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最早看过的电影,大概是《海鹰》,王心刚演的。我对这部电影的记忆,如以视力为喻,清晰度在0.1度上下。大概在三岁左右吧,而且,那天我在电影院里发高烧了,除了海浪,记忆里还老有一辆吉普车在颠簸着。最终,我对这部电影的残余记忆,是母亲抱着我回家。
非常精彩。阅读与回味同时进行,也是一乐。
是,希望数帆兄不必介意天边外的批评。在我这个遭受天边外无数次批评的倒霉者看来,高高在上地批评别人,乃是这位网友一种近乎吸毒的爱好。并非别人的文字活该受到他的奚落,而是他脆弱的自尊需要借助奋不顾身的批评,来觅得生机。我相信,假如康德和曹雪芹来论坛发帖,这位天外边依旧会扭着身子、阴着嗓子,上去点拨指点的。——这是命。
我觉得,一个人若非自卑到极点,断然不会如此热衷于指点江山。
如果把我看过的文革前老电影列一个个人排行榜,名次是这样的:1,《冰山上的来客》;2,《刘三姐》;3,《甲午风云》;4,《英雄儿女》;5,《我们村里的年轻人》;6,《英雄虎胆》;7,《抓壮丁》;8,《七十二家房客》;9《柳堡的故事》;10,《大浪淘沙》。
——大体认同。换了我,下面这些电影也难以割舍(当然只是遵从少年记忆):《羊城暗哨》《红日》《秘密图纸》《侦察兵》《摩雅傣》《早春二月》《舞台姐妹》……
“中日友好这个插曲的副产品是久违的日本电影,1978~1979年,《生死恋》、《追捕》、《望乡》陆续上映,带给中国观众难以忘怀的电影记忆。”
——对这几部日本电影,我一直视如经典,尤其是后两部。最近才发现,当年放映的《追捕》,被删去不少美丽的镜头,真是作孽。虽然,以当时的标准,不删那些镜头,又是不可想像的。当意识形态与美丽结下了梁子,美感只能遭到流放。
多谢数帆兄,期待下章,并祝玩得高兴。
放《望乡》时,正是读大学时,当时敝校女生住在新建的八号宿舍,我等恶作剧,仿《望乡》,命之为“山打根八号馆”。
我很喜欢《复仇》,莫多万和巴勒邦这对冤家,塑造得极为生动,血腥与血性交错,味道很浓。
演《老枪》的演员,数年前去世了,俺为之一悸。有部电影叫《大食客》,记得他也有精彩演出。那部片子的主演是法国影帝德帕迪约。
《蛇》是不可多得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电影可以有几个国家联合拍摄,电影的台词可以委托专业人员去写,而不是由编剧一人包干。演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亨利·方达,虽然年纪已不少,但那副独有的矜持步伐,还是帅得很。想起来了,菲利浦.诺瓦雷在其中也扮演过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