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乖崖非好官



张乖崖即张咏,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与赵普、寇准并列,他曾在自己的画像上题赞“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自号“乖崖”,人亦称张乖崖。


史载张乖崖以治蜀著称,性子很古怪。“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少学击剑,慷慨好大言,乐当奇节。”为人严峻刚直,判案好异想天开。据考他发明的纸币,现在英国中央银行还种了一颗专门从成都运过去的桑树,以表对他的纪念。然而有几则笔记,却反映出他仗势欺人、草菅人命的本性,让人对他的为人难以恭维。


《宋史·张咏传》记载张乖崖两件小事。一件事说,有个小吏冒犯了张乖崖,张乖崖罚他带枷示众。那小吏怒道:“若不杀我头,这枷我就戴一辈子,永不除下。”张乖崖也大怒,即刻便斩了他的头。另一件事说,有个小官亏空公款,被恶仆挟制,要强娶他女儿,否则就去告发。合家无计可施,深夜啼哭。张乖崖知道后,不动声色,向那个小官借用这个仆人,到郊外树林无人之处,挥剑便将恶仆杀死。


《鹤林玉露》有这样一则笔记,说的是张乖崖做崇阳县令的时候,有个小吏从库房盗窃一枚铜钱。张乖崖就命人责打这个小吏。小吏认为偷一枚小钱,犯不了死罪,赌气说:“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没想到张乖崖亲自提剑近前,斩杀小吏,还写下了这样的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据说这也是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来历。如此草菅人命,还振振有词。其心肠可谓毒辣,之后,张乖崖又假惺惺的“申台府自劾”,至于当时他受没受惩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后来张乖崖官运亨通,死后谥号忠定,一生荣耀。



野史记张乖崖这类“事迹”还有很多。以他如日月中天般的名位,却和小人一般见识,动辄取人性命,不知记载是真是假?对他是褒是贬?后人称其是惩恶扬善,津津乐道又是什么心态呢?如果这些事情放在今日,当绝不会被判处死刑,有的甚至仅被斥责几句了事。否则,群众一定不会答应,一定会高呼严惩凶手,处理稍有怠慢就会造成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还会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传至国外将被洋人考问“人权哪里去了?”

致远兄最近在读什么书?
书里的故事真精彩。我想这些东西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不是或不完全是虚构,因此读来才格外教人触目惊心。我本人偏重读老书,可能也有这原因。
其实一酷吏。以牺牲他人性命博取声名的,大有人在。海瑞不也是吗。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