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过程中俺们可以插话吗?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3-22 22:55 发表
这样的孔明,距“借东风”时的那位孔明,仿佛一下子衰老了五百岁
原来我是把孔明先生这些变化归咎于大耳贼的。
刘备托孤,就是给诸葛孔明套上了金刚圈。
偏偏要命的是,每次念紧箍咒的还都是孔明先生自己。

看周先生的文章,知道原来是罗贯中“写岔的” 。有趣。

坐在俺的小板凳上继续等楼主的连载。
呵呵,幸亏我还没看过书,看书的感觉怎么比得上看作者亲手放来的帖子?
原帖由 城骁 于 2008-1-14 00:32 发表
靠!终于终于把最后一个字敲完了,这几个月累死我了,奶奶的,写书真是要命的苦差事,我怎么选了这一行?
想起了城骁先生的发嗲帖。

猜测,周先生这个“与罗贯中论理”,应该不是苦差事,没准儿是乐此不疲?
打个比方,罗先生的三国是主帖,周先生的追问三国是回帖,如果罗贯中来燕谈,定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场面:


罗氏三国固然有漏洞,可这周氏的追问三国(某些地方)也有故意抬杠之嫌。不过确实非常有趣。
这罗贯中先生真是有苦说不出,只恨自己没有个转世灵童。
原帖由 菜农 于 2008-3-27 10:22 发表
……基本上自圆其说而蒙昧的中国人本来已经深信不疑。
罗贯中对这些民间的史料得来全不费功夫而且拼凑起来逻辑上还都能骗过中国人思维水平,到今天广大愚民仍然深信不疑……
菜农怎么有些义愤填膺啊?
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只是咱们中国老百姓就喜欢凑热闹,不习惯较真儿,不爱动脑筋而已。
刘备摔孩子诸葛亮显摆聪明,三国种种也是世俗百态,在老百姓这里还是有很大认同感的。
跟着周先生的思路一点一点的盘剥三国的细节,动动脑筋,较较真儿,这种乐趣应该有挺多人懂得享受的。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3-28 00:11 发表
星球兄,俺可服了你。俺这本书的假想读者,最起码是读过《三国演义》的,如果连小说都没有读过,也就不会对它感兴趣。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8-3-28 10:05 发表
泽雄这个说得太武断了,我欣赏泽雄的文字,你要表达的意思都能感受得到,并无云里雾里之感,因为你介绍了相关内容。所以并不见得一定要看了原著才能看你的文章,完全有可能出现另一种顺序,因为读你的文章觉得有趣进而对原著产生阅读欲望。
我赞成章星球的说法。
我看好几次《红楼梦》,都是只看了一点点,就看不进去了,可是照样对各种版本的批点红楼感兴趣。四大名著除了层出不穷的电视电影,更多的是口耳相传,或多或少都知道些的。

不过三国我倒是非常熟悉,小时候听我妈讲三国故事,后来和弟弟抱着收音机听袁阔成,再后来认识些字了就啃罗贯中的三国,再再后来,看文言文不费力了,还细细读过三国。
《青梅煮酒》刚看了几页,就给我妈抢去看了,我算没看过。
楼主好心肠,在这里贴《追问三国》,我倒是每天认真追着看。
看完《追问三国》,我可能还会再翻翻罗贯中的三国,呵呵,也许又有另外的感觉。(汇报完毕)
忍不住冒个泡泡,就走。
再不敢口无遮拦乱发言啦,省的梦子先生等会儿又跑过来抓我小辫子。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3-30 00:50 发表
(完)
明天没有连载吗??

以下文字是丙辰龙原创,绝对不是梦子先生写的。

说到周泽雄的九问诸葛亮,其实是标题党的干活。要旨在评罗贯中同志的写作,因为是标题党,就把诸葛亮拉出来,有点像剥洋葱,也可以说是抽丝剥茧,还可说是抽筋剥皮,反正就要把罗贯中同志笔下的诸葛亮当作赫鲁晓夫一样,不来一个九评,也要来一个九问。不能像批倒赫鲁晓夫一样批倒罗贯中同志笔下的诸葛亮,至少也要把罗贯中同志自以为一气呵成写出来的诸葛亮,评成为九个诸葛亮,叫他一气呵不成,至少还要加上八口气补充喘喘。小说是要被人看得,想得,评得,我想罗贯中同志本来应该对这个“三得”都拿捏得住的,至少可以想象他会有这样的大度。但是,被周泽雄这样一问问到九问,他的度是不是还能大,我不敢瞎度,但是可以想象的是,罗贯中同志要把周泽雄评出来的九个诸葛亮,再用九口气屏成一口气,呵成一个诸葛亮,估计是要出N头冷汗的,或许还会有几头急汗。好在罗贯中同志早已永垂不朽了,不必担心盗汗之类的尴尬事。

    但是,菜农评周泽雄为圣人级的乌搞党党员,光以九评式的九问来看,可以讲是非常到位。看看那些九问的标题,诸如诸葛亮的“事后诸葛亮”等等,一看就是乌搞到底的级别,而且圣人得很嘛!

    突然看到有刀凭着“法眼”也看到了借东风是为了逃跑,更有一疑问,乌搞地想到草船借箭如果借到的都是火箭怎么办的问题,这样看来,周泽雄的九问也有点罩不住了,诸葛亮享受的待遇也要由九,提高到N级了,让赫鲁晓夫望尘莫及了。

    菜农企图用理工科思路垄断乌搞诸葛亮的文学评论,野心很大,志向也很猖狂,但是,对于有刀的这种超级的草船借火箭的乌搞思路,还是要认真学习的。这种思路比科学还科学,比气象还想象,显出了钻牛角尖不必用金刚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