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百姓实惠

这道急发的诏书,在《史记》里面有着记录。

这道诏书的内容是:

“最近以来,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企图危害刘氏的宗庙(皇权)。幸好被将相列侯、宗室大臣把他们灭了,这些人全都已经‘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我们现在不知道《史记》上记载的这道诏书是照录的原文、还是一个摘要。反正从这道诏书现在的这个文本来看,我们马上会发现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地方:就是文帝自己是怎么“即位”的这一点是完全回避掉的。只提到了皇族、大臣这两大集团消灭诸吕的功绩,至于这两大集团拥戴自己、把自己推上皇帝宝座这件事情根本不提。显然,他并不想使外界太清楚这件事,以免对自己的皇帝位置的合法性问题上存在任何的疑问。

下面一段完全是争取民心的政策,这却是完全明确的。

大赦是中国古代皇朝经常采取的政策,就是由皇帝宣布赦免全国(天下)臣民以前的一切罪过,一切在押待审、待决的罪犯全部不再追究罪责,释放回家;一切已经被判决服刑的罪犯也全部可以释放回家。当然实际上每次大赦令里都会有一些不得赦免的特列的罪名。从汉朝开始,已经形成惯例,每当皇帝去世、或新皇帝即位,总要颁布一次大赦。不过两个月前,吕太后死的时候已经大赦过一次。

爵位,是从秦国沿袭过来的制度,当时全社会都是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所有的良民按照爵位分为20个等级:

士:“公士”、“上造”、“簪袅(zan niao)”、“不更”

大夫:“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卿:“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或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

诸侯:“关内侯”、“彻侯”(后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改称“列侯”)。

有爵位的人就有相应的特权,比如在衣食住行、生婚丧葬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特定的标准。平民(士伍)见了有爵位的人就要让路致敬,每一级爵位都可以从国家获得一定的耕地和住宅地(反过来,如果占有的土地超过了自己的爵位应有的面积,就构成“田宅逾制”之罪,严重的就是所谓的“豪强”),可以出任一定的官职。

爵位可以继承,但是除了彻侯、关内侯的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外,其余的爵位一律实行减等继承法,根据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西汉高太后时期的法律,当时有专门的《置后律》,明确侯爵以下至左庶长的嫡长子都一律降等为公乘,以下又一律减两等继承,五大夫嫡长子为公大夫,公乘嫡长子为官大夫,公大夫嫡长子为大夫,官大夫嫡长子为不更,大夫嫡长子为簪袅,不更嫡长子为上造,簪袅嫡长子为公士。以下两级爵位没有继承权。换句话说,即使是最高一级的“大庶长”爵位获得者,到了五代以后就没有特权地位了。

商鞅变法时规定战场上斩得敌军一名“甲士”(重装步兵)的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无论谁为国家做了一定的贡献,就可以授予一级爵位。可是汉文帝一上台,就前所未有的赐全体百姓一级爵位,这在当时对于百姓是一件很荣耀、很实惠的善举。除了得到荣耀外,更重要的是已有的超过了爵位限制的私有土地都得以合法化,不再是“田宅逾制”了。

“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男子赐予爵位,女子赐予牛酒,据说每一百户一头牛,十石酒(按照张家山出土的吕后时期的《赐律》,政府赐予百姓酒肉是有专门的制度的,每人一斗饭、五斤肉、大半斗酒)。古代民间不得宰杀耕牛,也不准吃牛肉,也不准在非节日的日子里聚众饮酒。只有在朝廷下令恩赐,才可以公开吃牛肉、聚众饮酒。

“酺”就是合法的公开一起饮酒,让百姓狂欢五天。这种举措在过去也是有过的,史书上记载最早的是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灭了中山国后,举行过这样的庆祝仪式。秦始皇在灭了楚国、以及全部统一六国后,也曾两次下达大酺令。不过仅仅因为皇帝即位就举行这样的仪式,却也是汉文帝的创举。

按照秦国以来奉行的法家理论,有功赏,有罪罚。现在文帝连夜下达的这道诏书,赏赐的是对他取得皇帝位置并没有任何功劳的百姓,他是在给全国发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我们可以有把握的来断言,他是在发出新的政治信号:他将在以注重民生、在给百姓实惠的基础上来巩固皇朝的统治;相对于功臣皇族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他更注重的是把拥护刘氏皇权统治的基础安置在普通的平民群众之上。

那么他的这种执政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他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度过他的少年时代的?他接受的怎样的教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这条的细节应该是还包括了老百姓“亨”的待遇。汉初去礼俗不远,所有的“亨”都与“享”,即祭祀的等级相关。天下大酺,原来不是想“亨”什么就可以亨什么的,有礼制的规定。现在,新皇上允许全民腐败一次,为了让全民尽兴腐败,就特别同时提高腐败的等级。至于这次赐民爵是暂时性的为了腐败的需要,还是真的从此老百姓向上“爵”了一把,我不敢妄断,只是乌搞主义的提一下。
全民爵一把,可不是一般的乌搞,我感觉这对中国进入平民社会有特别意义。
拿后来的历史反过来乌搞,十年文革期间,12月26 日也有过天下大酺。就是这一天有一些定量之外的猪头肉之类的可以亨一下,过了这一天,一切还是照定量制办事,该用粮票的用粮票。长寿面是不能天天吃的,虽然万岁还要天天喊。隔壁的金胖也是搞天下大酺,生日变成吃肉日,老百姓巴不得金胖天天过生日。后来,肉紧张了,天下大酺只好用豆腐代替肉,这就是我提到过的生日吃豆腐饭这一社会主义创举。历史上的爵位正如木匠老哥提到的是和土地,社会待遇和社会等级密切关联的,如果人人有份向上爵一把,该有多少土地被分了?相反,如果这里的加爵只是和五天的腐败相关,倒是成本合理,收效上也能达到皇上龙恩遍泽四方万民的效果。

搜来《汉书》里这段

闰月己酉,入代邸。群臣从至,上议曰:“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臣郢、硃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弗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皆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仆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还坐前殿,下诏曰:“制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赐爵的意义可以从老邓在1978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员的提法来观察,一时间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感激涕零的,不过后来发现人人是工人阶级,也就是人人都不是工人阶级了。

在罗马帝国也是类似的,士兵出身的卡拉卡拉皇帝上台后,为了邀买人心,下达敕令宣布在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取消原来的拉丁、外邦人的概念。也是一时间获得不少支持,一代人不到,就觉得做个公民还不如不做公民:税收提高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3-26 20:59 发表
赐爵的意义可以从老邓在1978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员的提法来观察,一时间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感激涕零的,不过后来发现人人是工人阶级,也就是人人都不是工人阶级了。

在罗马帝国也是类似的,士兵出身的卡拉卡拉皇帝上台后,为了邀买人心,下达敕令宣布在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取消原来的拉丁、外邦人的概念。也是一时间获得不少支持,一代人不到,就觉得做个公民还不如不做公民:税收提高了。
由此异曲同工之妙,更能证明我的判断,文帝之举对中国转入平民社会(平民社会的标志是没有血统世袭等固定的等级,社会各阶层之间具有流动性,平民社会是阶层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有特殊意义。
邓小平的作法不管最后大家发现“不过什么”,“不过什么”的结果就是社会相对平民化了。政治决策的智慧不体现在大家最后发现它不过什么,而在于它当时导致了什么。所以曾经的“感恩零涕”和由此达成的政治合力比时过境迁的”不过什么“更为真实。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8-3-26 23:26 发表


文帝之举对中国转入平民社会(平民社会的标志是没有血统世袭等固定的等级,社会各阶层之间具有流动性,平民社会是阶层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有特殊意义。
俺也是这样想来着。当然不仅仅是赐爵这一项举措。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3-26 23:32 发表


俺也是这样想来着。当然不仅仅是赐爵这一项举措。
我觉得这个故事实在太好了,如果能整成电视剧意义极大,值得木匠兄为此拼一把。而且应该直接与《汉武大帝》唱对台戏,这有利于挖掘中国文化中另一种传统,道家,这才是与现代文明更合谱点的元素。
与苦命母亲相依为命

刘恒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位导师,应该是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姓薄,是个典型的“红颜薄命”的美人。她的父亲是江南一带原来吴国地方的人,秦朝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盲流到了中原原来魏国的地方,结识了一个贵族子弟魏豹领地里的一名妇女,两人好上了。不过好象在极其有限的史籍记载里,并没有他们曾经正式结婚的记录。只是说在那个妇女生下了薄氏后不久,她的父亲就死了。她的母亲把她这个私生女拉扯大。

薄氏出生低微,不过天生丽质,长大后是个美女。到了秦末,乱世英雄起四方,魏豹被反秦武装推为魏王。薄氏被母亲献到魏王王宫当宫女。当年有个叫许负的著名的相面先生给薄氏相过面,说是这个姑娘现在命苦,将来大富贵,有当太后的命,应该会生一个天子。这话传到了魏豹耳朵里,这个野心家心中暗喜。

这时魏豹正在帮刘邦打项羽,他觉得按照许负的说法,将来薄氏可以为自己生一个天子,就没有必要帮助刘邦了。于是他乘着刘邦打了个败仗的机会,宣布“武装中立”,暗中却帮助项羽,打算刘项相争,自己可以渔翁得利了。结果这个如意算盘只是一相情愿,很快汉朝大将韩信出兵,曹参指挥军队攻进魏国国都。魏豹自己当了俘虏,国土被并入汉朝版图,为河东﹑太原﹑上党三个郡。苦命的薄氏作为女奴,被押到汉朝的“织室”(为宫廷提供纺织品的工场),成了一名女奴。

好色的刘邦偶然来织室视察,见薄氏长得很漂亮,就命令把薄氏带到自己的后宫作宫女。薄氏和另外两个宫女很要好,大家约好以后富贵了还要牢记这份情谊。过了一年多,薄氏还是没有被汉高祖召见过,而她的两个要好女伴,一个姓管的,另一个赵子儿都被“御幸”过了。有一次这两个美人陪同汉高祖在河南的成皋宫殿里游玩,两人记起了和薄氏的约定,相视而笑。汉高祖追问原因,知道了薄氏如此薄命,一时生了同情心,当天就把薄氏叫来陪了自己一晚上。

薄氏尽管命运坎坷,但却极其能够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当陪侍汉高祖时,她说自己昨晚上作了个梦,梦见有一条苍龙盘踞在自己的肚子上。汉高祖只当是玩笑,说:“这是得富贵的征兆,我来帮助你实现吧!”巧得不能再巧的是,就是这一个晚上的姻缘,薄氏果然怀上了汉高祖的“龙种”,这就是刘恒,后来的代王和汉文帝。

汉高祖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以后很少召见薄氏。后来知道薄氏替他生了个儿子,给薄氏一个妃子的称号“姬”(据说排在婕妤之下、八子之上),不过实际上却是把这位薄姬打入了冷宫,很少见面。

不过薄姬因祸得福的是:后来汉高祖一死,凡是汉高祖喜欢的、经常召见的妃子全都被吕后禁闭在宫中,不让到外面居住,以后又把她们全都杀光了。而这个几乎被汉高祖遗忘的妃子,吕后却没有嫉恨之心,允许她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居住,前往儿子的封国代国,还可以将自己的弟弟薄昭也带到代国。

薄太后对于汉高祖刘邦的薄情或许是有一点记恨的,对于迫害了众多妃子的吕后也是惧恨难消。后来她预先给自己另外造了个陵墓,有意不去和汉高祖合葬——因为吕后是在汉高祖的长陵合葬的。她给自己选好的陵墓地址,正好是在文帝的霸陵和高祖的长陵之间。她说的是 “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即使死了,她还是和汉高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那么刘恒在远离权力中心的代国又是如何成长的呢?他这个王国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个碑立得好粗糙,脏兮兮乱繁繁的。
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成长
       
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想,刘邦是没有闲心是关心这个偶然降临人世的儿子的,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和他母亲相依为命,在皇宫的冷宫里冷清的成长。

在5岁那年刘恒被他父亲封为代王。

这原来是个多灾多难、位于边防前线的诸侯国。刘邦原来对于匈奴的防御战略是在边界设立诸侯王国,作为汉朝和匈奴的缓冲地带。公元前200年刘邦在平城白登被匈奴包围,好不容易得以脱身。他就把自己的二哥刘喜封在代国(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北部地区,包括了云中、雁门、代这3个郡、53个县,都城“代”在今河北蔚县)。

这位汉朝的第一代皇族代王刘喜,原来倒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是刘邦老爸最喜欢的孩子,当年老爸老是拿这个好儿子做例子来教训刘邦,刘邦一直到当了皇帝还记得这事,为老爸进酒还问:“今天我和二哥谁的产业大呢?”

不过种田和打仗完全是两回事,我们有理由怀疑刘邦这样做很有可能是要出二哥的丑。果然刘喜这个代王才做了几个月,匈奴就打了过来,刘喜居然是弃国而逃,一口气逃到洛阳,不愿到京师了。

刘邦又立了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代王,但这个儿子也不敢去就国,仍然留在长安。
过了3年,公元前197年,赵国(今河北南部,都城为邯郸)的丞相陈豨(xi)发动叛乱,自立为“代王”,与匈奴遥相呼应,也是靠刘邦“御驾亲征”才镇压下去。
刘邦于是改封刘恒为代王,并把这第三个皇族代王的王国疆域改变一下,处在边境地区的云中郡(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分割出去,归中央朝廷直接控制指挥。把云中郡的东部地区分割出一个“定襄郡”,仍属于代国,再给代国增加一个太原郡,都城也迁到今天山西的中部,有的说是中都(今天的平遥县城西),也有的记载是晋阳(今太原市南的晋源镇)。这表明刘邦已经放弃了设立诸侯国为边防屏障的战略,改为设立直接由中央朝廷控制的边郡来作为边防前线。因此代国成为一个有4个郡、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国。

刘恒在当代王的这段时间里,是他成年的过程。从5岁到22岁,他经历了儿童、少年、青年的人生过程。按照当时汉朝的制度,诸侯国的政治掌握在中央朝廷派出的诸侯国丞相手里,国王不用、也不可以多操心。

我们只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长期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据说有一次他母亲生了三年的重病,一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这位国王居然连续三年陪伴在母亲床前,“不交睫,不解衣”,所有母亲要服用的苦药汤他都要亲口先品尝过再奉母亲。后来的大臣袁盎曾当面称赞汉文帝,说这样的孝行即使是古代最有名的大孝子、孔夫子的子弟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由此他被后儒列入了“二十四孝”,成为永久的精神文明标兵。

那么我们不知道这这人生开始揭幕的重要的一段时间里,刘恒是如何学习治国的道理?他又有多少实践了治国的理念?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陈少梅先生图

这幅图属于严重瞎搞的说。
学习“黄老”之学

不知道代王刘恒的老师是谁,也不知道他在代国国王时期有什么好的政绩。所以我们只能从他成长时期汉朝统治者提倡的主导意识形态来推测他曾经受到的教育以及他的学习。

秦始皇以及他的继承人都推行法家高压政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迅速倾覆。汉高祖建立统治后,逐步开始进行调整。在恢复诸子百家合法讲学流传的同时,开始在朝廷提倡“黄老”学说。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张良是道家的人士,以后在惠帝、吕后时期长期当丞相的曹参、陈平都可以被划入实践道家思想的政治家。

道家在过去一般称“黄老”,有“黄帝”和“老子”两部经典。“老子”一直完整的保留到了今天,而“黄帝”这部经典后来流传不广,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批西汉初年的著作,有“经法”、“十六经”等,很多人认为是“黄帝”的一部分。

对于汉朝转变政治指导思想影响最直接的是功臣曹参。他在楚汉战争后期开始就一直在齐国担任相国、丞相的职务。据说他刚当政之初,就召集了齐国的“长老诸生”——就是当地有名望的学者、豪绅,征询如何施行治理的意见。齐国这个地方原来曾经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保留着强大的儒家传统势力,可是曹参征询了上百个儒家学者的意见,觉得他们的意见纷繁,没有办法统一看法。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个被尊为“盖公”的老学者,精通道家的“黄老”,就派了专门的使者、带了重礼去聘请。

盖公果然来到临淄,曹参很恭敬的向他请教,盖公为他陈说了黄老的基本的政治思想:“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也就是说推行政治的举措要少、不要使百姓觉得烦扰,百姓自然就服从统治。盖公还推而广之的举了很多实例,具体说明。曹参极其佩服,于是就请盖公在衙门里住下,自己不在正厅接见他,总是登门求教。

曹参在齐国主政了9年,使得齐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受到了政界的一直推崇,号为“贤相”。汉高祖死后的第二年,老丞相萧何死了。曹参过去和萧何在沛县是当书吏时的老同事,后来大家都是将相大臣了,关系却很僵。当曹参听说萧何死了,立刻叫家人收拾行李,说“我要到朝中当丞相了”,而萧何果然也向执掌实际权力的吕后推荐曹参接替自己的职务。不久曹参就得到了任命,来到朝中任丞相。继续推行黄老“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使黄老成为汉朝的政治指导思想,黄老成为官方主导哲学。

这种官方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和自然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物极必反,没有什么可以永久的维持在统治地位,因此施行统治最重要的是保持均衡,不能过度压迫、不能过度

汉初统治集团提倡“黄老”的道家学说,自然也就会反映在皇子的教育过程中,给皇子请的教师,总是要符合当时政治思想“主旋律”的。比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当时的政治书籍,主要都是道家的著作,如《老子》、《经法》(黄帝)。

那么这个黄老的思想主导是什么内容?它的具体政治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那么这种道家学说还在他的哪些处世方法中体现出来呢?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3-28 23:04 发表
这幅图属于严重瞎搞的说。
请梦大师详解。

回复 47楼 的帖子

打住,打住,木匠老哥的帖子不能再出现岔题了的说。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3-29 20:38 发表
打住,打住,木匠老哥的帖子不能再出现岔题了的说。
有点阅读岔路不更好!梦弟何不畅快言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德”的提倡

如果我们读一下文帝后来当皇帝时期的诏令,我们就会发现,和前面的汉高祖、吕后,或者是他的儿子景帝、孙子武帝这些皇帝发布的诏令相比,文帝的诏令中用来评判事物的标准的政治术语“德”这个字,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可见这是他心目中一贯的主张,这应该来自于他青年时代接受教育时期吸收的影响。也正是黄老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德”是中国古代思想界普遍推崇的道德标准。“德”字的原来写法是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意思很明显,就是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心思端正了,不要动歪脑筋。后来这个字再演化,把笔直的“直”的中间部分横过来,归到表示步伐整齐、按部就班的行列意思的双人部首,加强表示自觉的循规蹈矩、不妄作非为的意思。

“德”字另外一个意思是通假得到的“得”,表示实惠、得到好处的意思。“德我惠我”,就是给我好处的意思。

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德”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被道家的黄老、儒家的孔孟、法家的商鞅韩非广泛使用,可是具体的含义、侧重点各有不同。

儒家祖师孔夫子提倡“德治”,强调的是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作为天下的表率,以道德的感召力来带动被统治者的服从与跟随。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统治者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的话,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让全天下都围绕着他来运转。他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在人之上的上等人“君子”的“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社会下等人的“小人”的“德”是像草一样,只能被顺着风的方向弯腰服从。

法家也有“德”的学说。不过后来成为秦国政治指导思想的商鞅、韩非的学说里,“德”只是国王对于臣民的赏赐。有功赏,就是“德”;有罪罚,就是“刑”。合起来就是政治的两大抓手“二柄”。显然“德”仅仅是从“得到实惠”这个角度来说的。至于统治者是否要约束自己、成为臣民的表率,法家是反对的。认为这实在是太迂阔、太荒唐,没有办法实际做到。

黄老极其注重“德”,老子也叫“道德经”。黄老认为统治者的命运是由德决定的,“德积者昌,殃积者亡”。德被认为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因素。黄老的“德”包含了“德”字的两个含义,既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自我约束,尤其是要爱护百姓;又要求给予百姓物质上精神上的好处,得到实惠。所谓“德者,爱勉之也”。而且还主张在统治中要结合法律手段与德治的手段,尤其是德治是第一位的,是主导性的,代表是“生长”的,是代表天地宇宙万物最基本的道理“阴阳”中的“阳”的力量的,所谓“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章。”汉初提倡黄老,就是要矫正秦朝过度使用法律镇压力量来解决统治问题的倾向,强调法律只能起辅助的作用。

因此我们从汉文帝刘恒的一系列诏书中异乎寻常的对“德”的提倡,可以有把握的断定,他少年及青年时代接受的应该是“黄老”道家之学。

因此他才会在坐上宝座后第一要务是给百姓好处,来平衡过于强大的皇族、功臣集团的势力。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一直在看,老木匠说得很好。
现在想想似乎是这样的,中国的皇朝建立,先靠战争中选举出最有政治力量的人,然后就不选了,靠世袭,遗传这个东西就是不行,一定会退化,(优秀种子是随机的),于是皇朝政治腐败一代不如一代,再来一次战争选举。
而汉朝吕后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个世袭中断了一下,在刘氏集团复辟过程中,居然出现了小范围的协商政治,选举政治。这样,在刘氏内部选举比长子世袭要好,结果汉朝出现了中国千年难遇的好光景。

呵呵,乱写一下,当然还有很多复杂因素没有提及,下次有时间再讨论。
参加交流
伺机而动的智慧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迹象,说明刘恒从他的母亲那里受到了直接的影响。那就是道家提倡的“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所谓“守雌”、“守柔”,伺机待动。

我们提到他的母亲具有强大的忍耐能力,以及抓住机会的能力。长期被冷落,才和汉高祖刘邦的一夜恩情,她能够抓住机会,得到播下龙种的机会。以后在冷宫的长期忍耐,不加入宫廷内部为争宠、固宠的派系斗争,得以在吕太后掌权时候全身而退。

刘恒在这一点上与他的母亲实在是太相象了。

在吕后掌权的这段时间里,他默默无闻,从不出头反对吕后的专政。

吕太后连接杀了三个赵王后,曾经派出使者到代国,说是要打算将代王改封为赵王。

汉初赵王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及山西南部地区,是原来战国七雄赵国的一部分,都城邯郸是中原战略要地。吕后连杀三个赵王,除了朝廷权力斗争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王国的战略位置。因此刘恒考虑再三后,很谦卑的给吕后的使者回话,说是感谢太后的美意,但自己愿意为朝廷守护边境,留在代国。不久,吕太后果然把自己的侄子吕禄封为赵王。

在长安发生政变后的他的表现,更是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他的性格特征。在采取行动前,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准备,一旦决策后,则是行动极其迅速,真正做到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那么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这个第一道诏书他决心要把刘姓皇朝的统治基础安放在争取百姓的认同上,不过现在这样的措施显然是难以为继的。如果人人都有了爵位,那么爵位也就没有了意义。国家财政更是不允许经常给百姓免费的节日盛会。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真正给百姓有解放感觉的措施。

这位深思熟虑的皇帝将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来作为礼物?

更紧迫的任务是,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着长安,功臣集团长期掌握着军权,这位新皇帝将如何来面对?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渐入佳境
坐下安安安静静听课~
3、摆平功臣

发动政变、消灭吕氏集团势力、拥戴汉文帝上台的,主要是功臣集团。这个集团是汉朝的主要支柱,但是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刘邦刚死,吕后的手下就曾经顾虑到这个集团势力太大,和刘氏皇族集团都是从平民起家,刘邦一死,就会试图取而代之。建议吕后将功臣全部杀光。

汉文帝是被这个集团选中的,他看见功臣集团在朝廷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周勃进北军振臂一呼的那种在军事领域的巨大号召力。等到他上了台,如何对付这个集团,就成为他的主要课题。

论功行赏

汉文帝在博取民心向背的同时,对于推自己上台的两大集团利益,小心翼翼的尽量维持平衡的均势。

坐上皇帝宝座的后的第一个早晨,汉文帝还在继续工作。他又发出一道诏书,将在秘密会议上主张否定齐王即位、力推自己的琅邪王刘泽改封为燕王——原来的燕王刘建在前一年病死,儿子又被吕太后杀掉,没有了继承人,燕国被朝廷收回。现在文帝把琅邪王刘泽封到这个由原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领有大片国土,既使琅邪王刘泽大为满意;同时也等于是给齐王一个好处,等于表示要将原来从齐国分出去的这片国土归还给了齐国。

另有一道诏书,是将被吕太后逼迫自杀的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封为赵王。

显然,为了表示“亲亲”的意思,文帝首先照顾的是皇族集团的利益,而在照顾之中,力求保持微妙的平衡,消弭皇族诸侯王之间的不和,特别是长辈的刘泽与晚辈的齐王刘襄。

第三天,汉文帝举行了正式的“即阼”大典。他先去太庙拜谒了汉高祖的牌位,表示自己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皇帝的权力,把惠帝、吕后的统治,以及功臣皇族的拥戴一笔勾销。然后他登上了皇帝宝座,接受文武群臣的三跪九叩大礼,这次他可是正襟危坐,不用再还礼了。

同样在这次朝会上,汉文帝还宣布原来被吕太后下令剥夺的齐国、楚国的部分封地,全部都归还给这两个王国。

第四天,汉文帝再次上朝,派遣自己的舅舅,已经封为“车骑将军”的薄昭,回到晋阳去迎接自己的母亲,预定上尊号为“皇太后”。

在这第四天的朝会上,汉文帝才开始对推举自己起到了最重要作用的功臣集团正式论功行赏。不过在诏书中,他也是只提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诛杀消灭吕氏集团的功劳,拥戴之功就“尽在不言中”了。

周勃加封为万户侯(可以获取1万户平民的赋税作为自己的收入,原来已经是8180户),还赐予5000斤“金”,表明肯定周勃为首功。

丞相陈平、大将军灌婴,封为三千户侯,赐予“金”2000斤。

替他干了脏活、杀光吕后立的小皇帝以及小国王的皇族也不能忘记,只是那个功劳实在是不好说,尤其是当时决定皇位的秘密会议上的言论也可能传到了文帝的耳朵里,于是笼统赏赐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东牟侯刘兴居这三个齐王的儿子,各封二千户的侯爵,“金”千斤。至于齐王刘襄首先起兵反吕的功劳就一笔勾销了。
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食2000户,赐金千斤。

到了三个月后,薄昭迎来了文帝母亲、现在的薄太后。文帝接受了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的长子封为太子,“顺便”给舅舅封了一个轵侯。

至于那些从代国随从而来的亲信,汉文帝一直到即位五个月后才予以赏赐。文帝三月间的一次朝会上宣布说:“当时大臣们诛杀诸吕、迎接朕,朕尚且狐疑未定,手下的众臣也都为了爱护朕而劝告朕不要来长安,只有中尉宋昌力劝朕,朕才得以保奉宗庙。现在尊宋昌为卫将军,封为壮武侯。当时跟随朕来长安的六位大臣,级别都要提高为九卿。”

不过也就在这次朝会上,汉文帝仍然谨慎的保持朝廷内势力的平衡,同时又宣布为当年跟随汉高祖进入汉中的68位已有侯爵爵位的功臣各加封食邑三百户,在高祖时期担任过二千石以上高官的10位功臣加封六百户,目前担任地方长官的申徒嘉等10位功臣加封五百户,担任卫尉之类九卿级别官员的10人加封四百户。在功臣集团之外,又给皇族的亲属们一些好处,封淮南王的舅父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父驷钧——就是那个被刘泽形容为“虎而冠”的家伙——为清郭侯。

现在皇位基本坐稳了,不过政治实际权力是否在皇帝自己手中呢?

发动政变、消灭吕氏集团的主导人物是周勃。他是功臣集团的代表性人物,文帝如何对付他?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金”,是什么金属?不是黄金吧?
铜,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青铜。商周时称“吉金”,本来是呈金黄色,故有名。后人因为青铜锈,即把本来黄灿灿的“吉金”一律叫成青铜。战国以下,也曾流行铁礼器,因为颜色呈黑色,故把原料的铁叫做“恶金”。汉代仍然保留着赏赐铜的礼俗,并仍然用“金”称之。
我也猜测是铜。因为看到乌台诗案后,东坡的许多朋友被罚铜多少斤。
功臣并非社稷之臣

史书上说周勃“木强敦厚”、“重厚少文”,就是委婉的说他是一介耿直武夫。他和刘邦是同乡,原来是个织蚕簿的手工业者,有时也替人办丧事时充当一下吹鼓手。跟随刘邦起兵后,因为能够拉开强弓,战功卓著。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后,仍然不改武夫本色,“不好文学”。有时叫了读书人来给自己讲些道理,自己大大咧咧的坐在朝东的主位上,催促请来的读书人“快给我开讲!”不过刘邦觉得他很朴实,所以在临死前曾对吕后嘱咐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就是要周勃担任执掌军事大权的太尉。后来吕后掌权的时候,周勃一直担任太尉,所以在军事领域有很大的号召力。

发动政变、迎立汉文帝后,周勃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未免有点居功自傲,在和大臣的交往中难免会表现出来。聪明的陈平就故意让他一码。在汉文帝正式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会上,陈平出班上奏,表示愿意交出丞相的职位。文帝问他为什么要辞职?陈平回答说:“高祖皇帝的时候,周勃的功劳不如臣;但是这次消灭吕氏,臣的功劳也不如周勃,因此我愿意将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当时朝廷里以右为尊,设立两个丞相的话,右丞相为第一、左丞相为第二。于是汉文帝来个折中,下令陈平担任左丞相,周勃担任右丞相,原来的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这是最高级的政、军两大职位。由功臣集团里资格最老的三个人来分担。

周勃在朝廷中成了万人之上的第一把手,更加志得意满,陈平故意谦让,经常称病不出。周勃的感觉越来越好,朝会结束时往外退出的时候,昂头挺胸,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而汉文帝也很尊重的样子,站在那里目送他出宫。

中郎袁盎劝告汉文帝说:“陛下以为丞相是个什么样的人?”

汉文帝回答说:“是社稷之臣哪。”

袁盎却说:“绛侯是所谓‘功臣’,但不是‘社稷之臣’。所谓‘社稷大臣’应该是和君主同进退的,君主在位他忠心辅佐,君主不在依然施行政道。可是过去吕后掌权,诸吕用事,擅自为相为王,刘氏就好比是将要断绝的破布带子,那时绛侯也是太尉,主掌着兵权,却不能匡正这样的局面。等到吕后死了,大臣一起商量消灭诸吕,太尉还是在主掌兵权,正好顺应,使之成功。因此他只是功臣,不是社稷之臣。现在丞相如果当着君主的面有骄傲神情,陛下还要谦让的话,作为大臣和君主就都在失礼了。我深为陛下惋惜。”

汉文帝于是在以后的朝会时,都做出威严的样子,对周勃不再客气。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周勃也知道了这件事,专门去指责袁盎,说:“我和你的大哥关系这么好,你这小子竟然敢说我坏话!”可袁盎也没有向他道歉。

周勃的气势被压了一下,可是他的职权并没有减少。

汉文帝能否推动功臣集团占据主导地位的朝廷按照自己的愿望推行政务?他的改革能成功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周勃在前面军中振臂时,有点类似叶剑英,不过叶居功不自傲,大事不糊涂。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