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女儿在中国的一个学期

我八月下旬把女儿和儿子带回中国,让他们经历一个学期的中国教育(同时也有机会学习中文)。儿子差不多六岁了,在美国该读一年级,考虑到他的中文水平和这里一年级学习进度,决定放在一个私立幼儿园。这里主要谈谈我的女儿。她十一岁,刚在美国完成五年级,照理应该读六年级,考虑到她的中文程度和中美课程的差异,现在放在我们住处附近的一个普通的小学里跟四年级学习,计划学习一个学期,明年春节后返美。女儿五岁前大部分时间在中国,五岁去美国时中文流利,但拼音,阅读都是在美国中文学校和家里学的。两个星期下来,中文现在基本能跟上。这是背景。下面是我给各位一起的探讨:
如果把我女儿的这个跨国经历看作是个试验,你会预测她会有怎样的反应?她会怎样果感受中美教育,文化的反差?你会怎样看她可能的变化?
在过去两个星期我已经收集了一些有趣的“收据”,我将适时与有兴趣的网友交流,分享。
最后一行,应该是“数据”
女儿第一天上学的“文化震惊”(cultural shock)是厕所里边每个厕位没有门!其次是老师这么凶啊!
谢谢各位的兴趣和版主的提携。
女儿更诧异的是见到一位老师用“你怎么这么笨”来训斥一个学生。她把所闻发EMAIL给她在美国的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回EMAIL说我们不会对你动粗口,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多作一些观察,下次谈谈你看到的一些好的方面。
女儿本来是不愿意来的,主要是她的那些朋友(大部分是中国人后代)给她的“警告”,诸如功课多,负担重。但我分析还是因为离开熟悉的环境(包括自己的朋友),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担心语言上跟不上。现在两个星期下来,她并没有太大的不适,语言也基本跟得上,应该说过了第一关。女儿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班主任老师打了招呼(美国来的小孩,临时“留学”一个学期),其他任课老师对她相对也宽松些,这样,我的“实验”也就不那么纯粹了。      
   最初的反差,如要戴红领巾(虽然少先队还没入),上课前老师来了要起立说“老师好”, 女儿都已经习惯了。现在我关心的是深一步的问题,究竟在这里有哪些方面可以加强。数学一般认为我们这儿比美国小孩学得深一些,扎实一些,所以准备重点加强,语文已经开始写作文,对她有很大的帮助。第一篇文章老师要求记述“成长中的一件事”,女儿选了她五岁刚到美国不懂英文有位小朋友主动帮助她的故事,我觉得这也挺切题,但又担心写得过于成人化了,又掉入了中国语文教育那种儿童写文章照着老师的期待过于强调“道德含义”而失去童趣和真率。 中国的老师对作文的要求比较千篇一律,不鼓励,认可多样化。这是一个问题。久而久之,小孩写出的东西容易雷同,缺少个性。我女儿在美国爱读哈里波特之类的书,自己也写了类似的上百页的小说,她有些诗也写得不错。现在可以看看这个学期她在写作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女儿上学两个多星期了。问她是否结识了一些能说说话的“朋友”。她说没有。我问吃午饭时间没有跟班里同学聊聊,她说吃午饭是不准许说话的。这让我大吃一惊。美国学校午饭时间是社会交往的最佳时间,有些中学学生把午饭时间看作他们在学校最享受的时间。但可能限于小学午饭时间上的限制,还有怕吃饭说话噎着,所以这样做。我问她什么时间能和同学说说话,她说体育课。
本来让她在学校吃饭是为了让她有更多机会跟同学交流。如果中国小学生社会交流,交往如此有限,长此以往,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会有缺陷,包括学会自尊同时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学会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冲突,学会沟通的语言技能,理解朋友的含义,等等。这次走了北方一些省市,发现怎样在学校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空间是一个迫切的任务。许多寄宿学校的管理是军事化的,兵营化的(有时及其严酷,骇人听闻),说到底是为了升学率。
雅萍的要求无法满足,这次回国什么都没带。
回茶兄,
据我所知,美国的数学教学开始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以后不断回来,重温,细化。有好处,强调其中的道理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缺点是系统性,连贯性差,结果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美国教学重归纳,中国教学重演绎,似乎从小学就开始了。至于美国的数学教学是否在“数学思维”上好于中国,这就见智见仁了。看看TIMSS的研究结果吧。美国表现总体上平平。
现在数学课有一个“一课一练”,还没有搞清楚这和传统的家庭作业有什么不同。

回小妖怪:是啊,我也不知道我女儿的这所小学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多大代表性。
回菜农:我小时候都是中午回家,所以并不知道在食堂里吃饭是怎么回事。所以主要是凭在美国生活的观点。
至于上海的小学是否都像我女儿的这所那样,我想会有差异。她的学校属于比较普通的一所。虽然操场显得破旧,学校里设施还是应有尽有,如电脑房,语音室。我还没有机会听听课,那样可能有更直观的看法。
回老木匠:这样的观察,无法完全客观,难免挂一漏万。但我尽可能不带过多的预设立场。但文化的差异是显然的。一般而言,美国教育体制比较宽松,是个“shopping mall”,有兴趣,吸收能力强的可能大包小包往家里扛,没有兴趣的可能浮光掠影,早早开溜,好的也能活得不错(如开车送邮件,也能挣个四万),坏的变成了混混。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流水线生产,胖的瘦的,愿意的不愿意的,全都上流水线去处理一番。
课间交流有两种,老师学生一问一答,针对某个问题,甚至某个概念,某个词语,还有一种是相对更开放的讨论,学生有比较充分展开的机会,比如为什么自己的意见比其他同学的更站得住脚。我问了一下女儿,前一种居多,而且老师主要是挑那些上课走神的小孩。这两种提问,从内容到方式都不一样。
至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主要是指那些非学业方面的,这在我女儿的学校显得很不够。
这次到北方,可能看到有些学校也在推行更多的讨论式的教学,但总体上,不是“草根”的文化中固有的东西,根基不牢,很容易被一言堂的授课取代。也有个别重点中学,校长说我们这里不用“探究式学习”,让我差异。
如果中国大的语言环境依然是上面定调子,下面作传声筒,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更多主动学习,更多的“主体意识”,还有相当的困难。校长们,教师们熟悉的一套,还是有强大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