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19 16:52 编辑

喜欢《月光》。
画的时候很诚实,单纯。

其次是那些水彩写生。很熟练。

套色木刻不喜欢。技术上没瑕疵,但符号都是某个讨厌年代。这点我和EE一样。无关技术性评价,纯属个人爱好。

那个年代的符号和水乡小镇情绪有冲突。江南小镇的懒惰劲儿没体现出来。那种地方,白天听到麻将声、评弹声,会让人觉得很自在。

仅仅精确、熟练表达眼睛所见是不够的,还要更多点加工,加点情绪,加点文学性之类的东西。


————————————————————————————————————————


水墨是表达水乡的好方法。江南水乡灰灰的,挺合适水墨。陕西高原适合油画。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19 16:53 编辑
莫迪里阿尼的人体画肖像画可谓登峰造极了吧,可千万个女魔豆在他的画中都只有一个长相,一种神色。 所以,我觉得脸谱化程式化不是问题。
   问题是,是否一切程式化脸孔都好? 好的脸谱和失败的脸谱,其差异在哪里 ...
水色 发表于 2010-2-19 09:13
很喜欢这段。

如何能用名词而不是形容词来说明艺术呢?

前段时间正努力想什么元素让线条有“熟练”、“圆滑”之分。有艺术的使用说明书就好啦。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19 21:30 编辑

71# 水色


“风格化”和“图案化”又有差别。

方才想起来,2楼那些图,太装饰画了。和莫迪里阿尼的脸不一样。更像吴冠中,而不是东山魁夷。

作者的笔触似乎更适合表达青岛、新英格兰风光。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19 21:53 编辑

因为摄影、电影的竞争,现代绘画文学性、故事性不再是首选,但情绪性表现可说是更强了。

江南小镇的慵懒、颓废一定有办法体现,否则要画家作什么呢?

像肯特版画,有惠特曼般极其强健的,但也有温柔的。

不同笔触的表情不一样,总能解决的。

素描课时老师说过,塑造不同人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画阿格里巴和画维纳斯的笔触肯定不一样。我觉得这话很有用。
我觉得杨林讲的“风格”和“形式感”有混合。

东山魁夷的风格不太变,但形式有变。
马桶要喷发了,真危险。
86楼作品的创作时间 :

黄山雨过  1978 纸本彩色
青享 1960 纸本彩色
静唱 1981 纸本彩色
冬华 1964 纸本彩色
花明  1968  纸本彩色
我喜欢肯特的版画,本朝早期有个版画家叫黄新波就是受肯特影响的,即使搞的政治题材我也喜欢极了,作品那个沉净,同时代似乎都和他不一样。“笔触”这个问题我是较为关注的,你的老师很对,讲的是关键的东西,又是最 ...
杨林 发表于 2010-2-20 15:01
笔触只是风格塑造手段之一。构图方式,色彩运用,题材选择,情绪选择……

东山魁夷的笔触在不同时间段有变化,但不会让人把他误认为平山郁夫。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0 23:15 编辑
我尤其喜欢东山魁夷的水墨,虽然不是中国的材料语言,但被改良的恰到好处。东洋绘画走到四山他们这一辈,实际上彻底西洋了。奇怪的是越是全盘接受,反而越是本民族的气息越浓。它的那种严谨被水墨无情地消解了一部分 ...
杨林 发表于 2010-2-20 17:37
材料倒真是水墨画的。记录片里是他太太磨的矿物颜料。

精神也很东方,那么一往情深,赋予风景人性。

饱满构图、厚重颜色比较不日本。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0 21:59 编辑
日本画总是给我一种强烈的空灵感,不似中国画的肃默,也或说它的空灵是圆润的,中国的肃默是清峻的,不掩棱角。每每面对这些日本画,百思不得其解,是否因为一种说不出的浑圆感产生的这种感觉?感觉东山魁夷的第一幅 ...
蛋糕 发表于 2010-2-20 18:59
视野放小,野花野草小酒壶,冷调子,留空多,自然就空灵了。

不过东山魁夷不在此列。他的空灵,我觉得和地平线位置、色彩渲染到位、无人物有关。
如果出现狗尾巴草、蕨菜,那肯定是日本画。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1 11:49 编辑

我以为空灵不是视野的问题,也不在乎题材是山水还是花鸟,甚至与留空大小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以东山为代表的二战以后的日本画,无论材料、理念都与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表面上相去甚远了,但关键的空灵我认为是没有消失的,只不过是在厚重当中来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战以前的日本画,和中国也是有差别。平安时期以来,日本不止一次有去中国化运动。

日本画没有像中国画那样,极端强调画者主观表现。

另外我觉得东山魁夷是个异数,超越了岛屿局限。
我以为空灵不是视野的问题,也不在乎题材是山水还是花鸟,甚至与留空大小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以东山为代表的二战以后的日本画,无论材料、理念都与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表面上相去甚远了,但关键的空灵我认为是没有消失的,只不过是在厚重当中来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绘画没有固定规矩。但一定有些因素影响到观众的心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受。

一直好奇这些因素能拆解开来吗?

就像主板、显卡、电源、内存条构成一台电脑似的。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2 11:09 编辑

误会。
“电脑系统”是我瞎想的技巧讨论。

举例来说,我画小狗小猫小孩子。
造型原理是劳伦兹所言“亲情反应”,大头小身、高额头、短吻。符合这几条的,基本都会让人觉得可爱。这是生物本能。

那么,“空灵”呢?哪些因素构成了“空灵效果”?

评论家和观众可以只凭感觉来掰。画画的人是否可以试着找出原因,这次我做了什么而达成这样的效果,下次可以复制并做得更好,而不是将成功失败归咎于灵感之类。

对我而言,只告诉我铜离子令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是不够的。我想知道,硫酸铜溶液的原子排列成什么样子,反射出哪个范围的波长而使得我们眼里看到那么美丽的蓝色。

绘画也是。感觉,只有感觉是不够的。是我们做的事情才导致感觉。我们做了什么?是什么因素,让我们辨识出一张纸上的两根线有熟练和轻浮之分?分出“空灵的饱满”和“饱满的空灵”?

笔迹鉴定学通过笔迹来判断人、情绪,而且这种知识是可传授的。那么,它们的规律、原理,可否反过来用在绘画里呢?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2 14:38 编辑

“亲情反应”是动物行为学内容,并不局限于人类成人组。小蛇、小鳄鱼比大蛇、大鳄鱼可爱,成年大熊猫也比成年棕熊可爱,它有大脑袋,大脑门,较短的鼻子……我们对夸张的爱好,和鸟儿爱好超大的蛋也是一样的。



历史上的那些制造空灵的大师,想必也不是守卡比例尺,计算着黄金分割律画出一幅幅好画吧?
——————————————————————————————————————
真有。达芬奇肯定这么干过。有人凭直觉做,但也有人拿着计算尺做。


Parrish这张图里,柱子、人物位置、树叶,都是计算过的。






无定之慧是狂慧,无慧之定是枯定。

技巧和思想亦如是。

缺乏思想的技巧,会流于平庸匠气。但缺乏技巧,也无从表达思想。

我想寻找的那些成分、技巧,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但是应该能做出不太恶劣的作品。

书法当然不是笔迹学,但笔迹学或许会有帮助。

当然,这可能只是适合于我个人的想法,因为我的职业是实用美术,而不是杨林这样的纯艺术探险者。我相信艺术伦理的存在,美是有界限的。如果美是没界限的,那鸟儿就该对莫扎特和摇滚乐一视同仁。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2 20:36 编辑

我能辨识出一根枝上的两条线那根是虬劲的,那根是轻佻的。
————————————————————————————————————

我现在超想知道就是:那两根线,什么地方让人觉得那根是虬劲的,那根是轻佻的?

“宁方勿圆,宁拙毋巧”,我们都知道什么样是拙,可什么是拙?有可能用名词动词来描述,而非形容词吗?像探案剧似的:证据呢?
两根线的比较真的不是个难事,因为标准要由你自己制定,你自己掌握判断。

是啊。可要能像肯德基似地可复制,连锁,那就难了。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2-23 14:56 编辑

在目前技术手段下,通过电脑不够用呢。

手绘时,心和画只隔了一支笔的距离。用电脑,压力笔、程序、显示器……距离可远啦。

不想要软件,有个1、2、3、4条就可以了。喜欢手绘时的不确定性和瑕疵。
“遒劲的线”与“轻佻的线”都是训练的结果,现在书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本真的失落,而不是传统的离去。小孩从一上幼儿园开始,就不断被成年人毒化,等到他自己的艺术觉悟觉醒之后,很多毛病已变成了痼疾。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能出现书法大师的主要原因。

——————————————————————————-

是否现在的书法教学和老年大学教国画似的?画竹就是劈“个”字。

我很喜欢李叔同晚年的字,一看就是和尚写的。记得他说过写字就是摆构图。构图摆好,自然就好看了。
他不想艺术的事,是缪斯主动到了他笔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嗨,这可是叫人丧气的事情。可也确实如此。无心插柳的事情真不少。

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那些竹简上的字了。写的家伙只是在记账而已。可现在看来,又美又酷。
即使不讨论,光把这两只的作品贴上来洗洗眼也是好的。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28 18:48 编辑

不能说不好,但过于熟练了。
好像作者只是从记忆里提取些了某些形式,然后加以复制。画面和作者真实感受之间有层隔膜,缺少了一点点很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记得很久以前杨林贴过一幅“拆”字,那字就好像是作者把心直接拿出来给人看似的。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29 02:13 编辑

149# 杨林
打草图弄得头昏,话都不会说了。我之前尽瞎扯虚的玩意儿。就是画得概念了嘛,画画这门手艺里最老生常谈的毛病。

画面整体来说,构图缺乏整理。有几张我觉得是没有写生,直接根据照片画的。象是取景框里的构图,缺乏旋律感。局部而言,缺少些鲜活细节,如同图章刻好了没有再敲点缺口出来。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29 18:41 编辑

153# 老爺叔
莫奈一张又一张的睡莲池子,彼此间的差异也不比杨明义的水乡更大。Thomas Kinkade就更甚。
还有荷兰人画的大把水果景物,意大利人大把圣母,英国人、法国人一堆堆的白色假发人物……我们今日看到的是各个时代最高枝头上最好的那几枚果实。还有无数长得没有那么好的果子。

话说回来,在杨明义的画里,还是可以看出西塘、周庄、乌镇的区别。

中国画不是没有写生,只是老年大学的人不教而已。真要以画画为业,写生的功课是少不了的。但和西方古典绘画的写实主义传统相比,中国的传统更强调画者的内心观照,要有形式感。写实作品容易被认为匠气。(比如界画有些很美丽的作品,但往往评价不高。黄荃我也觉得有点被低估了。还有李嵩婴戏图之流,更多出现在研究服饰历史的书里,而不是美术类图书里。)这点上我觉得中国画和西方现代绘画有更多的共通点。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29 18:41 编辑

152# 杨林
很奇怪的是他的画让我想起秦牧散文。

技巧熟练到他这样,就要拼技巧之外的东西了。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有点可惜了。
我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