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查一下,看看我30年前读书都摘录了些什么(1):


注:文字后面括号里是我现在的感想。

《起义者》: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能走在时代的前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于能理解、能响应时代的要求,能引导时代向前迈进。(“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很重要。)

容忍并非永远是一种美德:如果因容忍而生出暴君,它就变成了罪恶。世界就是因为有奴隶才有暴君!人类的天性的邪恶的,总是得寸进尺。(我后来长期对“容忍”保持一种可能过于敏感的警惕,也许这句话也是一个源头。)

“……头上是太阳,脚下是烈火,前面是枪弹……”
“习惯就好了!”
“就像那头习惯于不吃东西的驴子,结果就饿死了!……”(“国民性”到处都有。)

《威尼斯商人》: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却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在法律上,哪一件卑鄙邪恶的陈述不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言辞掩饰它的罪状?在宗教上,哪一桩罪大恶极的过失不可以引经据典、文过饰非,证明它的确上合天心?任何彰明昭若的罪恶,都可以在外表上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莎士比亚的文字我摘录了不少,感觉他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他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却总是自然而亲切的,绝不晦涩;而他要揭示的人生哲理,通过完全诗意的、音韵天成的句子表达出来,给人的是多重享受。朱生豪的翻译实在可以称为“绝妙”,如果“信”的方面没问题,那就是“信达雅”的典范。)

《布格-雅加尔》:
达戴军士:“是的,我那一次哭了;况且他真的值得我为他哭!他固然是一个黑人,可是火药也是黑的,况且……”(好奇妙的联想。)

布格的歌词:“你为什么会拒绝我的爱情呢,玛丽亚?我是国王,我的额头高仰在全人类的额头之上。你是白人,我是黑人;可是白天需要跟黑夜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黎明和黄昏,而黎明和黄昏比白天还要美丽。”(可见,无论人有什么要求,都能找到无限美丽的理由,只要你有充分的想像力。呵呵。)

《悲惨世界》:
对于无知识的人,你们应该尽你们的所能多多教给他们;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它负有制造黑暗的责任。当一个人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和教育史,但一直以来,教育和受教育的目的明确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当官,一个是为皇帝办事,从来没有考虑过“社会的罪”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比西方晚得多,大概也就一百来年吧。)

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活动。(这好像是句名言吧?)

《阴谋与爱情》:
如果我们欣赏一幅绘画,因此忘掉了艺术家,艺术家一定认为这是对他最高的赞美。(作品、作者、欣赏者,三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现在我们也时时会遇到。)

……破坏幸福也是一种幸福。(我靠,这么恶毒!)

如果真理得到信任这么难,那谎话就一定是这里通行的货币了。(哦。)
嗯,有意思。期待2。
雨果那句话,确实是名言,好像还是雨果被引用得最多的一句话。较完整些的说法记得是这样的: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妙趣在于刻意制造逻辑上的不通,最上加最)。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据说在达和雅上均没有问题,尤其是雅,“信”的问题只有一项:略去或雅化了大量莎士比亚的色情表达。传闻,莎士比亚的语言是最色情的艺术家。玩弄语言是他的癖好,技痒之际,传闻他曾用多种方式拼写自己的名字,竟然还全都正确。(这需要精通英语的朋友来解释一下了,我都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个帖子很有意思,如果有网友愿意跟进,奉献一下自己当年的摘录,就更棒了。为此,加个“荐”字。
这些东西,当年抄下来之后估计就没再看过了。这几天重看了下,是想了解下当年自己注意的是什么,兴趣是什么,眼光怎么样之类。感觉是:没啥很特别的,但重读一次会有一种回味的乐趣,虽然很私人化。
可以肯定的是,我的阅读面比较窄,兴趣比较单一,长期集中在文学作品上。昨天老残在另外一个放跟帖说,他的读书摘录和笔记涉及很多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的内容,这方面我也曾经硬着头皮读过一点,基本是不来电,记录中也就没有。
唉,童版的帖子是个好贴,就是没法跟进,因为三十年前我读的书还是中学课本。看了我的课本,就知道我是世界上最爱干净的人了。
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