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有的食文化吧?——走过时空隧道

走过时空隧道
自打听说东五环外有个“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我就心心念念想去瞧瞧。
正月初七,我和一个最要好的游伴从东大桥乘上了433路公交车。暮色苍茫中窗外的楼房越来越低矮,行人越来越稀少,景色越来越荒凉。站牌上数来只有7个站,应当不远的,但每个站都特别长,这路就越走越远了。在不断的期盼中,白家楼站终于到了。下了车我们追上前面的三五个行人问“红色经典”怎么走,人家遥指前方,往前走到有牌子的地方向右转。很快,路上没人了,我俩走在乡间的公路上,连问路的人都找不到一个,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这“红色经典”咋就这么偏远呢?这一趟寻幽探奇值吗?晚上回家还有车坐吗?感觉走了好久好久,终于拐弯了,又走了几百米才看到那个大院,门前停了一大片大大小小各式车辆,敢情人家都是开车来的,坐公交车走路来的,就我们两个人呀!
掀开厚厚的门帘,进门是一个硕大的大厅,像当年公社的大食堂,又像废弃的大跃进时代的大车间。大厅一头是舞台,大厅摆放二三十张大大的圆形餐桌,其余三面上下两层密密安置小方桌,可以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来的人非常多,挤挤挨挨的。我俩头天晚上就没有订上座位,但强烈的好奇心还是使我们不顾一切地来了,不相信这偌大的一个餐馆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该怎么安置我们呢?难不成,让我们站边儿上看人家吃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领位员,开恩将我们带到楼上最后的一张二人餐桌上(大概就是为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准备的)。我们可算见证了“座无虚席”!后来得知这里的“回头率”奇高,须提前好几天订座才能订上。
坐下来,细打量。先说人,领位的小姑娘都很漂亮,但穿绿色军大衣,戴绿色军帽,挎绿色书包,臂戴红袖章。想起来了吧,就是当年威风凛凛的红卫兵形象。在那触及灵魂、触及皮肉的抄家批斗时日,他们曾经使多少人胆战心惊,夜夜做噩梦。男服务员着工人装,白衬衫蓝色背带裤,一水儿的精神。女服务员着农民装,红艳艳的中式裤褂,两条小辫垂在胸前,一水儿的甜美。据说,呼唤服务员要叫“小将”,他们称食客为“同志”。再说物,楼上两面墙上工工整整抄写的是老三篇——为防现在的小年轻不知道,我还是点出篇名吧,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楼下墙上都是当年的宣传画和标语。顶棚上糊着当年的旧报纸。我们的餐桌旁边有一挂马车,楼下大厅一角竟赫然停放了一台红色拖拉机。
此时舞台上正高声拍卖一些字画,好像还有文革时的旧文物,闹轰轰的。我俩抓紧时间点菜,以防误了后面的精彩节目。他们的招牌菜是铁锅鲇鱼、贴饼子和豆浆,我们照此点来,不愿动脑筋。最近几年我们的吃饭理念已经形成,那就是:“不在乎吃什么,而在乎在什么地方吃!”
18点半,演出正式开始。只见一群红卫兵和工农装束的小伙子姑娘冲上台来,用高八度的调门喊着口号、唱着歌宣布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开始。整个演出就是“再现当年的文艺节目”,这就是餐馆的主题。演出的节目类型与当年相似,以歌舞为主,间插对口词、样板戏等。演出的风格也与当年相似,调门异乎寻常的高,动作异乎寻常的激烈,满台蹦高,热血沸腾。不同的是小伙子姑娘比当年可漂亮多了,嗓音也比当年一般文艺宣传队强多了,在激越高亢中没有当年的嘶声力竭,听得出是受过科班训练的。
一直以来,我知道每个城市都有这种类型的主题餐馆,以追忆往事为卖点,吸引顾客前来就餐,这不过是一种商业运作的模式。而且我固执地认为,文革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没有学可上,没有工作可做,没有一点希望和期盼,那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感受至今难以磨灭。难道还有人留恋文革?还有人愿意撕开心灵上已经结痂的创口?但今天身临其境,我们还是被深深地感染了。当《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老两口学毛选》响起时,那熟悉的旋律就将我们带回年轻的时代。那时的我们满怀激情,满脸阳光,单纯幼稚之至,对毛主席的每一本书、每一句话都奉若圭臬,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我们背语录、背老三篇就无比热诚,无比虔诚了。接着《草原上的红卫兵》《想念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一首首唱下来,情绪越来越高涨,整个餐馆都沸腾起来了,几百条喉咙应和着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直至嗓子喊痛,仿佛毛泽东作为神的时代又回来了。其余还有很抒情的歌,如《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还有一系列的语录歌、知青歌、忠字舞、两段样板戏选唱,我的同龄人中大多会唱,都旁若无人地跟着唱,真正称得上群情激昂,大众欢腾。晚会一直延续到20点才结束,后面就是各位来宾自由点歌。
我终于懂了,来这儿的人绝不是留恋文革,而是留恋自己的青春年少;绝不是来撕裂创口、舔舐伤痕,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甚至重新认识社会发展的轨迹。走过时空隧道,我们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再次体味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一趟来得值!
从“红色经典”出来,我们匆匆赶到荒郊野外的433路车站,庆幸赶上了末班车,到了东大桥,真的找不到北,到处问路,好不容易打车回了家,已经22点,是记。



                                    
是,好像各地都有。
十年前,上海就有个叫北大仓的东北餐馆,流行方桌条凳,鼓励随地扔烟头、吐瓜壳,包间模仿火炕,陈设里甚至还有当年红卫兵的日记。在别地(尤其是湖南)也见过类似装束的人,俺家附近一家湖南餐馆,也是这个做派。当然,菜肯定没有“红色经典”做得经典,否则,不该有那么多人吧?
上次去北京,在南五环外,也见识过一家餐馆,所有食品原料都是店主在自家园子里自种自养的,园子就在店堂后面,客人还可前往参观。地点同样很偏僻,连公交车都没有,生意也蛮红火。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北京还有一家宫廷菜,外国人知道得多,中国人知道得少,因为给老外的手册上第一家餐馆就是“厉家菜”。北京好吃的好玩的多,什么时候你们来北京,我可以带你们去玩。
谢过毓玲大姐。下回来北京,再来劳烦大姐。我两个月前刚来过,还曾得到刘齐大哥的亲切接见和勉励,这会儿,心里还热乎着呐。
听说过北京有这么一家馆子,就是名字记不起来。现在记住了,厉害的厉、皇家的家、宫廷菜的菜。
我们这儿近南方商场有家湖湘餐馆,跑堂的一色草绿军装军帽,可能老板有意体现平民风格,小姑娘小伙子没一个俊的,菜做得还行。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最近几年我们的吃饭理念已经形成,那就是:“不在乎吃什么,而在乎在什么地方吃!”
-------------------
偶正好反过来,不在乎在什么地方吃,而在乎吃什么。呵呵。
倘若吃个饭都整的这么政治化,那谁还有心思吃呀!
我觉得吃饭应该是在温馨浪漫的氛围里慢慢享受,我是不在乎吃什么,而在乎以什么心情吃。
既在乎在什么地方吃,也在乎吃什么,更在乎和什么人吃~~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黄昏妹妹说的彻。想想是这样,如果酒友尽为狐朋,哪怕别人请吃阳澄湖大闸蟹,我也回说自己牙疼。既然我们都不再为果腹发愁,“和什么人吃”就跃居第一位了。

回复 10楼 的帖子

我的意见与楼上诸位并不矛盾!
我在乎在什么地吃,是因为我对吃什么真的不感兴趣(早已过了果腹阶段),所以只图好玩。
但我的前提是与好朋友、与志趣相投者吃,如果人不对路,我根本不会和他出去吃饭!
食不厌精可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啊
和相契的人共餐,才会是享受。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好多年前,多伦多有家餐厅叫人民大饭堂。刚开的时候,我从美国回来度假,父母带我去吃过。除了店名,不记得里面的装修或菜式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采采 于 2007-11-20 00:07 编辑 ]
最近吃饭流行叫饭醉集团.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我也有个类似的稿子,贴出来给何大姐做配合
不但奋斗,而且吃肉 不但努力,而且喘气(感谢花间网友提供头像图片)刘齐文集
原帖由 何毓玲 于 2007-11-14 19:18 发表
北京还有一家宫廷菜,外国人知道得多,中国人知道得少,因为给老外的手册上第一家餐馆就是“厉家菜”。北京好吃的好玩的多,什么时候你们来北京,我可以带你们去玩。
我就在北京,这些馆子我还都没有去过。

不知何时能拜访何先辈?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回复 17楼 的帖子

我家在马甸桥,上班在惠新东桥,你看哪儿方便,可来一聚。
吃饭小事一桩,只要别请喝茶!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回复 18楼 的帖子

何老前辈,我们住得很近啊。

我在北沙滩桥东,奥运村的西南角。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