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实质,是在与自己意见相左者交流的过程中努力使对方改变既有观点,所以辩论的基本方法无外乎摆事实、讲道理。当然,细分起来辩论有很多种,参与辩论的人也各不相同,对辩论产生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但无论口头辩论还是打笔仗,辩者都要有相当的德识才学积累,否则一定辩不好。一般来讲,实用的辩论是有具体目标的,以律师职业为例,在一场商业谈判或一次法庭辩论中,律师的辩论常常会受到特定工作目标的影响,与学者之间的辩论很不相同——当然,一个训练有素的律师未必会在每一场辩论中都追求场面上的胜利,有时,他也有诈败示弱的需求。

迄今为止的大学生辩论赛,用的都是事先作准备的限时辩论,很大程度上比的是后援团的才学实力和场上辩手的朗诵表演才能,辩手本身的辩才只能片面地反映。有时双方辩得正酣,主持人一声断喝“发言时间到”,极令人扫兴。

纯粹非功利的思辩和辩论恐怕不存在,但文化人与文化人交流心得,说不好便可以引发一场辩论,这种辩论,既可能点到为止,也可能热火朝天,通常的规律是:

(1)喜欢用全称判断的往往漏洞较大;
(2)善于掉书袋、引用名人名言(或非名人之良言)、较生僻的古文或干脆大段用洋文的,容易占上风;
(3)知识面较窄的辩者会吃亏;
(4)如果辩者本人名气很大,那么从他的个性化的经历出发归纳得到的结论也可以被看成普遍规律;
(5)道德话题(或在道德评价方面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以及颠覆传统思想或伟人历史地位的话题,常常导致激辩,而且守旧的一方即使很正确也容易输掉辩论;
(6)科学性过强或过于依赖理工科知识的领域(例如关于某道数学题的解法),一般辩不起来;
(7)政治和法律的话题,有权者(或站在他们那一边的辩者)通常是辩论的实际胜方。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2 14:45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泽雄兄说“ 出众的口才,当然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它不是用来阐述真理、明辨是非,如果辩手心中没有一片圣洁之光,那么,它就可能在数黑论黄、颠倒舆论上高歌猛进”,这话很全面,但在生活实际当中却不容易把握,因为普天之下,辩论永远比真理多,对有的人来说,先摆好一副神圣模样再开口,难度并不高。中国人之所以不喜欢辩论,跟传统的政治文化有关,身居上位者独断行事,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听取不同意见的兴趣与习惯,卑下者偶尔犯上谏言,也仅是掌权者开明的象征——比如都说唐太宗器重魏征,但魏征究竟向皇帝进谏过些什么对治国特别有帮助的话,却鲜见于史述。至于现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则更像是一场失控的游戏,最终又转变成了一个政治大陷阱,那一阵短暂的辩论焰火,不提也罢。

坦率地说,我不认为中国缺乏善辩的智者,但国人为学处世,确实很缺乏对辩论的欣赏与热爱。历朝历代,中国人都喜欢开那种既确定主题又确定主要与会者发言内容的高度形式主义的会,谈及西方国家议会中言辞交锋无比激烈的场景,看到洋律师在法庭上大把地渲染情绪、慷慨陈词,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内心都觉得滑稽、可笑甚至无聊,而不是相反。殊不知,西方文明最强的生命力就蕴藏在形形色色的辩论之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对辩论的轻忽不屑看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不幸,实不为过。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3 19:25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7-10-3 19:43 发表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对辩论的轻忽不屑看作中华民族的一大不幸,实不为过。”
    发表一个相反意见:我认为,先得有辩论,然后才能对辩论表示轻忽不屑。
茶兄,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辩论的历史都很悠久,悠久得比最早的独裁专制更早。而古代中国社会是逐步走向民主的背面的,那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就是辩论越来越被看轻的过程。

当然,这是有刀个人大印象式的谬见,找不到什么书作根据。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7-10-3 21:56 编辑 ]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7-10-3 22:08 发表
是呀,以前我们有辩论,后来没有了。
是呀,以前我们有辩论,后来因为挪地方停了停,现在既可以燕谈,还可以辩论。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