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我们编辑室的集体创作

抗震救灾之歌

锦绣山河

这里曾经美丽——
两岸青山拥着一湾碧水,
白云在山上妩媚地缭绕,
轻舟在水中悠闲地低回。
码头边依山而上的巨型雕塑,
深情地把这川北的小城护卫。
街道整洁,公路畅通,
市场繁荣,人声鼎沸。
老人安详,童稚嬉戏,
静谧的校园里书香如醉。

突然,大地抖动,山河变色,
美好的家园瞬间破碎……


震灾袭来

5121428分,
在重峦叠嶂的祖国西南,
大地一阵剧烈的痉挛,
顷刻间山崩地裂,飞沙走石,
尘埃遍野,巨响滔天!

天府之国中的美丽家园,
眨眼间容颜剧变——
高楼夷为平地,
房屋沦为残垣,
山坡滑入河川,
公路扭曲塌陷……
整个村庄被恶魔吞咽,
千年的城镇化为灰烟。

数万名骨肉同胞,
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下——
静静地合上了双眼。
你可曾看到——
那伸直的双手是否凝固着对生的眷恋?
你可曾听见——
废墟前那位母亲声嘶力竭的呼喊?
一幕幕凄凉悲惨的画面,
永远定格在了2008年的汶川。



灾民壮举

挺住!汶川!挺住!四川!
地动山摇,撼不动你们坚强的信念!
灾难面前,你们临危不乱,
留下了无数感人的瞬间——

有一个貌似柔弱的小姑娘,
她的腿上压着沉重的断垣;
望着头顶摇摇欲坠的横梁,
她紧咬牙关用石头将腿砸断。
有一对交往多年的挚友,
她们在废墟下倾诉着——
美好的回忆和未来的心愿,
最终战胜了——
死神的纠缠。
有这样一对父母,
为了女儿的安全,
用肉身抵挡着坠落的墙砖。
有一位孝顺的儿子,
为了扒出亲爱的妈妈——
生生将自己的手指折断。
有一位“不称职”的爸爸,
他奋力救出了三十多位乡亲,
却没能让自己的儿子幸免于难。
还有这样一位老师,
在教室倒塌的瞬间,
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
用生命护住了四个少年。
我们不愿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我们只知道——
他是一位共产党员!
……

这就是勇敢的人民,
这就是英雄的四川!
只要还有一个人,
还有一口气——
就不会坐等同胞的救援。

救援决战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尽快抢救伤员,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胡锦涛总书记下达了命令,
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飞赴四川。
三军集结——奔向地震灾区,
举国动员——一切为了救援。

山高路远——车行道化做天堑,
顶风冒雨——子弟兵一马当先。
“ 立即行动,连夜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
总理的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
鞭策着将士们勇往直前!

一朵朵伞花冲开云雾扑向震央,
一座座舟桥跨越激流荡平险滩。
子弟兵跋山涉水一路奔跑,
迷彩服涌向德阳、绵阳、绵竹、

北川、汶川、映秀、茂县……

消防队员像一股股红色暖流,
渗入如山的废墟——

救出一个个伤员。
刚露出头来的孩子——

戴上了战士的头盔,
担架的通道是军人的铁肩。
“我知道你们会来救我的……”
瓦砾下的姑娘笑貌依然。
三岁娃儿忍痛向战士敬礼,
饱含着感恩的万语千言。

残垣中传出微弱的呼救声,
白衣天使俯身和他心手相牵;
抚慰他将要干涸的血肉之躯,
为他插上凝聚着爱的生命线。
她们知道:要把深埋的亲人救出,
还要忍耐一段时间……

救人第一 ——因为生命无价,
分秒必争 ——因为时间有限。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是人民在养我们——

怎能让人民遭受磨难?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
怎能让父老乡亲望眼欲穿?


胡锦涛总书记赶到了灾区,
他握着灾民的手问寒问暖;
鼓舞官兵不负人民重托,
发起抗震救灾的总攻决战!

在刚刚打通的环山路上,
各路救援人马滚滚如潮、源源不断;
在废墟旁空旷的田野上,
直升机送来了药品、粮食和甘泉……
受困的乡亲得救了、脱险了,
战士怀抱中的婴儿露出了笑脸……


生命奇迹

在深重的创痛中,
是什么能把生命极限超越?
在沉寂的瓦砾间,
是什么能让人把时间忘却?
请记住一个普通的名字——陈坚,
他让我们感悟——

什么是生死一线的天人隔绝。
在他生命中最后的79个小时里,
是什么能让生命之火顽强地跳跃?

在与死神搏斗的最后时刻,
他心中充满着与爱妻相伴的愉悦;
想到将为人父的神圣职责,
期望与家人共赏天际的一轮圆月;
手头上还有放不下的工作,
计划中还有许多名胜没去领略……

正是这种对爱、对生活的渴望,
使生命之火如丝如缕——
直至燃尽最后一滴热血……
曾经坚守的陈坚,
最终没能战胜死神的暴虐……
难道他在脱险的一刻不该从紧张中松懈?
或许这一松懈放弃了对生命流失的制约?
我们回天无力,却要继续抗争,
我们不信有天堂——

敢把地狱之门冲决!
149小时,179小时,196小时……
当生命奇迹不断地涌现——

回报着救援者不舍不弃的挖掘;
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
在生死边缘,是否存在生命的自觉?


八方支援

前方有人民的子弟兵——
出生入死,斗志昂扬;
后方有无数温暖的手——

奉献爱心,凝聚力量。
捐款箱前——
人头攒动,慷慨解囊;
献血车里——
目光坚定,伸出臂膀。
神州大地——
志愿者在整理行装;
从四面八方——
集结到同一个地方。
男女老少——
为了一个共同愿望:
愿同胞的等待不再漫长,
愿灾民早一分钟——
战胜死亡,走出悲伤。

国难当头——
让海外同胞挂肚牵肠;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远隔重洋——
隔不断对同胞的思念和守望。
家园破碎——
撕不破梦中美丽的故乡。
让我们告诉世界:
血浓于水——
中国人就是这样团结,
就是这样坚强!

大难临头,大爱无疆,
国际救援,彰显人道之光。
他们不远万里,奔赴灾区,
语言已不是民族的屏障。
救死扶伤,同甘共苦,
为世界谱写一曲生命的乐章。

举国同哀

<第一次,
共和国的旗帜为你们而降。
第一次,
中华大地的汽笛为你们鸣响。
日月为多灾的祖国失色,
天地为遇难的人民悲怆!
我们与你们同在,
千万次地把你们怀想。
  
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灾难,
今天是我们的国殇!
在每一座学校,每一栋办公楼,
在广袤的田野,在喧闹的工厂,
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工作着的每一个岗位上,
我们默哀,我们祈祷,
献上我们的无尽的哀伤。
  
共和国坚强地屹立,
众志成城化悲痛为力量。
压不倒的十三亿人民,
长歌当哭斗志更加昂扬。
重建家园,更坚定地前行,
是我们最好的祭奠和祈望。


今天——
共和国的旗帜为你们而降……

重建家园


道路断了——
可以再修、把沟壑填平;
房子塌了——
可以重建、让它焕然一新;
家破了呢?
……
金钱可以买到房子,
却换不来美满的家庭;
可是只要还有人——
就可以有个家,
人没走就是万幸。
只要人还在,
我们就会成为一家人——
共享一家亲。

在临时避难所里,
孤儿的号哭让人泪洒衣襟;
温总理为她擦干眼泪:

“政府会管你们的……”
因为我们有十三亿人的大家庭。

千里之外的工厂里
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你看那一顶顶帐篷,
一袋袋粮食,一箱箱药品,
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
乘上飞转的车轮,
搭载展翅的银燕,
带来了全国人民的一片深情。

你听——帐篷学校里,
传出了孩子们的朗朗书声;
你看——震后的地头,
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重建家园,万众一心,
恢复生产,众志成城!

听听他们朴实的心声吧——
党和政府这样帮助我们,
我们干劲十足,勇气倍增!
我们要让映秀锦上添花,

让卧龙凌空飞腾;
我们要让一个新四川雄起,

让天府之国重获新生!


(完)

——编辑部文科编辑室创作组(何毓玲、王方宪、金英、刘新英、金学影、赵素简)
作于2008年5月22-27日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何大姐这个应该发在作品会馆啊。
何大姐好诗歌。我帮你移动到作品会馆吧。还没用过这个功能呢,让我试试。
谢谢龙妹妹,请帮我移帖!我没想到。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这是为了迎合主旋律写的吧?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回复 5楼 的帖子

回花间,这是教育部七一朗诵用的。

作者里边有我们两个燕友,除我之外还有金学影(即南山积雪)。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是朗诵的创作。
最好配乐。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回复 7楼 的帖子

对,兮兮的提议好,配了乐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这诗目前已经通过社的审查,报教育部了,重点节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