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谁姓?

和两个老朋友一起吃饭,闲聊到孩子跟谁姓问题。

阿杰当初结婚时,岳父岳母那边一路绿灯,等到孩子出生后,做月子忙不过来,只好请双老出来替手。岂料电话那边抛出一句:“孙子又不跟我家姓,凭啥我们来带?”随后提出如果孩子随女方姓,今后的上学费用全包。阿杰作为上海男人,这一点主权意识很强烈,马上拒绝了这个姓氏计划。他的想法很直接,他是长子,岳父大人不是长子,如果说传宗接代义务,应该岳父替他考虑,何况,“我又不是倒插门!”。

如今阿杰的小姨子又生孩子了。岳父这一回吸取上回经验,小女儿一怀上就和她谈跟女方姓。小女儿嫁的是工作在上海的韩国人,如果这一点面子不给男人的话,也太拎不清了,于是话根本没传到丈夫那就一口回绝了。可怜的双亲,看来一双女儿无法使姓氏流传千古了。

听到这,我开玩笑说,岳父姓金,如果韩国人也姓金就好了,可惜不是。

朋友阿伟也遇到这一类事。老婆生下儿子后,岳父那边很委婉提出,只有一个独养女儿,能否随女方姓。反正阿伟还有弟弟,提前养了儿子的。阿伟也很伟大,一口回绝了。“宁可不要孩子,有了不跟我姓哪行?!”阿伟说这不是其他问题,言下之意,攸关男人尊严。

至于我的情况,总算还好。虽然至今仍然不时开玩笑,要给女儿周莞尔改名范莞尔(饭碗),听起来更有趣。不过,女儿姓名问题,老婆一直主动维护我的主权完整。如果一定要上升到某种高度,可能我们湖南女人习惯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像上海女子那么女权。

当然,婚姻法上明确写着,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这个问题,从全球看来,还真是个传统习惯问题。具体到每个家庭,有时还真容易惹点麻烦呐。于是聪明的国人想出了很多招数,比如父姓母性都在孩子姓名里。


2009-1-7

[ 本帖最后由 兮兮 于 2009-1-7 09:29 编辑 ]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呵呵,我老婆姓yao,我儿子叫tong-yao,无争议。当然,虽然老丈人那边就仨姑娘,但也从来没给哪个姑娘和女婿提出过姓氏问题,估计是明白哪个传统的势力更大。

我一同学,老婆跟他离婚后立即把儿子的姓给改了,同学很是郁闷了一阵。同学里离婚的不少,改姓的只此一例;没离的中间好像没有跟妈妈姓的情况。
这种事情,传统的做法还是有价值的。传统可以认定孩子随父姓,或随母姓,但不能认可既归父姓又归母姓,那样的话,会制造大量摩擦。
对于多子女且生男生女不可预测的古人来说,统一跟随一种姓别,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且,由于上帝之手的调节(即生男生女大致相当),它也成了一种实际上最公平的方案。
法律嘛,有时必须摆摆样子的。随父姓,这是传统使然。从结果来看,都随母姓,其实效果也一样。
传统总是蕴含了很多文化积淀在里面——中国孩子大多跟随父姓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老童,你那同学可以起诉要求法院判令改回的。当然,除非孩子长大了,自愿改姓。
扁舟,俺文章里说了,这是全球共性,不是中国独有;好多国家女方嫁人了还改夫姓呢。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9-1-7 10:31 发表
这种事情,传统的做法还是有价值的。传统可以认定孩子随父姓,或随母姓,但不能认可既归父姓又归母姓,那样的话,会制造大量摩擦。
对于多子女且生男生女不可预测的古人来说,统一跟随一种姓别,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且,由于上帝之手的调节(即生男生女大致相当),它也成了一种实际上最公平的方案。
法律嘛,有时必须摆摆样子的。随父姓,这是传统使然。从结果来看,都随母姓,其实效果也一样。
老周这话,意思如今的法律制造麻烦,还不如直接规定按照传统随父姓?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回复 6楼 的帖子

怎么这样看问题?我的话意思很明确:传统的力量很强大,而法律也必须摆摆样子,以示男女平权。这种地方,人们习惯上是遵从传统而不是法律。结果上看,遵从传统,很不坏。
老周:我不认为法律在这里规定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是摆摆样子。尽管传统力量强大,但社会如此之大,总有关于姓氏权利的纠纷,这时还真把法律拉出来了。不过,俺有疑惑,法律只规定了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如果双方一定要为此争个结果,那结果是什么呢?法律没有规定。

不过,连老毛的几个女儿随母姓啦。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兮兮:我说“摆摆样子”,当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摆摆样子”,法律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允许你自由选择。好像,在子女年满18周岁后,法律还规定,孩子有自主权(记忆不真,兮兮是法律人士,请核实),这就把最后一个难点给解除了:如果有争执,先搁置,日后由孩子自主决定。
就是不知道在孩子懂事前,如果双方一定纠缠姓氏,该如何处理。
估计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因为夫妻这样早就该离婚了。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奇怪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随父母姓呢?我姓周,可我感觉“任”姓挺好取名,叫“任我行”多牛啊,不照样还是我孩子么?不理解,还没倒那份上,呵呵。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随父母姓呢?这问题不提出来就简单,一当个问题提出来就立即复杂了。比如,赵、钱夫妇俩生了个儿子,取的名字(连姓带名)叫“孙得贵”,为什么不行?凭什么说不行?即使这儿子叫“李得贵”,看DNA也还是他们的孩子啊。可问题就是没有这么简单。

不能如此的原因一定很多。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家族,需要一个符号,以维系血缘,维持荣誉,维护亲情。姓氏是最现成的,而且还直通传统。一个姓李一个姓孔,若要声称起孔子后人来,总是姓孔的大占便宜,而姓李的貌似骗子。如果是声称老子后人,就反过来了。
姓氏,很方便的符号,为什么要不用呢。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9-1-7 10:31 发表
这种事情,传统的做法还是有价值的。传统可以认定孩子随父姓,或随母姓,但不能认可既归父姓又归母姓,那样的话,会制造大量摩擦。
对于多子女且生男生女不可预测的古人来说,统一跟随一种姓别,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且,由于上帝之手的调节(即生男生女大致相当),它也成了一种实际上最公平的方案。
法律嘛,有时必须摆摆样子的。随父姓,这是传统使然。从结果来看,都随母姓,其实效果也一样。
稍微细致一点来说,传统是绝对要求孩子跟随父姓,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是这个传统。尽管江青同志说得很对,男人只有一个精子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孩子只能随父姓。民国时代的法律也仍然如此,现在台湾的法律经过修改,仍然规定孩子随父姓是基本要求,只有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才可以姓母姓。

大陆的法律是反传统的,一开始就规定可以从父姓也可以从母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呵呵,大陆法律这一条的规定,看来是创造性的。其实大陆民法从台湾、日本、德国引进最多,怎么这一点都没学人家。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原帖由 笑笑书 于 2009-1-7 16:32 发表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随父母姓呢?我姓周,可我感觉“任”姓挺好取名,叫“任我行”多牛啊,不照样还是我孩子么?不理解,还没倒那份上,呵呵。
如果你的孩子改姓任,不知道派出所是否给登记,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实际上,难说。这事在坛子里曾经长篇讨论过,有个上海女人随日本丈夫改姓了,居然派出所就是不同意,呵呵。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我今晚说到名字,还给孩子取了个很绝的呢,哈哈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大陆婚姻法来自于前苏联,是一种彻底打碎传统家庭概念的革命性的法律。

不从父姓、不从母姓,另外起个姓,中国的婚姻法也没有禁止性规定,应该是可以的。

我的一个同学,母亲姓黄,父亲姓陈,他却姓祝,只因为他大姐是国庆节出身,革命的父母就决定孩子都姓祝,来庆祝共和国节日。

后来这位同学门当户对的娶了一位师级干部的千金,独生女。有了儿子后,岳父非常的烦恼,终于按捺不住直接找我这位同学认真谈话,我那同学非常畅快,表示可以接受儿子姓岳父的姓。岳父反而大怒,原来是他女儿一直反对这件事,来报复父亲一直以来对于她不是儿子的失望。

我上课一直喜欢举这个事例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跟谁姓不都一样,据说有的民族从来没有姓,生下来随便指着一样东西就有了名,比如指着石头,就叫石头,看见铁蛋,就取铁蛋儿,挺好的,也没听说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19楼的,你说得完全正确~~可惜,你和你子孙,并未实践,人群中实践的也难耳闻。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9-1-7 22:44 发表
大陆婚姻法来自于前苏联,是一种彻底打碎传统家庭概念的革命性的法律。

不从父姓、不从母姓,另外起个姓,中国的婚姻法也没有禁止性规定,应该是可以的。

我的一个同学,母亲姓黄,父亲姓陈,他却姓祝,只因为他大姐是国庆节出身,革命的父母就决定孩子都姓祝,来庆祝共和国节日。

后来这位同学门当户对的娶了一位师级干部的千金,独生女。有了儿子后,岳父非常的烦恼,终于按捺不住直接找我这位同学认真谈话,我那同学非常畅快,表示可以接受儿子姓岳父的姓。岳父反而大怒,原来是他女儿一直反对这件事,来报复父亲一直以来对于她不是儿子的失望。

我上课一直喜欢举这个事例的。
我国凭空多出很多姓党的,就是这样来滴~~~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原帖由 流星雨 于 2009-1-8 18:05 发表
跟谁姓不都一样,据说有的民族从来没有姓,生下来随便指着一样东西就有了名,比如指着石头,就叫石头,看见铁蛋,就取铁蛋儿,挺好的,也没听说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据说,日本人的姓氏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原来没有姓氏,后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姓氏了,遂临时弄一个:在河边就叫“渡边”,在村上头就叫“村上”,反之叫“村下”,还有大量的“山上”“山下”“田中”“小林”之类。
问题是,一旦他们有了姓氏,立刻奉为至宝,渡边的后代即使搬离了小河,照样还得叫“渡边”。

回复 20楼 的帖子

呵呵,一句玩笑勾起厚叔几多汗滴。跟你说个正经的:我家舅子离婚后,儿子跟对方,去年还是前年,对方突然提出要给他儿子改姓,姓随对方的新任丈夫,舅子也没意见,咱老婆的所有姊妹也没意见,唯独岳母想不通,骂骂咧咧恨了大半月,不过,姓还是随她改了。

回复 22楼 的帖子

嗬嗬,上船容易下船难。
回复23楼:
你说的例子,其实老童前面也有说过的。如果认真以法律诉讼,恐怕改姓不容易。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经老周这一说,世界上乱指随说,姓氏本来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9-1-8 23:16 发表

据说,日本人的姓氏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原来没有姓氏,后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姓氏了,遂临时弄一个:在河边就叫“渡边”,在村上头就叫“村上”,反之叫“村下”,还有大量的“山上”“山下”“田中”“小林”之类。
问题是,一旦他们有了姓氏,立刻奉为至宝,渡边的后代即使搬离了小河,照样还得叫“渡边”。
确实是这样的,新日本语教材里就有专门的课文谈日本人的姓。

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只有排行,老大、老二之类的,最多加一个外号——什么甚兵卫、大桥下之类。明治维新后,一般就是将外号变为姓。

中国这个过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原来也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只有伯仲叔季的排行。后来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登记户口的。比如俺的姓,原来只是表示蜗居在城墙外滚地龙的盲流,所以有东南西北的位置外号称呼来区别,后来登记为姓氏,逐渐把表示盲流的那个位置的尾巴给省略掉了。

日本人有姓太晚了,所以现在日本人的姓氏特别多,总共有1万5千多个,还有新的创造出来。人口最多的就是田中和佐藤了,加在一起不过占了总人口的1.5%。

中国人有姓氏时间太长了,姓氏逐渐的融合,历史记载里的6000多个,现在常用的真的是百姓了,李张王三大姓占了1/5。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看着日本人有姓啥“尻”的,就觉得够野蛮。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回复 25楼 的帖子

嗯嗯,就是说其实谁都没把这事当回事,那舅子也是个挺潇洒的人,而且两人虽然离婚了关系仍然一直不错的,经常搞得边上的人很迷惑,那次改名如果不是因为“要征求另一方的同意”,对方“擅自”把姓改了估计也不会引起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其实,我也属于这类人,确实对这事不敏感,但我们家的父亲姐妹(除了我母亲)好像又很看重这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哈?
原帖由 兮兮 于 2009-1-8 23:54 发表
看着日本人有姓啥“尻”的,就觉得够野蛮。
这个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