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2-24 22:09 编辑

  25,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1)
  
  1977至1979年是电影市场的黄金三年,新拍的国产片、新出炉的译制片、香港片、文革前的老国产片、老译制片,各路电影蜂拥而至,令观众应接不暇,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把这些电影一一看完,销路最好的是新出炉的译制片。说是新出炉,其实大部分早就译制好了,在内部供有关人士和家属批判参考,老百姓看不到而已。世局变化后,外交局势也在变,有关方面终于开恩,把以前深藏不露的外国电影拿出来给一般民众娱乐,几乎每一部都受到观众的追捧,封闭十年的中国观众太需要了解朝阿罗越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因年代久远,以下提到的电影,有几部可能是1980年后上映的,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播映的。)
  
  1977年夏,铁托元帅来访,标志着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恢复正常,两部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随之公映,一举成为当年的最热门电影。中国观众看惯了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游击队”,蓦然发现,原来南斯拉夫的二战片段数更高,与阿尔巴尼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故事更复杂,更惊险,更有想像力,甚至主人公的功夫也更厉害,更有英雄气派,怪不得阿尔巴尼亚仇恨南斯拉夫,原来因为样样不如人家,连电影也拍不过南斯拉夫。
  
  在那个夏天,《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席卷电影市场,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当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也稍逊一筹。“上校冯.迪特里施已达到萨拉热窝”,“空气在颤抖,彷佛天空在燃烧”取代了“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啊朋友再见》风靡全国;在两部电影中扮演男主角的基沃金诺维奇被封为偶像,人们叫不出他的真名,都叫他“瓦尔特”;人们也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传奇的城市,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萨拉热窝再度燃起硝烟,中国民众都会想起瓦尔特,免不了要为南斯拉夫的命运伤感。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满足了观众对惊险片的期待,两部墨西哥影片《冷酷的心》和《叶赛尼亚》则满足了观众对言情片的渴望,这两类影片代表了观众接受心理的两极--对冒险和浪漫的需求。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文革前的老译制片,很少见到这两部墨西哥影片的热闹,基于三角或四角情感纠葛的人物设置,性格极端的男女主人公,坎坷不平的情感之路,家族血缘的爱恨情仇,神秘的海盗和吉普赛人,最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类如今习以为常的老套技巧在当年还是颇为新鲜的,两位女主人公阿伊媚和叶赛尼亚成为热门的封面女郎,一个文静,一个奔放,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1978年初,中国读者迎来了世界名著的解禁,引发了名著热潮,改编自名著的电影自然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巴黎圣母院》让观众见识了雨果作品的恢弘,并记住了美艳不可方物的意大利女星吉娜.劳罗布丽吉达。《简爱》则征服了那个年代的文学少年和文学青年,邱岳峰和李梓的配音珠联璧合,让《简爱》的台词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这些台词仍然让人心动。这里就抄录几段,以纪念那个已经远去的配音时代:
  
  “有个年轻人,他从小就被宠爱坏了,他犯下个极大的错误,不是罪恶,是错误。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唯一的逃避是逍遥在外,寻欢作乐。后来,他遇见个女人,一个二十年里他从没见过的高尚女人,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机会。可是世故人情阻碍了他。那个女人能无视这些吗?”
  
  “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你会在我忘了你之前,先忘了我。”
  

  26,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2)
  
  英国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是我第一次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改编电影,第一次看正宗的推理电影,第一次看神气活现的大侦探破案。因为都是第一次,所以感觉特别好,后来看阿加莎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就不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么刺激。
  
  1979年,在世界文学名著掀起热潮的同时,另一股通俗小说的热潮悄悄袭来,《译林》的创刊号赫然刊出《尼罗河上的惨案》全文,随后出了单行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其他作品也陆续出版,《福尔摩斯探案集》、《希腊棺材之谜》等侦探小说越出越多,销量惊人,对通俗小说的流行,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颇有启蒙之功。
  
  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佐罗》是当年的热门影片,轻松、幽默又不失紧张,还可看到西洋的剑术,阿兰.德龙从此在中国成名,与高苍健两人可合称为外国男星双壁,迷倒了数不清的女性观众。
  
  英国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是一出歌舞爱情大片,也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拍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拍得很美,场面很壮观。我记得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多好看,而是因为一张剧照引发的一场大争论。1979年,《大众电影》第5期封底刊出了王子和灰姑娘的接吻剧照,今天来看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当时可不然,有一位新疆建设兵团的干部致信《大众电影》编辑部,以极度严厉的措辞提出强烈谴责。《大众电影》全文刊出了这封信,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个新闻事件。我还记得信中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气势逼人。刚才我搜到这封信的原文,找到了这串问句,仍觉触目惊心。现抄录在此,以缅怀一下当年的那一场大热闹:
  
  “英国音乐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我还没有看过,无法评价它是香花还是毒草。但我想,这部影片既然能受到你们的如此鼓吹,一定有什么‘进步’意义。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影片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对九亿人民有教育意义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处的镜头。然而,你们没有选登,却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生前多次教导我们:‘洋为中用’。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你们吃着人民公社社员、农场工人种的粮油,穿着工人织的布,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我们的战士保卫着你们的安全,难道是他们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精神刺激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同志们!不要以为洋大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一下子热乎起来,持续了好几年,到1984年的三千青年访华达到高潮。在日本,邓小平实地目睹了日本的现代化社会、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对比当时中国的窘境,一定深有感触,中国不变不行了。现在回头看,我以为,邓小平访日直接影响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和这30年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所谓中日友好只是这个进程的一个插曲而已。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因事外出数日,连载暂停,请谅解。恭祝各位朋友圣诞快乐!)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难以:)

这台词我也印象极深。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09-12-24 09:30
谢谢指正!


  27,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3)
  
  按照时下电影网站的分类法,三部日本电影分属不同的类型,《生死恋》属于爱情片或文艺片,《追捕》属于悬疑片或警匪罪案片,《望乡》属于传记片或社会问题剧情片,看来,为了让中国观众了解当代日本,引进影片和批准上映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
  
  《生死恋》是一部很一般的时装言情剧,原作者武者小路实笃的《友情》和《爱与死》写得细腻感性,但故事内核并不比同时代的张资平高明多少,这类程式化的三角爱情故事,中国老一代观众早在30年代就司空见惯,但对7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生死恋》却带来完全新鲜的体验:1,已经很多年没看过如此集中描写外国都市青年爱情生活的电影,让大多数靠介绍人相亲搞对象的中国青年大感惊奇。2,栗原小卷饰演的女主角夏子是一位明媚的女性,不仅美貌,而且有知识、有智慧、有礼貌,追求爱情的果敢和执着,更是迷倒了中国男女青年,潜意识里不免把自己代入,想象成夏子或夏子的情人。3,《生死恋》展示了日本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夏子、大宫、野岛,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工作和休闲活动,乃至家居布置,情书的语气等等,都传递了时尚的信息,让刚从贫瘠年代过来的中国青年神往不已。
  
  《生死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网球场,夏子在场上打球的画面前后呼应,串连起了剧情,70年代末的中国有网球场吗?或许只有北京的涉外区域才有吧。看过《生死恋》后,网球场成为一个图腾,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1979年,《生死恋》的网球场以及日本都市的其他场景让国人对未来有了想象的空间,庆幸自己终于走向现代生活的路途。1996年,我在深圳蛇口的小区散步时,蓦然发现一个漂亮的网球场,一位少女在晨曦中打球,恍惚间好像看见了栗原小卷重现――中国终于变了,变的不只是网球场而已。
  
  《追捕》,用现在的眼光看,《追捕》的剧情简直俗到家了:坏人害好人,女人救好人,警察抓好人,好人追坏人,好人爱女人……如此把一堆乱七八糟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这么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警匪片,却在中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经典神话,没有哪一部电影让中国观众记住了这么多剧中人的名字和台词――杜丘、真由美、矢村警长、横路敬二、横路加代、长冈、堂塔、朝仓……“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作为检察官犯下如此罪行,我追悔莫及,我,杜丘东仁,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我喜欢你!”、“我是你的同谋!”……观众只对一个人物毫无印象,倍赏美惠子扮演的风尘女子照顾了逃亡中生病的杜丘,1979年的上译版本把这个人物和戏份全部删除,另外还剪掉了若干敏感的场面和镜头。
  
  《追捕》让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日本的艺人中,中野良子不算突出,甚至不算一线明星,她演的真由美却在中国深入人心。电影中的真由美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强悍又有女人味,让人难以抗拒,更好玩的是,真由美那一头波浪型的披肩长发也让1979年的中国女青年神往不已,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老照片,看看当年青年女性的发型是什么样子,就会知道为什么真由美会在那时的中国受到不可思议的追捧。
  
  高仓健的神话就更离奇了,这位不苟言笑、表情冷漠、看起来酷酷的男星一举征服了中国观众,占据了“男子汉”“硬汉”的头把交椅,尤其得到女性观众的想象性青睐。多年后,当演过若干经典硬汉形象的超级明星亨佛莱.鲍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时,尽管名气要大得多,却因为后来后到,只能在一个电影小圈子里出名,完全不能和高仓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提并论。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对这几部日本电影,我一直视如经典,尤其是后两部。最近才发现,当 ...
周泽雄 发表于 2009-12-28 09:16
谢谢周兄。美丽的镜头,您的说法很有创意,

  28,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4)
  
  与《生死恋》、《追捕》这样的商业电影不同,《望乡》是一部严肃的电影,或者用我们熟悉的术语来说,《望乡》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它的地位要高得多,在中国的争议也要大得多,甚至一度停映。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望乡》描写了妓女,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洁白无瑕的时期,有人担心《望乡》这样的黄色电影进入中国,会散播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带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说法听起来不无道理,只是他们没有悟到,社会风气的败坏另有原因,区区一部电影岂有如此神功?何况,所谓黄色也被七刀八剪修理成土黄色了,还剩下多大害处?
  
  《望乡》有很多精彩的片断,比如阿崎从南洋归来的一场戏,离乡多年,受尽屈辱,满心希望从哥哥那里得到慰藉,没想到好容易回家却受尽了哥哥一家的冷眼,吃她的喝她的,居然还鄙视她,无耻之尤莫此为甚。看着阿崎落寞的表情,观众不禁为之神伤,明白了什么叫“牺牲一代妇女,振兴祖国经济”。1979年,我们年轻,还没有阅历,只能从电影里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与残酷。
  
  田中绢代是《望乡》的最大亮点,她的表演极有层次感,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张一弛,每句话,每个表情,都拿捏得极有分寸,把情绪的欺负,内心的苦痛演绎得淋漓尽致,老辣之至。年轻靓丽的栗原小卷和又老又丑的田中绢代飙戏,在田中绢代的气场里无所适从,只能呆呆地仰望前辈做崇拜状,毫无发挥的余地。我们见识了田中绢代如此精湛的演技,越发神往她的早期作品,一直到dvd时代开始后,才陆续看到她在50年代与沟口、小津、成濑、木下等名导演合作的影片,凭心而论,没有哪一个角色比得上《望乡》,难怪鼎盛时期的代表作《雨夜物语》、《西鹤一代女》一无所获,而晚年的《望乡》却荣登柏林电影节影后的宝座,田中绢代演阿崎婆,集毕生功力于一役,实至名归,无与伦比。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彻底正常化。不久,第一部美国故事片《车队》上映,说的是一群貌似嬉皮士的卡车司机发动群体性事件的故事;稍后,另一部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上映,说的是机器人冒充真人企图控制世界的故事。我们怀着巨大的期待去看美国电影,看的时候兴高采烈,看后回味一下才觉得不对劲――什么乱七八糟的,太肤浅了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电影?多年后才明白过来,好莱坞每年生产大量的影片,好电影极少,烂电影极多,年年如此,从无例外。当年引进这些烂片,倒不是主事者走了眼,而是这些电影的内容确有某种进步感,契合主流阶层对宣传的需求。
  
  记不得是不是从1979年开始,卓别林的老掉牙电影拿出来晒太阳――《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老归老,魅力仍在,对从没看过卓别林电影的新中国观众来说,算是补了一堂必修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独裁者》,心想这家伙胆子好大啊,不怕希特勒派杀手报复?希特勒没把卓别林怎么样,倒是自由世界的美国秘密警察把他赶走了。
  
  70年代后期,早几年风风光光的朝阿罗越译制片分道扬镳,越南电影早就失踪,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悄悄消失。朝鲜电影只看过一部大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味同嚼蜡,光彩不再。罗马尼亚电影依然受到欢迎,《沸腾的生活》、《复仇》、《橡树,十万火急》、《侦察英雄》拥有忠实的中国观众,特别是《沸腾的生活》,因为一段优美迷人的主题音乐而让很多观众铭记至今。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09-12-31 22:23 编辑


  29,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1)
  
  80年代中期,陈凯歌的《黄土地》问世并大红大紫,“第五代”的名头越叫越响,我专门去查资料,了解所谓“代”是怎么回事,原来电影理论界是这么划分的:20~30 年代开始拍片,与中国电影一起起步的导演为第一代,民国后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二代,民国时期受教育或参加革命,建国后开始拍片,十七年时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三代;文革前受专业教育,文革后开始拍片的一代导演为第四代;197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受教育的那一批为第五代。进入80年代,第一、二代导演多已不在,第三代老当益壮,第四代正值盛年,第五代咄咄逼人,三代导演同场竞技,缔造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80年代出品的电影太多,经典电影也很多。在这十年里,因为空余时间有限,我看电影不再像70年代那么饥不择食,而是有选择地看一些口碑好的国产故事片,通常是收集某部影片的影评,如果众口一词说好,那就去见识一下,评价一般则放弃。如此一来,看过的影片数目虽不算多,基本上都是值得一看的作品。以下就挑选若干特别难忘的影片简单回顾一下。
  
  1,谢铁骊:《今夜星光灿烂》
  
  《今夜星光灿烂》出品于1980年,李秀明饰演的村姑因缘际会来到淮海战场上的解放军某连,与一群战士结下了深厚情谊,战火硝烟中,她目睹了战友们一个个为新中国牺牲,影片最后,李秀明在灿烂的星光下追忆牺牲的战友们,一个个年轻的面容划过夜空,达到抒情的高潮。《今夜星光灿烂》与前一年的《小花》神似,都是以诗意的笔调描写战争的残酷,从人性的角度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情感和遭际。
  
  谢铁骊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文革前的《暴风骤雨》和《早春二月》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文革期间拍了一连串样板戏电影,文革后首拍的大片《大河奔流》并不如人意,《今夜星光灿烂》则是一部具有谢铁骊风格的影片,也是谢铁骊《早春二月》后最出色的影片。此后,谢铁骊又拍了王心刚、张瑜主演的《知音》,众星云集的六集影片《红楼梦》,反响平平,没有达到《早春二月》和《今夜星光灿烂》的水准。
  
  2,谢晋:《芙蓉镇》
  
  提起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当年的观众都会记得刘晓庆和姜文的精彩演出,女干部和二流子的孽缘,以及影片最后凄厉的“运动了!运动了!”,这简单的一句台词,概括了底层民众在那艰辛岁月的无奈和悲苦,也在提醒人们,“运动”的意识并未终结。“运动了!运动了”之外,《芙蓉镇》还有不少经典台词:“我是你死心塌地的一条狗”、“脖子没有洗…..”、“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你们还我男人!”、“安安静静地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谢晋不再含蓄,而是运用毫不含糊的语言控诉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在谢晋的作品中,如此强悍地表达他的真实情感并不多见。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有主旋律的话,这个主旋律毫无疑问属于谢晋。自1977年开始,谢晋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每一部影片都会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甚至有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谢晋现象。在谢晋的后期作品中,《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和《芙蓉镇》最为引人瞩目,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是他导演生涯的顶峰,之后的作品每况愈下,也许是该说的都是《芙蓉镇》里说完了。
  
  (元旦休息两天,元月三日晚继续更新,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首先应该是1979年的首次美国电影周,放映的是《猜一猜谁来吃晚餐》,《星球大战》,《原野奇侠》,《黑驹》,4部主题、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非常有意思。

--
我听说过美国电影周和这几部电影,当年应该是在个别几个城市放映的。20年后看过《猜一猜谁来吃晚餐》和《星球大战》,《原野奇侠》和《黑驹》至今没看过。

  29,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2)
  
  3,谢飞:《我们的田野》
  
  我虽没有做过知青,却从小接触了众多的知青,近距离直接观察过他们的精神状态,对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对关于知青生活的电影特别有兴趣。这类影片不少,之所以记得《我们的田野》,一是因为影片如诗的风格,北方的田野、白桦林、篝火、风雪,拍得壮观、优美、有气魄;二是因为影片对知青运动的反思令人困惑。《我们的田野》描写几位北京知青来到北大慌,从最初的满怀热情到几年后的颓唐沮丧,最后各奔东西。周里京饰演的男主角大学毕业后谢绝留在北京,自愿重返北大荒陪伴牺牲的战友。我感到不解的是,《我们的田野》只是反思了某些琐碎的枝节,并没有深入探讨知青运动的起源与本质,似乎在肯定某种过时的主流价值。我想,那一整代被耽误的知识青年并不会认同这种艺术的美化。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青年们围绕着篝火朗诵诗歌,唱起了经典少儿歌曲《我们的田野》,在北大荒夜空里回荡的歌声特别动人,“过去的儿童歌曲没有不好听的!”这句台词不止是表达电影中那群青年对文革前美好岁月的眷恋,也是表达了谢飞这代40后导演的集体眷恋,这种眷恋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也是某种束缚,他们的作品都有一种正统的美感,突破“过去”的意识稍嫌欠缺。
  
  4,张暖忻:《沙鸥》
  
  1983年出品的《沙鸥》讲述女排运动员沙鸥的人生波折――伤病、失利、未婚夫的牺牲、瘫痪……尽管屡受打击,沙鸥却不失斗志,仍在奋斗拼搏。这部影片是在女排热潮中赶制出来的,在当时的电影氛围里,很少有《沙鸥》这种关注个人命运大于关注社会和他人的影片,因此引起电影界和观众的热烈议论,就连起用不会表演的专业运动员出演主角都成为新闻。
  
  张暖忻是中国女性导演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沙鸥》反映了张导演的美学追求和人生态度,不过我以为,《沙鸥》的内在逻辑有点问题,作者把一连串悲剧加在主人公身上,无非是为了强化某种理念,比如事业和个人幸福的冲突,为了事业而牺牲个人是合理的、可提倡的,如此一来,剧情设计就违背了日常生活的常规,经不起推敲。张暖忻还有一部名作《青春祭》,是描写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生活,拍得很美,很有诗意,不过与谢飞的《我们的田野》一样,有美化知青生活之嫌。这一批第四代导演,大多没有做过知青,他们的知青电影实际上寄托了很多善意的想像,并不完全符合现实,现实的知青生活要严酷得多。
  
  5,吴天明:《人生》
  
  1991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二十年来传颂不已,似已成为中国青年的圣经,其实,《平凡的世界》中要表达的东西在路遥的早期作品《人生》中已经完成地表达过了,《平凡的世界》只是《人生》的扩大版,主题内核并没有增加多少新概念。1982年,我在《收获》杂志上读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是一篇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惊人地质朴,无论是故事情节、语言和叙事方式都朴实无华,正是这种质朴打动了读者。
  
  1984年,吴天明把《人生》拍成了电影,同原作一样不事雕琢,把西北农村和农村青年的现实生活描绘得入木三分,两位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也算中规中矩,前半部的农村戏比后半部的县城出色,高加林和巧珍的情感戏要比后半部与亚萍的情感戏出色,遗憾的是,影片高度关注高加林的情感际遇,却没有把高加林那一类农村青年对现实和前途的绝望感充分表现出来。1987年,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变奏,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拓展了《人生》的主题并补足了《人生》的缺失,张艺谋的表演也异常精彩。在80年代,吴天明的作品虽然不多,每一部都是硬通货,作为导演,他值得尊敬,作为西影的厂长,他更值得尊敬。
  
  31,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3)
  
  6,腾文骥:《都市里的村庄》
  
  在第四代导演群中,滕文骥是最早尝试新形式的一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接连拍了两部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生活的颤音》和《苏醒》,新的创作手法没有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同,被指为晦涩难懂。滕文骥从善如流,1982年出品的《都市里的村庄》开始转向传统手法,影片以一个中年记者的视角,描写几位青年工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生活,殷亭如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劳动模范,工作虽出色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冷遇,在冰冷的人际压力下倍感孤独困惑,最后一场戏,女主角来到有前科的男友家中生火做饭,这是一个经典画面,预示着由主流社会塑造的模范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有回归家庭回归普通人群的趋势。
  
  《都市里的村庄》之后,滕文骥又拍了殷亭如主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讲述北京的国营餐馆改革的故事,如果现在去看这部电影,肯定会哑然失笑,80年代初的国营饭店和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居然是那副样子。80年代,滕文骥创作了多部风格不同的影片,我比较喜欢用写实手法描写普通人生活的《都市里的村庄》和《锅碗瓢盆交响曲》。
  
  7,黄建新:《轮回》
  
  1988~1989年,在电影界推波助澜下,王朔热达到高潮,那一年间,一共有四部王朔电影一窝蜂拍成上映:《顽主》(导演米家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刚)、《大喘气》(原作《橡皮人》,导演叶大鹰)、《轮回》(原作《浮出海面》,导演黄建新),在这四部影片中,《大喘气》稍弱,其它三部各有特色,《顽主》捧红了张国立、葛优、梁天,时装演出一场戏令人忍俊不禁,堪称经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截了当地披露80年代后期的阴暗面,据说曾险遭封杀。
  
  《轮回》的原作《浮出海面》有自传色彩,王朔作品中少有的真性情之作,不像后期作品那样一味用调侃来掩饰创作力的下滑。导演黄建新把握住了王朔言情的基调,把一部外表很痞内里很纯情的小说拍出了些许荒诞色彩,特别影片最后男主角自杀一场戏,很有点哲理味道。这个结局是电影硬加上去的,虽有点突兀,倒也显示了某种言外之意。黄建新以1985年完成的《黑炮事件》一举成名,《黑炮事件》辛辣地讥讽了体制的荒谬,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电影,也是80年代的最佳影片之一。
  
  8,许同均:《珍珍的发屋》
  
  《珍珍的发屋》并不出名,在80年代的经典名片中排不上名次,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看过这部影片。1987年的某天晚上,在经过电影院的时候看到《珍珍的发屋》海报,所有主创人员都很陌生,只有“青年电影制片厂”是熟悉的,就冲这个,我买票进去看了,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片子至少记住20年,果然一路记到今天,难以忘怀那一晚的感动。
  
  《珍珍的发屋》是说北京个体户创业的故事,个体女青年珍珍开了一家发屋,从广州请来理发师傅阿强,正派经营,生意日渐红火。同一条街的另一家个体发屋竞争不过,总用小动作骚扰,两家发屋冲突不断。珍珍与阿强暗生情愫,不料阿强的女友来到北京,珍珍只好黯然退出,独自面对寂寞人生。整部影片流畅简洁,用写实手法描写北京底层青年的现实生活,反映了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片中有一场珍珍的独白,系统阐述了这一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感人至深。我作为那一代个体青年的同龄人,对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的迷茫和自立自强的追求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记得这部影片的原因。《珍珍的发屋》在80年代算是另类,导演许同均和一干演员都无名气,之后也没什么发展,只有饰演阿强女友的谭小燕后来主演了《轮回》,令人惊艳,再后来也不知下落了。
当时听说过《潜网》,还有刘和不得不说那位合演的《心灵深处》,都没看过。如今在网上可以看这些,可惜,没兴致了。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5 22:01 编辑


  32,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4)
  
  9,陈凯歌:《孩子王》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毕业,一年后,分配到广西厂的张军钊、张艺谋等人完成了《一个和八个》,第五代横空出世。又一年后,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问世,雷倒了电影圈里外,赞誉之声至今未绝,陈凯歌正式加冕为第五代的领袖或代言人。《黄土地》的轰动效应带动了第五代的行情上扬,陈凯歌和他的师兄弟们后来居上,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主人,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在80年代,陈凯歌拍了三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这三部中,《黄土地》声誉最高,而我最喜欢沉闷的《孩子王》。依我看来,在80年代出品的众多知青题材影片中,以《孩子王》为最佳,陈凯歌把他的文革经验、知青经验和大学的训练融为一体,真正拍出了知青们在黑洞岁月里的萧瑟心情。我认为,《孩子王》的价值绝对在后来备受好评的《霸王别姬》之上,《孩子王》是陈凯歌那一代人(红卫兵或黑五类+知青)人生经验的总结,完整地表达了他对过去那个时代诸多问题的看法。《孩子王》拍完,力气也用尽,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后期的作品都是为拍而拍,看不出有什么来自内心的艺术驱动。
  
  10,张艺谋:《红高粱》
  
  1986~1987年的焦点人物首推张艺谋,与陈凯歌合作的《黄土地》热潮未过,又主演了《老井》,接着改行做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一举夺下柏林电影界金熊奖,际遇之好,中国影坛无人能比。事实证明,柏林大奖对张艺谋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奖,《红高粱》不过是另一部《一个和八个》,有了这个奖,才有了《红高粱》的风行,媒体的关注和此后取之不尽的资源,奠定了至今20余年的成功之路。
  
  话说回来,《红高粱》确实当得起成功,我还记得当年看《红高粱》的惊骇感,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拍,居然可以拍得如此激动人心。原本应该居于故事主线的打日本成了故事的布景,因为故事的高潮需要一个事件,打土匪、打军阀、打国军或打日本没什么区别,这种设计迥异于传统国产片。另外,电影中一大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迥异传统印象中的国人,当时正沉迷于精神分析学说,看完《红高粱》,感觉张艺谋的技巧与弗洛伊德有某种神合之处。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孩子王》,或者后来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都是80年代文学小爆炸的产物,那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昙花一现而已,我想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再来一次了。
  
  80年代出片的优秀电影当然不止上述这些,以我个人的口味,我比较喜欢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小品式影片或有创新意识的影片:吴贻躬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黄蜀芹的《青春万岁》,王启民的《人到中年》、陆小雅的《红衣少女》、颜学恕的《野山》、丁荫楠的《逆光》、张良的《雅马哈鱼档》,黄祖模的《庐山恋》,杨延晋的《小街》,李亚林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有历史片《血战台儿庄》、《喋血黑谷》、《西安事变》、《孙中山》,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原野》……这些作品算是80年代电影的精华,遗憾的是,几部有争议的影片没机会看到,如刘晓庆的《潜网》、《无情的情人》,以及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太阳和人》。
  
  至于80年代走红的影星,实在太多了,数不过来也不必数,因为除了少许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退出舞台了。我编了一句顺口溜,大致可以概括80年代影星们的辛酸: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争相出国去,后浪变成老大娘……
  
  前面说过,1979年一年间就出现了十余首可以传世的电影歌曲,原以为好戏在后头。可惜,80年代电影歌曲的成绩乏善可陈,我盘点了一下,整个10年只有下列歌曲还算有印象:《驼铃》(《带手铐的旅客》)、《满山红叶似彩霞》(《等到满山红叶时》)、《牡丹之歌》(红牡丹),《啊,故乡》(《庐山恋》)、《角落之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牧羊曲》(《少林寺》)、《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红高粱》)……在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内地电影歌曲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失去了创作的本能。
  
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
在下文简述90年代电影时,会提到香港电影。谢谢。

  33,80年代的译制片(1)
  
  作为电影观众,80年代的幸福感大多来自精彩纷呈的译制片,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外国电影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80年代的外国电影则以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这些西方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观众向外看和向前看的渴望,也吻合当时改革开放的社会气氛。虽没有具体数据作佐证,不过以我的现场体验和观察,译制片的票房应该高过国产片许多。这10年的译制片数量极多,我只看过一小部分,以下简单说一下记得比较清楚的若干影片。
  
  先说日本。1978~1979年上映的《望乡》、《追捕》和《生死恋》树立了日本电影的口碑,那几年,中日关系处于官方营造的友好氛围中,一衣带水友好睦邻之类的说辞不绝于耳,刚刚苏醒过来的国人对日本、日本人还没什么恶感,因此,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日本电影都能赢得习惯性的欢迎和好评。
  
  高仓健电影。《追捕》的轰动捧红了高仓健,有关部门意识到此人的票房价值,引进了一连串的高仓健电影,我至少看过其中四部:《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兆治的酒馆》和《海峡》。这四部影片的水准都很精彩,前三部是标准的文艺片,温馨浪漫,以情动人,其中《兆治的酒馆》尤其合我的口味。《海峡》是歌颂津轻海峡隧道建设者的影片,把隧道建设的艰辛和建设者的坚韧精神描绘得很到位。高仓健在这些影片仍是一贯的杜丘式冷面孔,面无表情作深沉状,他的走红让很多人误以为“玩深沉”可赢得异性的好感,于是东施效颦,不亦乐乎,直至今日仍有人乐此不疲。
  
  《人证》。在80年代初,像《人证》这类剧情紧凑、紧张刺激的破案片尚不多见,轰动程度不亚于或者仅次于《追捕》,《人证》的热映带动了森村诚一作品的流行,原作《人性的证明》以及《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迅即出版并畅销。插曲《草帽歌》深情款款,婉转动听,风行至今,当下没看过《人证》的年轻人对这首歌也不感陌生。
  
  《砂器》。早在1979年,我就读到了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点与线》,大为着迷,《砂器》是第一次看松本清张的电影,剧情设计得有点问题,悬疑度不够,不过整部影片被一股悲壮的情绪所推动,令人动容,带有古典风味的音乐尤其出色。丹波哲郎饰演锲而不舍的警察,这位名演员戏路很宽,从达官显宦到贩夫走卒都胜任有余。
  
  《阿西们的街》。日本大企业周围都有星罗棋布的零组件供应商,《阿西们的街》如实描绘了这些小企业的甘苦,这些家庭作坊似的小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和上游大企业的压迫下,艰难地求取生存之路。影片的叙事有些凌乱,不过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是日本当代年轻工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自组摇滚乐队的热情尤其吸引了年轻的观众。电影中有一首插曲极具动感,我曾在现场看过本土歌星翻唱这首歌(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当年很红的张行),当场的景象可用一个词形容――“万众欢腾”,热闹极了。
  
  《啊,野麦岭》(两集)、《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啊,野麦岭》展现了底层女工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境遇,作为弱势群体,她们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为资本家卖命,付出了青春和健康,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全面披露了在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野心勃勃的垄断金融资本家如何肆无忌惮地吞噬国有资产,企图用资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贪污腐败的官商黑恶势力如何勾结成一个个利益集团,狼狈为奸,黑箱作业,强取豪夺国家和民众的财产,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这三部影片展现的黑暗画面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记得我们当时很庆幸,幸好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绝对不会像日本那样容许官商黑恶势力横行,让底层人民受苦受罪,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这些电影都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2:32
那几年上映的香港片不多,撑不满一节,所以并到90年代一起提一提。

  34,80年代的译制片(2)
  
  《姊妹坡》。一部极度唯美的文艺片,讲述一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纠葛,大姐在父母突然过世后,不愿结婚,独自照料三个领养的妹妹长大成人;个性独立的二姐不幸得了绝症,在生下一子后与爱人一起从容离开人世;大学生三姐的爱情因为门第不配受到男友家人的冷眼,后与姐妹们分别,跟随生母生活。影片最后,大姐与一直等待她的男友带着二姐的儿子在姊妹坡上散步,就像多年前父母带着她们四姐妹那样,念着同样的儿歌:“一二三四,什么坡,姊妹坡……”
  
  《姊妹坡》以“章”作为段落,结构清晰,叙述流畅,从始至终弥漫着悲凉、惆怅的情绪。几位演员都算大牌,浅野温子和富田靖子演活了二姐的自尊自强、小妹的活泼开朗,三姐泽口靖子因为角色较弱,不那么讨喜。饰演大姐的绀野美沙子,后来参加演出了中日合拍的《没有下完的一盘棋》,饰演大姐男友的竹胁无我曾主演电视剧《姿三四郎》,80年代初在中国引起收视高潮。1993年,本地的有线电视系统忽然开通卫视中文台,在该台那一年播出的日本偶像剧中,我看到了浅野温子的《101次求婚》和泽口靖子的《孤身走我路》,隔了好几年再见两位姊妹,居然都不显老,浅野温子的角色还是那么可敬,泽口靖子还是那么不讨喜。
  
  80年代中期,我们正是热爱文艺的年纪,因为资源有限,很少看到像《姊妹坡》这样正宗的文艺电影,如此感伤缠绵的小资情调,不由分说地打动了我和我的朋友们。我有一位朋友,沉迷于《姊妹坡》营造的意境里,竟一连看了十遍之多,至今一把年纪了,还是念念不忘。现在看,《姊妹坡》不算是经典影片,它只是我们青年时代的一个烙印,年轻的时候如此喜欢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种幸福。
  
  80年代的日本电影还让中国观众认识了不少栗原小卷、中野良子之外的女星,我看过的明星电影包括山口百惠的《绝唱》、《风雪黄昏》,药师丸博子的《W的悲剧》,松坂庆子的《蒲田进行曲》,田中裕子的《火红的第五乐章》,樱田淳子的《白衣少女》,等等,都是好看的影片。此外,还有“寅次郎”系列,“片山刑警”系列,“钓鱼迷”系列,每个系列我应该至少看过一部,时间太久远,人物和故事混淆,已经记不清楚细节了。
  
  80年代,日本电影持续地引进,和同时引起的日本电视剧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中国观众对日本的现代化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已习以为常,不再像早几年那么好奇。对中国观众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引进的日本电影(包括一批高收视的日本电视剧),提供一个近在咫尺的参照系,让我们醒悟到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是多么不可饶恕,也提供了一个前方的目标,让我们认清脚下的路在朝向哪个方向。
  
  关于日本电影,还有一事值得一说。好像是1985年,附近的一家小电影院无预警放映那三部著名的日本军国主义内参片――《军阀》、《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没有预告,没有宣传海报,只是售票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标记片名、时间和票价,幸亏我年轻时眼神够好,总算没有错过这三部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内部电影。一口气看完,我的感觉是,日本人不服输,就算服输也只是表面上服给打趴他们的美国人,对中国肯定不服,野心仍大大的有。最近这十年来,我又看了十几部日本二战片,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以为,以日本人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心气儿,未来,未来的未来,为了争夺土地,争夺资源,中日之间肯定会有一战,甚至几战。日本人战后发奋图强,迅速崛起,就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呢?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9 00:12 编辑


  35,80年代的译制片(3)
  
  80年代译制片的主要来源为西欧电影,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娱乐片为主,由于当时国产的娱乐片不是一般的差劲,好莱坞的娱乐大片又暂时进不来,这些西欧影片就喧宾夺主,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虽说是商业影片却也不乏佳片,以下即简单回顾几部由知名影星领衔主演的作品。
  
  《老枪》。相信很多当年的观众都很欣赏这部影片,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法国医生,家人被德军杀害,于是拿起枪来报仇,一个人一杆枪,杀了个痛快,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编导处理得极为精致,既紧张又感人,和平日子里的幸福生活不断闪回,片头片尾,一家人骑车出游的画面前后呼应,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意味。
  
  我记得当年看《老枪》的时候,一边看一遍琢磨,如果换了我来拍这样的题材,会拍成什么样子?应该不会如此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打击敌人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游击队长,老少游击队员,当地镇长,女民兵,德高望重的老大爷或老大娘,还有童子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配合行动,挖地道,布地雷,引来德军进村聚而歼之,再去烧德军的炮楼,解放德军占领的县城,片尾想起雄壮的“马赛曲”或“戴高乐将军之歌”,胜利的游击队员在歌声中继续前进……
  
  《老枪》的两位主演都是欧洲的大明星,罗密.施奈德的戏份不多,《老枪》上映时尚不引人注意,要等到《茜茜公主》系列上映后才在中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法国影星菲利浦.诺瓦雷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让当年的观众大为叹服。20多年后,菲利浦.诺瓦雷主演的《天堂电影院》和《邮差》征服了下一代观众,时过境迁,《老枪》的观众未必看过《天堂电影院》,而《天堂电影院》的粉丝恐怕不知道曾经有个电影叫《老枪》。
  
  《蛇》。《蛇》可算是冷战时期间谍世界的微型百科全书,东西方间谍机关勾心斗角,花样百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记得我在看《蛇》时,内心不无惶恐,《蛇》里介绍中央情报局的庞大、专业、无孔不入,还有现代科技装备,令人悚然而惊。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凭那些国产反特片透露的本事,我们的安全机关能行吗?
  
  《蛇》的叙述方式也让人惊奇,血淋淋的间谍战,既没有刀光也没有剑影,却从头紧张到尾,完全是心理战,一方面,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斗智,另一方面,编导和观众斗智,不断把观众的猜测思绪引向歧路。在《蛇》里,菲利浦.诺瓦雷饰演法国情报局长,没有多少光彩,光彩在两位好莱坞巨星身上,尤尔.伯连纳和亨利.方达,这两位巨星抢尽风头,特别是尤尔.伯连纳,《蛇》不是他的代表作,还是用那个时尚术语来形容,这位光头巨星的“气场”,实在是强悍得令人瞠目。影片最后,完成任务的苏联间谍潇洒地离去,尤尔.伯连纳缓步越过边界桥,几个等候的苏联军官向归来的英雄敬礼,那一幕震撼人心。看到这里,不免好奇,西方竟然制作如此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影片,是不是表达了某种另类的自信?
  
  《虎口脱险》。超级经典的电影,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经典的演员,经典的配音,如果算经典指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虎口脱险》或许是80年代译制片的经典之最。观众经久地热爱《虎口脱险》,主要是因为它的幽默,不中听的说,《虎口脱险》过于幽默了,幽默到令人发指。严肃的反法西斯题材竟然编排得如此轻松搞笑,绝对超出了中国电影人的想象边界。《虎口脱险》那个可爱的小老头,路易.德.菲奈斯,演过无数喜剧,喜剧天分出类拔萃,几年后,他主演的另一部喜剧片《疯狂的贵族》上映,不再引起《虎口脱险》式的轰动,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虎口脱险》不可复制。


  36,80年代的译制片(4)
  
  《卡桑德拉大桥》。2003年,在非典的日子里,我总是想起多年前看过的《卡桑德拉大桥》,原本已经模糊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种种细节,随着局势的紧张居然越来越清晰,心里也越来越惶惑,就像那列火车上的乘客,骤然遭遇事变,不知道载满病毒的火车驾驶向何方,前方有没有卡桑德拉大桥,结局会怎么样。我特别记得《卡桑德拉大桥》的一个场面,火车被北约军方控制,旅客们惊恐不安地看到站台上布满身着防化服、荷枪实弹的军人,他们包围了火车,把窗户封住,播音员用各种语言宣读警告,声调庄严又刺耳......
  
  《卡桑德拉大桥》里巨星云集,意大利的索非亚.罗兰和好莱坞巨星艾娃.嘉德纳,中国观众第一次见到这两位超级女星,当年42岁的索非亚.罗兰风韵犹存,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副巨星架势。54岁的艾娃.嘉德纳比较惨,演一个老态龙钟的贵妇人,丑陋不堪,看不出年轻时的风采。影片中还有后来遭遇杀妻官司的橄榄球巨星辛普森,好莱坞影星马丁.西恩(《现代启示录》的男主角),表现最出色的是英国影星理查德.哈里斯,他演的医生没什么派头,全靠语言和表情控制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后来,在《野鹅敢死队》中又见到了理查德.哈里斯,与著名的理查德.伯顿、罗杰.摩尔(007)飙戏,丝毫不落下风。
  
  《茜茜公主》三部曲。有人说,看电影就是做梦,做一场别人为你设计好的大梦,罗密.施奈德主演的《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就让观众做了一场梦,电影里有太多童话般的梦想元素:皇帝和公主的艳遇,一见钟情的爱情,辉煌的大婚典礼,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维也纳、巴伐利亚和多瑙河两岸的美丽风光,皇后的魅力与意大利、匈牙利的臣服……这三部电影如此华丽,如此浪漫,让当年的中国观众如痴如醉,下意识里同做一场春秋大梦。我还记得当时看完第一部后,无比欣赏公主的父亲马克斯公爵,这位老兄,不愁吃不愁穿,一位贤惠的夫人,一大堆孩子,一大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无忧无虑,简直是人间神仙,过一辈子这种逍遥日子绝对是不枉此生。
  
  《最后一班地铁》。1987年夏天,我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等到一张退票,幸运地看到了《最后一班地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听说过特吕弗的名头,但不知道他有多厉害,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我当时的欣赏能力,《最后一般地铁》近乎完美无缺,特吕弗把一部寻常的三角言情片拍得如此温暖、感人,让人回味再三,颇有颊齿留香之感。
  
  《最后一班地铁》里雍容华贵的凯瑟琳.德纳芙对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之前已经上映过她主演的《总统轶事》,一部无聊又好玩的政治电影。在这两部影片中,德纳芙的表演含蓄、细腻,情感控制得很到位,波澜不惊,从容不迫,确有法国电影女神的风范。DVD流行之后,我又看了若干她的其他作品,发现她的表演风格变化不大,有点类似高仓健,都是同样的“扁平型”面孔,这可能跟她的运气有关,总是碰不到能让她拓展表演空间的另类角色。
  
  《英俊少年》。这部西德影片描写一个少年如何营救蒙冤入狱的父亲,如何与疏远的外公恢复关系,赢得外公的支持,最后阖家团聚,甚至还给父亲找到了未来的伴侣。整部影片拍得生动、幽默、风趣,浓郁的亲情尤其动人,特别打动了刚从冷漠的文革年代过来的中国观众。80年代的电影观众应该都知道《英俊少年》,就算没看过,也听过那几首流行一时的插曲。当年没有排行榜,以我的观察,那几首悠扬好听的歌曲绝对是排行榜第一名的分量。
  
  《英俊少年》中有个细节让我难以忘怀,当演到父亲入狱,关进一间单人房,镜头缓慢地扫过整个房间:舒服的单人床、桌上的电唱机、暖气管道、壁橱、书架、抽水马桶……当镜头扫过抽水马桶,全场一片惊呼,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长者,盯着屏幕轻声地说:敢情人家西德的牢房比我们家还舒服啊!当年,没有几个老百姓家庭用得起抽水马桶,很多人甚至从没见过那玩意儿。
  
  37,80年代的译制片(5)
  
  《冒险的代价》。一部不上档次的法国娱乐片,内容很有趣味,主要内容是说一家濒临破产的电视台为了起死回生,制作了真人冒险节目,一个底层青年为了高额奖金参加了这个节目,电视台雇佣杀手追杀该青年,又引导青年躲避追杀,然后现场直播整个追杀过程,惊心动魄。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位主持人老头,口才与风度极佳,控制现场的能力更是超一流。还有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制作人,从开始的不忍到最后的冷血,变化过程很有启示意义。
  
  当年,负责引进外国电影的有关部门一般会顾及教育意义,挑选一些有倾向性的影片,《冒险的代价》就是一部有强烈倾向性的作品: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残忍、无恶不作,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虚伪,竞争的残酷、无序,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媒体的过度自由、无政府主义,《冒险的代价》虽说有夸张的成分,它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却一针见血,颇有警示之效。值得肯定的是,全球化之后,我们的电视媒体坚决扬弃西方电视节目的庸俗、无聊,而是取其精华创意,如大众选秀、常识问答之类,制作的同类节目远比西方精良,深受观众拥戴。当然,如果在主持人的培养上下点功夫,多栽培一些像《冒险的代价》那位老头一样的全能主持人,淘汰那些嗲里嗲气装可爱的港台腔妖怪,我们的电视形象会更为正面。
  
  80年代上映的西欧电影还有很多,我能记住的影片都是娱乐片:希区翻拍片《三十九级台阶》,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片《阳光下的罪恶》,理查德.伯顿、理查德.哈里斯罗杰.摩尔主演的《野鹅敢死队》,大卫.尼文、罗杰.摩尔主演的《逃往雅典娜》,球王贝利客串演出的《胜利大逃亡》,贝尔蒙多主演的《王中王》、《恐怖笼罩着城市》,还有《铁面人》、《黑郁金香》、《罪行始末》、《随心所欲》、《热带丛林历险记》、《沙漠情》……时间太久远,很多电影的细节都记不清了。
  
  娱乐片之外,那时还看过若干文学名著改编片:《苔丝》、《悲惨世界》、《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当时刚好赶上名著出版的黄金年代,读书的同时居然还可看到这些名著电影,这是早几年不敢想象的事情。
  
  相对于日本和西欧电影,我对美国电影的印象反而较为模糊,原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电影会大举入侵,事实是,美国电影的进口数量很有限,品质也良莠不齐,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整个80年代看过如下几部好莱坞电影:唐纳薇主演的《苦海余生》,二战时期犹太人逃亡的故事。西部片《游侠传奇》,品质一般,第一次看西部片,感觉很新鲜。《弗朗西丝》,讲述一位好莱坞影星的悲剧命运,杰西卡.兰格的表演精彩绝伦。著名商业片《第一滴血》、《超人》,《第一滴血》看似有反越战的味道(其实不然),《超人》则有侠义精神,两位主演史泰龙和里夫,他们的事迹广为报道,尤其是史泰龙,知名度极高。音乐舞蹈片《霹雳舞》,1987年前后,北京等地兴起过一阵霹雳舞热潮,好像就是这部电影带动起来的。
  
  那几年还看过若干黑白老片,《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罗马假日》、《爱德华大夫》……喜欢极了,第一是喜欢这些老电影的严谨和纯朴;第二是喜欢那些老明星,费雯丽、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派克.英格丽.褒曼……这些老星名不虚传,演技和风采迷人不浅。
  
  此外,不记得是80年代的哪一年,中央电视台集中放映了一批秀兰.邓波尔电影,都是拍摄于30年代的老片,大概是十余部,电影名字不记得了,内容也不记得了,只记得秀兰.邓波尔的可爱模样。
  
  (因事暂停连载3~5天,抱歉。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38,80年代的译制片(6)
  
  大概是1986年,一批久违的苏联电影不期而至,上演了80年代译制片的华彩乐章。苏联电影的大规模进入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历史性变化。1985年,三年来的第三个苏共高龄领袖谢世,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新思维改革,中苏两党两国都有意结束不正常状态,经过几年的周旋,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完全恢复正常关系,中美苏大三角确立,战略形势对中国极为有利,完全可以坐收渔利赢得发展良机。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冲过了头,居然冲得苏联瞬时瓦解,历史从此转向。
  
  不管怎么说,作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排头兵,这一批苏联电影的先行进口,为80年代的外国电影补足了一个缺角,也让中国观众见识了多年不见的苏联电影是什么样子,迷雾中的苏联社会和苏联人民又是什么样子。
  
  据有关资料,文革前十七年共引进译制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421部,占49%,也就是说,这421部苏联电影伴随了40后、50后两代人的成长,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过也有人说,这些海量的苏联电影中,真正的好作品屈指可数,大多充斥着生硬的说教和对政治人物的过分吹捧,人物呆板,故事单调,真实性可疑,艺术品味很差。中苏交恶后的二十余年,中国一般观众没有看过苏联当代电影(不计少许内部片),对苏联电影乃至苏联社会、苏联民众的生活都相当陌生。这批苏联新电影的上映,中国观众蓦然发现,苏联当代电影开始描绘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小情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关注宏大叙事,一味地歌颂虚假的崇高,人物丰满起来,故事也生动有趣多了,政治人物也变得真实可信,尤其是从电影中看到60~70年代的苏联社会,明朗、健康、秩序井然,有向上的朝气,看不出行将崩溃的模样。
  
  1986~1989年,我看过的苏联电影一共15部左右,一部分是在电影院看的,另一部分是中央电视台引进的。这批苏联电影题材很广泛,风格也多样化,有全景式反映卫国战争的《莫斯科保卫战》,歌颂苏军普通士兵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战争对普通人影响的《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岸》,还有描写当代苏联社会的剧情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男子汉们》、《湖畔奏鸣曲》,喜剧片《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难片《机组乘务员》,惊险片《德黑兰43年》,以及文学名著片《残酷的罗曼史》(改编自沙皇时期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没有陪嫁的新娘》),此后,还在电视上看过长片《战争与和平》和《静静的顿河》,但记不得具体哪一年播出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对我这个从小受到苏联文化熏陶的后辈来说,这批苏联电影带给我极大的精神享受,每一部都给了我难忘的回忆,让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以后如有机会,我会写一篇苏联电影专题贴,认真回顾一番,这里就不多说了。
  
  80年代,以往风光无限的朝鲜电影和罗马尼亚电影仍在持续引进,不过不再唱主角,老实说,70年代看得太多,腻了,如今时间有限又有其他选择,自然很少光顾这两个国家的电影。朝鲜电影只记得断断续续看过央视播出的长片《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是一部系列电影,不是电视剧),印象比较模糊,只记得女主角很有魅力,另外我看过的部分没提中国一个字,完全当志愿军不存在。罗马尼亚电影只看过《神秘的黄玫瑰》系列中的一部,片名和故事情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主人公穿黑斗篷或黑外套,戴个黑礼帽,满脸胡子,很有西部牛仔的味道。
  
  其他国家的影片,印象比较深的有印度影片《大篷车》、《奴里》,巴基斯坦影片《人世间》、《永恒的爱情》,这两个国家的电影很相似,故事都一般,只有音乐值得称道,插曲非常好听。埃及影片《走向深渊》,描写一位看起来很有品味的埃及女郎如何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招募为间谍,出卖国家机密的故事,记得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很惊奇――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也可以像西欧电影那样充满时尚符号。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17 20:59 编辑

  39,90年代的简单回顾(1)
  
  对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90年代就像是昨天,因为距离太近而没有多少怀旧的价值。因为种种个人的或时代的原因,整个90年代,我与电影处于疏离状态,很少去影院看电影,通过其他途径看过一些电影,数量无法和80年代相比,更无法和这十年相比,因此,关于90年代的电影,只能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回顾90年代的电影,有这样几个特点:1,国产电影从80年代的高峰迅速滑落,整体陷入低谷。2,另一方面,资源集中到少数导演手里,出现了几部迄今最出色的国产故事片。3,观众观看电影不再局限于电影院或电视,录像机和VCD的普及让观众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4,随着录像机、VCD的普及和大片进口分帐制的实施,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电影成为地上或地下的主流。
  
  整个90年代,我去电影院观看的国产片好像不足10部,未及过去一个年头的数字。说起国产电影的低潮,让人不胜唏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世界大时局的急遽变化,整个电影环境肯定会受到影响。2,民众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看电影或者看电视都不再是主要选择。3,电影票价的大幅提高脱离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市场萧条,电影经营陷入恶性循环。4,电影制作缺乏资金,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主旋律大片,杯水车薪的境外资金只关注那几个成名的导演,很多80年代的主力导演陷入困境,即便拍出作品也远远不如以往。
  
  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因为有了境外或民间资金的挹助,几位知名的第五代导演在同一时期拍出了他们生涯最具分量的作品:田壮壮的《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以及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几部影片都把背景锁定在民国后期到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描写各式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的艰辛,充斥着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密码、隐喻和暗示,每一部都有电影史诗的味道。这几部电影中,我尤其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看一遍不过瘾,又去看了一遍。
  
  《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四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人用个人的记忆和经验对过去一个时代的总结,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有深切体验并做过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拍出这样深刻的作品,也才能领会这些作品的妙处。这几部影片是中国电影的颠峰之作,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90年代看过的国产片还有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巩俐的杰出表现让人意外,老实说,那几年巩俐大红大紫,可她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红高粱》算初出茅庐,有点新鲜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形象如木头美人,目无表情,呆板乏味。看到《秋菊打官司》,才发现,原来此人不是不会演戏,如果碰到机会还可以发挥出高超的演技。说起巩俐,我想起80年代看过的李翰祥作品《一代妖后》,巩俐出演一个被赶出皇宫的宫女,表现相当泼辣,在巩俐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我以为只有秋菊和这个宫女值得称道。
  
  90年代前期还看过叶大鹰的《红樱桃》和冯小刚的王朔电影《永失我爱》,《红樱桃》的题材很独特,不过没有拍出预期的震撼效果,显然与编导缺乏直接的体验有关。《永失我爱》是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唯美言情片,与后来的贺岁片风格大相径庭。1997年之前的冯小刚运气不太好,除了《永失我爱》有机会公映,其他影视作品都没什么好结果。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找准了路子,终于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商业成功。话说回来,把冯小刚所有的贺岁片加起来,也不如他早期的电视剧《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有意思,没看过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应该会有收获。

  40,90年代的简单回顾(2)
  
  90年代,第六代导演纷纷出道,与第五代相比,他们的电影之路要艰难得多,一般观众很难看到他们作品,以我为例,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第六代的影片,只是通过其他途径看了几部第六代的代表作――管虎的《头发乱了》和张元的《北京杂种》(VCD),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和娄烨的《苏州河》(DVD),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和章明的《巫山云雨》(网络文件)。《冬春的日子》和《巫山云雨》闻名已久,没想到一直等到十年之后才有机会看到。
  
  在这些第六代作品中,我由衷地赞美贾樟柯的《站台》。《站台》是和《小武》同时买的,当天晚上一气看完,一直看到午夜。先看更有名的《小武》,有一点怅然若失,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及至看完《站台》,目瞪口呆,就像俗话说的,心潮起伏,不能自已。那些熟悉的声音和影像把我拉回了80年代,那些文化符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80年代正是我们这代人的黄金岁月。
  
  如果把《站台》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连接起来,从童年到成年,刚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史。贾樟柯和他的几位前辈一样,用个人经验对80年代做了总结,他用电影书写了他的80年代,也是我们大家的80年代。对于80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观察和理解,令人满意的是,贾樟柯精准地把握住了80年代的底色,只要是从80年代过来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断片,想起自己扮演过的角色。
  
  在我看来,《站台》和《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同一等级,甚至更出色。因为第五代那一拨人,从1978年上学,就进入社会的上层,实际上疏离了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尤其和底层社会、底层民众距离甚远,当他们把60~70年代的积累用尽,就注定再也不会有什么好作品,像《小武》、《站台》这样的影片,第五代是绝对拍不出来的。当然,贾樟柯也是一样,《站台》之后的作品没有新的发展,仍是重复以前的路数。听说他最近要开拍商业片了,这位书写80年代史诗的天才导演终于无可避免地走上了前辈们的老路。
  
  1989年底,我开始使用录像机,从此改变了看电影的方式。第一部电影录像带是埃迪.墨菲主演的喜剧片《运转乾坤》,两个资本家打赌,让一个白人金融精英和一个黑人小混混交换身份,故事情节模拟《百万英镑》,非常幽默,看得我乐不可支。因为是第一次在家里看录像带,第一次看埃迪.墨菲的喜剧,印象特别深刻。
  
  90年代前期,我看的录像带都是和圈子里的朋友们交换转录来的,很多时候是扛着录像机跑老跑去,好像回到了1979年转录邓丽君磁带的时光,有一种偷吃禁果的乐趣。转录来的录像带模糊不清,看起来有点费力,基本上享受不到观看大片的快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是看了不少经典电影,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片和香港片,美国片以70~80年代的奥斯卡获奖片为主:《教父》、《与狼共舞》、《莫扎特传》、《甘地传》、《雨人》、《野战排》、《克雷默夫妇》、《走出非洲》、《苏菲的选择》、《沉默的羔羊》,还有《美国往事》、《死亡诗社》、《人鬼情未了》……看这些电影算是初窥了好莱坞的门径,那个时候,最欣赏的男星为达斯汀.霍夫曼和罗伯特.德尼罗,最欣赏的女星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迪.福斯特和戴米.摩尔。
  
  1995年是个转折点,一方面,好莱坞大片通过分帐制在影院上映,那一年我看了《真实的谎言》、《亡命天涯》、《生死时速》和《纽约大劫案》,在电影院看大片当然比家里小小的电视屏幕要享受多了。另一方面,VCD取代了录像带,成为90年代后期看电影的主要媒介。

  41,90年代的简单回顾(3)
  
  90年代后期,我经常去逛附近的电脑城,那里散布着几家地下游击队式的碟铺,像作贼似的,听到点风声就关门开溜。我每次去都挑几张VCD回家,那时的VCD碟市不像现在DVD这样专业齐全,制作商的水准参差不齐,烂片出得多不说,还经常用枪碟来充数。尽管如此,那几年还是收集了不少经典电影的VCD,包括奥斯卡获奖片《勇敢的心》、《美国丽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英国病人》,《美国丽人》,好莱坞名片《女人香》、《西雅图失眠夜》、《纯真年代》、《岁月惊涛》、《大河恋》、《本能》,日本片《鳗鱼》、《谈谈情、跳跳舞》、《失乐园》,瑞典片《教室别恋》,澳大利亚片《钢琴别恋》,法国片《三色》、《白色婚礼》、《芳芳》……
  
  当时的制作商不那么专业,往往不分良莠,手里有什么资源就出什么,如此一来,偶尔会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电影,比如我淘到的两部法国片《Pour Sacha》和《Vent d'est》。
  
  《Pour Sacha》,封面中文名译作《情书战场》,1991年出品,苏菲玛素主演,讲述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前夕,三个法国青年前往以色列集体农场,看望他们的老师沙夏和女同学罗拉,他们欢聚在一起,不免有情感的纠葛和观点的冲突。不久,战争爆发,沙夏参战,随军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战争期间,沙夏每天都给罗拉写情书,报告战况,倾诉爱情……
  
  《Pour Sacha》有几个看点,1,片头的歌曲有一股浓郁的犹太风味,优美之极,片中的其它插曲也都很出色(我在网上寻找该片插曲,至今未获,如有哪位朋友了解相关信息,烦请告知,谢谢!)2,苏菲玛素当年24岁,她饰演的罗拉明媚靓丽,魅力十足。3,影片介绍了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的概况和日常生活,基布兹是以色列独有的集体劳动组织,有点类似我们理想中的公社,很有借鉴意义(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茨的小说对这个组织有详细的描述)。4,影片记录了六日战争的进程,沙夏随军占领哭墙的一幕令人动容。
  
  《Vent d'est》,封面中文名译作《机密》,又名《东方之风》,1993年出品,讲述1945年欧战胜利前夕,一支身着德军军服的俄国人部队残部(即由被俘的苏军将领弗拉索夫组建的“俄罗斯解放军”,苏联称之为“弗拉索夫伪军”)开入中立小国列支敦士登寻求庇护,列国当局接纳了他们,士兵们分住到居民家中,与当地民众建立了鱼水深情的关系。苏军派出一位上校和一位女军官(疑似情报人员)与列国当局谈判,逼迫列国驱赶这支部队,不果,苏军代表便游说士兵们返回祖国,许诺种种好处,部分士兵听信苏军的承诺返回苏联,其他军官带领部分士兵和眷属去南美避难。最后的结局:返回苏联的火车开到一空旷处,返国的士兵下车后,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机关枪子弹……
  
  这部影片因为题材的少见和敏感而绕有趣味,编导显然没把二战时的敌我分际当回事,电影里的苏军军官猥琐蛮横,面目可憎,好似邪恶的一方。弗拉索夫部队倒好像是正义的一方,军官个个文雅英挺,士兵则勇敢剽悍,带队的Smyslowosky将军衣冠楚楚,气宇轩昂,他与苏军军官直接对峙的场面尤其壮观,苏联的叛徒威风凛凛,正气凛然,在气势上完全压到了胜利者,让人咋舌不已。战争结束了,敌人也换了,二战时的是非标准不再适用,在这部影片里,弗拉索夫伪军作为希特勒的帮凶,因为声称只打布尔什维克,即得到了编导的同情和宽容,也得到了影片编导的美化,刚刚获胜的苏军则被丑化得不成样子。持主流观点的观众看完这部影片,恐怕会有神经错乱之感。

  42,90年代的简单回顾(4)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不时可以看到80年代录像厅的画面,作为80年代文化符号,录像厅意义非凡。大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录像厅开始大规模出现,城镇越小越偏远,录像厅反而越密集,生意越红火。这类录像厅成本低廉,一个阴暗狭小、烟雾缭绕的房间,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像机即可开张赚钱,没有沙发,只有板凳,甚至地板。放映的电影以香港片为主,武侠动作片、警匪动作片、黑帮片、赌片、言情片、闹剧片,甚至还有xxx,多元化的香港电影满足了录像厅的需求,并借助录像厅杀进内地,建立了口碑。
  
  与录像厅的红火相反,或许是为了保护市场,香港电影在内地影院的上映受到严格的限制,整个80年代应该不超过20部,且大多数是合拍片。前文说过,70年代中期,有两部香港记录片(《万紫千红》和《杂技英豪》),引起强烈反响。70年代后期,陆续有几部香港左翼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上映,我看过《三笑》、《屈原》、《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故园春梦》,因为和内地电影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几部影片受到热烈的欢迎,特别是《三笑》,扮演秋香的陈思思一举成名,片中那些不怎么好听也说不清哪个地方的小调歌曲竟大受欢迎,很多当年的观众至今还能哼上几句。
  
  关于80年代的香港电影,有两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一是大名鼎鼎的李翰祥。80年代初,李翰祥来到内地合拍清史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香港演员只带来一个梁家辉,其他演员全是内地的:刘晓庆、周洁、张铁林、项堃和陈烨,梁家辉因为出演这两部影片而成为一线演员,影片上映后,反响不一。二是武术冠军李连杰,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全国轰动,票房奇佳,当年19岁的李连杰颇有巨星风范,风头之盛,连成龙也感受到威胁。此后,《少林寺》原班底又拍摄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一部不如一部,再过几年,李连杰也不大出现了,直到90 年代初才东山再起。
  
  我记得,80年代上映的香港影片还有武打片《白发魔女传》、《木棉袈裟》、《自古英雄出少年》、《乱世英雄乱世情》,文艺片《似水流年》、《父与子》,闹剧片《三宝闹深圳》,音乐舞蹈片《霹雳情》,值得一提的是《霹雳情》,这是一部标准的烂片,人物、故事、表演都乱七八糟,毫无价值,唯有音乐让内地观众耳目一新,几首风格不同的插曲流行一时――《摇摇摇》、《请你等等我》、《情》、《永远有你的影子》、《酒不自醉人自醉》、《碧波万里情》,这几首歌出自香港名家黄霑、顾嘉辉和台湾作曲家谭健常,水准可想而知。我尤其欣赏节奏强劲的《摇摇摇》,当年误以为是梅艳芳唱的,多年后才知道这首歌是台湾女歌手娃娃(金智娟)的作品。
  
  进入90年代,因为传播手段的更新,我看的香港电影比以前多得多,先是补看了80年代的代表作,大概20余部,包括吴宇森的英雄片,林岭东的风云片,徐克的古装片和言情片,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的文艺片,成龙的警察故事……最喜欢的电影是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其次是吴宇森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以及关锦鹏的《地下情》。
  
  因为看的多,我总以为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为史上高峰,优秀影片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和《东方不败》,徐克、王家卫、陈可辛、陈果的作品,以及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其中,王家卫和周星驰的主要作品基本看全了,我觉得,看周星驰电影应该看广东话版本,周星驰的成功建立在他那经过改造的语言魅力上,普通话版本反映不出周星驰台词的妙处,相对失色很多。与周星驰相反,王家卫作品与语言的关系不大,广东话还是普通话,都无所谓。
  
  对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把我喜欢的90年代香港电影列一个十佳名单的话,则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九品芝麻官》、《甜蜜蜜》、《双城故事》、《重庆森林》、《飞一般爱情小说》、《记得……香蕉成熟时Ⅰ》、《一个字头的诞生》、《新龙门客栈》、《纵横四海》、《香港制造》。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20 20:45 编辑

  43,DVD时代的狂欢
  
  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市面上出现了少许DVD,之前听说过这种新媒介,总以为要等好久才会成熟,没想到,到了2000年上半年,DVD越出越多,普及之快出人意料,此时不能再视而不见,终于下决心购置了一台DVD机,开始了持续至今的狂欢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识货,收进了不少烂片,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补课,收罗了一大堆书籍,从电影史的ABC学起,逐渐了解百年电影史的发展脉络,知道了一些大导演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买碟也就越发挑剔。有趣的是,我发现制作商也在同步补课中,不再乱出一气,而是瞄准经典名片,甚至冷门的艺术电影也有人出,品质也越发精致。2002~2005年,每次去碟店总会有所收获,往往是想看什么片子,就可以赫然发现这个片子,江湖快意,莫过于此。一晃十年了,所谓天堂的生活,不过如此吧?
  
  在看碟、看书的同时,我很喜欢去影迷聚集的网站,旁观这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在说些什么,每每都有惊喜的收获。新一代年轻的电影爱好者生活在黄金时代,古今中外的电影一览无余,见多识广,思维敏锐,看到他们发表的独到见解,艳羡之余,总会回想起我们这一代电影贫血儿经历过的荒芜岁月,如今年轻人琅琅上口的大师、经典影片,我们当年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对影片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了。如今老了,只能跟在后面踉踉跄跄,努力让自己不落伍。
  
  这些年,我很喜欢浏览网友们互相推荐电影的帖子,看得多了,发现有几部电影的提及率特别高,大多是励志的成长电影、史诗电影和有创意的黑色电影,下面这份名单就是这些年来大众电影青年特别钟情的作品,不知对不对,仅供大家参考:《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教父》、《美国往事》、《女人香》、《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情书》、《美丽人生》、《钢琴师》、《中央车站》、《低俗小说》、《罗拉快跑》、《斗阵俱乐部》、《七宗罪》、《七武士》、《盗火线》、《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杀手莱昂》、《猜火车》、《两生花》、《千与千寻》……
  
  另一方面,在书籍和网络影评人的引导下,我逐渐进入艺术电影的世界,经过众多电影专家和电影爱好者多角度、多侧面和循循善诱的讲解,我慢慢理解了那些史上最伟大的电影: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伯格曼的《野草莓》、塔科夫斯基的《乡愁》,库布里克《大开眼戒》、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黑泽明的《罗生门》、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叫安德鲁斯的狗》、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特吕弗的《四百击》、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曼切夫斯基的《暴雨将至》、普契尼的《美国荣耀》……
  
  在本贴的最后,按惯例在这些年看过的DVD中,挑选出我喜欢的25部作品与各位朋友分享(以出品时间为序,不包括前文提过的影片):1,《意志的胜利》(德国,里芬斯塔尔,1935);2,《青色山脉》(日本,今井正,1949);3,《麦秋》(日本,小津安二郎,1951);4,《浮云》(日本,成濑巳喜男,1955);5,《后窗》(美国,希区科克,1958);6,《筋疲力竭》(法国,戈达尔,1959);7,《甜蜜的生活》(意大利、法国,费里尼,1960);8,《公寓春光》(美国,比利.怀尔德,1960);9,《奇爱博士》(美国,库布里克,1964);10,《随波逐流的人》(意大利、法国、联邦德国,贝托鲁奇,1970);11,《最后一场电影》(美国,博格达诺维奇,1971);12,《中国》(意大利,安东尼奥尼,1972);13,《革命往事》(意大利,莱昂内,1973);14,《镜子》(苏联,塔科夫斯基,1975);15,《曼哈顿》(美国,伍迪.艾伦,1979);16,《莉莉马莲》(联邦德国,法斯宾德,1981);17,《其后》(日本,森田芳光,1985);18,《现代爱情故事》(美国,加里.马歇尔,1991);19,《冬天的心》(法国,克劳德.苏提,1992);20,《印度支那》(法国,瓦格涅,1992);21,《烈日灼人》(俄罗斯、法国,米哈尔科夫,1994);22,《生命因你动听》(美国,斯蒂芬.赫瑞克,1995);23,《非常公寓》(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米姆尼,1996);24,《高保真》(美国,斯蒂芬.弗雷斯,2000);25,《三丁目的夕阳》(日本,山崎贵,2005)。
  
  这些电影是我个人的趣味,并不代表它们一定是好电影,或一定好看。如果您看了觉得没啥特别的,尽管腹诽我,我一定虚心接受,没有问题……:)

  44,说说电影书籍
  
  DVD电影的风行,电影书籍的出版商直接受益,这十年来,关于电影的各类书籍成为书市的热点,好书层出不穷,为DVD时代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越来越精致的精神食粮。我从90年代末开始关注电影书籍,主要是电影史(包括国别史、断代史),电影人物的生平和作品介绍,电影随笔,电影编剧和淘碟指南,对电影文化、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类的书籍则敬而远之。以下就来简单说说这些电影书籍,与大家分享。
  
  电影史方面,在中国电影圈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学者乔治.萨杜尔的著作,早在文革前,他的四卷《电影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1961)就译成中文出版,80年代初又再版,包括第一卷《电影的发明》、第二卷《电影先驱者时期》、第三卷《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第六卷《当代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电影》,该书原计划写六卷,第四、五卷未及完成。因为年代久远,印数又少,这套《电影通史》已很难找到,比较流行的是萨杜尔另一本较为简要的《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995),该书还有一个早期版本《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此外,萨杜尔的《法国电影 1890~1962》(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也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补充其它有关新浪潮书籍的不足。
  
  电影通史的书陆陆续续出了不少,最近比较喜欢读的是《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新星出版社,2006、2009),通俗易懂,全面又简洁,很有启发,该书的2009版为简装本,价格相对上一版远为低廉。
  
  关于国别史以及大师生平、作品介绍,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电影大师创作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电影馆”系列,收录了诸多经典著作,每一本都值得研究,如果有时间又有财力的话,这些丛书里的作品都可一读,读完书再看相关电影,或者看完电影再读相关的书,都是莫大的享受。另外,现代出版社的“梦工厂”系列,其中关于电影的书籍大多出自我国的年轻影评人,时尚又有趣味。断代史方面,隆重推荐《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比斯金著,文汇出版社,2008),该书详细介绍了70年代崛起的那一批年轻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喜欢7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朋友不可错过。
  
  电影大师的自传,我偏爱伯格曼的《魔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费里尼的《我是说谎者》(北京三联书店,2000)、塔科夫斯基的《雕刻时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里芬斯塔尔的《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7),英格丽.褒曼的《我的故事》,其中,最喜欢伯格曼的《魔灯》,这本书极有文字的魅力,就像是文学大师的长篇随笔,读之兴味盎然,过瘾之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一读编剧方面的书籍很有必要,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外表看起来好像花团锦簇,其实都是按照一定的公式和套路设计的,识破他们的秘密并不困难,认真琢磨几本书即可,这方面的书籍也有很多,下列几本不妨试试:《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电影剧作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编剧――步步为营》(汉森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新近出版的《编剧大师班》(斯科特编著,文汇出版社,2009),收入了作者对十余位电影编剧的访谈,谈论各自的经历和编剧的甘苦、成就感,很有趣味。
  
  电影随笔,这方面的书籍出得很多,碟市的兴旺造就了一大批电影散文家,电影专业人士、作家、记者、学者、职业经理人、无名影迷……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才都在这个领域里努力耕耘,有学术型的,有八卦型的,有写某一国的,有写某一职业的,也有借电影贩运私货的,其中不乏才气横溢的佳作,遗憾的是,内地作者受到条件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评论的电影范围相对很小,基本上是影迷们熟知的名片。在这一领域,有几位境外作者的随笔值得注意,李欧梵因为资历够深,他的随笔集《我的观影自传》(上海三联书店,2008)、《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影片。另外,香港影评人迈克、汤祯兆的作品都有参考价值。
  
  对影迷来说,淘碟须有指南性的工具书加以指导,这方面还没有发现十全十美的书籍,只好多备几种,以便比较定夺,比如《20世纪的电影》(吴汉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世界电影全记录》(贝塔斯曼出版公司编,南方出版社,2001)、《电影指南》(廖金凤编,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三大电影节完全手册》(里尔、姚迅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三册随笔集《独立精神》(达郎编,现代出版社,2001)亦可充数。刚刚上市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年电影》(施奈德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是一群美国专业影评人共同编撰的,介绍了1903~2007年的1001部经典电影,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每一页都有精美的图片,令人爱不释手,只是价格略贵,不过以使用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综合而论,我以为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年多来出版的新书中不乏值得一读的好书,如下列几部:《奥斯卡大观》(利维著,商务印书馆,2008)、《库布里克的电影》(诺曼.卡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小津》(里奇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小津安二郎周游》(田中真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集体回忆特吕弗》(梁良、陈柏生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黑色电影》(纳雷摩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如何写影评》(科里根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9)……太多了,不胜枚举。
  
  在时间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电影书架上挑选合适的书籍,是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以上提到的书籍只是我接触到的一小部分,多数是近年出版的,较为容易找到,仅供各位参考。因条件所限,在海量的电影书籍中只是九牛一毛,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书有待阅读,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推荐值得一读的好书,共同体验看电影和阅读电影书籍的乐趣。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22 21:01 编辑


  45,从荒原到天堂,意犹未尽
  
  两个月前,在开始写这篇帖子的时候,坊间的热门话题是《风声》和《2012》,在这两个月里,《十月围城》刮起旋风,备受好评;《阿凡达》凶猛强悍,刚刚缔造了票房记录,国产大片《孔子》又翩然而至。如果今天写这篇帖子,开头那句“从《地道战》到《风声》,从《列宁在十月》到《2012》”应改为“从《地道战》到《孔子》,从《列宁在十月》到《阿凡达》”才合适,起点不变,终点则与时俱进。荒原时代早已过去,天堂里的好戏连绵不绝。
  
  本贴的副题叫做“我记忆中的老电影”,关于“老电影”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我以为,衡量电影的新和老有两个基准,一是某部电影的拍摄、制作、上映时间,一是某人观看这部电影的具体时间,两者并不一致,可能相差数十年。比如,《战舰波将金号》上映于1925年,《列宁在十月》上映于1937年,《列宁在十月》相对于《战舰波将金号》来说是新电影,不过,我在1969年就看了《列宁在十月》,直到2009年才看到《战舰波将金号》。对我而言,《列宁在十月》是老电影,具有无法取代的怀旧价值,《战舰波将金号》虽是老古董,对我则是全新的电影,与其他新出品的电影没什么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说,DVD乃至BD时代,百年多来的经典电影,只要没看过都算是新电影,都可以和前人一样怀着陌生感欣赏这些电影――活在当下的幸福真是难以言说。
  
  本贴的重点放在20年之前,也就是1989年之前二十年的电影,那个年代的电影对我的同龄人很亲切,对年轻一代则很陌生,这些提纲式的文字并不精致,也不全面,只是是想做一个引擎,搜索那些潜藏在我们记忆里,快被遗忘的电影往事,不管怎么说,这些跟时代一起疯狂旋转的电影,是我们成长中的一块块碑石,我们这一代人,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一起回顾这些电影,不分彼此就是一家人,就像一个班的同学,分别了几十年重新团聚,或者喜笑颜开,或者潸然泪下。
  
  从荒原到天堂,两个月的回忆,意犹未尽。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告一段落。很多来不及写的内容,只好留待以后。感谢管理员、版主的厚爱和支持,感谢各位朋友的批评,谢谢大家!
  
  前几天,我在书店站了半个多小时,一页页翻阅那本《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年电影》,数了一下,美国影评人精心挑选的这1001部经典电影,我只看了200部出头,五分之一多一点,有生之年要看完剩下的将近800部电影,路途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珍惜现在,一起尽情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