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阵”最乏味最没创意,现在还发现没人性。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陈丹青:一个开幕式局内人的感受  



       6月,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团队移进鸟巢,日夜操练。却说7月底8月初三场大彩排,虽非正式演出,但总算要在数万观众面前亮相了。此前我已看过多次演练,这三场彩排就跟着记者在后台混。

  午后1点左右,逾万演职人员开始陆续进入鸟巢庞大的地下室。男演员几乎全是大兵,女演员选自军区或地方文工团,他们据不同角色群散在指定点化装。古代造型分量吃重,两千多名击缶汉、八百多名船桨手,面妆尚称简单,近两千名汉儒宫女的浓妆和头饰,可就麻烦了,平均一位演员由两位化装师伺候,再加上另几场戏的数千名演员,真是人声鼎沸,望不到边。我猜,连资深导演也未必见过这等壮观的化装场面。

  四点多钟,面部化装大致就绪,只见唐女们耸着高高的发髻,插满银簪金饰,穿着汗衫、衬衣、牛仔裤、花裙子,球鞋皮鞋舞鞋拖鞋,满场走动,携手聊天,或成片坐开,歪斜瞌睡。儒生们的头顶则竖一先秦士子的笔直头饰,我叫不出名目,因是壮丁,成排坐着,不许动,惟游目四望走来走去的俏宫女。那二十几位将要吊上半空的敦煌飞天女浑身环绕精细的电线,像要执行爆破;数百名古船桨手活脱衙役,仿佛将去捕人;最是几百位活动字模的演员早在一楼大环廊集结,各自守在两尺宽窄的模具里,不得动弹,露个脑袋四处看——观众席看去,演员们齐整鲜亮花团锦簇,好精神,就近看他们浓眉厚妆油汗淋淋,十九是农村的孩子脸。饰演要角儿的职业演员自然标致而娇贵,另有隔间给他们细细慢慢地弄,我每从门口过,惊鸿一瞥。

  6点钟光景,全场轰然骚动,起立排队,分片领取戏服。没待看得仔细,周围已挤满古装人群,数千幅宽大的裙衣下摆彼此拂动阻碍,响成一片,只听男女领队高声吆喝着,他们排着队从各个出口涌向一层。一层,是鸟巢巨大的环型回廊,原已摆满各场戏目的大小道具,这时各区小门源源走出千百名演员,铺排蔓延,顷刻营营嗡嗡像个大蜂房——秦兵黑色,汉儒灰色,唐女分金黄与红绿三色,桨手蓝色,少数民族和儿童演员五颜六色,太极拳手和终场迎宾的男女少年一律白色。不少洋演员混杂其间,有肥壮的英国风笛手,有半裸体涂上油彩装扮野人的北欧人,有西班牙和南美的舞者……后来我才看见下半场数千名演员都在鸟巢外露天候场,一楼早已站满了。

  近7点,从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向体育场内望望,夏夜黄昏,倾斜高耸的观众席已然密密麻麻,人声如潮。小时候看戏,进场的一瞬最是惊动,但哪里见过这等大场面,此刻演员行将出场,我参与开幕式策划的初衷与私念,便是等这观望古人的一刻。

  我何以这般好古?所有古装都为今人改良,伪汉服、伪唐装、伪敦煌,但眼看一群群宽袍大袖及地长裙的男女迎面走来——聊天、打哈欠、弄手机——我的眼睛愿意相信他们是千百年前的祖先。当年汉高祖唐太宗登基、上朝、出巡,便是成百上千的官兵与宫女逶迤列队,如我眼前这般。现在他们散开、聚合,忽然群相坐下,一簇簇巨大的裙裾如花绽开,间中缀满浓妆的孩子脸和乌黑高耸的发髻,颤颤巍巍。宫廷画师顾恺之和顾闳中日日亲见宫中仕女,而后下笔描摹,现在我举着数码相机,这梦游古代的机缘,就是三场大彩排。

  开演了。通道口工作人员火急火燎大忙起来:上一场临近结束时刻,下一场演员阵容早已趁灯光转换瞬间,鱼贯进入,迅速到位,全场大亮时,忽已布列成阵,手舞足蹈了,数万观众自然是继续赏看,不知下场的演员们在东南西北口简直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出,一通过狭窄的出口即拔腿飞跑,让道给密匝匝挤挤挨挨即将登场的另一拨演员……汉儒和唐女们下场后纷纷撩起闷热的古装,边跑边脱,露出裙下的球鞋皮鞋舞鞋拖鞋,负责推送巨型彩柱的红衣相公们立刻脱去沉重的头饰,露出孩子兵的乱发,如释重负开颜憨笑。同时,最后入场的逾千名白衣女孩从不知哪里忽然现身,两人一排,望不到尽头,白花花一片步入鸟巢——当这壮观的奔忙一一行进时,场内音乐激昂汹涌,被海涛般的惊呼和掌声再三打断。临近尾声,回廊的许多区域已经空旷无人,惟剩下小武警笔直挺立,地下室里,想必数千下场的演员已在集体卸装。

  从中午到现在,这些从各地招募的逾万名演员苦等七八小时,上场舞弄不过四五分钟,便即仓皇退场。击缶演员训练了整整15个月,唐女汉儒也集结至少半年。这些孩子既不能亲见整场开幕式,8日当晚又无缘看电视转播,一位大连小姑娘眉间描着唐代的梅花印,平静地说:9日一早我们就上车回去了。

  近10点,为避开散场人流,我们提前离开。一出鸟巢,更是人山人海,紧挨着每条街口的每一道警戒线后,是满满当当老百姓的脸,有限爆发的焰火刹那间照亮他们,又复昏暗,但群众仍然惊呼哗笑,高举手机拍摄,毫无希望地希望着,巴望下一炷焰火。他们被隔开得那么远,几乎听不到场内震耳的音乐,可是显然站了整夜,来自全城、全国的四面八方。回望鸟巢,我想起小时候上海人民广场入夏支起杂技团大帐篷,买不起票,也不知到哪里买,但孩子们必定扯着爹妈,走去远远看看,也开心发狂。

  开幕式轰然闹过了。我想不到自己会介入这场大游戏,不然,会多一位冷然嘲骂的角色吗?我对任何竞赛没有感应,从不看体育节目,现在被要求陈述感受,写什么呢?

  团队的老少成员均已相熟,赞美他们,可能与赞美开幕式是一回事。我在非公开排练时,即一扫纸上谈兵阶段的疑虑,认定这会是一场壮观的演出,但回想多年来无数次会议,当初一筹莫展时遭遇的所有创作疑难,仍然有待清理,然而很难表达——我虽在局内,时常置身事外地看,事不关己地想。

  雅典的开幕式,休想超越,也难借鉴,希腊太优越。她是奥运会母国,这母国早古的所有造型符号,以新世纪的新美学与新技术作一番演绎,自必气势堂堂而顺理成章。此外,和就近数届各国奥运会开幕式比较,我相信,现在,张艺谋与他的团队自有说法——我已看到他们会怎样抑制兴奋,竭力谦虚——不过,一年多前大家为开幕式美学苦苦寻觅时,可不是这样。

  而希腊的辉煌仅在纪元前,中国的历史的罕见,是在连贯。这连贯的历史交给世界各国的首席天才去处理,怕也抱头鼠窜。从先秦到汉魏隋唐以至宋元明清,五十分钟歌舞一路叙述,谁愿夸口担当?何况此番是历史课必须演成开幕式,而开幕式不是历史课。

  历史篇幅的删削整合,好几个月,众人已脱一层皮。场面、招数、表演、节奏、意象、风格……在哪里?面对滔滔高见,张艺谋总说:现在不是在讨论美学。他叠起一脑门子皱纹敲着桌子:“干货!你给我干货!”众皆默然。所谓“干货”,就是你满口道理、主意再绝,你得可实行。即便可实行,上下场能否衔接?工程技术是否允许?操作时出现伤亡谁来负责?无数国内外大型表演用过没有?大量绝佳先例又怎样套用过来?陈意太高妙,百姓看不明白,效果太通俗,文化人便来讪笑,内容稍出格,和上面怎样周旋?花招不够新,何必辛苦一场?我原是资深单干,又常开口叫骂,此番大型集体创作,这才承认自以为是的指斥或献策,其实多么轻易而轻佻。

  忽然老张跳起来。每当他有一主意,总是起身绕桌来回暴走,同时叫道:“我先瞎说,先瞎说——这一段能不能这样……”于是如此这般,可是还没落座他就意态决绝地说:不行——他想起上一场的某个环节?想起别家早已使过的相似花招?或者,想起他自己倍受指责的大片?

  这时我打开手机念几则有色短信:哄堂大笑。蔡国强与舞蹈家沈玮常在国外,不熟悉这类本土的刻薄幽默,他们反应太慢,或凑过身要我再念一遍,张艺谋笑是笑了,也竟听不很懂,他也大讲笑话,但常在吃饭时间,且从不注意盘中什么菜:他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我现在有点明白——对不起,老张——巩大小姐为什么忍痛离开。

  然而大彩排前全体团队临阵受命,张艺谋的最后发言很简单:没时间自作聪明了。安全!现在安全就是顺利,顺利就是胜利。

  是的,此刻或许可以约略说起在民主时代已告失败失效的美学。两三位太庞大的名字,不必提了,但瑞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至今并未因第三帝国的罪恶与失败而完全消失,她的游魂,仍然有效。其前因,是瓦格纳与贝多芬,前因的前因——包括整个好莱坞早期大片的美学,包括前卫实验时期的苏维埃——则来自同样的源头,即罗马帝国。历经二十世纪的冷战与后冷战,这种美学与政权的覆亡同归于尽,但在别的区域,仅以美学论,它仍不失为动因与资源。

  张艺谋与他的同事们可能完全不存以上念头。中国总是另一场域,另一种不成其形态的形态。华夏的传统美学在上世纪初即告作废,在新中国更是无所作为的。过去半个世纪,我们的所有文艺与表演跟的是苏联。近三十年,苏联模式被成功摆脱,朝鲜的大型广场团体操虽则仍会勾起我们1960年代的宏大记忆,但在本届开幕式议题中绝对是避之惟恐不及的笑谈。但我曾试图提醒他们:倘若作为不带贬褒的词语,并仅限于文艺,国家主义美学绝对是人类意志与想象难以抑制的表达,尤当这种表达诉诸大型广场与超级盛典。意大利未来派的宣言——“个人”只是蚂蚁——在这宣言中并不知道会给日后的墨索里尼带来启示;而一士谔谔者如尼采,真的要对德意志命运负责吗?他为一匹被凌辱的马痛哭、疯狂,而他毕生迷恋并为之震撼的经验,未必是希腊悲剧或狂欢的酒神,而是步兵队严整划一的操练。

  我想说什么呢?我确定张艺谋和他的同事们同样不存以上念想。过去20个月,我目击全体成员义无反顾的热忱与激情(在眼下全社会的伪消费伪现代妄想中,这种短暂凝聚的集体默契真是久违了)与前苏联、美国、德意志或意大利毫无关涉,除了意志(假如这可以被称作是意志的话)。当今中国人的这种意志,我要说,只有一个深刻的理由,深刻到我们既不自觉也不肯承认,即百年的自卑——自卑,巨大的能量。什么是民族主义?以塞亚·柏林的定义,即渴望得到承认。渴望得到承认,即渴望竭尽全力竭尽所能的表达,最佳表达,现在可以说,不是政治,不是经济,而是被远远低估,甚至被长期蔑视而反复狎弄的文艺。我不认为承办奥运会是彻底洗刷自卑的机缘,但奥运会有开幕式,开幕式必须交给文艺。当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四十多年前成为党政历史的超级自我表达,今天,则不论制作者与亿万观众是否有所意识,开幕式试图在世界面前一举清除全民族的自卑。

  是这样吗?迄今,一位美国女撰稿人的话我以为最是恳切。她写道:“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百年苦难的补偿。”其实,中国早已在奥运会和各种体育赛事中出尽风头(真抱歉,我对此毫无感念),这补偿的药引与真正的快感,无疑,是开幕式。

  对这补偿的回答,最后是李宁。他飞升起来,万众瞩目,在鸟巢大碗边奋力奔跑。和其他奥运会相比,这一点火的构想变得很难评价,它超越绝招,甚至超越了象征。我盯着他整个身体与手势几乎不可能地努力伸向前面,伸向前面,一跨一跨地跑,忽然发现此刻中国人全都是李宁。这一念不是象征,而是实情:我非要到达那里,非要做成这件事,非要让全世界停下来当面看我做成这件事,像中国人常说的那样:“我拼了!”我甚至不感动,只是被惊呆,直到火焰被点燃,我不再惊讶,那就像所有奥运会火炬被点燃时一样。

  我可能没说清楚。至少,开幕式小组的全体人员过去几年全是李宁:拼了!没有选择,没有退路,我们无论如何必须到达那里,时间是2008年8月8日,地点是北四环的大鸟巢。

  2008年8月11日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电视上没听清念的啥

贾陆英:解读开幕式上孔门弟子吟诵的《论语》格言
2008-08-15    贾陆英    光明博客   


在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中,三千孔门弟子褒襟广袖,峨冠博带,手持竹简,且舞且吟,在“孔子周逰列国图”的背景下,沉稳庄重,神采飞扬地诵读了《论语》中的六句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这是子夏借用孔子的话,为那个认为自己没有好兄弟的司马牛解忧愁。言辞恳切,情意浓浓,却道出了一番人世间的大道理:一个君子,只要对事能敬,没有过失;对人能恭,依礼而行,那就四海之内、普天之下都是你的兄弟,何必害怕没有好兄弟呢?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我国民间流传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孔子的这个思想作了通俗的表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公平、正义成为全人类普遍认同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政治家的高度关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秉持的“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为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而行,就会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就可以走遍天下,切实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关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深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团结互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朝闻道,夕死可以!”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范畴,或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或指事物的法则、规律,或指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是学问的真谛,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先秦诸子对于“道”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但都把“道”作为自己学术的最高概念。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我早晨得知了真理,即便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这是极而言之,表达了孔子执着而迫切地追求真理的心情。 孔子还为自己和学生规定了一个生活的方向,就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追求真善美,这是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由于种种原因,各民族在文化和信仰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只要在追求真善美这个最高理想上是一致的,就有可能在加强交流与沟通中,加深理解,互相学习,积累共识,缩小分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所提供的条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竞赛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奥运会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作出了贡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孔子教导学生子路的一段话。他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诚实和谦虚的态度。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累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局限,有所知,也有所不知。一个人,如果不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物或知识,或者不懂偏要装懂,就是自己阻塞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道路。只有实实在在地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才有可能把不知转化为知,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是知也”的道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这个新事物、新知识大量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创造自己美满幸福的新生活,更要有毛泽东曾经说过的“本领恐慌”之感,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北京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向各国人民学习的极好机会,我们只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抱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态度,才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仅要有诚实和谦虚的态度,而且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而无所得,甚至于不辨是非真假而上当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丧失信心,甚至陷入疑惑,走入邪门歪道,那是很危险的。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和整理诗、书、礼、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从中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这就叫“温故而知新。”再把这些知识和自己的理解、体会传授给学生,这就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子一生的事业,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主要原因是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10户人家之中,必有像他那样忠信的人,而未必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好学”,这正是孔子有别于他人、又长于他人的地方。孔子“学无常师”,不仅善于向书本、向前人学习,而且重视向他人、向实际生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真实写照。人要知道自己的模样,就得照镜子。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得以他人为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他人的长处,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人的短处,要“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要检点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孔子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了“贤者”,要想着向他看齐。见了“不贤”的人,要自我反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孔子关于如何以他人为师的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人生启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孔子提出的君子之道,是成为君子的三个必要条件。“知”就是知识和智慧。人能勤学敏思,有了知识和智慧,才会明道达义,故而不为各种是非和利益所迷惑。“仁”就是对于他人的爱心。人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才会品行高尚,胸怀坦荡,内省不疚,故而无所忧虑。“勇”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牺牲。人能见义勇为,才会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志道直前,故而无所畏惧。在这三条中,“仁”是道德核心,思想境界;“知”是学问和智慧,“勇”是胆量和行为。“仁”是体,“知”和“勇”是用。关于“知”和“仁”的关系,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就是说,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学问和智慧达到了条件,而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天下,最终也必然会失去。关于“勇”和“仁”的关系,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就是说,仁者一定勇敢,但仁者之勇是大智大勇,是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而缺乏仁的精神的“勇”,是匹夫之勇,会干出许多伤害仁德的事,是不可取的。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孝,他提出了一个从“亲亲”开始,对父母讲孝敬,对兄弟讲友悌,对朋友讲忠信,扩而充之,“泛爱”天下之众的“仁爱覌”。这是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表达,是人性的体现,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怎样实行这个仁爱覌呢?孔子提出了两条: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所强调的是宽以待人的精神,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起码的要求。一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所强调的是真诚待人的精神,自己想立得住,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立得住,有所作为;自己想事事通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事事通达,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这两条就是孔子学说中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掛在了联合国大厅里,成为人们公认的普世伦理。



2005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主办了“孔子文化节”,在全球联合举行了祭孔大典。这说明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上六句千古流传的孔子格言,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极好教材。我想,这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编导者们,以壮观的场面推出孔门弟子吟诵《论语》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