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闲话才女

杂事忙完,在读郑姐姐寄给我的书,非常好看的《香奈儿的态度》,自觉很幸福。香奈儿于二十年代认识毕加索,彼时后者已经开始掀起立体派革命。香奈儿最好的女友,米希尔说“我来帮你防备这个男人”。香奈儿说“我只要防备你就行了”。

我觉得香奈儿非常牛逼的一点是抗干扰力。她这一生,接触过她那个时代所有最顶级的天才,佳吉列夫,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但是作为一个极具审美力的女性,她没有被他们覆盖,湮没,溶解,吞并。

再说回毕加索吧。毕加索几乎逼疯了步入他私人半径里的所有女人,她们被他遗弃后都处于半疯癫状态,潦倒度日。除了吉洛,她有幸拥有一根结实的神经,和废墟上再建的勇气和力量。再加上抽身尚早,得以全身而退——在她的毕加索的同居生活里,她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沦为他的保姆,用人,性伴侣,更准确的说是性奴(毕加索的性欲据说堪比西门庆)。她和毕加索的女儿,帕罗玛,长大以后做了TIFFANY的设计师,她设计了一款项链叫做“破碎的心”,是一颗金色的心,中间有一道淤痕,里面嵌着细碎的蓝宝石,为了纪念她父母的爱情。

我非常佩服吉洛的自救力,看过发现之旅的纪录片,暮年的基洛,脸上是支离破碎的皱纹,迷倒毕加索的那双绿眼睛明澈如昔,她在画作前面谈起她的创作生涯,一直在笑。毕加索的其他几任情人,奥尔加,头脑贫乏的舞蹈演员,玛丽,肤浅的美妇人,费尔南多,情痨的荡妇,不断需要新鲜艳遇的补给。而吉洛是个出色的画家。也就是说,除了情感生活以外,她还有自己的转轴,这种自转力,把她从泥泞的情伤中拯救出来了。

毕加索最仇视吉洛,我想是因为她有力的还击了毕加索自以为对女人百分百的控制力。天才都是一些被上帝选中的人,他给了你才华,敏感度,就会拿去你世俗的圆满,或者说,一种守拙才能得到的幸福。天才都是会飞的,跟在他们后面踉跄而行,多么的卑怯而羞耻。他们的爱,像吸尘器,又像除草剂,强烈,芬芳,却会吸吮别人的生命力,他们所爱之地,片草不生。

那天和小诺说起这个事情,她在大学里教艺术,不无惋惜的说,入学时,成绩最好的,都是女孩子,毕业时,成绩表上往前靠的,全是男生,女孩子都去谈恋爱了,然后才华全毁。最蹊跷的是,才女如果爱上才子,风格都会被他吞掉。我说是的,女人和男人的心理结构不同,一旦恋爱,她的兴奋灶会全部转移到男人身上。圆满的爱情,像甜品一样会让人慵懒和松弛,彻骨的情伤,则会让女人元神尽丧,光华全失。

张爱玲写色戒,让我感觉,这女人后半辈子,就只剩下一道伤口,她的心,就在这个窄窄的,逼仄的,锋利的刀口上,跳动,凌迟。卡米尔克洛黛尔,如果她不遇见罗丹,她可能会成为一代宗师,绝不至于凄惨的死在精神病院。托尔斯泰夫人,才情出众,文能写日记,武能理家事,可是给老托逼得精神崩溃,四十多岁还脱光了衣服在雪地里跑。米列娃,一个自学成才的残疾少女,成了爱因斯坦太太,放弃了自己的奖学金名额和物理学家的前程,专心为丈夫打理日常,而碌碌的十年后,不经允许,她甚至不能上丈夫的床。

坚持自我的女性,伍尔芙,除了自己以外,把她老公那根健康的神经也毁了。文学史应该记住这个伟大男人的名字,他用自我牺牲滋养了一个天才。弗里达,和风流老公对抗的结果是:肉体和心灵满目疮痍。她最出色的病历就是她的画册“我睡的时候,我的痛苦都醒着”。尤瑟纳尔,在孤岛上终老,和周围的人事都无粘结,她解决寂寞的方式,是和她笔下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同事们说尤瑟纳尔的衣着都像活在中世纪。波娃,她在精神上是非常依赖萨特的,和天才比肩的自得,是她骄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人最适合和天才生活在一起呢?《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爹考核两个未来女婿,有一道题目是音乐鉴赏加内力测试,结果精通音律的欧阳克吐血告败,粗人一个的靖哥哥混沌胜出……无知者无畏,而勇者无敌。有一些事情,强作解人实属无聊,站在隔离带之外,安静的去爱,去呵宠,对未知事物保持谦卑和润泽的心,更好一些。所以,暴烈鬼才三岛由纪夫,一定要找个非文青做主妇,而内米洛夫斯基,至死她老公也不太清楚自己太太的才华到了什么段位,却到法国政府那里,自动请缨替太太受死,结果被当成送上门的漏网之鱼,一起抓到集中营里洗煤气浴了。

[ 本帖最后由 周熙 于 2008-7-9 23:28 编辑 ]
才女回来了,
仔细看了,很多名字没见过。

除了情感生活以外,她还有自己的转轴,这种自转力,把她从泥泞的情伤中拯救出来了。----这句最有意思


[ 本帖最后由 emmer 于 2008-7-9 23:25 编辑 ]
艺术家型的天才,就像罂粟花,是靠一定的毒素来支撑其绝顶美的。
非艺术家型的天才,就不太容易制造毕加索式的东西。比如,钱钟书没有妨碍杨绛,王小波也不会制约李银河。
但是,罂粟之美常常又是不可抗拒的,这是那些男人的命,也是那些女人的命。她们无可挽回地成为后人唏嘘感叹的题材。
——好久没有读到黎戈的文字了。我一位朋友是黎戈文字的忠诚读者,经常问我:怎么见不到黎戈的文字了?
黎戈文字太震撼了,虽然我是男子,但是通过这个文字,对女人的理解加深一点了。

另外,我就喜欢才女。
参加交流
喜欢黎戈MM文字。 就是字体太小,读起来有些费力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原帖由 菜农 于 2008-7-9 22:26 发表
黎戈文字太震撼了,虽然我是男子,但是通过这个文字,对女人的理解加深一点了。

另外,我就喜欢才女。
别另外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原帖由 人约黄昏后 于 2008-7-9 22:42 发表
喜欢黎戈MM文字。 就是字体太小,读起来有些费力
nod//习惯性地去按“苹果+”,结果没按着。
哈哈,楼上的话把我笑惨了!
  黎妹妹好久不来了,文字精彩,慢慢咂摸,出味。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黎戈MM最近文字我倒基本读了,希望黎戈MM把最近的好文字放上来让大家分享。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7-9 20:20 发表
才女回来了,
仔细看了,很多名字没见过。

除了情感生活以外,她还有自己的转轴,这种自转力,把她从泥泞的情伤中拯救出来了。----这句最有意思
同意。这个比喻特别棒!
也很同意最后一段。假如不能完全对等,不如干脆什么都不明白。两个人每天大眼瞪小眼地交流思想,探讨艺术,大概真的很奇怪。

8好意思,邹大哥,本来想按引用的,结果按了编辑,自己还不知道,回头找自己的回帖,还很奇怪怎么没找着。
黎戈文字有种自说自划的随意性,好像笔记,信息丰富,见识卓尔,不入流俗,却也没打算要去招摇示人,属于充分自足自持的那种。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黎戈信笔清点这些洋才女MM,简直像谈自己的闺中密友一样,这样的阅读本事,赞叹。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7-9 21:21 发表
——好久没有读到黎戈的文字了。我一位朋友是黎戈文字的忠诚读者,经常问我:怎么见不到黎戈的文字了?
嗯?难道是我??
我也超级喜欢看黎戈的文字!
而且,看过黎戈的文章,我还会接着关注她文中提到的作家、书!
所以!我尤其要向黎戈道个谢,她就是我读书的小导师。
如果幸福的条件是爱与自我实现缺一不可,女人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幸福的可能?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喜欢黎才女的文字!
原帖由 周熙 于 2008-7-9 23:32 发表
黎戈文字有种自说自划的随意性,好像笔记,信息丰富,见识卓尔,不入流俗,却也没打算要去招摇示人,属于充分自足自持的那种。
严重同意。你这看法精到,再展开几句成文,可以做黎戈gg了。
黎戈的文字真是好看,不只好看,简直好闻。哈哈,并非恭维,真实感受。
菜农先生说“震撼”,我一路看下来的反应是喜笑颜开(就象有时看周先生的妙文一样)。那些才女的芳名背后都是些哀感顽艳、曲折凄怆的故事,被黎戈的笔一划拉,呈现的却是杂花生树、摇曳多姿,而且异香扑鼻,因为风情和道理都在里面了。
周熙先生的评价最到位,全面赞同。
不完全同意3楼周先生的一句,“非艺术家型的天才,就不太容易制造毕加索式的东西。”改日再聊。
期待林泉的批评,我的临屏不思之论,也可以变得清晰些了。
那天和小诺说起这个事情,她在大学里教艺术,不无惋惜的说,入学时,成绩最好的,都是女孩子,毕业时,成绩表上往前靠的,全是男生,女孩子都去谈恋爱了,然后才华全毁。最蹊跷的是,才女如果爱上才子,风格都会被他吞掉。我说是的,女人和男人的心理结构不同,一旦恋爱,她的兴奋灶会全部转移到男人身上。圆满的爱情,像甜品一样会让人慵懒和松弛,彻骨的情伤,则会让女人元神尽丧,光华全失。

——————俺也是在大学里教书的,看到的情况稍有不同,即使在法律这样的传统男性强项专业,现在毕业生的前10名肯定都是女生。

当然这些女生大多都没有谈恋爱谈到销了魂的,大多数情况下男生见了她们都失去自信。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一直喜欢黎戈的文章,读罢凝思,常生竹林听簘之慨~~~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花间好厉害,“簘”,我查了一下才认得~~
梅茗,五笔错一键,就成这样,你不提醒,我还不知道呢,幸好意思是一样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黎戈才女的文字要读的
好像是的,据我所见,法律系女生真的总体比男生更强悍。
这个太有意思了,也许是因为艺术这门职业不得不与爱情共享情感神经,所以才会被爱情干扰得这么彻底。

其实一开始看起来可能还不错,女生可以通过恋爱来占有男生的才华,可以不必太费力就地让自己一日千里,再然后个性就被湮没了,再然后无论结婚不结婚,就都被挖空了。
懒惰的后果。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吹笛先生:你在16楼的话,我当然善意理解为多少夸了我,但很不好意思,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夸。即便比黎戈文字再好上10倍的女孩子,也不足以让我如此放低。当然,这是来自你吹笛的无意冒犯,与黎戈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我的评语也多少隐含了对黎戈文字的遗憾。她的随意性(比如文章中一些毫无必要的枝蔓、排版、字体、标点错误等等)如同一个美女,太自足自持而疏于起码的打扮,多少也人为地掩盖了美女的国色,这是遗憾。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以灵魂介入和滋养。女性都是感情动物,较易受干扰,注意力较易发散。

有天和大非聊起性格和文章的视角,我大概属于写文章像说话,而且是对着知己,一对一那样说,没遮没栏,又很随意。

有人则是好像高堂阔谈,对着喧喧众人。那个视点和广角,也是难得的。

各位燕谈好友,夏安,我们今天下雨了,有点凉意。
原帖由 周熙 于 2008-7-12 12:11 发表
吹笛先生:你在16楼的话,我当然善意理解为多少夸了我,但很不好意思,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夸。即便比黎戈文字再好上10倍的女孩子,也不足以让我如此放低。当然,这是来自你吹笛的无意冒犯,与黎戈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
兮兮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与我有同感。
记得曾经和黎妹妹说起文字使用的规范问题,比方说的得地的使用、标点的规范等等。如此说来,咳咳,俺现在很想申请做黎妹妹的小秘书,在她美文妙语展示给大家之前,帮着外表拾捣一下。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这项任务?
回周先生,你用到“批评”这个词,让我都不敢讲话了。再一想大约是你的职业习惯——文艺批评。不过你喜欢用的另一个词更好:雅喜谈艺。“雅艺”境界太高,“喜谈”最好——因喜欢而谈。另外,这种风月闲话本来就是雾里看花,如何清晰得了。

你那句意思当然很对。我只是一下子想到毛泽东、密特朗、胡适什么的,都是“非艺术家型的天才”,背后都有女子守望成了神女峰。窃意以为还是个人追求、意志的因素。那些悲剧中,总是伟男奋斗于信念,才女献祭于爱情。
黎戈提及的名字许多我都不知道,也没精力去读。搜刮了一下脑子里的芳名(只有最普及性的哈),费雯利、施耐特、石评梅,神经长得比人还纤秀,难逃红颜薄命;狄金森、米切尔、杜拉斯,超凡才具相伴命运坎坷。那个卡米尔最让人心疼。若说是“艺术家气质”,同时代的柯罗可以把大自然当作“唯一的爱人,对她忠贞不二。” 她那么有才华(还那么美),怎么就不能稍许达观一些呢?这几位也罢了,或遇人不淑,或性情偏执,事业性质又纠结于人类情感。想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猜想她总应该会有着安详的幸福吧,就像英国乡村风景一样。不知道其生平,一查可好,让我结结实实“震”了一下,俗套的背叛带来的照样是毁灭性的伤痛,还好她后半生不错(阿弥陀佛)。到底什么人、什么事值得所谓才女为之“忠贞不二”呢?出于女性视角,我有时真觉得那些伤害制造者们简直暴殄天才嘛。但抽离开来看,社会和女子自身因素恐怕更主要。
有两个名字要特殊一些。莎乐美,曾做势鞭策尼采,最终迫得尼采说出“带鞭子见女人”的超级蠢话(这蠢话竟被一些人认做至理名言)。她一生交游广泛,著述亦丰。临终前,可以略含骄傲地说:“我一生都在工作。”鲜有女子能这样自我评价。还有一个阿伦特,老实承认,我所读甚少,不敢乱说,只好说她太奇异了。那非常的经历、痛彻的自我救赎、独创性的贡献,她真了不起。

回到世俗常情里来,“一种守拙才能得到的幸福”,与陈冲的话很相符:“没有故事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现代社会匹配当对的婚姻并不难找,难的是保鲜。倒不妨把那句千古祈愿引申一下:“愿天下成眷属者皆有情”,这样一来,从前期到后期,使爱情生命全周期都能保持稳定性、耐久性、自洁性,那就河清海晏、善莫大焉了吧。

这个话题很有趣,我忍不住夯不郎当写了一大堆,本想喜兴儿地乱谈一下,写着写着发现够风马牛的。胡乱凑个趣喽。

周熙先生说到枝蔓,我想那是黎戈行文的特色,有一种纷披摇曳的韵致,很少见,很好看。只轻声说一声,要是能把“牛”后面的字改为“气”,那文气会更统一一些。
俺一句病秧秧的话,引来林泉大帖,也是幸事。
关于男女间的爱情,我前帖所言,只是个囫囵印象,并不敢有所归纳。爱情好像也不堪被归纳,因为只要你胆敢归纳出什么,便总有东西脱颖而出,把你的归纳嘲笑成一个筛子。
不管是红颜终究薄命,还是薄命成就红颜,红颜和薄命这两个词总是亲热得难舍难分。
突然想起西尔维娅·普拉斯,被“可恶”的男人毁掉的才女们的另一个佐证。30岁那一年,这位女诗人开煤气自杀,元凶据说是有了外遇的丈夫,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人休斯。究竟是不是休斯造成了普拉斯的死,众说纷纭,材料堆起来能成一座山。我读到过有的评论说她死于长期的精神疾患,有的评论说她对爱情期许太高,才会受不了这样的落差。有一篇评论的标题非常有趣“普拉斯:死在西方女权主义的高烧时期”,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妒忌男人是因为他们有自由,能过双重生活:他们的事业和家庭。”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很像,一直都希望自己成为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内心却挣扎着不能认同伍尔夫笔下的“房间里的天使”,最终她们杀死了那个“房间里的天使”。她们杀死了自己。
并不是所有的才女们都被毁灭,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活到80多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还有一生狂放不羁的萨冈。她们两个仿佛是一路狂奔,最后冲下山崖的“末路狂花”。她们也是“高烧”时代的产物,或者说是“后高烧时代”的产物。高烧总有退烧的一天,现在这个时代似乎还并不完全合理,但已经合理得多。退烧后的时代,据说销路最广也最多产的作家是写《哈里·波特》的罗琳,她是一个单亲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