作问题抑或倒三七的问题。你从原来的争论逻辑上去看简直不可理喻,却很快分出胜负。

马丁·路德质疑教皇权威的59条政纲,红衣主教与他辩论3天,说不过他,也没有抓他,仍旧放他回家。这还是有一点辩论性质在里面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呵呵,老木匠和老周的举例分析都很精彩,长知识啊。这个话题越来越有意思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中国古代的辩论难以成气候,恐怕与我们的语言也有关吧。辩论中,如果用词所指不一,辩起来当然就牛头不对马嘴,辩论如有规范,我想大抵就如研究中的规范一样,其目标首先就是一种语义的强制约束。可我们的古汉语偏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混成一块,标点符号全部省略,意义的隐喻假借等率性使用到了极致,而且这里头还有一层神秘文化的深层支持……我们的辩,如何能不变成诡辩呢?秦宓的天辩,瞧着已经算很规矩的了。

[ 本帖最后由 卓立 于 2007-10-5 23:23 编辑 ]
扯到了语言,想起以前读索绪尔时,对于他抬高字母文字的论调还是不太服气的,现在想来是颇有道理。
倘若把词语的意义仍然按弗雷格式的指称说去领会,那么就必须说象形文字更接近语言的本质。但假如意义来自使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那么象形类的表意文字就确实显得笨拙,因为它相当于拖了一辐巨大的“指称”镣铐而不得不靠随意性的比喻义等方式来补充扩展,从而付出了明晰性的代价。字母文字则摆脱了这个束缚,完全以自身秩序来确定意义的系统,从而必定在明晰性为第一要务——这种情况下,真正的辩论才得以可能。
汉语确实不适宜思辨,我曾开玩笑地说:仓颉是个诗人。但另一方面,先秦名家一派如公孙龙子,惠施等人,原本也试图在纯思辨领域做出些努力,如“白马非马”“离坚白”之类,与古希腊芝诺著名的“飞矢不动”,还是存在些相似的努力的,按此前行,说不定创出一派可与印度因明并驾齐驱(不敢说与欧洲形式逻辑鼎足而三),也未可知。可惜,这类努力,在源头上就被扼杀了,此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忽然想起《两小儿辩日》,那是一场多么好的辩论啊,可我们当初学习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孔老二很无知,劳动者最聪明,刚才在网上搜一把,结果如下: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盘盂: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远的(看起来)

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快,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进入了澡塘,这不就是越近

(感觉)越热越远(感觉)越凉吗?”

    孔子也无法决断(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话孔子说:“谁说你懂得很多啊?”

    感: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一般被捧得很高的人,很难做到他这样,遇到以上这样的情况,

也多半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佩服!

    不知道我们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不知道两个孩子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考虑到的是太阳光照射地球的角度的

原因。在看本人该篇的观众,您知道正确答案吗?!

两小儿辩日
        
        


  大教育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就让马车停下来,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两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谁是谁非了。孔子只好哑口无言。两个小孩失口笑了起来,说:“谁说你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呢?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啊!”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而要克服片面性就必须深化认识,进行辩证思维。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深圳市深圳小学 刘晓伟

一、        温故知新,解破课题
师: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应该说,这几个字我们都是很熟悉的,就以“日”为例吧,它已经在学过的诗词中多次“露面”了。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还记得含有“日”的诗句吗?
生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生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这两首诗中“日”的意思是?
生:太阳
师:“两小儿辩日”什么意思?
生:两个小孩儿辩论太阳……
师:那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
生:大小、冷热、远近……
师:先不忙。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通过逐渐深入地学习课文,一定会解开这些疑难。
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师: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
生:不好读;挺别扭的;不好懂。
师:尽管遇到了些困难,但这些“感觉”是很珍贵的。它一来指明了我们学习的方向;二来也说明文言文与现代文是有区别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
生:(沉默、思考)
师:比如“不好读”,可以怎么办?
生:多读几遍!
师:好主意!常言道“一回生,两回熟”嘛!
师:不好懂,有办法吗?
生:查字典、看注释……
师:就这么办!下面,建议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结合注释,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时间暂定五分钟。
生:(合作学习。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
师:多数小组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效率挺高,时间没用完!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先看第一段。
生:孔子东游,见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问他们原因。
师:不错!那你能具体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生:游玩。(其他学生笑)
师:我第一次读,也几乎把它当成游玩。你(指另一学生)笑了,是不是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应该是“游学”的意思,就是去交流和学习!
师:呵,这么自信!其他人同意吗?
生:(多数表示同意)
师:来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
生:我看过孔子的介绍并联系了上下文。
师:呵,学古文也知道去联系上下文?水平!谁能把二、三、四三段连起来说说?
生:(口述课文大意。因叙述较流利赢得了同学的掌声。但教师还是提供机会让他聆听了其他同学的建议。)
师:理解得不错,同学们的建议也不错。不过我还注意到,你在说到“如探汤”时,特别简洁,现在能结合注释,具体说这“探汤”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把手伸到热水里,是说天气很热”。
师:好!其实热水这个意思的“汤”在很多成语中,也有出现。能说一两个吗?
生1:固若金汤。
生2:赴汤蹈火。
师:这“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说,不管是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将勇往直前!其实不仅是成语,在很多口语中也有使用。在上海,人们把装了热水可以暖手的东西,叫做“汤钵钵”。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没关系,上完这节课再有人问你,听说过吗?
生:(笑答)听说过!
师:好的!这就叫做“日积月累”啊!故事说到这里,该知道两小儿在辩论什么了吧?
生:知道!
师:(出示选择题)那为了不互相干扰,请快速阅读这几种说法,把你认为正确的哪个写下来。
生:(完成选择题,应为C项。九成左右的学生正确,个别选择错误。)
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解开迷惑)那究竟是远还是近,孔子帮他们弄明白了吗?用课文的话说就是?
生: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这两小儿的“笑”,你们怎么理解呢?
生1:嘲笑!
生2:讥笑!
师:这是你们此时的理解,老师暂时不予评论,不过建议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能进一步用心去感受!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
生:(较生疏地读了一遍课文)
师:能点评一下吗?
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师:这古文就是需要反复地品味,慢慢你会发现它有着音乐般美妙的韵律。(媒体出示“竹简”)怎么样,这古文看上去美吗?
生:美!
师:读起来更美!来,看课本,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不过,这一次我出声读,请你们在心里读。(教师范读)
生:(全体鼓掌,称赞老师的朗读。)
师:谢谢大家。下面再感受一次这音乐般的美感,好吗?这次你们出声读。
生:(齐读课文)
师:到底是人多啊,读得真美!现在,谁愿意一个人再来展示一下这古文的美?
生:(刚一开口读,其优美的嗓音就赢得了全场的赞叹。慢慢大家发现,该生的朗读水平,早已超过教师刚才的范读,于是朗读几次被掌声打断。)
师:(短暂沉思,略带羞涩)常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我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你读得真得比老师好!(全场热烈鼓掌)课下,我得向你请教一下朗读的经验。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本文一开始就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可看来看去,只见都是“一儿曰、一儿曰”,哪有“两小儿”呀!怎么回事呢?
生:“一儿”是一个小孩;下面的“一儿”是另一个。这儿省略了“另”字。
师:看来这古文真是太简洁了,能省则省啊!那为了便于理解,咱给两小儿取个名字吧!如果一个叫“小儿一”的话,另一个就是(“小儿二”)。下面请各小组,再来合作完成两项任务:第一,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儿一和小儿二“辩斗”的内容;第二,看看两小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又各自说出了什么理由呢?
生:(合作理清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
师:谁来说说两小儿的观点?
生:他认为太阳早晨近,中午远。小儿二认为,太阳早晨远,中午近。
师:两小儿的观点刚好怎么样?自己再来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这种反差?
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师:他们又各自摆出了什么理由呢?
生:小儿一认为,早晨太阳大所以近,中午小所远。
师:平常在我们看东西的时候是“近大远小”吗?小儿一有道理!
生:小儿二认为,早晨凉快所以太阳远,中午热所以太阳近。
师:平时在遇到发热物体时,是“近热远凉”吗?小儿二也有道理!看来两小儿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啊!现在,请你再来读读三四两段,感受一下他们的自信!
生:(自由读三、四两段。)
(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面对两小儿的激烈争论,就连过问其故的孔子都“不能决也”。这时,两小儿犯难了:那我们找谁评理去呀?于是笑着说:“孰为汝多知乎?”齐读本段好吗?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同学们,现在对两小儿的“笑”有新的认识吗?
生1:我认为是苦笑,因为最后也没弄明白!
生2:我认为是无奈地笑!因为孔子也没办法。
师:那你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来吗?
生:(充满个性地)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看来,大家基本都认为这是两个小孩善意的笑,挺可爱的!不过说实话,要深入理解这个“笑”挺不容易的!但大家却在不经意的读书与谈论之间就解决了。果然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啊!来,认识一下这句话吧!
生:(齐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既然读书有这么大作用,让我们再来陪两小儿“笑”一次?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四、        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师:面对两小儿的争论,“孔子不能决也”。而今天,你们能道出其中的奥妙吗?
生:(简述原理。)
师:下面不妨来印证一下大家的说法。(辅以媒体演示)看来在同一天当中,无论是早晨也好、还是中午也罢,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几乎”都是一样的,要说真有不同的话,像这样绕一圈要多久?
生:一年、365天……
师: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常识。而两千多年前,却让孔子这个大学问家当着两小儿的面说“我也不知道”!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生1:孔子是个诚实的人!
生2:孔子实事求是,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全场掌声)
师:厉害!你能以孔子的话来为孔子作评,有水平!由于时代和科技的限制,导致了“孔子不能决”的遗憾呢。然而今天,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现代人,对一切都“尽在掌握”了吗?
生:没有!
生1:还有金字塔之谜!
生2:UFO之谜!
生3:外星人之谜!
师:看来,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还真是“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啊!不过,若同学们能从小立志并打好基础,完全有可能解开某些謎团!
五、        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师:今天,我们从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故事谈起,谈到了“温故而知新”,谈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文言文与现代文,是有区别的,还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最后,我们带着“孔子不能决”的遗憾,认识到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这么多知识,大家都能有所感悟,了不起!接下来我想这样,同学们此时有什么体会或疑惑,整理一下,写在题板上。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几个词、还可以是一个字甚至一个符号。
生:(书写体会或疑惑)
师:来,请写完的同学亮出你的想法。没写完的也停一停吧,因为这聆听也是一种学习嘛!(指一学生写的“圣人?”)老远儿就看到你这个大问号了,说说你的疑惑?
生:我的问题是,既然人们都知道孔子并不是什么都了解的,那为什么直到今天人们还把他称作“圣人”?
师:厉害!从小处说,这个问题展现了你良好的学习兴趣;往大处讲,你提出的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今天刘老师可能给不了你答案了。不过,我可以建议你通过合适的途径,比如上网、进图书馆什么的,多了解一下孔子的学识、思想甚至人品等,也许到时你的收获会比老师的答案更美!(指另一学生,写的是像“9”一样的逗号。)你写的是什么呀?“9”?
生:这可不是“9”!而是一个表示“学无止境”的逗号!
师:妙极了!有创意!不过下课的铃声响了,也许大家还有许多精妙的体会或疑惑,可是四十分钟内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建议大家带着你的收获、体会或不解走进生活吧,生活当中有更美事物呢!
[附: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故   (晨) (午)  不能决
凉则远,热则近
-----------------
再读全贴,深受教育。
不知道两小儿的困惑在此后几千年内还有没有人提起过。

[ 本帖最后由 歪哥 于 2007-10-6 13:39 编辑 ]


一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还有点道理,因为,双方毕竟是根据已知来推导未知,且各自的意见也有经验上的佐证,只是因知识上的欠缺,偏于一隅罢了。《世说新语·夙惠》里也有个“辩日”的中国式黠慧,叫做“日近长安远”,就左右翻覆,一塌糊涂了: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老师的课,上得挺好!
    那个“笑”的处理尤其好,点到为止。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呵呵,泽雄兄转的这个更好玩。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现代人知道“两小儿辩日”,“日近长安远”提出了四个问题:视觉参照物,地表热量积蓄,外星文明,世界是个球体。当时的西方人同样不能解释这些问题。先人提出问题,历代中国人只当成一个玩笑,近代才在西方文明中找到答案。
用日常生活经验,不考虑适用范围,解释太阳远近。可以说天马行空,很富有想象力,缺乏的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现代中国人具备这种精神吗?
依靠“思辩”大概还不够,但“思辩”能使我们启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