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时东陆:什么是艺术

时东陆:什么是艺术


时东陆   

    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大师安迪 沃霍尔曾经给艺术下了这样的定义: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商业是最棒的艺术。那么对于艺术本身,能卖出好价钱的就是好的艺术。 ( http://www.tecn.cn )
    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之一在于“艺术价值” 的定义。比如,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艺术并没有所谓的“进步艺术,” 也没有“高尚” 与“低俗” 艺术之分。后现代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典型是法国艺术家Marcel Duchamp的作品“水池” (Fountain) 。其实,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已经由工厂制作完毕的小便池。Dunchamp告诉人们:你们看它,这就是艺术,是已经“完成的艺术” (Readymades)。 ( http://www.tecn.cn )
    艺术评论界认为,“水池” 是后现代的开端。因为这种意识明显地背离了现代艺术的思想:纯真,追求,原创,普世,价值,为艺术而艺术。基于这种思潮,从现代艺术中引发了许多后现代的艺术思想和作品,包括所谓的“前卫艺术。” 其中最典型的有:“抽象表现主义,” “行为艺术,” “装置艺术,” “波普艺术,” “流体艺术 (Fluxus) ,” 以及“简洁主义(Minimalism) 。” ( http://www.tecn.cn )
    但是,无论是现代还是后现代,所有作品仍然充满“艺术性。” 即便是那件开创性的“水池” 也带有工业设计的成分与文化内涵。其实,安迪的三件代表作品:侃默西红柿酱罐头,可口可乐瓶子,以及梦露的画像,也都无法脱离“艺术” 的创造,美国文化的特点,以及时代思潮的宣泄。 ( http://www.tecn.cn )
    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艺术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后现代思想的基础上,今天的艺术早已脱离现代的束缚,甚至超越了后现代的理念。艺术已经走出上世纪的“艺术框架” 而形成了作品与观者的时空转换。 ( http://www.tecn.cn )
    21世纪艺术的特点是:任何东西 (包括人与物) 都可能成为艺术品,只要有其艺术的表现环境,比如艺术馆。换句话说:任何展示在艺术馆内的东西都可视为艺术。 ( http://www.tecn.cn )
    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笔者2008年9月参观了上海美术馆的“双年展。” 如同每次去艺术馆一样,我首先在心理上已经下意识的准备去看“艺术。” 由于这种心理准备,那么在展厅里看到的任何展品都会被毫无疑问的看作是“艺术品。” 我认为每一个去看艺术展览的人 (至少是大多数) 都会有这种心理。 ( http://www.tecn.cn )
    更为确切的说,当人们计划去看艺术展览时,他们首先在心理上做了下意识的假设:艺术馆内展出的肯定是艺术品。人们绝对不会质疑这一点。这与去逛古董旧货店完全不一样。因为在那里,人们首先会怀疑物品的真实性。他们会首先假设:东西可能有假。 ( http://www.tecn.cn )
    因此,艺术馆本身会对观者造成一种十分自然的“暗示” :在展室中陈列的都是艺术。或者给予人们一种隐含的信息:非艺术品不会出现在艺术馆内。 ( http://www.tecn.cn )
    古董店与艺术馆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由观者而后者由展者决定展物的实质。这种局面非同小可,因为这样一来艺术馆便可以给予任何物品这样的标签:只要在馆内展出就一定是艺术品!由此,艺术馆具备定义任何物品为艺术品的无上权力。 ( http://www.tecn.cn )
    使得人们毫无质疑的认为自己所看到的是“艺术品” 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对每一件展品“艺术性” 的表现方式。比如展室的艺术设计,展台的艺术渲染,灯光布置,空间感觉,等等。由于这种刻意的艺术渲染,不仅使得展品的“艺术性” 得以提高,而且让人们更加无法怀疑面前展示的的确是一件“艺术品。” ( http://www.tecn.cn )
    由于这种心理假设,人们会带有一种艺术享受的感觉去观展。他们会特意穿上比较讲究的服装,女士会戴上艺术色彩的首饰。在艺术馆中,人们甚至会在行为上都比较儒雅,因为,看艺术展览的确可以给予人们一种视觉,心理,情绪上的艺术享受。但是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展厅,展品,观者,只要是一种观赏艺术的活动,许多行为和意识都是“装” 出来的 (pretentious) 。事实上,这种“装腔作势” 就是一种感受艺术的有效方法。 ( http://www.tecn.cn )
    我们现在回到对于艺术的定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暗示,“今天的艺术” (以示区别现代与后现代艺术) 可以是任何物品,只要它出现在艺术馆特殊环境中。 ( http://www.tecn.cn )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笔者自然科学出身,从未受过任何艺术训练。但是可以证明,由本人在上海美术馆内展出几件物品,不会有人质疑它们的“艺术性” 而完全把它们当作“艺术品。” ( http://www.tecn.cn )
    这是我的设想,但绝不是艺术创造:
    1号展品:在上海艺术馆2楼的某一个展厅中间用白色的海沙自然地摆一个沙堆,旁边置放一个堆沙用得旧铁锹。然后用白色的艺术灯光照亮这堆白沙。 ( http://www.tecn.cn )
    2号展品:让农人把成熟的稻子打成小捆 (完全按照农人自己的要求, 每捆直径5公分) 。然后把这些成捆的稻子分排整齐的布置在展室的一角。可以每排前后部分重叠,并且放数排。同样用艺术灯光打亮。 ( http://www.tecn.cn )
    3号展品:把一件很旧的布制白衬衣和牛仔裤用铁丝撑开,并上下固定 (衣上裤下),悬挂在2楼与3楼的楼梯空隙之间。一共放十件同样的衬衣和十条牛仔裤,并列依次排开。 ( http://www.tecn.cn )
    ……
    沙堆如果放在路旁,衣服如果在卧室内,稻子如果在田里,不会被认为是艺术品。如果出现在上海美术馆,尤其在“双年展期间,人们可能会质疑它们的艺术性和艺术水平,但是不会认为它们不是艺术品。事实上许多观者都会对艺术馆内的展品品头论足。但很少会有人质疑它们是否是属于艺术品。因为艺术馆已经给了它们艺术品的标签。 ( http://www.tecn.cn )
    这样一来,“艺术” 完全可以这样来“创造:” 只要有人资助,可以雇用专门人员设计室内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灯光与展台 (完全唯形式) 。随机地寻找任何物品,图像,声音,人物,作为“艺术展品” 摆放其中。在整个过程中无需艺术家主体,而完全采用市场包装,发布记者招待会。可以肯定,无艺术家参与的活动可以得到其它“真正艺术展览” 的效果。 ( http://www.tecn.cn )
    这就是“今天艺术” 的特点。艺术已经完全的失去内容而仅仅留下形式。不需要讨论进步与价值,没有高尚与低俗的区分,尽可能的脱离时代的空间感,我们所需要的“艺术”就是一种“装” 出来的感觉。 ( http://www.tecn.cn )
    古典时期:艺术是美的特殊表达,因此艺术品仅仅属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
    现代时期:艺术被商品化,于是商人即拥有艺术,也拥有艺术家。
    21世纪: 艺术失去了目的与内容,从而蜕变成一种纯粹的形式。
    “艺术” 成为我们今天的课堂,学位,书籍,评论,名望,利益,以及一切我们在艺术职业,商业文化上赖以生存所需要的理由。至于艺术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 http://www.tecn.cn )
    21世纪的人类已经失去一种价值的判断。上世纪的世界,人们还可以理直气壮的争论自己的“主义,” 并且用艺术来表现自己坚信的“思想。”而今天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就是宗教的冲突。利益里面没有真理与价值的判断,宗教更没有可以讨论的余地。于是,艺术这位美丽的女神,无奈地脱下她的外套,悄然而去。留给人世的不过是“装模作样” 的“艺术” 游戏罢了。 ( http://www.tecn.cn )
    20世纪:能卖出去的就是艺术。
    21世纪:能在艺术馆内展出的就是艺术。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生活不是艺术

很难说,也很好说。什么是艺术见仁见智,但截止目前有两大思路:一是以形式为界限,把富有美感但并不致力于实用的形式化的东西归于艺术;一是要打破美而无用的艺术形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认为艺术无处不在,无所不是。本人赞同前者,因为日常生活就是现实,现实不是艺术。艺术是超越现实而存在的。呵呵,随便说说。
欢迎茗艺参加讨论~

谢谢斑竹

谢斑竹鼓励,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怎么没人跟茗艺PK呢?
那个谁,那个叫“砖重”的潜水员  ~~~你一言不发是为哪般,何以见得你的砖就是重的?快来PK~~~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艺术就像一条疲惫的河流,已经走到了河道尽头,复古即是回流,停滞犹如淤堵,后现代的方式好比蒸发,上升成云再降落成雨。从表面上看起来,后现代艺术的自我内在严密性变得松散不堪,可事实上恰恰是对生活本身的开放态度给予艺术重生的机会。在生活和艺术彼此渗透的观念下,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的确模糊不清,但我们依然可以判断:哪些是有意思的作品和没意思的作品。
   顺便说一下,主贴对词汇的翻译缺乏通用性,容易让人产生迷惑:例如: Fountain 一般不译为“水池”,而译成“泉”。    Readymades 不是“完成的艺术”,一般译成“现成品”。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原帖由 水色 于 2008-10-6 15:14 发表
艺术就像一条疲惫的河流,已经走到了河道尽头,复古即是回流,停滞犹如淤堵,后现代的方式好比蒸发,上升成云再降落成雨。从表面上看起来,后现代艺术的自我内在严密性变得松散不堪,可事实上恰恰是对生活本身的开放态度给予艺术重生的机会。在生活和艺术彼此渗透的观念下,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的确模糊不清,但我们依然可以判断:哪些是有意思的作品和没意思的作品。
   顺便说一下,主贴对词汇的翻译缺乏通用性,容易让人产生迷惑:例如: Fountain 一般不译为“水池”,而译成“泉”。    Readymades 不是“完成的艺术”,一般译成“现成品”。
砸砖来了。“砖重”这个家伙,也不来响应号召。
“艺术与生活彼此渗透”,这已经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了,现在每一个艺术专业的硕士生写论文,几乎都要操一句这样的口号。然而,在我们对这句口号的理解停留于口号的情况下,它其实毫无意义。有必要想一想,艺术在什么情况下与生活互相渗透?如何渗透?
“我们依然可以判断:哪些是有意思的作品和没意思的作品。”这句话具有同样的模棱两可性,试问:用什么标准判断?“有意思”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报刊空前发达的时代,我们看来习惯“大题小作”了,对于“什么是艺术”这样的问题,居然也可以用2千字打发了事。
还是水色老师解释的艺术。
按照勇健兄的意思,写多少字才能解释艺术?
回猪头:我说的“2千字”云云,其实并不是在数字数啊。伏尔泰论美的那篇名文,也不过2千字左右吧?
哈,一不小心竟又把砖给扔了出去,扔得一点也不艺术,赶紧走人也。
谢谢勇健和猪头回帖。   

      有意思和无意思的标准在于作品给读者提供的回味空间。后现代艺术绝非无可无不可,历史上大量的无意义和重复性作品数量如尘却无缘青史。当然这也导致了它的难题,生活化的作品太容易变得没意思了,因此风格流派的变换竟如霓虹闪烁一般,美国在战后二十年里创造出来的艺术流派比欧洲此前两百年里创造出来的还要多,正是这个原因直接导致80年代欧美掀起了大规模的复古潮流。
    艺术融入生活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可以是题材性的:例如波普艺术对流行性视觉元素的极度偏爱。可以是材料性的:例如达达主义所开创的现成品艺术的先河。可以是环境化的:将艺术从美术馆和博物馆里解放出来,与自然和人融合在一起,例如环境艺术和大地艺术。 可以是概念性的,例如激浪派主张取消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 将打喷嚏和蝴蝶打架也看成艺术。还有更激进的直接由艺术来参与改善社会生活,将社会本身作为一门艺术在创作,例如波伊斯的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节上的作品《7000棵橡树》,很温暖的一个作品,由德国民众的自愿长期常与来共同完成,用艺术的方式为战后一蹶不振的德意志民族疗伤。

时东陆非艺术业内人士,该文不过是他观看展览以后所做的一翻思考罢了,它代表了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对艺术的普遍困惑。所以我觉得阿吕此帖贴得极好,它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讨论空间。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准备报考水色老师的研究生,没有前现代的基础,能否学后现代艺术啊?
原帖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08-10-6 19:04 发表
准备报考水色老师的研究生,没有前现代的基础,能否学后现代艺术啊?
猪头兄啥时候也学会了俺们燕谈高段位粉丝捧杀菜鸟的毒招,我不带研究生,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当诸多人把生活看作艺术,把稍加修饰或改造甚至不去改造的东西放在艺术展演场所让人们当作艺术来欣赏的时候,我们认为对启发人们思考艺术是有帮助的。但这些东西很难具备艺术的品性。即使是杜尚的小便池被艺术馆收藏,但也只是因其“观念”价值而非“艺术”价值。人类因界限而文明,在当今信息爆炸、观念变幻、人们无所适从的情形下,弄一弄、玩一玩可,但模糊界限则很危险。
茗艺兄所说,正合微意。只是俺不太敢说,怕水色妹子一顿狠批。

回复 12楼 的帖子

还是带我吧。不用后现代,直接蒙太奇,然后有水色姐姐照应,我就蒙混过关了。不带猪头,让猪头从古希腊学起。
水色云:“艺术就像一条疲惫的河流,已经走到了河道尽头,复古即是回流,停滞犹如淤堵。后现代的方式好比蒸发,上升成云再降落成雨。从表面上看起来,后现代艺术的自我内在严密性变得松散不堪,可事实上恰恰是对生活本身的开放态度给予艺术重生的机会。”

事实上,艺术并未走到了河道尽头。经典艺术仍然在运行,人们对于经典的认可表明了真正艺术的永恒性。所以在现代艺术之后有所谓后现代艺术,是因为人们厌倦了经典艺术的形式,尤其是那种严密的结构。这种结构使人类感到沉重。这种沉重的结构负载着人类文明的诸多优点,也暗含着文明的数不尽的缺陷。尤其是经典艺术被所谓贵人、富人拥有且用来标榜的时候,经典艺术的缺陷就曝露无遗——这种现象对文明是有害的,它会走向文明的反面。

艺术的形式需要创新,也是该创新的时候了。后现代艺术(如果是艺术的话)在形式方面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其探索的源泉和指向均是日常生活。正如水色所言——后现代艺术“对生活本身的开放态度给予艺术重生的机会”。
时东陆兄是十多年前在芝加哥的旧识,现在辛辛那提做教授,本行是物理,业余兴趣很广泛,喜欢和大家讨论一些大题目,但思路大多出自于其所受理科训练。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原帖由 emmer 于 2008-10-6 22:22 发表
还是带我吧。不用后现代,直接蒙太奇,然后有水色姐姐照应,我就蒙混过关了。不带猪头,让猪头从古希腊学起。
幽默!!!!!!!!!!!!拿要学多久啊?水色教的知识可都是28世纪的啊!
哦,先轻轻吱一声,俺喜欢让生活跟艺术接轨,或者说,让艺术渗透到生活里,目的是用艺术改变一下满目疮痍的现实生活~~~~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谢谢茗艺的参与。
所谓河道的尽头指的是艺术历史的发展,如果艺术只能以经典的方式存在,那基本就是完蛋的意思了。经典永远只会给人压抑感,因为它不说时代的语言。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吱。王尔德好像说过是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诸位怎么看这句话?生活模仿艺术,就是艺术对生活的渗透吗?似乎当然是这样,倒过来,生活对艺术渗透,看上去也不太可能啊。
主帖的说法似乎太偏激了,这次上海双年展我还没去看过,但是看过主办方提供的一些资料照片。那个火车的展品就挺震撼的,作者有整整一本摄影集去诠释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看完这些就会让人感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反正我是门外汉,对艺术品要求比较低。但艺术品再怎么现代,总是和它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它总是意味着比它本身更多的东西,不可能就是日常生活的摹本。
    沙堆如果放在路旁,衣服如果在卧室内,稻子如果在田里,不会被认为是艺术品。如果出现在上海美术馆,尤其在“双年展期间,人们可能会质疑它们的艺术性和艺术水平,但是不会认为它们不是艺术品。事实上许多观者都会对艺术馆内的展品品头论足。但很少会有人质疑它们是否是属于艺术品。因为艺术馆已经给了它们艺术品的标签。  
海德格尔关于凡高的《农妇的鞋子》的那段极其经典的话,应该就可以反击这段话。这段话相信差不多人人都读过。

海德格尔举了一个可以传世的例子,凡·高的画《农鞋》,它象征着农妇的生活世界。
“农妇穿者鞋在田间劳动。只有在这个地方,农鞋才作为农鞋而存在……农妇的艰难步履透过鞋上那因磨损而形成的黑洞显现出来。原野上寒风呼啸。整齐的田埂伸向远方。这双起了皱的僵硬而笨重的鞋凝聚着农妇缓慢跋涉时的坚韧和刚毅。皮质鞋帮携带着泥土的潮湿和丰盈……这用具体现了农妇对面包的确定性的无怨无悔的焦虑,凝聚着她在经受了匮乏的考验之后所感受到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包含着她对即将来临的分娩的担忧以及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是所发出的颤栗。这用具属于大地,却在农妇的世界中得到保护。”
可见,凡·高所画的决不是平平常常的一双鞋,而是通过农鞋揭示了农妇的存在,揭示了她的整个世界。


(这段文字是网上摘的,来源就不注明了)

俺来佐证一哈俺的想法:

“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波伊诗)
——那么,艺术的目的是什么?俺脚得,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美感,懂得如何创造美寻求美享受美。比如,诗人写诗取悦他的心上人,非常香艳,也非常生活化,哈哈哈~~~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回复大兴

原来主贴作者是总舵旧识,俺最喜欢热心关注和思考艺术的界外人士了,在此遥遥致以敬意。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艺术、美,我觉得是一种震撼,或者说震惊,把人从日常生活的习以为常中震出来,暂时陌生化,暂时疏离,暂时灵魂出窍。

回复艾默妹妹

各类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为生活艺术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艺术的生活化也是真的在发生。这个做法的源头来自中国的老庄以及佛教禅学,后现代很多流派都在教导我们放开手,不要用粗暴的艺术家之手去破坏事物本来的样子,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双艺术家的眼睛,忘掉事物的概念和用途,像观看艺术品一样去观看它,也许它本来就很好,很美,很艺术。

梵高不属于后现代,他是现代艺术的开路先锋。距离“生活的摹本”自然十分遥远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原帖由 水色 于 2008-10-6 23:43 发表
各类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为生活艺术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这句话让我想起包豪斯和克利。水色姐姐什么时候有空,能不能介绍一下?

回复28楼

改天下点图片来玩玩看咯。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只要有生命的感动,就有艺术,不管悲观乐观,消极积极。呵呵。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