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南茜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09-9-24 18:44 编辑



《南茜》


    听到领队说我们要在他的日本旧同事家留宿,有点愕然。但看到门前笑容可恭的南茜,我怔了一怔:细白皮肤,鹅蛋脸,悬胆鼻,樱桃嘴。好一个绝色的东方古典美人。



    南茜的下颚稍丰腴,如唐人仕女雍容高贵。但她并非贵妇,却是日裔美国人,做社会工作,攻硕士学位。南茜云英未嫁,其实,也不是云英,她的眼角边略现皱纹纹。



    但这丝毫也动摇不了她在我心中的美人地位!


    我的心在震栗,惊喜,无措,开始小心自己的一举一动。



    我们一行五人就这样在南茜的西雅图家安顿。我是队中唯一的东方人。南茜似乎没对我特别在意。但她七十岁的母亲却对我表露特别的善意。



    我被安置在书房里睡。


    书房有黑漆细木框书架,放满了日文英文书籍。墙上挂着发黄的全家照,照中人穿着和服,西装。还有三几张单人照,其中一张身穿美国陆军装。


    “那是南茜的伯父,死在二战欧洲战场。”老母亲向我解释。


    “你结婚了?”老母亲调转话题,看着我,期待答复。


    “没。”我轻摇头。



    那晚上我辗转翻侧,睡不熟,迷迷糊糊的,仿佛走过了南茜的列宗列祖。醒来透过玻璃壁门看着外边的日式小后院。月光下,花木影影绰绰,想着南茜。



    次日,南茜要带我们看看这个美国西北城市西雅图。各人换了便服。南茜从楼上房间下来,我又怔住了:短袖白衬衣,衬出完美的身段;热短裤,露出细白细白的腿……我感到一阵晕眩,慌忙调转视线,却又无法控制,抵抗……


    一忽儿南茜又折回楼上,下来时换了牛仔长裤。是因我的失态吧?但是,此刻我竟无一丝悔意。



    晚上,我们和南茜,她的老母亲在客厅拍集体照。老母亲把我拉到她身旁。



    在回洛杉矶的路上,谈起南茜,领队说,“南茜很好。但象许多美国出生的亚裔,在亚洲祖国和美国都被看成是外国人……”


    他看看我,“你喜欢南茜吧?”我的脸泛红。“南茜四十岁了。”


    这我也知道。



    那年圣诞,我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南茜寄的。全队人中,我是唯一收到南茜的贺卡的。



    后来,我结婚了。


    我女儿的名字,叫南茜。



ee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美妙的失态,在记忆里永久驻存,遂有了尾句。
EE是鲜人~
后来错过了?好可惜。
回味一生的片刻。
一生的片刻,美丽的邂逅,读来是镜花水月般的惘然。
画和文一样美。
画和文一样美。
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9-25 08:24
画和文和心灵一样美
那态失得很可爱
那年圣诞,我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南茜寄的。全队人中,我是唯一收到南茜的贺卡的。
后来,我结婚了。
我女儿的名字,叫南茜。!
----------------
也不见得作者的妻子就不是南茜。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那年圣诞,我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南茜寄的。全队人中,我是唯一收到南茜的贺卡的。
后来,我结婚了。
我女儿的名字,叫南茜。!
----------------
也不见得作者的妻子就不是南茜。
兮兮 发表于 2009-9-26 09:59
兮兮,如果是这样,主帖就不通文法了。
EE兄深谙为文之种种曲径,故断然不可能如此。
ee兄文字点到即止,留下美妙余韵。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兮兮,如果是这样,主帖就不通文法了。
EE兄深谙为文之种种曲径,故断然不可能如此。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9-26 10:55
这是中国式审美。伊伊兄久在西方,深谙好莱坞之种种结局设计,故未见得不可能如此。
俺更希望如此~~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兮兮不妨举个例子,比如哪部好莱坞电影的结局设计,是类似主帖的。
东西方审美存在差异和侧重,这不用说,但不可能差异到这种程度,在西方视为悬疑的,在东方视为毫无悬念。依兮兮这种自说自话的逻辑,你得出《红楼梦》里其实黛玉没死、宝黛最后喜结良缘的结论,也是可以的。因为,那是你的主观结论,既然主观了,就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了,何干西方东方。
你对于一篇文字寄予何种希望是一回事,该文本本身如何,是另一回事。
文心画影。
本帖最后由 兮兮 于 2009-9-26 17:49 编辑

14# 周泽雄
好莱坞以才子佳人大团圆为结局,恐怕是世人皆知的套路,无需再举例吧,要举反例的话,倒是要不妨老周举个例子。
我这里说的中国式审美,可以指本帖中回帖者都以爱情结局残破为美。并非指文学史上的概率,任何民族主流审美观之外一般都有相应补结构为衬托,中国人既有大团圆审美倾向,这是民间审美观,但在士大夫、文人阶层,则以凄恻残破为美,这是他们的审美观。说到红楼梦,不同版本有其不同审美取舍。

“你对于一篇文字寄予何种希望是一回事,该文本本身如何,是另一回事。”这话自然不错,用在谁身上都适用。从纯粹的推理而言,伊伊兄妻子自然极为可能不是南茜,因为他使用的不是“后来我们结婚了”,但如果把伊伊兄文字能力看高一线的话,他如此表述,避开那种大团圆俗套表述。用“后来我结婚了”,且与前面南茜寄信放在同一节中,其间藏意或可一窥。说到底,文本本身如何根本不重要了,文本所引发的遐想才是重要的。
文学的妙处,不就是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空间中得以享受吗?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裁剪得精巧,很精致。
荷花是中国的特产,但中国人画荷花都不算好看,换种说法是表现手法太类同吧。
惆怅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荷花是中国的特产,但中国人画荷花都不算好看,换种说法是表现手法太类同吧。
水笺 发表于 2009-10-7 16:31
所说不无道理。

我的图的素材,取自在下的广州住宅小社区的莲池:



黄永玉的画,应该有新意:



记忆中张大千的泼墨荷花也很精彩。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偶也喜欢黄永玉笔的下的荷,觉得他着重了荷的幽和洁,脱离了国画的束缚,但不输国画的写意,好一个清雅女子也。

偶也特意收藏过黄先生的一幅荷,甚至以为不输EE兄上传的几幅,有水碧天蓝的味道,可图片太大了,偶又笨得不会压缩,偶为什么不会压缩呢,为什么呢?
大张千先生的荷,姿意狂放,重彩,泼墨,大俗,气势酣醉。但我只看见他的荷中的小我。

只能传几幅不能代表他的一般作品上来,还是因为图片过大的原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09-10-8 03:15 编辑

也是国画:

墨兰




西进蓬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偶为什么不会压缩呢,为什么呢?水笺 发表于 2009-10-7 20:45
用Microsoft Picture Manager打开,选Edit,选Resize,选尺寸,就行了。实在不行就寄给俺代劳吧。
用Microsoft Picture Manager打开,选Edit,选Resize,选尺寸,就行了。实在不行就寄给俺代劳吧。
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10-8 04:31
嗯,好。

不能老让自己像个跛子。
我23楼的“国画”怎样?
也学过,偶尔也画。
西进篷车是描述当年美国移民从东部向西部拓展的悲壮情境。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后来,我结婚了。

我女儿的名字,叫南茜。
~~~~~~~~~~~~~~~~~
蕴藉有味!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偶来说:

兰很专统,传统得没话好说,一付谦谦君子模样。外形这么纤弱的兰,我就没有看过它或妖或媚,传统真的很强大。
一开始看西进蓬车,不知所以,EE兄一说明,苍凉之气而来,想起电影里一些情节,那些一望无际红土壤,冷不防的冷枪冷箭,苍凉的金矿,断裂的木质轮马车。但我部知道美国移民向西挺进的时候悲壮是不是应该被传颂。去年看过一电视片说的是一个印弟安一小女孩自小被一个什么计划送往东部给白人抚养,50多岁回归[家乡,从生活习性到人生观与她的祖先迥然不同,她已不是一个印第安人了,这让她痛苦,随后她恢复了自己小时候的名字,过着两栖人的生活,进退两难,说起往事她泪流满面,但是有一点也不可以忽视,如果她没有被送养,怎么有文化和人种差异带给她深海似的比较和体验?

23楼这幅画不算强,还很不够,所言的悲壮我只认为它稍稍触及皮毛,俺是大嘴巴,说错了表怪偶,偶仗势部知道是谁的作品。

28# 水笺

所言极是,批评中肯。我的国画笔墨尚未到家,偶尔为之。“西进篷车”一画,浪漫有之,悲壮欠缺。

今天这里天高云淡,打算去看新英格兰的白山的红叶,高兴!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我女儿的名字,叫南茜……




有一天,我会坐在寂寞寥廓的一颗星星上,遥遥回望那颗淡蓝色的行星,那曾经的尘世,那曾经的“我”,那段录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