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杨元元事件的一点看法

本帖最后由 姜河月 于 2009-12-24 16:15 编辑

看了一些资料,元元的自杀,与其母有很大的关系,其母今年55岁,从44岁起就象贴身防卫一样紧跟着女儿,封杀了女儿的个人活动空间,对女儿的成长极为不利。
她有退休金,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该放手时不放手,这一点不符合自然规律,还不如狐狸,电影《狐狸的故事》里,小狐狸长大了,大狐狸就要把小狐狸赶出去,不出去独立生存就打、就咬,一定要让它们自己去独立锻炼生存能力。其实她要和女儿在一起,等女儿成家后再住过去也不迟。
元元母亲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有人对她说:你女儿可以找男朋友了。她说:我们楼上有好几个三十几岁还没有男朋友呢。而我认识的一位为人之母,女儿26岁没有男朋友,就急得团团转了。元元母亲对元元的干涉无处不在,以至元元发短信告诉弟弟“不要听妈的”,元元喜欢上大连某学院她不让元元去上,理由是“路费多”;元元的收入她要来安排给元元弟弟;硬要和元元住在一起,由此给元元造成的负面影响她全然不顾。
元元班上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元元演朱丽叶,这也是元元自杀的诱因,一方面,在台上身着华服排演大家闺女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在台下生活艰辛,大龄男朋友无着,为一张床铺正受尽欺辱。巨大的反差,使她处于矛盾、分裂之中,在正式演出前自杀。
她不是怕演不好,而是怕演出后被同学嘲笑她的现状,结果在现实中去追寻朱丽叶的归宿,奔向黄泉路,再现一出悲剧。
有关这个事件,还是老姜的分析最合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对自杀的心存敬意。。。
分析死因对死者不敬。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本帖最后由 姜河月 于 2009-12-24 00:10 编辑

不认同小夏,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对这一引起公众热议的事件有必要分析一下,不存在敬与不敬。不过,为了照顾小夏的感受,俺改了一下题目。

谢老木匠!

演出这件事被许多人忽视,如果她拒演,或可不走上绝路。
元元班上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元元演朱丽叶,这也是元元自杀的诱因
-----------------------------------------------------------

没说让她演朱丽叶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元元班上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元元演朱丽叶,这也是元元自杀的诱因
-----------------------------------------------------------

没说让她演朱丽叶吧
水色 发表于 2009-12-24 14:10
水色可能是对的,不是朱丽叶就是罗密欧,都是大家子女,她说过从来没有穿过这么漂亮的衣服(戏服)。
再去找那个贴子已找不到,谢水色指正。
小夏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主贴内容也有小改。
老姜、老木匠,真是两个老糊涂!

母亲的一点“自私”,难道就是加诸孝女身上的“罪过”麽?

穷人穷的不是志气,穷的是自助能力——在上海如何生存,有许多合理的方法可寻找。

杨家母女虽然个人生活遭遇穷困的压力,但不能由此获得同情而去“冲击”学校的“公共秩序”——禁止母女同居学校宿舍。

虽然校方管理员的干涉过于缺乏同情心,而杨女由此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而绝望,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是,从杨家母女缺乏自助的表现上,也看出她俩无意寻找生活出路的困境原由在于自身。

举例来说,杨母因为被驱赶,曾经花费百元暂住宾馆一天,也曾经在学院台阶上冻过一晚。前者开销大而心疼不已,后者受冻而自感委屈。但是我们想想看,在上海的冬夜里,还有没其他方法来过渡呢?

网吧里贪玩的游戏迷们花费5-10元可以在空调环境里过通宵,即便看看电影,一杯牛奶一盒面包,总开销也不过20元内;而上海的浴堂里洗澡后躺椅上过夜,低水平也在50元以下。如果找个家庭式旅馆的合租床位,可以低到20元。

如果能在社区劳务市场上,争取钟点工或家庭保姆的工作,不但可以解决住宿问题,还能有工费可赚,未必不是一条生路。

总之,因为私人的贫困因素去冒然触犯“公共秩序”的现象,未必是合理的,这该是是一个常识吧。除非这种贫困本身就是“公共化”的社会现象,由此要求改变“公共秩序”的“反抗”行为才是正当合理的。
对自杀的心存敬意。。。
分析死因对死者不敬。
夏加坤 发表于 2009-12-23 22:29
有道理,国外对自杀者,一般较少议论.更少去做道德评价.

可能是生死观的不同.

在西方的观念中,一个人有权利选择生,也有权选择死.
糊涂的是小天,谁说她女儿有罪过了,根本没看明白就乱说,也没有说和学校闹就是对的。小天喜欢自作聪明,你以为她母亲在网吧电影院澡堂能休息好吗?虽然号称天边外,可是连澡堂这么大空间的事都未必理得清。
我觉得人们应该多讨论,杨元元死了之后,我们是否都警惕了,不要再让世上有第二个元元.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虽然号称天边外,可是连澡堂这么大空间的事都未必理得清。
姜河月 发表于 2009-12-24 16:56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觉得人们应该多讨论,杨元元死了之后,我们是否都警惕了,不要再让世上有第二个元元.
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09-12-24 16:57
肯定会有第二第三第N个元元的。几乎每个高校每年都会有一两个研究生自杀的事例出现。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不认同小夏,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对这一引起公众热议的事件有必要分析一下,不存在敬与不敬。不过,为了照顾小夏的感受,俺改了一下题目。

谢老木匠!

演出这件事被许多人忽视,如果她拒演,或可不走上绝路。
姜河月 发表于 2009-12-23 23:43
谢谢照顾。
专门为俺修改了题目,有些意外。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9# 姜河月

呵呵,说你糊涂,你还不承认?看看你对杨母的责怪之词,完全超出了同情心的界限。

我的表述中,没有说是“女儿的过错”,而是指你用人性中的“自私”特征去指责母亲的“依赖心”,这是相当糊涂的理由。

至于,俺举一些如何“过夜”的省钱方式,不过是说明“天无绝人之路”罢了。
肯定会有第二第三第N个元元的。几乎每个高校每年都会有一两个研究生自杀的事例出现。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24 17:02
看看老木匠又糊涂了吧。

人家说希望不再现“杨元元式”的悲剧,和你预料高校研究生自杀现象(偶然性)的概率分布,是两回事啊。
怎么感觉像杨丽娟母女呢?

只不过被讹上的不是刘德华,而是上海海事大学。于是这就是成了“社会悲剧”了。有点搞,有点没是非。
看看老木匠又糊涂了吧。

人家说希望不再现“杨元元式”的悲剧,和你预料高校研究生自杀现象(偶然性)的概率分布,是两回事啊。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12-24 22:52
我看老木匠并不糊涂,是你才糊涂吧?老木匠预料一下未来,这个未来可能会让我的希望泡汤,这糊涂在那里呀?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17# 听月小筑

在老木匠的统计帐上,自然会有一些为考试开红灯、或失恋而自杀的现象,难道也是听月MM呼吁“警惕”的元元式杯具么?
正是因为惋惜同情元元的悲剧,才指出她母亲给她增加的不当的压力。她母亲现在后悔莫及。
在学校里由于年龄等问题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压力大许多,元元又内向,心理问题无处疏导,家庭学校再给她增加压力,她就要崩溃。学校方面的压力是她母亲引起的,她母亲不跟着她,与学校就没有矛盾。
分析这一事件,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是有益的,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给在校研究生减压而不是增压。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12-25 20:28 编辑

2009年对于我来说是异常难忘和难过的一年,这一年我痛失了两位挚友,两位上品的大姐,她们并不熟识却先后选择了让深爱她们的好友痛心不已的相同方式从28层以上的高楼步入了天堂。我这才对抑郁有了深刻的理解,其实,我们除了好好地活着之外,应对自杀心存敬意。我以为我很了解她们,事情发生之后,才发现,谁敢说你是了解别人的?不要说别人,你对自己又了解了多少呢?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在西方的观念中,一个人有权利选择生,也有权选择死.
黄馨 发表于 2009-12-24 16:44
是指安乐死吧。  
对年轻人的自杀不会不作研究分析,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19# 姜河月

学校方面的压力是她母亲引起的,她母亲不跟着她,与学校就没有矛盾。
---------------

看来你还是钻进牛角尖里不愿意退出。为什么要一味认定母亲这个“包袱”才是矛盾的来源呢?

俺相信,自从年龄关放开之后,高校里学子肩抗此类“包袱”(父母、兄弟姊妹,或同居男女)的现象不会少的。但有多少会用“自杀”的悲剧有意促成与“宿舍管理规则”冲突的现象发生呢?

显然,这是个案。
对这一引起大家关注的事件,我还是认为有必要讨论。我的讨论中有哪些对死者不敬的地方还请具体指出。
小妖怪虽主张对死者心存敬意,还是道出了两位好友的自杀情况,我不了解她们的其它任何一点情况,所以我不会去对她们进行任何的评论。
对元元的了解,是从网上知道的,网上的资料有假,一般会有人纠正的,如果我的资料有假而我不知道可以明示,让讨论更接近事实,从而得出更为正确的判断。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09-12-25 21:35 编辑

23# 姜河月
姜兄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关注生命教育,自然也研究生死教育,关注自杀问题,以前我和你一样会去讨论一个个的案例,希冀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些什么,对今后学生的生命教育有一个较好启发。这两位大姐都是生命教育的权威,分析别人的自杀事件时她们的条理非常清晰,其中一个还是高级心理咨询师,她曾经挽救过别的意欲自杀者的生命,却未能挽救自己的生命,听到噩耗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另外一位还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她走的那天,所有的道友都不相信她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今生,对于一个希望修行能摆脱六道轮回进入极乐世界的人来说那种选择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也是,可是她还是走了,走的前一天她还和道友约好后一天要一起去苏州放生的,走的前半个小时他的司机还接到她的电话让司机到她家楼下来接她,是什么让她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做出那样的选择?很难分析,所以我困惑了。尽管我知道,一定有原因,but who knows ?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朋友和学生不同

朋友不告而别,自有隐私在内,作为好友,不忍心去分析什么,当然是这样的。

可是作为教师,学生不告而别,就需要分析,也需要他人帮助分析,为何学校的环境未能打消其消极情绪?对于这种告别方式是否有所预防?吸取教训,针对性的进行帮助,这还是应该的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小妖怪的朋友发生的诱因“事件”,可能除了当事的一、二人谁都不知道,而元元的诱因事件知道的人就多了,所以,前者肯定无从分析,而后者是有分析的基础。
美国德克萨斯州胡德堡军事基地枪击案的袭击者也是一名心理医师,他自己的行为正是他要治疗的行为,有和小妖怪的朋友相似的地方,因为事情影响大,对他还是有些合理的分析的。
本帖最后由 姜河月 于 2009-12-25 22:22 编辑
19# 姜河月  

学校方面的压力是她母亲引起的,她母亲不跟着她,与学校就没有矛盾。
---------------

看来你还是钻进牛角尖里不愿意退出。为什么要一味认定母亲这个“包袱”才是矛盾的来源呢?

俺相信,自 ...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12-25 20:48
原因的分析是根据事件的具体发展内容而得出的,天边外感兴趣可以去找来看看。
有人不自杀不是我的错,要我说为什么?我怎么知道。不过,看小天从天边外紧跟而来,还是告知一下,各人性格、心理不一样,疏导能力不一样,母亲干涉情况不同,矛盾的激化程度不同。所以不可以一概而论。
24# 小妖怪
理解力超出承受力的人,自杀是比较容易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化程度高的人易于自杀的通常原因吧。
24# 小妖怪
理解力超出承受力的人,自杀是比较容易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化程度高的人易于自杀的通常原因吧。
李大苗 发表于 2009-12-25 22:20
大苗所说极是,我和阿吕每每提及都唏嘘不已,因为谈起得多。我们家的阿姨也会参与我们的讨论,她非常不能理解,一个比她富有几百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都那么高,在她看来什么都不缺的人居然会选择厌世!阿姨说,以前她一家人在苏北农村,穷得吃饭都成问题,仍然觉得活着很好,真不懂她们。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09-12-25 22:57 编辑

龙应台的《目送》应该给独生子女的家长都看看的,父母对孩子的依赖和爱超过一定限度,也会造成若大若小的痛苦,爱与分离,我想如果家庭能处理好这两个方面,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杨元元有多一些情感的宣泄点,如果她能交到朋友,找到爱人,承受痛苦的能力会相应提高的,可惜这些机会因为母亲,完全丧失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