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章锐: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



章锐   

    我曾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中国教育,是中国的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人。 ( http://www.tecn.cn )
     
    作者:章锐,安徽籍一高三学生
     
    父亲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中国教育,是中国的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人 ( http://www.tecn.cn )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 ( http://www.tecn.cn )
     
    我有个表哥,因为成绩好,亲戚一直拍他马屁,过年时一堆人围着他父母尽情奉承。“你也跟人家学学,多交流交流,长长脑子……”父亲说。我不动,父亲就叫母亲催。我本来就很自卑,再让我和成绩好的人说话,万一被加上个“带坏好学生”的罪名就不得了了。“你看这种败类怎么办……”父亲于是骂。在他看来,排名不在前一二名的都是差生(我那时成绩通常在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 ( http://www.tecn.cn )
     
    没人看得起我,亲戚都轻视我,我知道这是父亲宣传的。暑假我不停地忙家务,他却对别人说我好吃懒做。他逼我考高分,近乎不择手段,以前是打,现在是施压,还号召爷爷奶奶等来施压。 ( http://www.tecn.cn )
     
    中考前,父亲那句话我今生难忘:“考不上江中(我们那儿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我是含着泪跑回房间的。我不明白,考一个好高中比儿子的存在更重要?后来我考上了,亲戚仍用异样眼光看我,因为父亲已把我说得猪狗不如。 ( http://www.tecn.cn )
     
    我在父亲面前从来没有自尊,在父亲看来,只有考高分的学生才能有自尊。
     
    上高中后,我毛病百出,先是强迫症,这学期头又痛,已经痛了两次,每次痛两周,需挂一星期点滴,医生说是压力太大造成的——我一进学校,无异于进了监狱,分外难受。 ( http://www.tecn.cn )
     
    2008年元旦回家,我和父亲又吵起来了。父亲又说了那段他说了无数遍的话:“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实在无法忍受,说了句心里话:“没有你,我不会这么差。”换来的只是嘲讽。叔叔说应多鼓励我,父亲拍案:“他不是那种人,跟畜牲还讲鼓励……”我出了屋。 ( http://www.tecn.cn )
     
    父亲与老师只要成绩,我的感受却无人问津。班主任常打电话给父亲让父亲给我施压,我每次向班主任说真话换来的只是怀疑与鄙夷,她只看到我成绩的下降。 ( http://www.tecn.cn )
     
    有天我带了本《莫泊桑小说集》到班上,被没收。班主任说,没把成绩搞上去不允许看,这些书只会使人越来越颓废。第二天下课我翻了翻《雅舍小品》,又被没收。班主任甚至不允许我写小文章,认为语文老师未作要求而学生去写是浪费时间。 ( http://www.tecn.cn )
     
    隔了一两天,班主任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来了。班主任说我头痛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我无言。“你想不想参加高考?说实话。”班主任问。父母都在身旁。 ( http://www.tecn.cn )
     
    我踌躇再三——“不想!”我不该说真话。现在的老师只喜欢假话。接下来事情越来越糟,班主任与父亲整整逼了我一个多小时!“收拾书包回去……回去你也别想活!”听着父亲的这句话我冲出了办公室。我受够了!我当时心跳加速,有些颤抖,接着做了出乎自己意料的事——跑回教室,将教科书全部扔到了楼下!我真的受够了…… ( http://www.tecn.cn )
     
    我曾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中国教育,是中国的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人。 ( http://www.tecn.cn )
     
    这学期父亲本来不准备让我上学,许多人说情,我又上了学,但上学只是等死。我的心理已经承受不了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想问: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 http://www.tecn.cn )
     
    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本文来源:南方网 作者:章锐)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太可怜了,这家大人好过分呀,班主任还火上浇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心,痛心。
可怜的孩子,可怜的父亲,可怜的中国教育。
哎,一定要弄出点人命案来,大人才会醒悟。在中国,好像摧残心灵是可以不付代价的。哪天家长,老师能把孩子,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对待?
“这学期父亲本来不准备让我上学,许多人说情,我又上了学,但上学只是等死。我的心理已经承受不了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想问: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除了家长,老师,“别人”也很讨厌。即使在国外,同胞们也经常议论某某某的小孩考上了什么名校。估计回家后就开始对小孩进行教育了。
这么大的压力,他还学不好???呵呵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看教育本身中,他自己的角色是否正当,再审视教育者及教育的目的。
有人说,社会化的进程就是丧失自由,甘愿成为政治奴隶的过程,唯有被教育失败者,才有创造的可能!
呵呵,也对!
这么大的压力,他还学不好???呵呵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看教育本身中,他自己的角色是否正当,再审视教育者及教育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作者把责任全推在别人身上了.
万恶的教育体制,切身体会。
原帖由 黄馨 于 2009-2-13 08:45 发表
这么大的压力,他还学不好???呵呵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看教育本身中,他自己的角色是否正当,再审视教育者及教育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作者把责任全推在别人身上了.
小孩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没有基本的人生权利。这是教育,还是误人子弟,miseducation?Blaming the victim(责怪受害者)总是最容易的。
原帖由 kemingqian 于 2009-2-12 23:53 发表
……即使在国外,同胞们也经常议论某某某的小孩考上了什么名校。估计回家后就开始对小孩进行教育了。
这更加令人震惊,因为这等于是说,把一切怪罪于体制,也不可靠。生活在异域优秀教育体制里的中国人,照样会犯这种毛病。
我当然认为,体制依旧是首恶,但它确实不是全部。真正的问题是,普通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充斥着杂质,已经全面落后。而要改变它,仍然必须从体制入手。以为体制改变了问题就会解决,那是轻率;而体制照旧的结果则只有一个:积弊更加深重,以至积重难返。
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孩能进哈佛耶鲁,家长也会乐不可支,可是反过来,如果进了一般的大学,甚至没进大学,小孩在大人在自己心目中不会掉价。在我们这里,上好的大学承载了太多,前途,面子,等级,地位,等等。孩子内在的成长,这个教育的本义,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了。于是,教育蜕化成了排名大战,班里的,校际的,县里的,市里的。有多少孩子的个性被扭曲(上不了好大学=人生失败),有多少人才被边缘化,有多少想象力创造性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些问题在中国的相当部分教师,家长,校长,教育局长,社会大众眼里,似乎显得相对次要。这里,有生存竞争的无奈,也有文化价值观的问题(非个人化,趋同)。
原帖由 哈凡 于 2009-2-13 00:07 发表
这么大的压力,他还学不好???呵呵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看教育本身中,他自己的角色是否正当,再审视教育者及教育的目的。
他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原文:在他(父亲)看来,排名不在前一二名的都是差生(我那时成绩通常在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 ,正在常态发展中,为何要遭受那种无情责骂?满耳充斥着“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畜牲”、“败类”,他还有什么尊严?不逆反着弃学出走才怪呢。
这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他太敏感自尊。可惜没有人正面劝解他。他父亲那样逼他,可能是父爱的另一种表达。
农村家长表达关爱方式特别,不是挂在嘴上的爱不爱之类。因为农村供一个孩子上高中,上大学都不容易,他父亲逼他考大学,正说明他非常重视他,认为他有能力考上。如果不是考大学的料,估计早叫他回家干活了。他父亲骂的话,其实是恨铁不成钢,跟早期的棍棒教育是同类的东西。
文教版另一个帖子说是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比例严重降低,起码这位父亲不会是觉得上大学没用的人。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9-2-13 15:07 发表
这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他太敏感自尊。可惜没有人正面劝解他。他父亲那样逼他,可能是父爱的另一种表达。
农村家长表达关爱方式特别,不是挂在嘴上的爱不爱之类。因为农村供一个孩子上高中,上大学都不容易,他父亲逼他考大学,正说明他非常重视他,认为他有能力考上。如果不是考大学的料,估计早叫他回家干活了。他父亲骂的话,其实是恨铁不成钢,跟早期的棍棒教育是同类的东西。
文教版另一个帖子说是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比例严重降低,起码这位父亲不会是觉得上大学没用的人。
章锐的农民父亲愿意供孩子读大学,一方面说明他有责任感,而另一方面,面对他对孩子的肆意侮辱,我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之,他更在意自己的脸面,此生要脱离苦海,就他那德行恐怕是无望了,只能指望孩子读大学后有了出路再回报他,本质上是自私。
孩子自五年级起,先后考上了加强班和重点中学,应该说并未辜负家人的期望,然而,他仅仅因为没获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就再也得不到父爱,谁会从恶毒的羞辱打骂中感受父爱?

教育有问题,家长是共谋

转自2月9日《东方早报》,作者:张鸣
2月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位安徽在校高三学生写的文章《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文章诉说了他在应试阶梯上攀爬的过程中,如何被学校和家长联手挤压的故事应该说,虽然家长们未必都会像文章里那位父亲那样,动辄对自己的孩子扬言“去死吧”,但类似的故事,在中国每个有学校的角落都在上演着。
  不客气地说,现在的中学教育,活像是一部只有一个出口的绞肉机,能在绞杀中爬出去,就是“一本”的大学生,爬不出去就成了失败者,乃至被当成垃圾。这部把学生绞得快要发疯的绞肉机的动力,有绝大部分来自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
  眼下,“成功教育”是个时髦的概念,几乎每个学校都在标榜自己推行的是成功教育,但实际上,很多学校的教育问题成堆,出产了数量庞大的失败者。只要进入这些中学,恶性竞争就启动了(有的地方甚至在小学、幼儿园就开始了),孩子们只能在分数的阶梯上攀爬,而老师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互动良好,构成了鞭策学生攀爬的两条鞭子。爬在前面,则学校和家里都是天堂,掉下来,则学校家里都是地狱。没有选择,没有自由,学生只能顺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往上爬,爬不上去就成了失败者。有老师和家长天天这样的灌输,在现实生活中,差生的确也被当成了失败者,饱受所有人的白眼,在白眼中自暴自弃。
  即使那些从通道里爬出去的学生,也一样有挫败感,因为考得理想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只要考不上北大清华,没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心底里依然有缺憾。每个人都跟前面的人比,每个人都是失败者。
  应试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灵魂,一旦没有了畸形的考试排名竞争,老师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小学升初中,一旦没有了考试,则全体放羊,教与学两下不知所措。同样,高中生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了统练,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整个学习过程,很少有学生会上图书馆,很少有学生会根据问题,查阅图书资料。甚至由于中学阶段除了课本之外什么都不准看,中学生连什么叫好书都不知道。于是我很能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学生喜欢低俗的日本漫画,喜欢同样低俗、甚至有抄袭之嫌的郭敬明的小说。也许,只有这样的货色,才能让他们在攀爬中得到一点慰藉。
  我知道,即使那些放狠话威逼孩子的家长,其实心里都是为了孩子好,每个家长都迫切地望子成龙。为了让孩子成龙,必须把孩子逼成只会考试的机器人,方能脱颖而出,为此,甚至不惜将孩子金色的童年变成灰色乃至血色的。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千方百计诱使家长这样做,如果有家长胆敢不这样,那么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不大可能有好果子吃,除非家长有本事将孩子送到国外,否则,没有人敢不随大流。
  就这样,家长们忘记了,什么叫属于孩子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忘记了成功的标准其实未必只有学历、身份和地位。一个做体力劳动的人,未必就没有尊严,在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是垃圾,除非这个人做了不齿于人类的事情。一个人,只要能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快乐,对家庭负责,让家人感到幸福,对社会有益,就是一个成功者。他们更忘记了,按照我们现行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所谓成功者,有不少实际上心智畸形,这样的人,在世界上竞争力是有限的,个人生活也未必幸福。可惜,这样一些属于常识的人类教育理念,在我们这里,特别缺乏,缺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因此,我们的家长,一边痛恨这种教育,一边却自觉不自觉地成了这种教育的维护者,给了这种教育最大的动力和养料,对于改革反而深怀疑惧。人人都陷在恶性循环里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坠入深渊,却无可奈何。这种教育的既得利益者通过这个循环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家长和学生则得到了最大的恶果,但在事实上,却都在维护这种教育,维持这个循环。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原帖由 紫壶 于 2009-2-13 15:35 发表


章锐的农民父亲愿意供孩子读大学,一方面说明他有责任感,而另一方面,面对他对孩子的肆意侮辱,我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之,他更在意自己的脸面,此生要脱离苦海,就他那德行恐怕是无望了,只能指望孩子读大学后有了出路再回报他,本质上是自私。
孩子自五年级起,先后考上了加强班和重点中学,应该说并未辜负家人的期望,然而,他仅仅因为没获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就再也得不到父爱,谁会从恶毒的羞辱打骂中感受父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私还是无私,似乎不好分。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是侮辱。中国当爹的似乎喜欢做严父的为多。我认识一个当父亲的,对自己女儿非常严厉。教训女儿的话也非常难听。我在那女儿的博客里看到过。这女儿认为他爸爸根本不在乎她。后来她父亲死了,她才从亲友那里知道,其实他私下很以她为荣。这位父亲是上海人。
“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扬过我,夸赞过我,在大多数人面前,只会开我玩笑,奚落我,数落我的不是。 奶奶说,他最宠我。 以前我会彻底否认,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曾经,我恨他,厌恶他,更不知道,自己伤他有多深。 我仍是他眼中的小屁孩,不知人间疾苦。”(偷偷复制过来的东西。过后要删掉的。)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9-2-14 15:12 发表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私还是无私,似乎不好分。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是侮辱。中国当爹的似乎喜欢做严父的为多。我认识一个当父亲的,对自己女儿非常严厉。教训女儿的话也非常难听。我在那女儿的博客里看到过。这女儿认为他爸爸根本不在乎她。后来她父亲死了,她才从亲友那里知道,其实他私下很以她为荣。这位父亲是上海人。
“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扬过我,夸赞过我,在大多数人面前,只会开我玩笑,奚落我,数落我的不是。 奶奶说,他最宠我。 以前我会彻底否认,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曾经,我恨他,厌恶他,更不知道,自己伤他有多深。 我仍是他眼中的小屁孩,不知人间疾苦。”(偷偷复制过来的东西。过后要删掉的。)
梅茗提到的这位父亲跟主帖里的父亲很不同,一个是“开玩笑、奚落、数落”,另一个是打骂,动辄让孩子去死,甚至提供具体的死法,从好处推测,前者是严父,后者呢?从如此恶毒的咒骂中,我无法找到可能有的爱意。
所以,梅茗出于好意的推测,我无法认同。别忘了那个基本前提,章锐的成绩不差,如果他所讲的一切真实的话。如果我是章锐,会用同样的恶毒对付这个脾气狂躁的东西的。我希望这样的父亲绝种。

[ 本帖最后由 紫壶 于 2009-2-14 17:29 编辑 ]
爱也要讲方法,用爱的名义扼杀孩子,还不如不爱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原帖由 David 于 2009-2-13 10:49 发表


小孩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没有基本的人生权利。这是教育,还是误人子弟,miseducation?Blaming the victim(责怪受害者)总是最容易的。
呵呵,我的话是对主帖个案而说的,家长、学校教育固然有问题,这个孩子也有问题。责怪教育者也是容易的。
1、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开始注重我的名次。
在他看来,排名不在前一二名的都是差生(我那时成绩通常在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 ——————————一个能考入强化班的孩子,学习不会差。从他的排名看,即使父亲认为他是差生,我相信在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老师眼里,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会是差生吗?
2、没人看得起我,亲戚都轻视我,我知道这是父亲宣传的。暑假我不停地忙家务,他却对别人说我好吃懒做。他逼我考高分,近乎不择手段,以前是打,现在是施压,还号召爷爷奶奶等来施压。
————————————————————他的父亲有意贬低自己的儿子,说明这个父亲是不正常的。如果其他人也相信他父亲的宣传而瞧不起他,而他又是一个“考入强化班”排名在“前10名,最差20名”的学生,那我只能说他周围的人也不正常。而且,我感到这个学生这样写,更是不正常,有心理异常的症状。

3、中考前,父亲那句话我今生难忘:“考不上江中(我们那儿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我是含着泪跑回房间的。我不明白,考一个好高中比儿子的存在更重要?后来我考上了,亲戚仍用异样眼光看我,因为父亲已把我说得猪狗不如。————————————一个考上了最好的中学的学生,“亲戚仍然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父亲说的他猪狗不如”?那么,他父亲有严重的施虐倾向,而他也患上被迫害症,典型的心理异常,两者是相互的,他放大了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这样,亲戚的异样多少有点其他含义了。

4、高中后,我毛病百出,先是强迫症,这学期头又痛,已经痛了两次,每次痛两周,需挂一星期点滴,医生说是压力太大造成的——我一进学校,无异于进了监狱,分外难受。————————————————压力大造成心理异常的症状。

5、2008年元旦回家,我和父亲又吵起来了。父亲又说了那段他说了无数遍的话:“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实在无法忍受,说了句心里话:“没有你,我不会这么差。”换来的只是嘲讽。叔叔说应多鼓励我,父亲拍案:“他不是那种人,跟畜牲还讲鼓励……”我出了屋。————————-他对个人情况的描述,跟父亲对他的评价,反差极大,其中一定有更复杂的原因。单从父亲的言行来看,这个父亲似乎非常粗暴、绝情,而从他自己的学习情况来看,他不仅不是个差生,而且还是个中等偏上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如果说父亲对他不满,至少旁人是认可他的,除非他品德有问题。
叔叔说应该多鼓励他,可以为证,这就跟前文他说的“亲戚都轻视我”自相矛盾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9-2-14 15:12 发表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私还是无私,似乎不好分。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是侮辱。中国当爹的似乎喜欢做严父的为多。我认识一个当父亲的,对自己女儿非常严厉。教训女儿的话也非常难听。我在那女儿的博客里看到过。这女儿认为他爸爸根本不在乎她。后来她父亲死了,她才从亲友那里知道,其实他私下很以她为荣。这位父亲是上海人。“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扬过我,夸赞过我,在大多数人面前,只会开我玩笑,奚落我,数落我的不是。 奶奶说,他最宠我。 以前我会彻底否认,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曾经,我恨他,厌恶他,更不知道,自己伤他有多深。 我仍是他眼中的小屁孩,不知人间疾苦。”(偷偷复制过来的东西。过后要删掉的。)
______
只要父母尚未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他们对孩子的所有宠爱都难免近似于一种对“宠物”的爱,视之为“私有财产”性质的爱。

这种爱,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未来,并强迫其孩子实施,这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两种,一是孩子将长时间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和生活;二是孩子的叛逆性得到充分释放,试图对抗所有的规劝,并可能失去对人的信任(亲生父母尚不可信,谁还可信?)。
梅班长提出的这个例子中的这个严父和章同学的“严父”共同点似乎都是“严”,但是否都严到“经常辱骂孩子,侮辱其人格...”呢?不得而知。
如上,我同意紫壶的看法“……会用同样的恶毒对付这个脾气狂躁的东西的。我希望这样的父亲绝种。
6、有天我带了本《莫泊桑小说集》到班上,被没收。班主任说,没把成绩搞上去不允许看,这些书只会使人越来越颓废。第二天下课我翻了翻《雅舍小品》,又被没收。班主任甚至不允许我写小文章,认为语文老师未作要求而学生去写是浪费时间。
——————————————如果这个学生上个世纪这样写,我会相信他,现在他这样写,只能骗别人了,一个农村孩子,80、90后学生,还看这些书,很难让人相信的。

7、隔了一两天,班主任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来了。班主任说我头痛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我无言。“你想不想参加高考?说实话。”班主任问。父母都在身旁。 ( http://www.tecn.cn )
     
    我踌躇再三——“不想!”我不该说真话。现在的老师只喜欢假话。接下来事情越来越糟,班主任与父亲整整逼了我一个多小时!“收拾书包回去……回去你也别想活!”听着父亲的这句话我冲出了办公室。我受够了!我当时心跳加速,有些颤抖,接着做了出乎自己意料的事——跑回教室,将教科书全部扔到了楼下!我真的受够了……
————————————————————————
上了重点中学之后,学习由中等偏上,后一落千丈,最后放弃高考的学生是很少的。从升学率来看,能考上重点高中,等于一个脚迈进了大学门槛。父亲和老师希望他不要放弃高考,实在是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是为他的前途着想,特别是一个农村孩子,要改变命运,上大学当然是最好的出路,所以,作为长者,他们的方法可能粗暴,但从为孩子的前途负责的角度说,如果任由孩子使性子,也许会贻误了他自己的前程。
而这里,作者把大人的意见视为“逼”,言之过重了。

[ 本帖最后由 黄馨 于 2009-2-18 10:14 编辑 ]
这学期父亲本来不准备让我上学,许多人说情,我又上了学,但上学只是等死。我的心理已经承受不了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想问: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 http://www.tecn.cn )
     
    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
其实,读这篇文章,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很不正常的家庭里,他说描述的父亲的极端言行都不是一个正常人所为,文章把矛头直指中国教育,这点没有错。
而从个案来看,这个孩子看问题也是很偏激、极端的,他和他的父亲是患的是同一症状。
因为父亲的言行总会有前提的,那么这个前提是不是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呢?他自己的叙述是不是也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没有旁人的叙述,单凭他自己的一面之词,我是很难相信,造成这样的局面全是他人的不对,而没有他自己的不足。
1、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开始注重我的名次。
在他看来,排名不在前一二名的都是差生(我那时成绩通常在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
——————————
一个能考入强化班的孩子,学习不会差。从他的排名看,即使父亲认为他是差生,我相信在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老师眼里,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会是差生吗?
------------------------------------------
不明白这句“会是差生吗”?没有人说章是差生,除了他父亲,和被他父母宣传的“亲戚”,我没有看到老师这样说,老师只有不让他看小说让他把成绩“搞上去”。

2、没人看得起我,亲戚都轻视我,我知道这是父亲宣传的。暑假我不停地忙家务,他却对别人说我好吃懒做。他逼我考高分,近乎不择手段,以前是打,现在是施压,还号召爷爷奶奶等来施压。
————————————————————
他的父亲有意贬低自己的儿子,说明这个父亲是不正常的。如果其他人也相信他父亲的宣传而瞧不起他,而他又是一个“考入强化班”排名在“前10名,最差20名”的学生,那我只能说他周围的人也不正常。而且,我感到这个学生这样写,更是不正常,有心理异常的症状。
---------------------------------------------
他父亲确实是不正常的,其他人也确实是不正常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正常,是相信他父亲这样言论的不正常,这种人很多.我唯一觉得这个孩子的"不正常"就是他被自己残忍的父亲,(大多数)冷漠的亲戚,误人子弟的老师等给联手压迫到快崩溃了.


3、中考前,父亲那句话我今生难忘:“考不上江中(我们那儿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我是含着泪跑回房间的。我不明白,考一个好高中比儿子的存在更重要?后来我考上了,亲戚仍用异样眼光看我,因为父亲已把我说得猪狗不如。
————————————
一个考上了最好的中学的学生,“亲戚仍然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父亲说的他猪狗不如”?那么,他父亲有严重的施虐倾向,而他也患上被迫害症,典型的心理异常,两者是相互的,他放大了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这样,亲戚的异样多少有点其他含义了。
-----------------------------------------
这父亲是不正常,但孩子怎么就"患上被迫害症"了,有什么临床表现?

4、高中后,我毛病百出,先是强迫症,这学期头又痛,已经痛了两次,每次痛两周,需挂一星期点滴,医生说是压力太大造成的——我一进学校,无异于进了监狱,分外难受。
————————————————
压力大造成心理异常的症状。
---------------------------
这对于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炼狱式的经历.

5、2008年元旦回家,我和父亲又吵起来了。父亲又说了那段他说了无数遍的话:“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实在无法忍受,说了句心里话:“没有你,我不会这么差。”换来的只是嘲讽。叔叔说应多鼓励我,父亲拍案:“他不是那种人,跟畜牲还讲鼓励……”我出了屋。————————-
他对个人情况的描述,跟父亲对他的评价,反差极大,其中一定有更复杂的原因。单从父亲的言行来看,这个父亲似乎非常粗暴、绝情,而从他自己的学习情况来看,他不仅不是个差生,而且还是个中等偏上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如果说父亲对他不满,至少旁人是认可他的,除非他品德有问题。
叔叔说应该多鼓励他,可以为证,这就跟前文他说的“亲戚都轻视我”自相矛盾
------------------------
二人反差极大的评价,不见得有"更复杂"的原因,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有一个人说谎(或者情绪化的极度夸张) 了事实.叔叔的认可说明任何社会都是有可能由正常人出现的。我不认为在一个受到极端压抑的年轻人的控诉中“极少数人(亲戚)的同情”和“亲戚都轻视我”这样的表述是矛盾的,不能用这种表达的逻辑性来要求一个普通高中生。

你在第2第3第5点分别对"周围的人" "亲戚" "旁人"为何大脑短路般也有如他父亲一样的看法表示疑惑,我试着集中解释一下:
黄馨可能没有在那样的农村待过,不过我知道在农村,亲戚是有足够的理由去通过贬低别的自己孩子的同龄人来获得自家孩子(其实是自己)的优越感的,大多数家长都会适当给自己孩子吹点小牛,以显示出比别人的孩子强,像这种人前人后拼命贬斥羞辱自己孩子的,属于异数,而且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6、有天我带了本《莫泊桑小说集》到班上,被没收。班主任说,没把成绩搞上去不允许看,这些书只会使人越来越颓废。第二天下课我翻了翻《雅舍小品》,又被没收。班主任甚至不允许我写小文章,认为语文老师未作要求而学生去写是浪费时间。
——————————————
如果这个学生上个世纪这样写,我会相信他,现在他这样写,只能骗别人了,一个农村孩子,80、90后学生,还看这些书,很难让人相信的。
------------------------------
看到你这个“很让人相信”,我下面真很难继续阿,呵呵,不免认为你“选择性”清晰地相信一些事情。
80、90后学生,还看这些书,这没什么不可信的。
我曾经有个同事也是80后,最高学学历是一个三流学校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但他自己大学三年里自学了中国文学史美学史、西方文论,对于民国学人如数家珍,现在还看看哈耶克、托克维尔这些人的书,这您大概也会觉得奇怪吧!
看到你这个“很让人相信”,我下面真很难继续阿,呵呵,不免认为你“选择性”清晰地相信一些事情。
80、90后学生,还看这些书,这没什么不可信的。
我曾经有个同事也是80后,最高学学历是一个三流学校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但他自己大学三年里自学了中国文学史美学史、西方文论,对于民国学人如数家珍,现在还看看哈耶克、托克维尔这些人的书,这您大概也会觉得奇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看来你也是选择性地不相信一些事实,这没关系,把我的选择性不相信+你的选择性相信,这个世界就完整了.

幸好你说你的80后同事“在大学三年里自学了\\\\\\\\\\\\\”,而不是在高中课堂里自学的,你最好现在去调查一下80、90后学生还有多少人在高中课堂里自学《莫泊桑小说集》和《雅舍小品》(注:我指的是这两本有代表性的书),而且在农村里中学里。
至于你说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去读一些什么书,哪我是没有资格去评论的。


我质疑这个细节的意思是,这篇文章编造的痕迹非常重。
你的其他回复,我就不一一回了,有同意的,有质疑的,这个世界才是完整的。
我并不了解《莫泊桑小说集》和《雅舍小品》是一种怎么样的代表性,所以我对于这个细节并不敏感,
但是对于您对(农村)重点中学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判断,我还是不能苟同。
不过,您既然不详细回复我的评论,那我也就不展开说了,呵呵。
原帖由 竹南 于 2009-2-18 12:31 发表
我并不了解《莫泊桑小说集》和《雅舍小品》是一种怎么样的代表性,所以我对于这个细节并不敏感,
但是对于您对(农村)重点中学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判断,我还是不能苟同。
不过,您既然不详细回复我的评论,那我也就不展开说了,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我码那么多回复,也不是让你来苟同的.

我说的代表性,就是每个年龄段学生,他们的阅读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的。
如果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和90年代初,学生把这些课外书带回学校看,我觉得是很正常的。

但现在80后和90后的阅读,显然不是这类书。当然会有你说的特例。

后面,我也不展开说了,呵呵。
的确有一个疑点
这位父亲一方面是打骂孩子,逼他读书,另一方面却打算让他不读了,我觉得有点矛盾
不过这篇文章中的事情,的确是有发生的,只是是否全都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就可以商讨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