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生子当如韩寒

雒宏军
   年届不惑,不会想去做韩寒的“粉丝”吧?还真不是韩寒的“粉丝”。
写下这个题目纯粹是受到“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启发。韩寒的小说从《三重门》开始,到刚刚上市的《他的国》,一本都没有读过。

    经常去书店,在当代小说那一块,韩寒和郭敬明两人的书摆满一个书架,但是我还是没有兴趣去买,甚至懒得拿出一本翻一翻。我一直觉得韩寒是80后的代表者,阳光帅气,但也空虚无聊,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做些臆想的事情,经常会感动,但不会认真对待,只能写一些吸引未成年少女的文字,不会有多少厚度。
    后来,听说他做了赛车手,有些惊讶。我行我素,大概也是他的一贯作风,也就没有多少在意,又听说做车手很认真,比赛成绩不错,如果奥运会有赛车项目,一定能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这时,开始对韩寒关注起来。我喜欢做事认真的人。
    经常去的地方,就是韩寒的博客。第一次访问,匆匆而过,后来陆续看了几篇博文,竟然都是我喜欢的风格,便立刻收藏了。
    韩寒博客的公告上写道: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有事寄信,上海市邮政信箱500-001。蛮有个性,和那些文坛作风一概不同。
    接下来想一想,韩寒不愿意加入“作协”,也就顺理成章了,绝非作秀。
        5.12地震发生之后,韩寒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奔赴地震灾区,参与救灾,还捐款数十万元。那是一个成就“英雄”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寻找表演的机会,可是韩寒做事低调,一点都不张扬,一概不像一个80后青年的形象。
    以世俗的眼光考量,韩寒应该属于今天的成功人士,但他不像发了财的暴发户,没有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反倒更加芸芸众生。但是,他的关注与那些热血青年相比较,又总是理性的多。他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总是从出其不意的地方发现一些“端倪”,他常常切中时弊,却不像“右愤”那样思维被激情扰乱,他让人忍俊不止,过目难忘。文字有各种风格,但是最高境界当属幽默,韩寒很懂得幽默。
    “灾区政府采购忙,北川出手最大方”,“五毛现形记”,“含泪劝告车主书:留下买路钱”,“郑继超影视基地”,“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看看这些题目,你就会感到“可乐”,看看文中的说理方式,放松中充满缜密,简单里隐藏着深刻,幽默时总是犀利。不读,真是一种缺憾。
    阳光、率真、深刻、理性、幽默,做作家与做车手又大获成功,生子当如韩寒。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实际上,韩寒真正孤翘突出的优点,只是“难得清醒”四字。而做到这四字,在吾邦真是千金难买,百城莫换。
“生子当如韩寒”,作者才年届不惑,就有如此感慨,倒还真敢慨。
曹操当年这么说,是因为与孙权的父兄属于平辈,年龄还稍长,所以相当自然。
韩寒这类人,做为儿子,是不放心的,高中不读去写作,写作不好好干又去当赛车手
幸好他生在这个需要他的文字的时代,幸好他在文字上的早熟,他走出了属于他的路。
他有个性,率直
正如他的个性正好强烈对比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让人们刺激。
反过来也可以说,他不够深沉,不够深入,未能于平淡中见真实,他的深刻,尚属于刺激一类
在我看来,他一直是那个大男孩
韩寒俺喜欢,尖锐幽默,率真豁达,他也是天生如此,别无选择~~~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松江二中,城乡结合部,角色自然,不缺城市的时尚,不缺文化素养,还有两重时空的感觉经验,所以,文化素质高的独立文人圈认可他,草根也认可,唯一尴尬的是体制内的红文人,韩寒与人家也是天敌似的。
参加交流
韩寒真是好样的。喜欢他没得商量。
从拍苍蝇蚊子到现如今摸老虎屁股,一路走来,英气勃勃。
原帖由 shen 于 2009-2-11 21:50 发表
韩寒这类人,做为儿子,是不放心的,高中不读去写作,写作不好好干又去当赛车手
幸好他生在这个需要他的文字的时代,幸好他在文字上的早熟,他走出了属于他的路。
他有个性,率直
正如他的个性正好强烈对比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让人们刺激。
反过来也可以说,他不够深沉,不够深入,未能于平淡中见真实,他的深刻,尚属于刺激一类
在我看来,他一直是那个大男孩
拜托弄清楚事实再点评。人家高中毕业没上大学而已。幸亏没上,不然哪有今天的韩寒。
他凭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和家人都过上不错的生活。那些大学毕业的“啃老族”根本不能望其项背。
主帖作者拍韩寒的马屁拍成这样
呵呵,施小姐
我对韩寒没啥兴趣,在我看来,他的文字,只是对思想性不强的读者有效
象我这样的人,对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太多兴趣
他说的问题,他讽刺的现实,很多人心里清楚得很,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我们的民族,真正的精华是沉在下面的,浮在上面的,永远是小角色。
坦率的说,他还只是年青人,80后,能让一批80后或者一些象80后的人喧闹一阵子。
相比真正的一流大师,他还差得太远,但也不能怪他,他还是个男孩,不能以大师的要求来要求他
,但是作为一个成人,如果还是如此推崇,那就是思想幼稚了。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2-13 12:21 编辑 ]
shen先生既然对韩寒没兴趣,那还对他发什么评论?
您的逻辑超有趣,对韩寒感兴趣的,都是些没思想的,如在下之流。对他没兴趣的,倒是有思想的,如阁下之辈。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思想成熟的表现吗?
没有人认为他是大师,当代中国有大师吗?他只是一个懂得常识的人并大声说出来的作者。这在谎言连篇的社会里很可贵。
韩寒是年青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成年人。一个人有没有思想和年纪无关,这也是常识,不过shen先生似乎不明白这点。
我看过一些他的文章,的确不多,但是几篇就够了
他的文章,本人并不是特别欣赏
早年的高中时代的文章,正如某人所说,没有超过高中生的范围,例如对高考的批评之类,我觉得也不错,但也是到此为止了,
如今的一些文章,无非是对以前的扩展,从高中的学校上升为社会,由对高考的批评上升为对社会的批评,但批评造例是发泄的,快感式的
思想和年纪无关,正如悟性,象韩寒这样的作家,还有某类作家,我断言,其水平就是如此了,永远不会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思想性使然,从高中到现在,我认为他的思想性没有随年纪增长而增长,以后也是如此。
我只是认为,如果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他的作品有好感是正常的,但要说推崇,那便是幼稚
大多数成年人,看他的文章,无非是叫声好,说了他们不敢讲又想讲的话,或得写得巧妙些,让人产生快感,但是这又能怎样呢???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2-13 16:10 编辑 ]

插句嘴

施MM:
“shen”是沈睿女士,从真名到燕谈,老网友了,不是先生。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哈哈,有刀认错啦。shen是男儿,卓立一朋友。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谢谢有刀的information。先生在中文里可以男女通用。沈女士也担得起先生这个尊称。呵呵。
韩寒30岁还不到,沈女士已经对他“盖棺论定”,太主观了吧?
说实话,韩寒的文章我是去年才开始看的,且仅限于博文。我觉得他比很多年长者还要清醒明白,他巧妙地运用了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的,他可能只是那个“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可如今这样的孩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还是先别奢谈思想性吧,如果大多数国人,无论年长还是年青,都能像韩寒一样说出真话,那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求言论自由,先从拒绝说谎开始吧。
有刀提供错误信息,谢谢收回。
我也纳闷,沈睿女士很有见地的,她的很多观点我都认同滴。
我读了韩寒的《三重门》,当时我很惊讶的,这里面写的大人可有意思,一个孩子怎么把大人们看作有缺点小孩似的,他自己反倒很老成似的,还有那么一点宽宏,那么一点超脱,这个不能装,他确实搞清楚了。韩寒是了不起的。

我建议大家读了以后再议论,很有意思。
参加交流

转一篇韩寒的新文

                 韩寒

很欣慰,北京的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央视大楼着火原因并不是神秘自燃,也不是附近居民烟花误伤或者临时工在楼里吸烟,是中央电视台自己玩礼花,把自己给点了。令人难过的是,消防员张建勇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要不然这事就成了喜剧了。

后来央视出面道歉,说是因为某办公室的主任未经上级批准,违规燃放烟花所致。

于是,历史上最爱放烟花的办公室主任出现了。这将近百万元的由电脑控制的礼花,同时有数台摄像机在拍摄的一个行为,居然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自己干的。未经上级批准那肯定就是他自费放的了,或者说,在央视,某办公室燃放百万元的烟花是不需要经过批准的,这CASE太小了。

很明显不是这样的,当然是更大的领导希望,责任到这个办公室主任就打住了,你就安心地坐牢去吧,兄弟,放心,你的父母我们会赡养的,你的儿女我们会抚养的,你的老婆我们会包养的。

这个礼花的燃放,很显然是央视准备用在以后的电视节目里的,作为央视新大楼形象片的片花播出,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天录播的元宵晚会之后直接就可以插入刚才的礼花映裤衩的壮观景象。但是,很不幸这些画面只能成内参了。我都能想象当时的几个拍摄烟花的外景摄影师看见大楼着了以后的情形,他们拿着对讲机问,导演导演,这是安排的麽?

此番央视自焚,我惊奇地发现,除了对消防烈士表示惋惜以外,我身边的人都是喜闻乐见的,我强压自己阴暗的心理,企图以人文关怀面对这个灾难,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幸灾乐祸的。当然,可能别人都是沉痛悲哀的,那就当我身边的是一个阴暗小团体吧。我就向大家暴露我的低级阴暗。

首先,多行不义必自焚。玩火自焚是一个历史定律,当然,人家说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见过央视那么立竿见影地玩火自焚。央视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基本没有新闻道德。可以说,除了中国,中国中央电视台这样做事的电视台在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是一个违法的存在。在我们这里,它不但合法,而且甚至象征着法。多少年来,央视做过多少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迫害文化,篡改事实,瞒天过海,助纣为虐,粉饰太平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疑问句,没别的意思,你说没有就是没有咯,反正你掌握了媒体资源嘛。

按理来说,国家财产有这么大的损失,老百姓应该很难过才是,因为这些都是用纳税人的钱造的。但现在大家都是开明的,反正吃喝玩乐都是浪费,一个楼造两遍算什么。央视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牛逼,而且央视自己也很满意于这种牛逼,直到火烧牛的逼,才牛逼不起来。央视是一个半垄断的机构,一个半垄断机构都能这样牛逼,所以可以见得,如果一个垄断机构要牛逼起来,那是什么样,反正他们就是牛,屁民们都是牛虱,再来烦我,那一小撮牛屎就是你们的下场。

所以,央视自己要反思,当然,央视是永远不需要反思的。随着舆论的发达,社会的发展,央视的公信力现在已经不能用没有来形容了,而是一个负数。也就是说,央视的新闻我们可以反过来看。我们当然理解央视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党的喉舌,自然不能那么随心所欲,但是,事情永远是可以做好的,命题作文也是可以不至于差成这样的。这是事情最坏的结果。一个媒体,完全没有公信力可言,非但没有倒闭,还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号,那只能说明连同这个国家都失去了公信力。

不幸的是,在这次火灾事件中,央视又一次重演了一遍。这应该是建国以来除去森林大火以外,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场火灾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特大新闻,但在央视的轻描淡写下,这场火灾就像烧了你我家的房子一样平常。假设是BBC的大楼放烟花烧了,甚至是湖南卫视的楼烧了,央视一定是报道的最积极的,不仅要滚动播出,而且估计导播都得乐得在地上打滚,做到真正的滚动播出。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曾经一度是全世界的头条以及直播的新闻,在一个国家电视台里并无体现,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新闻现状,我们看到的所有新闻都是经过了别有用心的删选和选择的,一切都看剧本需要和导演要求。

这把大火需要反思的不是烟花需要不需要禁放,这是一个小问题,这只是央视在漫漫自焚路上的一个小高潮而已,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央视需要不需要禁放。而政府也需要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喉舌,在现在的操作模式下,其实还拖累了主子的形象,本来是真事,被这些媒体一说,新华社通稿一发,反而像个假事了,本来是个加分的事,被他们一宣扬,居然正正得副变成了一个减分的事情。而且随着年轻人的成长,这些媒体上报道的内容正逐渐的成为笑柄。虽然他们都是由宣传部门直接管理,但是,在这五十年中,社会和政府都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不过对于这些宣传机构的控制管理以及他们的宣传方式都和五十年前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增添了五毛党等一些颇为不得力的辅助,自然会被时代淘汰。

五十年前人好骗,你今天人民日报说毛主席语录发行到美国导致了美国的灭亡,晚上九成八的群众都会像央视那样放烟花庆祝。但现在是一个讲究以德服人和以德蒙人的年代,所以,希望这场大火能让相关部门考虑考虑,新闻到底需要不需要联播。

□ 观察
主要是韩寒近日的文字被和谐掉了,偶的心里很不爽。坚定地站在受迫害者的一方,是偶一贯的立场。
在网络时代,还玩和谐的把戏,掩耳盗铃而已。这不,全世界的中文网站都在转贴韩寒的文字。
估计这里的朋友看学生的作品看的太少,有一个韩寒出来,觉得很不一般。
韩寒是靠《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成名,当时新概念作文大赛需要热点,于是热棒了一批学生写手,韩寒是靠此成名的其中一位,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我买了,也推荐我的学生去买了。
当时新概念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确实给人耳目一新,当时的口号对语文写作旧有的僵化模式有一定的冲击力。

可是,自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成功之后我再也不去看了,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又为自己新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他们当初所反对的,正成为了今天的自己。新概念文体又成为青年学生模仿的对象。

新概念作文走向穷途末路,而成名者如韩寒、张悦然已成名,他们不过是众多高手中的一员罢了。

韩寒的《三重门》是他成名后出版的,说实话,跟当年深圳推出郁秀的《花季雨季》一样,不过是机遇落在谁的头上而已,那样的东西比他们写的好的学生多的是,而且他们未必见的深刻、成熟。

韩寒不过是幸运成名了,如此而已,以后大家都看到了,我也不再置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不过用自己的名气,说出了常人说出的话而已。

打个通俗的比方,青菜在大排挡里不值钱,到了五星级酒楼身价百倍,不过还是青菜。有人喜欢。

[ 本帖最后由 黄馨 于 2009-2-14 10:35 编辑 ]
打个通俗的比方,青菜在大排挡里不值钱,到了五星级酒楼身价百倍,不过还是青菜。有人喜欢。
----------------------
虽然青菜在五星级酒楼卖得比大排档贵很多,但比起五星酒楼里的其他菜肴,还是便宜的。黄老师的比方有漏洞啊。
比较确切地说,青菜是雅俗共赏的菜肴,所以在大排档和五星级酒楼里都有人喜欢。
呵呵,我觉得我的比喻没啥漏洞,施MM的理解也是一种解读。
为什么青菜在大排挡里就如此便宜,在五星级酒楼里就身价翻倍呢?

不过,这不妨碍你喜欢它。

农村人养狗是看门,城里人养狗是养宠物,我不认为是雅俗共赏哦。
就好象有人西装革履地到歌剧院里看东北二人转,有人却在露天里看一样。结果在歌剧院里看二人转的人,却说在露天里看二人转的人俗不可耐。如此而已
再补充一点韩寒成名经历:

韩寒的《三重门》出版后,据说拿到50万版税,也有大学愿意免试录取韩寒,可是韩寒拒绝了这些大学的好意,并且放弃上大学。他的作品和举动,可以说是对当时教育制度的挑战,很迎合人们的心理。我当时也很欣赏韩寒,对他的行为教育界也讨论过,我对他是很赞赏的。
但,现在来看,我觉得他跟方仲永差不多。现在,他基本上写一些时评吸引一些眼球,而他的时评,说实话,就青菜罢了。
他《三重门》里的思想,其实很多学生都有,并且比他出色的不少,不过,人家没机会成为韩寒而已。对于他的弃学之举,如果没有50万版税的底气,估计也不敢轻易作出的。
对比一些同样也挑战教育制度,愤而弃学的人来说,他实在不算什么。
俺有一种猜测,是否因为缺失“大学”囚禁的缘故,韩寒目前的愤怒与文字发泄~~纯属“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延长?
韩寒的好文很多,但不包括钱克明转载的这篇,这使我反而感到韩寒回到了早先的愤青模样。如果文章集中调侃CCTV不转播这场火,效果会比现在要好,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和谐了,小子还得历练哪。

欢迎抢沙发
韩寒是个好同志

比许多无能假酸强
我们讨论的韩寒,是生活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天朝语境中,忽略这个前提,一切都是扯淡。
韩寒固然只是说了一些正常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可为何他敢说而“你”却不敢?这就是差别,也正是他不平常的地方。本来,“你”不敢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毕竟在枪杆子面前没几个人不发怵。问题是自己不敢说,却还要对敢说的人摆出不以为然的pose,那不岂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韩寒本质上也不是一个精明会算计的人。如果他不关心时事,埋头从事商业活动的话,捞钱的机会大把。那条道上的小四郭敬明多讨官方喜欢啊。

[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09-2-15 20:34 编辑 ]
摆POSE的,在这里跟贴的,都是。对于韩寒的文章作评介的,很多都是没有说的,这不是一个敢不敢说的问题,而是韩寒说了你怎么看的问题。但是照施MM说来,凡是评韩寒,不得不以为然,只能大以为然。这就有点太为霸道了,你可以摆出大以为然的POSE,我可以摆出不以为然的POSE。我的不以为然不存在什么便宜,你的大以为然也不见得是上乘的卖乖,就那么会被韩寒买进,何来那么多敢不敢?

欢迎抢沙发
拜托27楼先搞清楚我说的“敢不敢”是什么意思。评论韩寒哪有敢不敢的,他又不是天朝的当权者,也不是CCTV说不得。
我没搞清楚么?比如,比韩寒还敢说的,评论韩寒,不存在一个发怵的问题,也不是敢不敢说的问题。你是看不得别人不以为然,别人一不以为然,就不得了了,就是卖乖,占便宜,这么大一把年纪,做粉丝也太铁了吧?

欢迎抢沙发
回某某马甲,我做谁的粉丝,是我的自由,至于我是不是韩寒的粉丝另说。好比你,有幸生活在有言论自由的加拿大,虽然年纪比我还大,却激情地去街上游行支持天朝而不用担心被和谐掉。
别人有权对韩寒不以为然,我也有权对别人的不以为然再不以为然,你连这点言论自由的常识都没有,真是枉住在民主国家了。

[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09-2-15 23: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