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城市性格:感受北京、上海、南京

看了皮皮的“上海地图”颇有小感。顺便想起在中国几个较为有特点的城市,浮光掠影描其特点:

北京:让你“不服不行”的城市,也是在一片苍老的胡同和最后的皇宫之间竖立起来的一座城市,像莽汉一样林立着许多巨型高楼,偶能约略露出一些红墙绿瓦的皇家建筑,增添了这座城市的威严。北京因其首都之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诸多新艳的潮流也常常从这里荡起。北京因权力的延续而显得威严和蛮横,中国最粗壮的大楼都集中在北京,马路也比其他城市宽阔许多,只是树长得不怎么样——没办法,太旱!北京人给自己渐渐变大的城市叫“摊大饼”,据说将来北京的十环可以把昆明包进来!在中国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心地位使全国人民都不敢当面说“不”,除了各地的省级一把手外,其他层次的官员进了北京都不好拿自己的官衔说事。一个街道大妈可以把一个厅长教导半个小时还不撒手。在北京人看来,全国除了上海以外都还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北京人戏称自己为世界“四大堵城”,交通的拥堵成为北京一个死症,也成为一大特色。北京人似乎不太在乎这种堵劲,在这座城市北方人居多,他们喜欢扎堆的热烈性格让他们不觉得太妨碍他们的生活。北京有说不尽的幽默——大概只有皇家气象的城市才有的幽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显示出北京人调侃性的宽容。北京人幽默的语言就是北京的魅力,北京人无上的优越感造就了这种调侃色调特强的幽默。北京人对于京外人的基本称呼是“外地人”,新中国建立后变成了“外地同志”。

上海:最让北京人嫉妒而又羡慕的城市。这座殖民色彩奇浓、在滩上崛起的新贵自19世纪末起就引领了中国的现代思想和现代化风潮。现代中国的诸多重大政治变革都同这座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平时似不关心政治,但许多情况下中国需要变革都会从这里涌现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上海最外在的表象是其数量密集、造型西化的高楼。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成为上海的标志。在上海人看来,全国除了北京以外可能再没什么城市。上海人很小气,但整个上海却很有气度,因此往往被称谓“大上海”,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了电视塔,惟独上海把自己的塔称作“东方明珠”(还好没称作“世界明珠”)。上海似乎在“东方”这个词上颇下工夫——潜意识地认定自己就是东方的代表了。中国人似乎认可,不知西方人还有那个岛国日本认可与否。上海人很文雅,但江湖气息也有,因此能在上海练滩成功的人也往往很有点豪气。上海的城市建筑虽然特点现代,但也隐含着许多危机。尤其是夏天,行走在这座由钢筋水泥堆起来的城市极其痛苦。一位出租司机说得好——“没关系的,阿拉上海人叫慢性集体自杀”。在中国,上海人是“精明”的代名词,有的人认可这种精明,有的人不认可。但上海人依然坚持自己的“精明”。上海人一般来说不欺骗人,所以上海的工业产品最可靠。这一点让全国人民佩服。上海人对沪外人的称呼是“乡下人”,显示出上海的崇洋精神(呵呵,我不敢云其“媚外”)。

南京:除了北京、上海谁都不服气的城市。对于这两座城市,南京人更认可的是北京,但有时候也要调侃一下——国民政府时期不就叫“北平”嘛,多大事啊!南京人也经常教导自己要向上海人学习——提醒自己“精明”一点,但南京人的“大萝卜”性格就是学不了上海人。其实南京人从骨子里就瞧不起上海人,因为在漫长的时段内上海归南京管辖,让南京人略感平衡的一是目前上海的军事归南京军区料理,二是自己“京”字头的名号。广州常常让南京人想不起,深圳至今还被许多南京人当作一个村子,厦门有如明珠一般美丽,但在南京人看来是弹丸之地。有人说南京很悲情,似乎有点,连自己标榜的景观都多为陵墓。这里埋葬了中国数不清的小王朝,有一个总统府但现在大不了就是个供人游览的“公园”。历代文化的繁盛以及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虎踞龙盘的气势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南京在历史上覆灭很快,但总能旋即崛起。南京对于文化、教育的崇尚和业绩其实远远超过了北京和上海。南京的秦淮河哺育了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才子和佳人。因此南京似乎有享不尽的财富。说到教育,南京的夫子庙大概是全国最nb的,庙前立的一个牌坊上直署“天下文枢”。这一点南京人还是底气满怀的!按大学与城市人口之间的比例来计算,现在南京居全国之首。南京大学从未合并过任何一个学校,但依然很坚挺。南京人对南京以外的人多是叫某地人,反映了南京的礼貌、平和与宽容。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0-8 06:54 编辑 ]
近两日较忙,忙过后再跟各位高手聊聊。呵呵!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南京非直辖是49年以后的事。明前期南京是首都,永乐时始称“南直隶”。清王朝惧怕南京,故改称“江宁”,江不宁则国不宁啊。近现代天下大乱,南京曾乱中取胜,被国民党做了首都。可惜这个党不太争气。49年后虽非直辖,略有恩怨之由,但依然存其“京”字头号,实比现在直辖的天津、重庆地位重要。

至于“大萝卜”,小妖已引经据典论证,不过南京人自称“大萝卜”意味深长,小的以为不可用小妖之“鄙夷”。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0-10 00:29 编辑 ]

回复 3楼 的帖子

其实无所谓“恩怨”,城市与城市之间不过是一种感觉。上海人云外地人为“乡下人”,是因上海自觉“洋气”。这种气息源自对东洋、西洋的向往。上海人从来不敢说美国人为乡下人,即使对日本人有仇视倾向,但也未能在语言上以“乡下人”冠之,最多喊声“小日本”,恐怕也是跟着北方人喊。“洋气”并不“洋”,只是有“洋”之“气息”而已。其实,在当时上海街上一个穷得只穿着劣质西装的小瘪三也敢喊一位富甲天下的乡绅为“乡下人”。这就是我所说的“洋”之“气息”。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0-10 00:35 编辑 ]

回复 4楼 的帖子

周兄的嗅觉很敏锐。在南京生活了多年,的确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优点和缺陷。也许是因为正在南京,故难免表现出周兄所言的“南京立场”。南京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若有闲暇时光,鄙人还准备撰写一篇挞伐南京的文字。

至于仁兄后来所言我把许多政府、校长行为都写进来,我觉得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是构成城市性格的有机因素。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是政府才有力量支配着城市。城市的老百姓想改变城市很困难,你不觉得吗?但老百姓的言行举动都影响着政府。中国是一个以官为主、官民互动的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才形成了城市的性格特征。当然,影响城市性格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那是学者研究的问题。本人在此就不细究了。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0-10 02:25 编辑 ]

回复 20楼 的帖子

“不堵不行”,说得好!

回复 16楼 的帖子

南京人的概念很难界定。如果按照仁兄的意思,的确是没什么南京人了。南京是南北交汇之处,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仍,故真正的南京人大概都被杀的杀、远逃的逃。但南京优越的人文和自然地位却永远在吸引着各方人士汇聚于此,一次次把这座城市撑起来。这正是南京的魅力所在。

时光流得越来越快,如果说以前认为在南京生活五代或三代才算南京人的话,那么现在在南京生活十年即可大致算上是南京人了。

南京的方言,准确应叫“下江官话”,而且从未划归为吴方言。至于好听难听很难说。初听起来很难听,再听起来觉得有点意思,细细品味也很别致。可惜粗了点。

回复 29楼 的帖子

周兄“挑剔”有理。但仍需再论,鄙人所言“以官为主,官民互动”的状态只适合于中国。在中国,城市性格的形成往往是在大的方面由官府出台政策,百姓对这种政策寻找“对策”。正是在这种“政策”与“对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才会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性格。譬如近年城市改造进程中,政府的“拆旧建新”就是一项影响城市面貌的政策,但在“拆”的过程中,每个城市的“拆”法和每个城市市民百姓的反应都有所不同。这种刺激与反应正是体现城市性格的一个窗口。
多谢水色明察秋毫。这年月做点“暗事”想逃人耳目实在不易,真可谓“法网恢恢”啊!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0-12 10:03 编辑 ]
金秋时节,南京似乎在绽放自己,以第31届世界戏剧节、南京名城会为主导节日的大型会展汇聚了大量的中外人士。这个城市难得有绽放自己的时节。
[quote]原帖由 psyzjs 于 2008-11-4 19:40 发表


前几日导师在食堂和我一起吃饭,说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的核心原因之一其实是“制度优越感”——上海人比较推崇“程序公正”,而这正是(改正此处别字一个)欧美法制的精髓之一。

上海人比较推崇“程序公正”,我表示赞同。想请教一下PSYZJS,上海人的“制度优越感”哪里来?是上海曾受过很多年的西方文化熏染吗?如果“程序公正”,我想就没必要瞧不起外地人了。但与上海人打交道,的确有“程序公正”之感。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8-11-8 00: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