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普林斯顿教授谈如何选择中国学生

7月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来上海讲学。他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扭曲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 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说。  
什么样的学生被淘汰?     
      每年一月底,康毅滨就要从系里抱回一大包资料仔细看——里面是所有申请普林斯顿生物分子系的中国学生的材料。 每年,该系每年大约招收25名本科学生攻读博士,系里给康毅滨的“中国额度”3- 4个,而他收到的申请约有七八十份。
4%左右的“成功率”。  
     每个“申请包”主要有这些材料:本科各科成绩单,托福和GRE的考分,个人陈述, 以及推荐信。康毅滨把它们分成“定量”和“非定量”两类。 分数他看得很仔细,但那些“非定量”的东西却能告诉他更多。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个人陈述”有什么用?
     康毅滨:就是说说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分子生物学家,为什么想来普林斯顿。
     星期日:你看过几百份“个人陈述”,从里面看到了些什么?
     康毅滨:中国学生的GRE能考得很好,但我能看出来,他们写的“陈述”经常千篇一 律,缺乏特点。
     星期日: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康毅滨: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普林斯顿,或者过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还有一些“个人陈述”都是空洞的套话、废话,比如自己如何热爱科学,普林斯顿如雷 贯耳,很想得到这个机会……言辞华丽,但是我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人。
     星期日:真实鲜活的“陈述”是怎样的?
     康毅滨:有个学生是这么写的:他以前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后来才慢慢发现真正感 兴趣的是生物。他申请转了系,尽管绝大多数人反对,因为没有基础,读得有些吃力,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每一学期都会比上一学期进步一些。他的“陈述”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因为它展示了一个人在寻找和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惑和欣喜。去年我们还录取了一名学生,她在“陈述”中坦率地指出了母校的问题:她很遗憾本科四年没有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你可以看到她的渴望。
    第一轮筛选,从80份申请材料中挑出10-15名左右的“候选人”。2月初,康毅滨开始电话面试。虽然并不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但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会告诉他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星期日:你会问些什么问题?
    康毅滨:主要是看看英文口语能力、科研经历、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一些背景状况。
    星期日:接到电话的学生,会很紧张吧?
     康毅滨:电话面试大约一个小时,45分钟说英语(论坛),15分钟用中文。就算英语 不是特别好,学生还是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但大部分中国学生会把它看作一个“考试”,而不是一个“对话”,所以有些会很紧张。
     星期日:你听出了什么?
     康毅滨:有些学生听得出来他(她)事先在纸上写好回答,照着念,或者是背出来。还有是“排练过度”,说得非常溜,像演讲一样,但并没有针对我的提问。
     星期日:他们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康毅滨:那些答非所问的学生,我想可能没有自己做过真正独立的研究,或者对自己没对信心。我希望学生是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个过度包装的、失去了真实性的“加工成品”。
     星期日:或者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告诉他们,说实话是最好的回答。
     康毅滨:我们要挑选的,是真的热爱科学、而且诚实的人。去年,我几乎是在申请 截止前的最后一刻才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材料,条件很好,我就给他打电话。他老老实实告诉我,虽然他很早就进实验室,工作也很努力,但不知道为什么,实验总不是很顺
利。但他可以很清楚地描述他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作出的种种尝试。表面上看,他的科研并不成功,但我能感受他的认真、诚实、努力,这已经具备了一个科学家、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电话面试并不是最终的决定。之后,康毅滨要在候选人中反复地掂量、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分数高低往往不是决定因素,而是从细微处看到的非智力因素。
星期日:分数不重要? 康毅滨:分数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绝对因素。申请普林斯顿的学生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尖子,经过高度选择过的人,智力都没有问题。我会仔细看每一门的成绩,但并不是分数高就能入选,相反,我认为第一名和第七八名的实力并不相差太远。录取与否,智力以外的因素很重要。我们系录取过一个河南的学生,家在农村,初中就独自在县城住校读书,吃过不少苦。在电话和电邮里,我感觉到她为人谦和,没有一些被宠惯的尖子生的趾高气昂。还有个学生,他会和老师“套瓷”,但不是恭维,套近乎,而是自己的确做过研究,对老师有真正的了解,提问很专业,很深入。这样的学生,不油嘴滑舌,让人感觉到懂得认真负责,尊重机遇。但有的学生过于自信,甚至有些傲慢,觉得自己不是去普林斯顿,就能去哈佛,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
     星期日:进入普林斯顿后,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扰?
     来上海之前,康毅滨在福建老家待了十多天。每天陪父亲、侄子去爬山。读五年级的侄子告诉他,在他们学校,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要在班上找一个“对手”。每次考试下来,赢得多的同学受表扬,输得多的要被批评。在这样的氛围中,班上学习好的同学也
不大愿意花时间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让康毅滨震惊的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到处可见这样的“激励”方式。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但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而这时候,中国教育从小学——不,从幼儿园——就开始灌输的狭隘的竞争意识,清楚地烙在这些留学生的身上,困扰着他们。
     星期日:中国学生到了普林斯顿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康毅滨: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 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星期日:为什么会这样?
     康毅滨:普林斯顿相信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 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但国内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常常是另一种心态:最好一进学校,就有人指定给他(她)一个课题,而且是一个保证可以做出来成果的课
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定会有答案,做出来了就能拿高分。然后呢,就想靠这个课题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基础扎实,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功利心比较强。
     星期日:其实这是成年人的典型心态。
     康毅滨:我们系有过一个中国学生,来普林斯顿不久,我发现他并不真正喜欢研究。后来他告诉我,其实早就发现自己并不热爱科研,但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第一名,所有的人都指望他考上美国一流大学。他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考普林斯顿的。其实这个学生小时候对生物很有兴趣,只是后来成人世界把他的实验成功与否过早地和名利、和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在这一行业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并不以出人头地为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还有其它很多更简捷的路可走),而是享受探索的过程,包括其中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
     星期日:你刚才说的中国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麻烦,也是功利心造成的?  
     康毅滨:你看,我小侄子从小就被这么“教育”,从这样的思维里出来的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会很狭隘,认为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是胜利,把别人压下去就是成功。实验室 是一个团队工作,有人发表论文,本来是大家一起高兴的时候,但一些中国学生往往有些闷闷不乐,似乎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有时科研项目八字还没一瞥,就想 “分家”,好算作自己一个人的成果……有些中国学生特别想快速成名。这样的心态,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美国,成绩是一个人的隐私,不会公布出来,分数 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他们提倡团队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星期日:两种意义上的竞争,就会产生矛盾。  
     康毅滨:这样的竞争意识过强,就会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在工作和生 活中造成和他人关系的紧张。比如,老生周末带新生开车购物,晚到了几分钟会被人埋怨,而新生却可以理所当然地在超市慢条斯理地货比三家,让老生在外面等几个钟。 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去年邀请他去家里过节的那些美国人今年不再邀请他了呢……有时候我会想,他们恐怕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从小到大,玩完的玩具,吃完饭的碗筷,换下来的脏衣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帮他们处理好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会觉得理所当然。而多数美国学生的确比较有“公共意识”。实验室的垃圾通常他们处理得比较多。生物系有许多做后勤工作的员工,包括老鼠房负责日常喂养的工人,运送实验用品的搬运工和收发员,打扫实验室的清洁工等。每年到了圣诞节,我实验室的美国学生会牵头一起凑份子,每人出个五块十块,买个小礼物送给那些工人,以表示对他们平时工作的感激。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反映出一个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将来他在事业上能走多远。
这个贴子是真好啊!值得好好讨论,也值得我们借此好好反思中国教育。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10-2-22 21:17 编辑

狭隘的竞争意识
这个词用得好,的确如此,这种意识和专制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很久以前,我就说过,在中国的这种文化体系之下,我宁愿做个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处处是鸡皮肚肠的勾心斗角和竞争,这种竞争,参与进去,就是人格和思想的失败,但是这有什么用的,整个国家就是这样运转的,你不参与,你就被淘汰
此文很值得一读!即便去不了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它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去研究学问,如何对待困难。中国式的“三好”学生未必能被他们选上。
这里谈的问题确实点到了目前中国教育的偏差, 过于功利的取向,结果是早早失去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创意.
我认为,中国教育没法通过教育界的改革来解决问题。许多年纪轻轻的学生之所以变得那么功利,实际是社会造成的。很多人反对应试教育,反对题海训练,但是,如果允许大学按教授个性化的主观标准去决定录取哪位考生,中国的大学一定迅速塞满后门生,如果允许使用自编教材、自定考题,学术腐败一定会呈现几何级数的高增长。

或许,等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再深入些,企业私有化的程度再高些之后,用人单位才会更多地关注应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情商等。人才市场的需求和评价标准改变了,教育才有可能朝健康的方向改变。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关于情商,现在有一种趋向,就是将智力之外的“成功”因素统称为情商,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
如果以这种功利而论,那很多科学家都是情商很低的,而很多高智商的人情商也差极了。事实未必如此,你怎么可能让这些智商明显高别人二个档次以上的人,和你一样去思维,然后处心积虑的和你搞好人际关系。
比如说现在的实际是,要混得好,必须有强有力的人际关系,而人脉这东西,是要苦心经营的,是要去做人的,我想,真正极有才华人有很高天赋的人,未必会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对成功认识的功利化,是一种浅薄。
关于情商,现在有一种趋向,就是将智力之外的“成功”因素统称为情商,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
如果以这种功利而论,那很多科学家都是情商很低的,而很多高智商的人情商也差极了。事实未必如此,你怎么可能让这些智商 ...
shen 发表于 2010-2-23 07:34
问题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培养科学家。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不是改革中国教育就能解决的。具体地说便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社会的现状是一致的、同质的。再具体地说,如有刀已经指出的那样,不可能不改变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却能改变中国教育。
    我承认,我也曾持这种观点,并有相当长的时间。但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除了导致对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极度悲观外,不可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文化心理、价值观、制度、国民素质或国民性,这些东西是嵌合一起的,没有一个因素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没有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改变了它就能改变其它的因素。那么,改革中国教育是不可能的,改变中国社会就可能了?
    但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既然这些因素是相互嵌合、相互支配、相互作用的,那么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有可能是突破性的,或者借用生物学的概念,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可能引起突变。从长远看,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因而相对于社会改革、制度改革、文化变革而言是最弱的一方。但教育在把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塑造成现在我们实际看到的这种现状方面,确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可以说,这种作用是基础性的,所以它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刻的。我们也可以把教育改革看成是引起观念上的革命的先机。通过教育这个窗口,我们能看到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以及这种价值观的倒错和必然引起的灾难。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茶兄:

对只能悲观的问题乐观,我觉得并不是好事。我们所说的教育,可以区分为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对其将来的前途有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基础的国度,国家教育不可避免地也具有大一统和标准化的特征。所以,要改变中国教育的结果,必须正视影响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有刀在前帖中表达了些许的无奈,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应试教育在减低人才选择的主观性方面,可能比百花齐放的个性化教育稍优,后者不仅会使卖文凭的假学校充斥视野,更会助长就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特权阶层子女获利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利益受损。

当然,在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方面,有刀很支持多样化。也许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私学持续发展,会给中国的教育带来希望。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大学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这是有区别的。
要认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很关键。
流行的观点,和真正的普世观点,有时未必统一。
大众眼里所谓情商,不过是当前这个小社会人能发财有声望的一种驱利性格。
就好比现在对人的励志要求,大多只是庸才的自我夸奖和认同
关心中国教育的朋友,应该是对中国未来有所期许的。
也不是全部,具体到个人,求学,接受教育却是出埃及的手段。
这篇文章是本人从一个家庭教育类论坛转贴来的,在那,很多人是将这篇文章当作技术手册看的。

其实对于这个国家,教育问题,应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谈论其他,都是奢侈。
在严重扭曲的教育现实中,要想维护住学生对学习的真正兴趣,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不参与狭隘的竞争,也是在个体具有选择能力之后,在个体已经争取到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麻烦的是,当下成长之初的学生,如果不参与这种竞争,面临着将来连生存都无法保证的危险。当然,父母可以辅助他,或者用其他方式提携他。可是,这种帮助对个体而言,又会是另一种否定。
    如何在不得不参与的过程中,保有两全?退一步吧,如何能够在中国的教育中,争取到生存的基本条件,并不以丧失人之生活旨趣为代价,不容易。
友谊是一朵生长的异常缓慢的花儿。
孔子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没有国内的大学考虑用100年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比较赞同有刀的观点,教育环境对其他环境的依赖比想象的严重,教育环境的脆弱性可比之于文明的脆弱,野蛮的强劲和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