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甘阳: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1.大学人文教育需要考虑大学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的关系
     
    不注意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就不能设计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哈佛大学1945年的著名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对二战以后的美国通识教育影响很大,它谈的是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但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来谈中学教育。如果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与中学的课程过多重复,不能保持高中生进大学后的新鲜感,教学效果将是非常失败的。 ( http://www.tecn.cn )
     
    2. 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明确“本科教育”有其独立的培养目的和目标 ( http://www.tecn.cn )
     
    我国大学目前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谓“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教育。虽然“人文教育”本身可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但“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而本科毕业以后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学生个人的安排问题,不再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 ( http://www.tecn.cn )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安排,如果大学本科第一年开始就着重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但我们知道,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也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晚近以来教育部和许多高校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我国大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 ( http://www.tecn.cn )
    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尝试都为探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积累了经验教训。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仍然有待认真讨论。在这里,我们需要问一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何在?目前很多大学似乎都把本科教育的目的看成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重新加以检讨的。严格地说,这种指导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首先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比例问题,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而是对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含混不清。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 http://www.tecn.cn )
     
    3. 大学人文教育必须理顺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和商学院这些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 ( http://www.tecn.cn )
     
    中国的商、法学院目前的很多问题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但值得提出来讨论。就像1950年代大学强调专业教育是为了中国工业化急需一样,近年商、法学院大量扩张是为了市场经济急需,有其合理性。但我们要思考,商法经管学院的学生今后将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到底受到过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他们十七八岁直接就读商法学院,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挣大钱,这样人文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商法学院要不要人文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人文教育,而且更在于商法学院占据大学的相当大一部分资源,会对整个大学本科教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商法学院应该像现在这样一直放在大学本科,还是应该在适当时候停办本科,转为“后本科的职业学院”,值得提出来讨论。 ( http://www.tecn.cn )
    目前提出停办商法学院的本科,往往会被人指责为采纳美国的模式。我认为这并不成立,我们不能说因为是美国的模式,我们就不用,而是要看它好不好,好就要用。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本科生在那样一个商业化和消费文化诱惑非常多的社会,能够非常安安静静地读圣贤书?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的商法学院像中国一样是办在本科的话,我相信美国大学的本科文理学院及其通识教育制度多半难以维持。因为每个家庭都会做很简单的计算,如果任何人并不需要经过本科四年教育,就可以直接选择挣大钱的职业教育如商法学院,那我们可以想象,还会有多少美国家庭会先花四年的冤枉钱,供自己的子女先读文理学院,然后再去商法学院?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投资让子女直接读商法学院?结果是可以想见的。反过来,正因为必须先读四年本科才能报考商法学院,同时事实上只有文理学院的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上精英的商法学院,这样就能一箭双雕,既强化了大学本科的人文通识教育,又确保了商法学院的学生必然是已经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商法学院转为“后本科的职业教育”,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才能比较从容地设想、强化和改善。 ( http://www.tecn.cn )
     
    4. 大学人文教育需要重新考虑“文理”关系
     
    “文理”关系现在比较复杂,传统的“文理“关系指文史哲与数理化的关系,但现在“文”的方面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两者间本身就有很多差异甚至矛盾;而“理”的方面不但包括纯科学,更包括许多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等。如果广义的通识教育要包括所有这些内容,课程如何搭配是极为复杂之事。目前的情况是通选课往往成为各种各样的“概论课”,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这是很不理想的。要精心选择可以入选的课程,而不是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的概论课。 ( http://www.tecn.cn )
     
    5. 大学人文教育进入课程设置,将凸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
     
    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笼统都属于所谓“文科”,但两者差异非常大。社会科学通常强调对当代社会的分析,而人文学则离不开对历史过去的认识。大学的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人文学,还是偏重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人会有很大分歧。社会科学家可能会认为人文学如文史哲根本没什么用处,而人文学者则会认为中国的社会科学都是照搬西方的,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两方面会有一个很长的互相妥协磨合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 ( http://www.tecn.cn )
     
    6. 大学人文教育一定会重提百年来的老问题:“西学与中学”问题。
     
    推动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必然会重新面临一个问题,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还是西方的人文教育传统,或是走晚近美国时髦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教育?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我这里只能很简单地直截了当说,我个人反对美国式的“杂多文化主义”, 因为它会把一大堆没有经过检验的东西塞到课程里,本科生的课程不应该如此。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无非是在西方经典课程里面加了一些非西方作品,并不会改变什么,仍然是西方中心的。 ( http://www.tecn.cn )
    我主张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很不同:日本在近现代必须首先谈亚洲,才能谈它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但是中国总是直接面对中西问题。其道理在于,日本需要首先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要占据它在亚洲的地位,才有可能谈和西方的关系,所以日本对亚洲的研究确实比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发达。中国人今后自然要重视对亚洲的研究,但中西问题仍然是中国的中心性问题,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如果学华而不实的美国“杂多文化主义”,恰恰只能变成美国校园政治时髦话语的附庸和跟屁虫,而放弃自己的中心问题。 ( http://www.tecn.cn )
     
    7. 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与“目”问题
     
    现在各大学的素质教育往往把精力放在增加通选课的数量上,这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一个真正的大学人文教育要精心设计几门必修课作为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例如中国文明史一年、西方文明史一年,中国人文经典一年、西方人文经典一年,这是比较可取的建设性目标。 ( http://www.tecn.cn )
    现在许多大学都号称他们学的是哈佛大学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但学美国不能去学它最时髦的东西,而要看其建立现代通识课程的全过程,从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最早尝试现代通识教育课程到1945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红皮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问题实际一直是打造美国文化熔炉,是为了回应现代社会离心力很大,难以形成共同语言的问题。它因此强调大学通识教育是对所有本科生的教育,特别强调要以西方文明传统作为人文教育的共同基础。确实,1980年代后期以斯坦福大学改革为标志,“杂多文化主义”变成时髦,但仅仅是时髦,并没有改变美国大学人文教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实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否只需要以中国文明传统为中心?不少中国学者或许会认为应该如此,但我认为这不实际。我们处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我们一方面要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坚持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同时必须深入认识西方文明的传统。 ( http://www.tecn.cn )
     
    (本文由欧树军根据作者的演讲整理,经作者审阅。)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自以为是的海不归意见。

到大学里来上两年的课就知道什么是问题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随便拉一个都比甘海步龟的贴要好

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越来越像兵营?

2009-03-10  文:顾肃

近年,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大学都在郊区建校区。于是在一块远离市区的荒地上圈出几百几千亩土地,用围墙把成千上万的学生围起来,让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进城都得坐上近一个小时的车子。老师则远离校区,上课坐车来,下课匆匆忙忙坐车走,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即使答疑,也得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师生之间相当疏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

因此,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像野战军的兵营。与城市的文化和思想交流越来越少。而那些保留了原来较大校区的大学,比如 北大,也加强了校园管理,所有人进出都是出示证件,甚至进行登记,北大的教授就不满一天四次出示工作证。其理由据说是为了校园安全,防止盗贼。但实质上也是把大学与社区隔绝起来,像兵营一样管理起来。

这样的大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吗?大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培训班,也不是只培养某个方面有专长的技术能手,而是在专业训练之外,让各种各样专业、年龄、阅历包括社会经验的人在一起交流,尤其是师生的自由交流,才能培养有见识、有智慧的现代化的新人。即使是理工科学生,也不能只是学点技能,像培养工匠一样,而需要有思想,会创新,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管理能力。所以在一般的课堂之外 ,大学生需要社会实践,利用文化设施,甚至也部分地通过打工、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而不是坐而论道地只背诵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目前这种兵营式的大学恰恰违背了办大学的这些宗旨。因而让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日见其狭窄贫乏。由于远离市区,许多文化和科技名人到大学讲学交流更加不方便,而学生们利用城市的文化设施包括书店、影院、博物馆等等也很不方便。

大学远离市区也让城市本身的文化气氛更趋淡化,本来,中国的城市中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就不多,再让那么多的大学都远离市区,城市的文化气氛就降低,更加重了其商业氛围。所以大学远离城市是双重的损失,既孤立了大学,也冷落了城市。以南京为例,原本几十所大学包括十多所全国重点院校星罗棋布于市区,显得很有文化品味,也便于大学与社会的纵横交流。如今则大部分均搬到郊区,尤其是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已经或即将把主校区搬离迷人的城市中心地区,各自在远郊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使得这些老校园十分冷清,代表我们文化当中最优秀、美丽、优雅的精华景观都在被抽离文化地带,日益凋零。而南京市的十几所大学均正在或将搬到城东北的仙林大学城,可以形成一个文化上相对集中的地区,要比各个大学分散各郊区要好些,但仍然不如在城市当中来得好。

有人说,因为大学扩招导致了规模大,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因而只能找城外的空地。我说,事情并不尽然,其实大学的教学区域、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并不占多大地方,关键是生活区太庞大,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在外面自己租房而腾出大量生活区用于大学的教学、实验室,以及提供中午饭而已,其他的社区服务均分散到城市本身的各个角落。1949年以前的中国和今日国外的大学,大部分都是这样做的。而今天把大学办成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因而越来越庞大,于是就远离城市,孤立地存在。

办大学的人们的思路十分重要。校长书记们热衷于在郊区扩建,除了基建上的刺激力以外,还有认知上的误区。一些人以为,只要封闭地满堂灌、在实验室里整天泡,就能培养出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思想家,所以他们就把大学日益办成了私塾和技能培训班。当然还有更加狭窄的考虑,南京某全国重点大学在搬到离江宁还有十多公里的农村地区时,其领导人不隐晦地说,这样学生们有事也激动不起来了,走到城区还有几十公里呢。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样的人如何领导好一个大学?没有思想和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你能培养出胸怀世界、博大精深的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吗?更不要说人文学者和思想大师了。

本人几乎访遍了世界名校。那里很少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办大学的。牛津剑桥虽然并不在伦敦市区,但其大学镇本身已经是一座文化城,有大量的文化设施、许多公司包括高科技公司环绕着学校。师生们在河边讨论问题、演出戏剧,科技专业的学生则到周围公司去实习,接触社会。徐志摩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他对这种大学的开放与自由交流的精神的赞叹。“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哈佛大学则就在波士顿城的一侧,与城区紧密相连。耶鲁和普林斯顿固然是在不大的城镇上,但校区也是与不少文化设施和公司连成一体的,没有什么高围墙让学生与社会隔绝。人们均可以自由地进出校区,从教学楼一迈步,就到了邻近的街区,大学与社会溶为一体。大学有大师,但大师绝不是与社会隔绝的苦行僧。有大师,才有优秀的大学生。师生互动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

许多人抱怨中国的大学教育数量日增,质量在下降。毕业的学生到社会上的生存竞争力降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这样的办学思路和方式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杂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
-----------------------
不知是甘阳的英文太差,还是别有用心,“多元文化主义”硬译成“杂多文化主义”,太搞笑了。
难怪在美国读了10年博士班,最终都没拿到学位。难道仇恨西方也和此有关?
有人说,因为大学扩招导致了规模大,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因而只能找城外的空地。我说,事情并不尽然,其实大学的教学区域、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并不占多大地方,关键是生活区太庞大,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在外面自己租房而腾出大量生活区用于大学的教学、实验室,以及提供中午饭而已,其他的社区服务均分散到城市本身的各个角落。1949年以前的中国和今日国外的大学,大部分都是这样做的。而今天把大学办成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因而越来越庞大,于是就远离城市,孤立地存在。

         这随便找来的文章,确实随便得可以。
         大学到郊区找空地扩展地盘,再经地方政府统一规划搞出大学城,首先不是因为城区地盘紧张,而是因为教育部握有评审大学的硬件发展是否合格的硬性指标。有多少学生,就要有多少面积的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学生宿舍等等,不达标,就是办学条件不合格。其次是,如今大学要靠招生敛财,各校都在抢生源,抢生源就是抢银子。学生多了,要达到教育部的指标,就不得不扩展地盘,城里没有空地可扩展,就找地方政府帮忙,于是地方政府规划大学城,同时为大学与银行牵线搭桥,确保大学能顺利贷款。大学城、校区扩展、向银行借贷,这些事都是一气连贯的,举国上下皆如此。
       不是大学要办成一个能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所以弄得越来越庞大,而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大学为了抢生源、抢银子,同时又要达到足够抢生源、抢银子的资格,不得不扩展地盘,结果越弄越大。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18 21:59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4-18 18:05 发表
“杂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
-----------------------
不知是甘阳的英文太差,还是别有用心,“多元文化主义”硬译成“杂多文化主义”,太搞笑了。
难怪在美国读了10年博士班,最终都没拿到学位。难道仇恨西方也和此有关?
多谢。

中国的高中生、大学生加起来过千万。“杂多”可是比纲举目张要好。纲一举,教育就和洗脑差不多了。
“我主张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很不同:日本在近现代必须首先谈亚洲,才能谈它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但是中国总是直接面对中西问题。其道理在于,日本需要首先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要占据它在亚洲的地位,才有可能谈和西方的关系,所以日本对亚洲的研究确实比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发达。”

这种老大老二思想是教育中的大忌。韩国看来要研究完日本中国才能研究西方,越南柬埔寨等则不应该和英美建交了。
我没看出来甘阳仇恨西方,我只看到他在强调中国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是西方逻辑无法解释的文化。我不喜欢这个说法,但我承认,这是强调多元、从multi出发的思考必然会有的一种结论。
    哲学上的“多”是与“一”相对的概念。多元论与一元论的对立,根源于对“一”与“多”的关系的争论。把multiculturalism译成“杂多文化”,这没什么可笑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多党制,多民族都是multi开头的,难道可以译成“杂多党制”,“杂多民族”? multiculturalism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只能是“多元文化主义”。
multi从哪里来的?你不是在大学时代就已经读遍经典哲学名著了吗?要是你不知道多、杂多、多元这几个词的哲学含意是什么,怎么用,可以复习一下大学做过的功课嘛。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这么难吗?“多元文化主义”早已是一个通用词汇。你连英文的" 主义"(ism) 作为后缀都不懂,我出于礼貌没有指出你8楼的错误。
也谈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
发布时间:2004-03-15 文章来源:《青年史学》56期 文章作者:林小聪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1] 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在文章中沈将multiculturalism译作“文化多元主义”)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1900年以后在中国美国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论文,其中朱世达主编的《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书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学术界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理论空白。

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研究一个问题,首要的是要对所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认识,即问题是什么,接着才研究课题的意义、特征及局限性等相关的问题。尽管多元文化主义一词近年来已被频频地使用,但如同“文化”、“全球化”这些高度使用却无公认的定义一样,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至今未有一个清楚明晰的界定。王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一文中将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析化,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2]。这种归纳法虽然全面,然而还是未能对多元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让人对其内涵有个简明扼要的把握。因此,在此基础上,王希得出这些用途的共同点,即“1、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2、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3、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3]显然,多元文化主义已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它成了教育、文艺、政治诉求的出发点和依据,从这个依据出发,目标指向元与元的平等,即所谓的“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移民们创建并繁荣、发展、壮大着美国。美国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单元”的国家。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来自西班牙、法国的殖民者构成了最早的移民。紧接着,不甘落后的是荷兰人、瑞典人和英国人。特别是从1620年英国清教徒创建马萨诸塞海湾的殖民地开始,英国便开始了持续的移民潮,奠定了日后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主体基调。非洲黑人的贩运又扩大了移民群体的构成,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奴隶),非洲文化处于被压制的、无足轻重的状态。之后,另一支欧裔——日尔曼人也加入了北美大陆的移民群。这支非英语族族裔由于语言不通,经常相聚而居,自成一体,又由于耕作有方,小社会颇为繁荣,遭到了先来者的敌视,但并未发生更多的冲突。

    这样,在美国文明初步形成阶段(一般认为是1607——1783年前后近两个世纪)[4],尽管除土著印第安人外,还存在至少两支以上的移民族裔,但这种多源移民结构的存在并无单元权利的呼声的出现,融合是主流,由此形成了美利坚民族。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是多元的规模(族裔少、数量少)与日后的不可同日而语,也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区域分割使各个元呈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其次各移民群体的共同任务是发展经济,面临最根本的任务与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因此,各族裔差异和利益冲突被最小化,共同利益召唤着他们共同努力,从而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美利坚民族。

    到美国文化的成熟定型时期,即从建国至二战这一漫长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多元文化主义仍未被视为问题而提出。这一时期的移民依然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移民构成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1890年代边疆封闭前来、主要是来自西欧和北欧的“老移民”和从边疆关闭后至1930年来、主要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在此时期内,根据美国政府对各种族的态度又可分为独立初期和限制移民时期。独立初期,由于美国国内急需劳动力,对移民来者不拒,美国成了自由的化身,自由女神像就是证明。然而,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基于新移民对老移民的工作机会的威胁,美国进入了限制移民时期。美国政府针对移民制定的各个时期不同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法案就是表现之一,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种族制定的排斥法案(如中国人和日本人)和对东西半球的移民配给的总数的不同规定,显示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本已存在于本社会中亚文化的歧视并将之推广到此文化的来源国。

    相应地,在思想领域里,“熔炉论”在美国排外主义思潮盛行中出炉。“熔炉论”认为其他种族或民族都应认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归化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宗主。不服从同化者理应受到驱逐。且不论这种观点的缺陷以及真实意图,应该承认的是“熔炉论”反映了早期英裔人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他们都把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当作主导文化,要求其他民族予以认同,力图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统一的文化。

    而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在当时作为不同文化的携带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此时处于亚文化地位的各元并未有太多的不同呼声,多元文化主义仍未形成气候。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美国刚刚成立,统一的政府与国家,一体化强化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主体地位;2、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同属欧裔,文化上有较多的同源性,在种族、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和美国主流相距不大,同化不是太严重的问题;3、移民们到来后就投身西进运动和两次工业革命中去,他们的个体利益附属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

    但是,很快地,“熔炉论”在一战起就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一战期间对德裔移民的不信任,“熔炉论”显得苍白无力。二战期间,历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日本侨民和德裔美国人成了被孤立、排斥和打击的对象。渐渐地,一种反对美国化、盎格鲁服从以及民族熔炉理论的、宣扬文化多元的“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开始出现。但一开始并不受到重视。

    这种状况在二战后特别是1965年新移民法的颁布后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种族配给原则得到废止,美国政府开始客观、公正地对待各个种族。而在这次移民法颁布后,引发了又一次的移民潮。这次移民潮同以往有一个显著的差别:西欧移民明显减少,亚洲和拉美移民急剧上升,这又一次改变了原来的移民结构,社会摩擦随之加大。战后6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动荡,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同性恋运动、女权运动、反文化运动等等此起彼伏,各种社会运动高潮迭起,各种骚乱事件层出不穷,种族间的暴力事件比比皆是,社会发生了大分裂。也正是从这时期开始,1924年德裔犹太人、青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的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思想又以新的面貌重新活跃起来,这又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主义随之兴起。

    朱世达在其文《美国社会中的文化断裂》中将此时的文化冲突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1、二战后,由于经济繁荣,美国经历了一个激烈的社会演变与过渡的时期。美国经济由工业经济而演变到信息经济。大量的白领阶层以知识、信息、思想经济谋生。各种族大量中产阶级的崛起;2、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内的保守主义者有可能集中精力思考美国国内的文化战争问题;3、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更多的各种族的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诸多人的世界观;4、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变化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使妇女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社会力量。”[5]朱世达将目光投向美国国内,侧重考察这一时期社会演变和移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有些学者还注意到国际的变化,认为也是文化冲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他们认为“国际政治朝着多极化的格局转化,世界各民族裔人民的自我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空前高涨,美国少数族裔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被唤起,他们强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同实际社会地位低下之间反差,他们竭力为在美国争得本民族的地位努力,宣传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 [6]

二 、几点结论

    本文初略地回顾了美国的移民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求探索多元文化主义问题的产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美国的移民历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始,一直存在多元和元与元的差异。最初阶段,主流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存在,其他处于非优势地位的各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主要以和平共处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元与元的差异性突现,族裔要求权利的呼声逐渐高涨,并最后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体现。

    2、多元文化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与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种族关系等领域的新变化甚至与国际大背景紧密相关。多元文化主义是对这些变化的理论回应,也是代表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倾向。

    3、存在有一个核心的美国文化,但此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充实。这种移民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新移民的到来往往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
4、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族融合的成功。


--------------------------------------------------------------------------------

[1] 沈宗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9页。
[2]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52页。
[3]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52页。
[4] 此文化划分期说采用余志森:《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华东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第7页。
[5] 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91页。
[6] 余志森:《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华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第118页。
别搞笑吧,按照你的逻辑,多党制应该翻译成多元党制,我没好意思说你,你还好意思说我。你在9楼的质疑是针对ism的吗?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首先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嘛。不知道“multi”的由来,就去复习嘛。以前没看懂,现在再学习也不迟嘛。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见过不肯认错的,没见过这么死要面子爱狡辩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就像微软(Microsoft)是英文的micro和soft 组成的新词一样。我前面已经说了,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后面的词根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译法。“多元”是相对文化而言。
哲学中“杂多” 的英文是Heteropolyacid,这是康德哲学里的概念,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先验形式加工过的感觉经验。 和甘阳的翻译是一回事吗?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4-19 15:54 发表
见过不肯认错的,没见过这么死要面子爱狡辩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就像微软(Microsoft)是英文的micro和soft 组成的新词一样。我前面已经说了,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后面的词根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译法。“多元”是相对文化而言。
哲学中“杂多” 的英文是Heteropolyacid,这是康德哲学里的概念,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先验形式加工过的感觉经验。 和甘阳的翻译是一回事吗?
先纠正你一个错误,“杂多”这个词,既非只有康德才使用的概念,也不是康德第一个使用的概念,你号称大学时代就读过所有哲学名著,你是怎么看的?不会是到图书馆把所有哲学经典著作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就以为自己都看过了吧?
        前天,我在思辨版转了甘阳写于1988年的一篇文章《自由的敌人:真善美统一说》。在那篇文章里,甘阳对柏林“价值多元论”的来龙去脉有精准的分析。你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然后请你想一想,为什么甘阳不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多元文化主义,真的是像你说的那样,他的英文太差了吗?
        哲学上的多元论,是相对于一元论而言的。早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里,“一”和“多”就已经是一对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一元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多元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这个在甘阳的那篇文章里已有介绍。你说“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后面的词根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译法。‘多元’是相对文化而言。”这对像你这样读遍哲学名著的人,也许是很自然的,但对我这种没读过几本哲学著作的人,却不那么自然。为什么不译为多重文化主义而译为多元文化主义呢?   cultural pluralism怎么译呢?   cultural pluralism与multiculturalism是什么关系呢?
        在柏林的价值多元论里,价值多元是指不同善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各种价值是相互冲突且无法调和的。multiculturalism追求的是多种文化的相互并存,它不仅强调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也强调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把如此意义上的multiculturalism译为多元文化主义,很贴切价值多元论的本意吗?(想必你也知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根本上是价值观的冲突,或可以追溯到核心价值观的冲突)
        甘阳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杂多文化主义,还因为他对multiculturalism的不信任。他说:“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无非是在西方经典课程里面加了一些非西方作品,并不会改变什么,仍然是西方中心的。”对于甘阳来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化多元主义。所以他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杂多文化主义”。这在你看来很搞笑,但在我看来,搞笑的是你自己。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连热闹都没明白,还自以为得意地笑别人不懂英文,究竟是谁在搞笑?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19 21:01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何謂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
澳大利亞政府多元文化事務部制定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全國議程指南》這樣闡明:一、所有的澳大利亞人均有權表達和分享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信仰他們自己的宗教及為自己的母語而自豪;二、不論種族、宗教、語言和出生地,所有澳大利亞人均有權享受同等待遇和機會;三、澳大利亞在現在比以往更需要發展和依賴它所有的人民(不論他們是屬於哪種人種)的技能與才幹。
多元文化主义的悲剧
作者: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2006-08-23

一切都始于加拿大,而且开局不错。1971年,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一个将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作为官方政策的国家。正如加拿大文化遗产部(Canadian Heritage)网站骄傲地宣称的那样,这样做,“加拿大确认了所有加拿大公民的价值和尊严,而不论其肤色、种族、语言或宗教信仰。”不久后,欧盟 (EU)多数成员国也将多元文化主义纳入官方政策,而英国在这场声势壮大的运动中发挥了带头作用。的确,多元文化主义当时在全球迅速成为时尚。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经过去,尤其是在欧洲。法国人和德国人如今对这种方式明智与否深表怀疑,丹麦和荷兰已经逆转了其官方政策。甚至连英国也充满了疑虑。那么,问题何在?

文化自由是个人尊严的根本

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生动例证,说明糟糕的推理如何能够使人们作茧自缚。文化自由是个人尊严的根本所在,其重要性必须与对各种文化遗产形式的赞美和保护区分开来,不管相关人士在有机会进行严密审查,并对其所处社会存在的其它选择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是否会选择那些特定的做法。文化自由的要求包括:当人们(不排除年轻人)看到有理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能够抵制对“传统”的自动认可。

就人类自由而言,多元化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产生和维持的方式。如果英国一个保守移民家庭的年轻女士想跟一个英国男孩出去,从多元文化自由的角度来看,她的选择无可指摘。相反,如果她的监护人阻止她这样做(这种事时常发生),就很难算作多元文化行为,因为这是想以(姑且称作)“复数的单一文化”(plural monocultural)形式使各种文化保持分离。然而,似乎正是家长们的这种阻挠,拨动了当今多元文化主义者的同情心弦。

在此背景下审视英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很有意思。英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进步阶段之后,是一个分离主义和混淆的阶段。后殖民时期的英国,试图通过在医疗、社会保障乃至选举权方面的无差别待遇,将移民社区融合在一起,这起了一个极好的开头。在选举权方面享受无差别待遇,要归功于建立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这一具有远见的政策。英联邦本身就是带有鲜明英国领导特征的多元文化产物,它让英联邦公民身份的所有英国居民(包括英国几乎所有的非白种移民人口),都能参加英国大选。与德国、法国以及欧洲多数国家移民的不平等历史相比,英国在尽快赋予合法移民经济、社会及政治权利方面的成就,确实可圈可点。

斯卡曼勋爵(Lord Scarman)领导的另一项具有远见的举措,解决了英国当时存在的一些缺陷,如警务方面的缺陷。这些缺陷与1981年的英国暴乱有关,特别是在布里克斯顿和伯明翰。斯卡曼勋爵负责对暴乱进行调查,并谴责了“英国生活中现实存在的种族弱势”。斯卡曼报告中提到的问题,没有都得到彻底解决(种族仍可能造成差异,正如阶级和性别一样),但人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甚至远在“多元文化主义” 成为流行口号前已开始行动,努力实现所有英国人的平等待遇,不论“其肤色、种族、语言或宗教信仰”(引述前文援引的加拿大的划时代宣言)。

出生于某个族群,本身不是对文化自由的行使

悲剧在于,随着多元文化主义口号的普及,对其要求的认识不清,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本质上是两个混淆。首先是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由之间的混淆。出生于某个族群,本身不是对文化自由的行使,因为这里不存在选择。相反,坚守某种传统模式的决定,如果确实是在考虑过其它选择之后作出的话,就是在行使自由。同样,在经过反思和推理之后,决定放弃——略微或很大程度——过去的行为模式,也是在行使多元文化自由。

第二个混淆在于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虽然宗教也许是人们的一个重要认同(特别是如果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赞美或拒绝自己继承或被归入的传统),但还有其它一些政治、社会、经济层面的联系,人们也有理由对其加以重视。而且文化的范畴超越宗教。除宗教之外,加拿大的宣言还明确提到了语言。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记住,尽管英国的孟加拉人目前被正式地简单归类为“英国穆斯林”,但孟加拉人争取——并赢得—— 独立,不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是为了语言自由和世俗政治。

英国政府领导人现在频繁地将信奉同一宗教的族群,称为该族群自己的“社区”,应按照自己的风俗来管治(当然,额外的要求是宗教政治应采取“温和的”形态)。移民团体宗教发言人在英国官方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进入权力中心的可能性——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在英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新“宗教学校”不断兴建,它们更关心的,是所谓“社区领袖”希望达到的相当机械的宗教“平衡”,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不是对儿童自由思考能力的培养。

此外,分开接受学校教育造成的分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不和的种子(从小灌输鼓励不和的分类感),但这样做目前已得到允许,而且实际上还受到鼓励,以埋下另一部分英国人口不和的种子。

着眼于融合,而不是分裂

目前需要的并不是放弃多元文化主义,也不是抛弃无论 “肤色、种族、语言或宗教信仰”、人人平等的目标,而是要克服已经造成大量伤害的两个混淆。这很重要,不仅因为应该考虑到自由的重要性,而且还因为它能够避免弱势群体的法国式起义和极端分离主义思潮日益增长的威胁。这种在英国抬头的思潮,有时会演变为极度野蛮残暴的行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认识到,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早期的成功是因为它着眼于融合,而不是分裂。目前对分离主义的关注,不会促进多元文化自由,而只会适得其反。

本文作者是 1998年诺贝尔(Nobel Prize)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拉蒙特 (Lamont)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 (Cambridge)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前任院长;他最新一部著作是《认同与暴力》 (Identity and Violence),企鹅出版社 (Penguin)/WW诺顿出版社(WW Norton)。

译者/何黎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

 [摘要]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以民族方式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政策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右,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突出,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加、澳等移民国家兴起。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发展
  [作者简介]杨洪贵,重庆文理学院法政系副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永川,402168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2—0075—03
  
  作为描述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变化的重要术语,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关注民族文化多样性,主张尊重差异,追求多元文化平等共存,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潮。它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1970年代被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确立为国家政策。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多元文化主义术语的由来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术语。19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已被频频地使用。要认识多元文化主义,追溯这个词语的由来显得非常必要。mui—ticulturalism是个复合词,由multi和culture组成,在产生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multicultural,然后才是multiculturalism。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ulticultural指的是一个由多个不同文化的族群构成的社会。1941年7月27日,美国新泽西州《先驱报》的一篇报道里首次使用multicultural,文中说到,一个反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偏见和行为的讨论会赞成一种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 way of life),这里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这个词在1950年代后期的加拿大开始流行起来。1959年6月16日蒙特利尔《时代杂志》有文章把蒙特利尔描绘成为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社会,并说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社会是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之一。这里用以形容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社会。此后,multicultural这个词语得到广泛的使用。可见,multicultural作为一个新创造的词汇,最早出现在1940年代的美国,在1950年代后期的加拿大开始流行,1960年代以后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描绘一种社会现实,形容一个社会的状况和特征,就其含义而言,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文化、多民族和多语言特征。  Multiculturalism是由multicultural演化而来的。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ulticulturalism第一次使用是在加拿大政府的报告中,即1965年颁布的加拿大《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报告称,在加拿大处理英语民族和法语民族关系的方法是Multiculturalism。197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多元文化主义为国家政策,指出在双语言的框架内,对于政府而言,一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确保加拿大文化自由的最合适的方法。1972年12月12日,《时代》周刊称,加拿大面临着尚未解决的双语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可见,多元文化主义是个复合词,最初产生的是形容词的“multicultural”,然后才是作为名词的“Multiculturalism”。从这些最初的用法来看,multicultural主要是形容一个社会的多民族、多文化的特性;而Muluculturalism主要是用以表示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处理多民族、多文化之间的关系的一套新的思想和方法。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在196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兴起。就其背景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快速发展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他们都形成了以英语移民及其后裔构成的主体民族,为了保持种族纯洁和文化同质,都曾经长期实施限制性移民政策,严格限制有色人种移民的进入。二战后,出于国际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接纳了大量欧洲的难民和移民。就澳大利亚来说,二战成为了其移民史上的转折点,二战后澳大利亚推行大规模移民计划,广泛地从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招募移民。来源多元的移民进入后,使其人口的民族结构日益多样化。英语民族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民族文化多样性空前发展。二战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迫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先后于1962年和1973年废除限制性移民政策,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次,民权运动广泛兴起,少数民族要求承认和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风起云涌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民族矛盾也进入了高涨期。1960年代美国产生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很快影响西方国家。在加拿大产生了法裔民族与英裔民族的对抗,以及非法裔和非英裔民族的反抗。而在澳大利亚土著人争取平等的斗争展开,非英语移民要求结束被歧视的地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些运动中,少数民族群体要求的是群体的权利,要求主流社会承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身份。这些迫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发达国家在面对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社会异质性基础上重新定义他们的国家,促进了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再次,同化政策普遍失败,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破灭
  为实现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西方国家长期实施同化政策(Assimilation),否定和排斥民族文化多样性。同化被认为是少数民族成员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的过程,通常称为遵从和俄文化适应(conformity and/or accultura—tion.)。同化主义模式否定移民的文化权利,有条件地给予移民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就是准许那些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以文化同化为代价加入该国家和民族。同化政策成为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处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普遍模式。在白人中心主义的种族优越论的指导下,这些国家怀抱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长期以来实施同化政策,对土著以及有色人种移民,甚至非英语的其他白种移民及其后裔进行歧视、排斥,拒绝和否认国内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长期坚持同化政策,要求移民放弃自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接受英国和法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以英、法文化作为加拿大文化的基质和主流,强迫所有的非英裔、非法裔种族转变民族意识,归化成为加拿大人。在
本文原文19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要求非英语移民在文化、语言上快速同化,或盎格鲁澳大利亚化,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顺应澳大利亚民风,遵从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然后消散在澳大利亚社会之中,变得无影无踪,最终达到如移民部长比尔·斯内登所称的理想目标:我们应该有一种单一的文化,每一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生活,相互理解,有着共同的愿望。对于土著人澳大利亚也长期实施同化政策,要求土著放弃他们的种族文化身份,放弃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接受澳大利亚白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采纳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之中。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争取承认和平等的斗争的展开,同化政策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就在同化政策失败的情况下,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更为自由和民主地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模式而出现。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为了把来源多样的移民整合进主流社会和给予移民保持和发展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机会的努力。多元文化主义提倡这样一种社会模式,在其中文化异质不是被认为是一种暂时现象,而是一种永久性的现象。多元文化主义指的是来源多元的个人和群体和平共存的理想状态。多元文化主义的目标是在保护民族多样性的同时促进政治统一。
  1971年,加拿大政府率先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解决国内种族、民族矛盾的理论基础,推出多元文化政策。1973年,澳大利亚移民部长艾尔·格拉斯比出访加拿大,归国后正式引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产生的标志。1975年,瑞典继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之后正式宣布在国内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1980年代,随着西欧国家外来移民的增加,如何处理本国人与外来移民的关系成为普遍问题,由此,英、法、荷、比、丹等国家相继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允许外来移民保持其文化的多元文化政策。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巨变,意识形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消退,而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观念却空前高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的交往空前密切,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日益加快。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已成为世人必须面对的难题,致使“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的理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口号同时,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相对弱势文化构成严重的挑战,使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超越了政策领域,衍变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政治思潮,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在澳大利亚的成功实践,使其国内民族关系趋于缓解和平稳。1995年澳大利亚政府在悉尼首次主办了全球多元文化大会。大会议题涉及公共政策和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政治问题,多元文化的经济问题,文化教育和语言等问题。2000年8月6~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把多元文化主义所关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占主导地位的大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为专题的之一。
  国际社会成为推动各国政府与人民认可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积极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重要力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社会转型管理项目组(MOST)完成一个重要的文件——《多元文化主义——应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政策》,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总体评估。同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以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1998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发展政策政府间会议”认可了这一原则。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集中地谈论了“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和多元共存”。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写的《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集中地讨论“当今多样化世界的文化自由”,指出处理文化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挑战之一,报告有力地证明了要尊重多样性,通过采取承认文化差异的政策即多元文化政策来建立更包容的社会。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概念,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通过,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原则被提高到国际社会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高度,并具有国际法律文书的性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它表明文化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特征,并称之为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并列的三大世界潮流之一。与此相应,以民主方式关注和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文化主义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社会思潮。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是multiculturalism的定译。甘阳先生对这个概念再讨厌,翻成“杂多文化主义”,总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就像有人讨厌宗教,就把宗教学随口叫成迷信学一样。
原帖由 kemingqian 于 2009-4-20 10:15 发表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是multiculturalism的定译。甘阳先生对这个概念再讨厌,翻成“杂多文化主义”,总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就像有人讨厌宗教,就把宗教学随口叫成迷信学一样。
所以,甘阳在他使用的“杂多文化主义”一词之后,附有multiculturalism的英文单词。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可以说,甘阳在生造概念。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让我给甘阳先生生造一个概念吧。


“我个人反对美国式的杂多文化主义, 因为它会把一大堆没有经过检验的东西塞到课程里。”甘阳先生喜欢教大学生经过检验的东西,很纯。


“中国文明史一年、西方文明史一年,中国人文经典一年、西方人文经典一年,这是比较可取的建设性目标。”甘阳先生的世界是中国和西方,不多。


与“杂多文化主义”相比,甘阳先生的可称为“纯二文化主意”。

[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4-20 13:00 编辑 ]
可以拒绝甘阳的观点以及他所使用的概念。但不得不承认,他有资格不使用流行的转译概念。这就是我想表明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kemingqian 于 2009-4-20 10:15 发表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是multiculturalism的定译。甘阳先生对这个概念再讨厌,翻成“杂多文化主义”,总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就像有人讨厌宗教,就把宗教学随口叫成迷信学一样。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了,不知是他的英文太差,还是别有用心。如果是前者,或许还情有可原,如果是后者,那他连起码的学术中立态度都不具备。
8过想想,甘阳连“儒家社会主义”这样的概念都敢生造,“杂多文化主义”就很小儿科啦。
自造概念属于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如果甘阳拿这种“杂多文化主义”的译文参加翻译资格考试的话,那是肯定要被考官打x的。
我理解乌龙茶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听得见和看得见不同的意见,哪怕这个意见一无是处,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眼见的每一种看法都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自在很接受至少能够容忍,那么,也许,就是什么地方已经出现问题了,是这样的吧?
还有,如果我们感觉有一种意见如果被实施必会导致流氓政治的永无终止,那么,反对的意见特别是方式就不该隐含流氓性(我所说的方式是指被论证的需要转化成制度的那种被言说、分析着的“方式”,不是指说话方式本身,就是说话语不妨激烈,但如果被言说、分析着的内容可能需要转化成制度形式,还是不妨谨慎点,向乌龙茶学习!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流星雨 于 2009-4-20 14:59 编辑 ]
原帖由 流星雨 于 2009-4-20 14:39 发表
如果我们感觉有一种意见如果被实施必会导致流氓政治的永无终止,那么,反对的意见特别是方式就不该隐含流氓性
谢谢!可惜我说的没你概括得那么好。

我在回复克明兄时已经说过,我们可以不同意甘阳的观点,可以不接受他“生造”的概念,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有资格不采取我们的立场,也有资格不使用我们习惯的或喜欢的概念。这里我再补充说明一下:前一种资格,就是施国英说的他有这个权利,后一种资格,我指他有这样“生造”概念的学术资格。施国英设想甘阳去参加外语考试会不及格,那是施国英的权利。我的权利则是告诉施国英,这个热闹你没看懂!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20 20:08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甘阳先生愿用“杂多”,这是他的自由,我承认。数学上的“多元方程”,他也可称为“杂多方程”。虽然数学家们会不高兴。

有一点想和甘阳先生商榷的,是他对美国与中国社会制度差异的认识。在美国把经过检验的东西放到课程里,与在中国把没有经过检验的东西塞到课程里,其难度是一样的。

另外,甘阳先生称“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一说,和我们认为他们的“人权”说是维护人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是保护有钱人的说法,很相似。
估计甘阳不大可能跑到燕谈来与克明兄商榷。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其实只有一个问题:民主问题。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把大学从党政的五指山下彻底松开,等那帮教授随心所愿的去瞎折腾,不就完了?俺要枪有枪,要笔有笔,要嘴有嘴,就那几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穷酸教授,还能折腾出一朵花来?那天不高兴了,枪一比,还不一个个吓得尿裤裆,哭喊救命,这大学还不又成了俺囊中之物了嘛!表怕,大胆的放大胆的让他们折腾,天垮不下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