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遥想其人风采,深感彼时浊世不配有他。
出家,也许真是幸事。
曾看过他一僧装照片,笑意盈目,忍不住看着就跟着笑了好一会儿。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9 16:55 编辑

(二十)
    当年浙江第一师范三个有名的人物,经亨颐、夏丏尊、李叔同,性格各异,角色不同,但都留过日,雅好金石、书法、诗词。经亨颐先是教务长后是校长,夏丏尊是国文教师兼舍监,李叔同就是个普通教师,教图画、音乐,但还是李叔同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最大。同学们背后叫校长为经大头,叫舍监是夏木瓜,唯独没有人敢给李叔同起外号,大家人前背后都称其为李先生,他也从来都是操着一口天津口音的上海话与大家客客气气,鞠躬有时比说话都多。李鸿梁同学回忆起来:你说他严厉吧,他倒是很客气的,你说他很客气吧,可有时候又有点不好讲话,虽然满面慈祥,但是见了他总是有点翼翼然。

    有一次学校一位日籍教师本田利实,要为几个同学写几张书法,趁陈李叔同不在房间,那里笔墨纸砚齐全,就到他房间里完成。刚写完,有同学进来悄悄说了一句:李先生来了!吓得日本人立刻狼狈逃回自己的房间,恶作剧完成,同学们大笑一场。还有一次,李鸿梁下课从教室出来,随便喊了一声:“李叔同哪里去了?”李叔同立刻从隔壁的小屋中走出来,用与平日并无两样的声音问:“什么事?”李鸿梁闻声还没等李叔同出现,就已经从楼梯连滚带跳的跑掉了。多年后回忆此事,李鸿梁还是汗透脊背,此前与以后他从来没有直呼过李叔同的名字,从来都是李先生,李叔同出家后也是如此。

    李叔同真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吗?有一回,木瓜舍监夏丏尊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学生宿舍连续发生盗窃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的怀疑集中到一个同学身上,但是谁也没有证据,做不到人赃俱获。拿不到证据,也就无法破案,破不了案,舍监就是失职。经大头限定夏丏尊必须一个礼拜之内破案,这可愁坏了本来就多愁善感时常杞人忧天的夏木瓜先生。木瓜脑袋也并非不开窍,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李叔同,这个人不是无所不能吗,我倒要看看你这把万能钥匙是不是真的什么锁都能解开。后来提到这件事,夏先生不是一般的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十分郁闷、五体投地,这在常人听来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下面是夏丏尊的记述:

    他的力量,全由诚敬中发出,我只好佩服他,不能学他。举一个实例来说,有一次寄宿舍里学生失少了财物了,大家猜测是某一个学生偷的,检查起来,却没有得到证据。我身为舍监,深觉惭愧苦闷,向他求教。他所指教我的方法,说也怕人,教我自杀!说:“你肯自杀吗?你若出一张布告,说作贼者速来自首,如三日内无自首者,足见舍监诚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感动人,一定会有人来自首。这话须说得诚实,三日后如没有人自首,真非自杀不可。否则便无效力。”这话在一般人看来是过分之辞,他说来的时候,却是真心的流露,并无虚伪之意,我自愧不能照行,向他笑谢,他当然也不责备我。我们那时颇有些道学气,俨然以教育者自任,一方面又痛感到自己力量不够。可是所想努力的,还是儒家式的修养。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劝训。如果当时是他在做舍监,负责处理此事,十有八九真会把这个在常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想法付诸实施了。试想为着一位学生的过失,竟有一位为师者甘愿为此殉身自责,只要稍有良知,又有谁会不为这种真诚而感动呢?李叔同的行事,便是诚敬至于此。为师者做到这种地步,一切已无需多言。

    李叔同自己未必会如夏丏尊想象的那样,碰到这样的事情会去拿性命作赌注,舍监的这种差事他也不会去干,夏木瓜也想得太天真了。他把这种锦囊妙计授予夏丏尊也知道他不敢真的实行。这个夏木瓜也真是个木瓜脑袋,竟然识不破李叔同的金蝉脱壳、声东击西,认为真的要求他去自杀,这种空城计的赌博方式也不仅仅舞台上可用,现实中上演一把未必就不成功。诚敬,这在李叔同来说,肯定是他行事做人的原则,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个人会没有幽默感,这件事我们不妨认为是李叔同乌搞,否则就聊无趣味,真的太过分了,木瓜的帽子应该由李叔同来戴。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9 11:02 编辑

夏丏尊先生像


夏丏尊手札


经亨颐像


经亨颐对联


经亨颐篆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数风流人物,都在民国。
杨兄加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0-6-11 02:53 编辑

1880年10月23日,在天秤座与天蝎座的交界处,火星,水星,金星都是天蝎,毕加索也是这个位置。

    太阳和火星是星盘中最爆,最烈,最具能量的两颗星星,李叔同日火合并在了一处,还定格在了天蝎座。性格超常极端,完全不是天秤的太极作风。为教育殉身的说法恐怕未必是戏言。  

   除此以外,李叔同的盘子里还有一颗顽劣不化的叫做土星的星星落在了白羊座。就是说,这位李三郎同学,他有着水星天蝎的超级天赋,火星天蝎的极端手腕,金星天蝎的酷烈情感,日火合并的风暴巨能,还有一颗热气腾腾的土星在展示着坚毅刻板的能量。

    不知可否查到时辰? 俺怀疑他是子时出生。 那天的子时,这股不可抗拒的风暴巨能将聚焦于天底。日火合并落天底(生命内在价值的探寻),土星落天顶(社会展示价值),日火和土星形成对冲,这个冲撞的结果可能是:对人生社会展示价值(荣耀,地位,成功)逐渐失去兴趣,转而将巨大的能量投入对人生内在价值(慈悲,存在感,开悟)的探寻。

    月亮落在巨蟹座,月拱天底---------------这个出家人极爱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怎么感觉李叔同被星星们冲撞成了一颗能量巨大的原子弹,这也太危险了!不过听水色分析得头头是道,想不相信也难。
水色应该去当高级星象分析师,去辅佐京城海里面的那帮人,会比前些年的严新、张洪宝一类人物发更大的财。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0-6-11 13:51 编辑

可惜了,我的星座学知识无法算命,查询星图只能画饼充饥式地满足一下对人心内在秘密的好奇。
要怪杨林兄的好文,引发了我们对弘一的浓烈兴趣。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12 12:29 编辑

217# 水色
给自己冠一个貌似科学的名字,比如星象预测科学之类,再说的云山雾罩、左右逢源、留有余地一点,保证会万无一失。即使出现纰漏,还有天机不可泄露的借口,总之这是个需要胆大心细的活,并不需要多高智商。
一直对算命星相之类的学说颇有腹诽--难道人出生时所秉赋的“天地之气”真有如此影响其终生命运的效果?我宁愿看成是凡人在不能掌控自身命运时的一种心理安慰。。。
天寒尚可逢知己,道裂何曾见铁肩。
219# 诗韵新编
诗韵兄也太较真了,所谓“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们常常指责伪科学的害人,岂不知真科学也杀人,披着真科学伪装的伪科学有多少还未被识破?星象八卦只要不把它作为科学对待,我看还是挺好玩的。
未必。。。
好奇玩了一阵子周易八卦之后,对这些神秘的东西,渐渐竟有些认真起来了,如今我是信多过疑的。。。
有些验证,不好说。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14 15:17 编辑

(二一)  
    我承认李叔同做事认真,但不等于接受他为人刻板的说法。无论何时,这都是一个触物感怀、见景生情的人。他之所以不辞劳苦,来杭州任教,我想多少与杭州的人文、自然环境有些关系。来杭任教之前,经子渊委托夏丏尊、姜丹书邀请他来杭州旅游观光考察,虽说十年前曾于此地参加大清王朝暮烟袅袅之下的乡试而名落孙山,但李叔同还是欣然前往这风景如画的伤心之地。抚今追昔,百感交集,正是写文章的最佳心情。美文一片如下:

                                       西湖夜游记
    壬子七月,余重来杭州,客师范学舍。残暑未歇,庭树肇秋。高楼当风,竟夕寂坐。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游西湖。于时,晚晖落红,暮山被紫。游众星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庄谐杂作,继以长啸。林鸟惊飞,残灯不华。起视明湖,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现若隐。颇涉遐想,因忆旧游。

    曩岁来杭,故旧交集。文子耀斋,田子毅侯。时相过从,辄饮湖上。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漏下三箭,秉烛言归。星辰在天,万籁俱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杨沉沉,犹如酣睡。归来篝灯,斗室无寐。秋声如雨,我劳何如?目瞑意倦,濡笔记之。

    经亨颐曾说李叔同,“乐居杭,一半勾留是此湖,而其出家之想亦一半是此湖也。”此言完全可以当真,除却教学上与社会封建遗老遗少的冲突外,李叔同在杭期间,总的来说心情不错。教学之余,他结社、办刊的爱好继续保持。1913年伙同经子渊发起成立校友会,吸收师生共同参加,办校友会刊《白阳》。《白阳》诞生号的发刊词写得很有意思:

  “技进于道,文以立言。
   悟灵感物,含思倾妍。
   水流无影,花落如烟。
   掇拾群芳,商量一编。
   惟癸丑之暮春,是为《白阳》诞生之年。”

时间正好是王羲之在离杭州不远的会稽山阴写下《兰亭序》之后一千八百年整。《白阳》创刊号上,除了经亨颐题写的“美意延年”四个篆书大字,所有的文章、装帧均出李叔同一人,手书石印。

    李叔同另一项顶喜欢的爱好——篆刻,也在这里得以恢复,南方人称刻图章或治印。有时刻印的兴致异常高涨,心情之好都到了四顾踌躇的地步,以李叔同的为人低调,很少有这种不太谦虚的大话炎炎。还是美文一片,写给广东人陆丹林的一封信:

    昨午雨霁,与同学数人泛舟湖上。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光如绫。才一举首,不觉目酣神醉。山容水态,何异当年袁石公游湖风味?惜从者栖迟岭海,未能共挹圣湖清芬为怅耳。薄暮归寓,乘兴奏刀,连治七印,古朴浑厚,自审尚有是处。从者属作两组,寄请法政。或可在红树室中与端州旧砚,曼生泥壶结为清供良伴乎?著述之余,盼复数行藉慰遐思。
                          春寒,惟为道自爱,不宣。
                                                      岸白。

    游湖之后,连刻七方印章。自我感觉良好的实在无法形容,写信给求印的红树室主人陆丹林,称自己刻的印章完全可以和雕刻精良的古端砚以及陈曼生手制镌刻的紫砂壶放在一起,只会相得益彰,决不会稍逊一筹成色。但是,考虑当时李叔同为了给学生出资购买昂贵的绘画用品,写字、刻印都是要收费的,也就是要为学校创收,这封信就多少有点广告的意思,这是一篇何其优美含蓄的广告啊。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14 15:48 编辑

谢稚柳绘:红树室图


陆丹林手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t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这一阵子应付几个展览的事,马上动手写故事。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30 09:09 编辑

(二十二)
    李叔同最亲近的两个学生除了学音乐的刘质平就是学绘画的丰子恺,丰子恺是课堂之外与老师交往最多的学生之一,他最早觉察出李叔同的变化。大概李叔同来杭任教两三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深居简出,按他的说法,李先生那段时期的生活似乎越来越收敛和封闭起来。读的书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常置案头的多是儒家性理之学,后来不知何时起,李先生又对道教产生了兴趣,书案上常常放着道藏典籍,每每一个人关起门来研究起养生卫体,延寿求仙的道学来。丰子恺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20岁时起就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现在正变得越发严重了。杭州、上海与南京三地之间来回奔波,使李叔同本来就不十分强壮的身心倍感疲惫。来杭州后偶遇一卜者,说他丙辰之年(1916)当有大厄。他体质素弱,自信无寿征,由不得不信卜言。l916年初,为此刻了一方“丙辰息翁归寂之年”的印章。

    1916年夏天,李叔同从夏丐尊处得知在日本流行一种断食养生的方法,说断食可以成为一种澡雪精神净化灵魂的修道之法,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培养精神上的无穷力量,历史上伟大的宗教领袖,如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都曾实践过。李叔同觉得很有意思,此后两人几次探讨这件事,还约定有时间各自亲身体验一下。夏丐尊只是一时好奇,李叔同半年之后却是真的实行起来了。

    李叔同是个天生的艺术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点美感,做这件模仿日本人的断食也绝不能例外。先是为自己找好好听的名目:“入山坐禅”“成就慧业”“以美荷花”“以是自劭”云云都是指要断食的这件事。

    下了决心,然后就是选择时间地点。时间定在阳历寒假,为了不耽误教学。那地点又定在哪里合适呢?最清静的地方自然非佛寺莫属了。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向他推荐了虎跑寺,说是比起西湖边的几所寺庙来,那里的环境要更为清静。李叔同当时还没去过虎跑寺,听了叶社长介绍,便托人去看了一下,果然如介绍的那样,兰若清静,平时除了几个住寺僧人,极少有外人走动。李叔同便转请印社社友丁辅之居士(也是本寺大护法)代为介绍到虎跑寺断食。

    李叔同幼年时由于家庭影响,留下了许多有关佛事的印象,到杭州这样一个堪称佛地名城来,佛缘自然也就更多起来。浙江一师宿舍离西湖很近,到湖边只有两里路的光景。西湖边有一所名为景春园的小茶馆,是他常去品茶观荷的所在,茶楼附近是有名的昭庆寺。李叔同喝完茶,时常到里边看看。

    一次学校请了一位政要演讲,李叔同和夏丐尊不买账,两人跑到湖心亭上去喝茶。正好碰到一位僧人在座,脸上那种安详自在的神情很正点。又是这个只说不做的夏丐尊随口道:“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又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叔同听了心里一动,按他本人后来的说法,夏丏尊这句话,正是勾起他出家之念的一个远因。

    总之,此时李叔同虽然对于佛寺规矩和出家人的生活了解不多,心实已经向往,既然要找个清净所在断食,自然便想到了寺庙。

    1916年的阳历年,学校放假十天(似乎浙一师当时的寒假,依阳历阴历各有一次),李叔同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到上海,而是带着平时照料他起居的校工闻玉一起来到了虎跑寺,在寺中方丈楼下一间面南的僻静寮房里住了下来,陪侍的闻玉住在隔壁的一间小屋。李叔同为断食已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日间所用的物什,蚊帐、手巾、便器、衣物、纸、笔、书,还有少量的食物,米、新鲜水果和果干之类,一应俱全。既是断食,为何还要准备若干食物呢?原来根据介绍,断食分为三个阶段:预断期,正断期和恢复期,各一周左右的时间,预断期逐渐减少饮食,先粥后汤,恢复期则正好相反。只有正断食期间,才几乎不再进食,并不是整个过程颗粒不进、滴水不沾。

    《断食日志》是李叔同记录下关于断食体验的详尽资料,事无巨细,一并记全,每日的起居、饮食,梦境、活动,体征、感受乃至打嗝、如厕、放屁之类的细节琐事一样不少统统记录在案。李叔同后来将日志送给了同事堵申甫保存,30年后, l947年首次公开发表在上海《觉有情》杂志第7卷11、12期上。
杨林兄写完这个贴就可以出书了,我有预感。
227# zoufeng_1234
谢谢邹峰兄鼓励,如能出书自然是件好事。不过我感到要成为纸媒作品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给我多提一些建议。我先纳头拜谢了!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6-30 17:43 编辑

(二十三)
    《断食日志》全文如下:

    丙辰新嘉平一日始。断食后,易名欣,字俶同,黄昏老人,李息。十一月廿二日,决定断食,祷诸大神之前,神诏断食,故决定之。

    择录井村氏说:“妻之经验,最初四日,预备半断食。六月五日、六日,粥、梅干。七日、八日,重汤(米汤)、梅干(盐梅子)。九日始本断食,安静。饮用水一日五合(读郭,半升),一回一合,分五六回服用。第二日,饥饿烧胸,舌生白苔。第三、四日,肩腕痛。第四日,腹部全体凝固,体倦就床,晨轻晚重。第五日同,稍减轻,坐起一度散步。第六日,减轻,气氛爽快,白苔消失,胸烧愈。第七日,最平稳,断食期至此止。后一日,摄重汤,轻二碗三回,梅干无味。后二日同。后三日,粥、梅干、胡瓜(黄瓜),实入吸物(汤或清汤)。后四日,粥,吸物,少量刺身(生鱼片)。后五日,粥、野菜、轻鱼。后六日,普通食,起床。此两三日,手脚浮肿。断食期内,或体痛不能眠,或下痢,或嚏。便时以不下床为宜。预备断食或一周间,汤三日,粥四日。断食后需一周间,重汤三日,粥四日,个半月体重恢复。半断食服リチネ(西药Richine)。”

    到虎跑寺携带品:被褥帐枕,米、梅干,杨子(牙刷)、齿磨(牙粉),手巾、手帕、便器,衣、漉水布、リチネ,日记纸、笔、书,番茶(日本粗茶),镜。

    预定期间:一日下午赴虎跑。上午闻玉去预备。中食饭,晚食粥、梅干。二日、三日、四日,粥、梅干。五日、六日、七日,重汤、梅干。廿一日、廿二日、廿三日、廿四日,粥、梅干、轻菜食。廿五日返校,常食。廿八日返沪。

    三十日晨,命闻玉携蚊帐、米、纸、糊、用具到虎跑。室宜清闲,无人迹,无人声,面南,日光遮北,以楼为宜。是晚食饭,拂拭大小便器、桌椅。

    午后四时半入山(较预定时间临时有改动),晚餐素菜六簋,极鲜美。食饭二盂,尚未餍。因明日始即预备断食,强止之,榻于客堂楼下,室面南,设榻于西隅,可以迎朝阳。闻玉设榻于后一小室,仅隔一板壁,故呼应便捷。晚燃菜油灯,作楷八十四字。自数日前病感冒,伤风微嗽,今日仍未愈。目干鼻塞,喉紧声哑,但精神如常。八时眠,夜间因楼上僧人足声时作,未能安眠。

    十二月一日,晴,微风,五十度。断食前期第一日。疾稍愈,七时半起床。是日午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豆腐三小方。晚五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梅干一枚。饮冷水三杯,午后到四外运动。

    余平日之常课,为晨起冷水擦身,日光浴。眠前热水洗足。自今日起冷水擦身暂停,日光浴时间减短,洗足之热水改为温水,因欲使精神聚定,力避冷热极端值之刺激。对于后人断食者,应注意如下:

    一、 未断食时练习多饮冷开水,断食初期改饮冷生水,渐次加多。因断食时日饮五杯冷水殊不易。

    二、断食初期之粥或米汤,于微温时食之,不可太热,因与冷水混合,恐致腹痛。余每晨起后,必通大便一次。今晨如常,但十时后屡放屁不止,而时后又打嗝儿甚多,此为平时所无。是日楷书字一百六十八,篆字百零八。夜观焰口,至九时始眠。夜嗽多恶梦,未能入眠。

    二日,晴和,五十度。断食前期第二日。七时半起床,晨起无大便。是日午前十一时食粥一盂,梅一枚,紫苏叶二片。午后五时同。饮冷水三杯,食桔子三枚,因运动归来体倦故。是日舌苔白,口内粘滞,上牙里皮脱。精神如常,但过则疲□□,运动微觉疲倦,头目眩晕,自明日始即不运动。

(《断食日志》很长,但又十分重要,我决定全文分开发,不至于大家读得很累,待续)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2 16:16 编辑

(二十四)
    晚侍和尚念佛,静坐一小时,是日鼻塞,摹大同造像一幅,原拓本自和尚借来,尚有三幅,明后续摹毕。八时半眠,夜梦为升高跳跃运动。其处为器具拍卖场,陈设箱柜几椅并玩具装饰品等。余跳跃于上,或腾跃飞升于其间,足不履地,灵捷异常,获优胜之名誉。旁观有德国工程师二人,皆能操北京话语。一人谓有如此技能,可以任远东大运动会之某种运动,必获优胜,余逊谢之。一人谓练习身体,断食最有效,吾二人已二日不食。余即告余现在虎跑断食,亦已预备二日矣。其旁又有一中国人,持一表,旁写题目,中并列长短之直红线数十条,如计算增减高低之表式,是记余跳跃高低之顺序者。是人持以示余,谓某处由低而高而低之处,最不易跳跃,赞余有跳跃之绝技。后余出门下土坡,屡遇西洋妇人,皆与余为礼,贺余运动之成功,余笑谢之。梦至此遂醒。余生平未尝为一次运动,亦未尝梦中运动,头脑中久无此思想,忽得此梦,至为可异,殆因胃内虚空有以致之欤?

    三日,晴和,五十二度。断食前第三日。七时半起床,是晨觉饥饿,胸中扰乱,苦闷异常,口干,饮冷水。勉坐起,披衣,头晕心乱,发虚汗作呕,力不能支,仍和衣卧少时。饮梅茶二杯,乃起床,精神疲惫,四肢无力。九时后,精神稍复元,食桔子二枚。是晨无大便,饮药油一剂,十时半软便一次,甚畅快。十一时,水泻一次,精神颇佳,与平常无大异。十一时二十分食粥半盂,梅一个,紫苏一枚。摹普泰造像、天监造像二页。午后四时,饮水后打嗝焉。食小梨一个,五时食粥半盂。是日感冒伤风已愈,但时有微嗽。时日午后及晚,侍和尚念佛,静坐一小时。八时半眠。入山预断以来,即不能为长时之安眠,旋睡旋醒,辗转反侧。

    四日,晴和,五十三度。断食前第四日。七时半起床。是晨气闷、心跳、口渴,但较昨晨则减轻多矣,饮冷水稍愈。起床后头微晕,四肢乏力。食小桔一枚,香蕉半个。八时半精神如常,上楼访弘声上人,借佛经三部。午后散步至山门,归来已觉微疲。是日打嗝儿甚多,口时作渴,共饮冷水四大杯。摹大明造像一页。写楷字八十四,篆字四十五。无大便。四时后头昏,精神稍减。食小桔二枚。是日十一时饮米汤二盂,食米粒二十余。八时就床,就床前食香蕉半个。自预备断食,每夜三时后腿痛,手足麻木。(自注:余前每逢严冬有此旧疾,但不甚剧)

    五日,晴和,五十三度。断食前第五日。七时半起床。是夜前半,颇觉身体舒泰,后半夜乃腿痛,手足麻木。三时醒,口干,心微跳,较昨减轻。食香蕉半个,饮冷水,稍眠。六时醒,气体甚好。起床后不似前二日之头晕乏力。精神如常,心胸愉快。到菜园采花供铁瓶。食梨半个,吐渣。自昨日起,多写字,觉左腰痛。是日腹中累累作响,时流鼻涕,喉中肿闷尚未愈。午后侍和尚念佛,静坐一小时,微觉腰痛,不如前日之稳静。三时食梨半个,吐渣,食香蕉半个。午、晚饮米汤一盂。写字一百六十二。傍晚精神稍差,恶寒口渴,本定于后日起断食,改自明日起断食,奉神诏也。

    断食期内,每日饮梨汁一个之分量,饮桔汁三小个之分量,饮毕漱口,又因信仰上,每晨供神生白米一粒。将眠,食香蕉半个。是日无大便,七时起床。是夜,神经过敏甚剧,加以鼠声、人鼾声,终夜未安眠。口甚干,后半夜腿疼稍轻,微觉肩痛。

    六日,晴暖,晚半阴,五十六度,断食正期第一日。八时起床。三时醒,心跳胸闷,饮冷水桔汁及梅茶一杯。八时起床,手足乏力,头微晕,执笔作字殊乏力,精神不如昨日。八时半饮梅茶一杯。脑力渐衰,眼手不灵,写日记时有误字,多遗忘。九时半后精神尚可,十时后精神甚佳,口渴已愈,日来喉中肿烂亦愈。今日到大殿去二次,计上下廿四级石阶四次,已觉足乏力,为以前所无。是日共饮梨汁一个,桔汁二个。傍晚精神不衰,较胜昨日,但足乏力耳。仍时流鼻涕,晚间精神尤佳。是日不觉如何饥饿。晚有便意,仅放屁数个,仍无便。是夜能安眠,前半夜尤稳安舒泰。眠前以棉花塞耳,并诵入神合一之旨,夜间腿痛已愈,但左肩微痛。七时就床,梦变为丰颜之少年,自谓系断食之效。

    七日,阴复晴,夜大风,五十四度,断食正期第二日。六时半起床。四时醒,心跳微作,即愈,较前二日减轻。饮冷水甚多。六时半即起床,因是日头晕已减轻,精神较昨日为佳,且天气甚暖故早起床也。起床后饮桔汁一枚。晨览《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半时后精神不振,打呵欠,微寒,流鼻涕,但起立行动如常,午后身体寒益甚,拥被稍息。想出食物数种,他日试为之。炒饼、饼汤、虾仁豆腐、虾子面片、十锦丝、咸胡瓜。三时起床,冷已愈,足力比昨日稍健。是日无大便,饮冷水较多。前半夜肩稍痛,需左右屡屡互易,后半夜已愈。

    八日,阴,大风,寒,午后时露日光,五十度,断食正期第三日。十时起床。五时醒,气体至佳,如前数日之心跳头晕等皆无。因天寒大风,故起床较迟。起床后精神甚佳,手足有力,到院内散步。四时半就床,午后益寒,因早就床。是日食欲稍动,有时觉饿,并默想各种食物之种类及其滋味。是夜安眠,足关节稍痛。

    九日,晴,寒,风,午后阴,四十八度,断食正期第四日。八时半起床。四时醒,气体极佳,与常日无异。起床后精神如常,手足有力。朝日照入,心目豁爽。小便后尿管微痛,因饮水太多之故。自今日始不饮梨桔汁,改饮盐梅茶二杯。午后因饮水过多,胸中苦闷。是日午前精神最佳,写字八十四,到菜圃散步。午后寒,一时拥被稍息。三时起床,室内运动。是日不感饥饿。因天寒,五时半就床。
十日,阴,寒,四十七度,断食正期第五日。十时半起床。四时半醒,气体精神与昨同,起床后精神至佳。是日因寒故起床较迟。今日加饮盐汤一小杯。十一时杨、刘二君来谈,至欢。因寒,四时就床。是日写字半页。近日精神过敏已稍愈,故夜间较能安眠,但因昨日饮水过多伤胃,胃时苦闷,今日饮水较少。

    十一日,阴,寒,夕晴,四十七度,断食正期第六日。九时半起床。四时半醒,气体与昨同。夜间右足微痛,又胃部终不舒畅。是日口干。因寒起床稍迟,饮盐汤半杯,饮梨汁。夕晴,心目豁爽,写字百三十八,坐檐下曝日,四时就床,因寒早就床。是晚感谢神恩,誓必皈依,致福基书。

    十二日,晨阴,大雾,寒,午后晴,四十八度,断食正期第七日。十一时起床,四时半醒,气体与昨同,足痛已愈,胃部已舒畅,口干,因寒不敢起床。十一时,福基遣人送棉衣来,乃披衣起,饮梨汁及盐汤、桔汁。午后精神甚佳,耳目聪明,头脑爽快,胜于前数日。到菜圃散步,写字五十四。自昨日始,腹部有变动,微有便意,又有时稍感饮饿。是日饮水甚少。晚晴甚佳,四时半就床。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3 21:56 编辑

(二十五)
    十三日,晨半晴阴,后晴和,夕风,五十四度。断食后期第一日,八时半起床。气体与昨同。晨饮淡米汤二盂,不知其味,屡有便意,口干后愈。饮梨汁桔汁。十一时饮浓米汤一盂,口干,食梅干一个,不知其味。十时服泻油少许,十一时半大便一次甚多,便色红,便时腹微痛,便后觉身体疲弱,手足无力。午后勉强到菜圃一次,是日不饮冷水。午前写字五十四。是日身体疲倦甚剧,断食正期未尝如是。胃口未开,不敢饥饿,犹不愿饮米汤,是夕,勉饮一盂,不能再多饮。

    十四日,晴,午前风,五十度。断食后期第二日。七时半起床,气体与昨同。夜间较能安眠。五时饮米汤一盂。口干。起床后精神较昨佳。大便轻泻一次,又饮米汤一盂,饮桔汁,食苹果半枚。是日,因米汤梅干与胃口不合,于十时饮薄白藕粉一盂,炒米糕二片,极觉味美,精神亦骤佳。精神复元,是日极愉快满足。一时饮薄藕粉一盂,米糕一片。写字三百八十四。腰腕稍痛,暗记诵《神乐歌序章》。四时食稀粥一盂,咸蛋半个,梅干一个。是日不感十分饥饿,如是已甚满足。五时半就床。

    十五日,晴,四十九度。断食后期第三日。七时起床。夜间渐能眠。气体无异平时。拥衾饮茶一杯,食米糕三片。早食藕粉米糕,五千到佛堂菜圃散步,写字八十四。午食粥二盂,食梨一个、桔二个。敬抄《御神乐歌》二页,暗记诵一、二、三下目。晚饮粥二盂,青菜咸蛋,少许梅干。晚食粥后,又食米糕,饮茶,未能调和,胃不合,终夜屡打嗝儿,腹鸣。是日无大便,七时就床。

    十六日,晴,四十九度。断食后期第四日。七时半起床。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极美,有生以来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食桔、苹果,晚食与午同。是日午后出山门散步,诵《神乐歌》,甚愉快。入山以来,此为愉快之第一日矣。敬抄《神乐歌》七页,暗记诵四、五下目。晚食后食烟一服,七时半就床,夜眠较迟,胃甚安。是日无大便。

    十七日,晴暖,五十二度。断食后第五日。七时起床。夜间仍不能多眠,晨饮泻油少量。晨餐浓粥一盂,芋五个,仍不足,再失密糕三片,藕粉一盂。九时半大便一次,极畅快。到菜圃诵《御神乐歌》。中膳,米饮一盂,粥二盂,油炸豆腐一碗。本寺例,初一、十五始食豆腐,今日特因僧人某死,丧资有余,故以之购食豆腐。午前后到山门外散步二次。拟定出山后剃须。闻玉采萝卜来,食之至甘。晚膳,粥三盂,豆腐青菜一盂,极美。今日抄《御神乐歌》五枚,暗记诵六下目。作书寄普慈。是日大便后愉快,晚膳后尤愉快。坐檐下久。拟定今后更名欣,字俶同。七时半就床。

    十八日,阴,微雨,四十九度。断食后期最后一日。五时半起床。夜间酣眠八小时,甚畅快,入山以来未之有也。是晨早起,因欲食寺中早粥。起床后大便一次,甚畅。六时半食浓粥三盂,豆腐青菜一盂,胃甚涨。坐菜圃小屋诵《神乐歌》,今日暗记诵七下目,敬抄《神乐歌》八枚。午食饭二盂,豆腐青菜一盂,胃涨大,食烟一服。午后到山中散步,足力极健。采干花草数枝,松子数个。晚食浓粥二盂,青菜半盂,仅食此不敢再多,恐胃涨也。餐后胸中极愉快。灯下写字五十四,辑订断食中字课。七时半就床。

    十九日,阴,微雨,四时半起床。午后一时出山归校。嘱托闻玉事件:晚饭菜,桔子,做衣服,附袖头。廿二要:轿子油布,轿夫选择,新蚊帐,夜壶。自己事件:写真,付饭钱,致普慈信。
看球先,看球的时候吃零食,然后再看断食日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该干活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33# 杜雅萍
刚才把姓名放到那个测试程序里测了一下,俺满脑子就是休息和酒,惭愧呀!不找借口了,世界杯也看完了。干活!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17 14:20 编辑

(二十六)
    李叔同通过这次断食行动无疑是搭建了通向佛教彼岸的一架桥梁,但断食这件事本身则与佛教没有多大关系。日本天理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日本的大和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奈良县天理市,由一个叫中山美伎的农妇创立。中山美伎非常类似于中国民间常见的那种突然之间神灵附体的仙姑,据说是在为患病的儿子祈福时,感应到“真神”降临,并嘱其向世间传达神意。有此神谕后,美伎女士感到责任重大,便组织家人一同走向社会进行广泛的传教活动,运用贴符念咒的方法为人治病。随着信徒队伍的不断壮大,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宗教团体,在明治维新之后便正式命名为天理教,附属在日本本土神道教派之下,教众200多万人。该教认为日月父母神是创造世界和佑护万物的万界真灵,人类要尊奉神的旨意,神会指导人们奔向“康乐生活世界”的幸福天堂。李叔同由于来自身体、精神的双重折磨,当时是有些病苦乱投医。不过,现在看来,那时的日本农妇能认识到太阳和月亮是创造世界万物的根本,还是很不简单的,科学的发展影响到新宗教思想的产生一点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会应验到一个农妇身上,这个化身为天理教主的普通农妇还颇具文才,所作的《御神乐歌》(圣舞修行歌词)被李叔同断食期间成天又背又抄的,美伎教主还作有一千七百余首和歌,都称之为“神示”收在《御笔先》这本歌集中。如果文笔不好,肯定不会感动李叔同的,看来还真不是个简单的农妇。

    记录这次断食行动的《断食日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史料,因为本来是不想发表的记录,其真实、可靠性非常大。择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李叔同的失眠非常严重,他自己称之为神经过敏,用现在的话应该是神经衰弱。断食期间根据天气冷暖不同,李叔同最早下午四点就上床睡觉,最晚也是八点半上床,早晨通常是六点半到八点半之间起床,最晚还有十时起床的,这样的作息时间看起来像是个瞌睡虫。实际却正好相反,由于失眠造成的精神压力很大,他越想早睡越是睡不成,越是睡不成越要早早上床躺着,经常是上半夜根本不能入睡,凌晨四点前后就早早醒来。晚上还经常被足痛、腿痛、肩痛折磨的痛苦不堪。断食期间据他自称还是感觉颇为愉快、舒泰的,可见之前的情况有多糟。

    二、李叔同说自己生平未从事过一项体育运动,可断食前期的第二天睡觉却梦见自己成为了一个类似跨栏或者障碍赛跑的运动员,在两个德国人的注视和夸奖下,在一个大拍卖场内的各种器具、陈设物上腾空跳跃,飞来跑去像个跑酷族。德国人说他如参加远东运动会必能夺冠,这一梦想九十二年后由他的上海小老乡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超额完成。李叔同自己醒后却认为是胃内虚空所致,这一点我可不这么认为,我分析这肯定与那时体育强国的社会思潮联系重大,东亚病夫既是国耻,也是李叔同当时身体无奈的现状。现实中对身体强壮的心驰神往,梦中产生蝶变实属正常,第六天即断食正期的第一天又梦见自己变成“丰颜之少年”,更可证明断食之潜意识动机。

    三、断食期间李叔同开始正式接触佛教典藏,住寺第四天向寺里的住持弘声上人借了三本佛经。过了两天七日的早晨开始了阅读,先看的是《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看了不到一小时,就打哈欠、流鼻涕,精神不振,说是微寒所致,但起床后一切都行动如常。《日志》记录表明李先生当时似乎并没有被释迦如来的事迹立刻感化,看完佛经的当天午后,却是“想起食物数种,他日试为之:炒饼、饼汤、虾仁豆腐、虾子面片、什锦丝、咸胡瓜。”

    四、书法在李叔同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极重。除了每天写日志、抄天理教的《神乐歌》外,李叔同在断食期间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书法日课的习惯,每天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主要是临写碑帖,他自己称之为写字。写字是区别于实用性书写的一种说法,很认真地临摹篆、隶、楷、行的古代法帖在这里才可以称之为写字,李叔同一直是将写字看得很神圣。

    五、日记中有两次提到一个叫福基的人,一次是在断食正期的第六天,上午身体还稍感不适,傍晚时分已是心目豁爽,晚上则是“感谢神恩,誓必皈依,致福基书。”可以看出这个福基与天理教有些关系,否则李叔同李叔同不可能在这时候给其写信。第二天,断食正期第七天,也就是断食正期的最后一天。这七天来李叔同每天最多就是服用三个水果的汁(梨或桔),有时还用盐梅茶或盐汁代替。这天,“十一时福基遣人送棉衣来,乃披衣起。”“午后精神甚佳,耳聪目明,头脑爽快,胜于前数日。”“精神甚佳”不知与福基派人送棉衣有没有关系,但可以断定福基与李叔同关系密切。这也是李叔同留下的文字记录中仅有的两次关于福基的记载,这个人极有可能是李叔同的日籍夫人。

    六、日志中提到食烟两次,每次一服。修订《弘一大师新谱》的林子清先生注为“抽烟一支”,但据丰子恺等人的回忆李叔同没有抽烟的嗜好,不可能断食期间抽上了香烟,既然不是香烟,则有可能是鼻烟或鸦片。

    七、李叔同选择的丙辰年十二月一日这一天开始断食,这个断食前期的第一天正好是西历的圣诞节。虽然他自己没有说明,但不大可能是偶然的。

    断食结束后,李叔同将所有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需要自己完成的事其中重要一项是留一张写真,也就是照一张相,然后制成明信片分寄给亲友、学生。落款使用的就是断食期间为自己起的新号:欣欣道人。同时启用了断食期间刻的两方印章,一方为“一息尚存”,一方为“不食人间烟火”。

    本来阳历年假只有10天,李叔同断食结束后回到学校,已经是公元1917年1月,开学的第二个礼拜了。夏丐尊这才知道假期李叔同并没有回上海,怪他何以此等大事不先通报一声。李叔同对他说:“你是能说不能行的,并且这事预先教别人知道也不好,旁人大惊小怪起来,容易发生波折。”李叔同拿出断食期间写的字给他看,三周之中,他临摹各种碑帖,共作书l00多幅,有魏碑,有篆文,有隶书,笔力并不比平日减弱。夏丐尊问他断食的经过和感受,李叔同告诉他说断食很顺利,不但无痛苦,而且身心轻快,有飘飘欲仙之感。又兼心地灵澈,思维反较平时清晰灵敏,甚至能听人所不能听,悟人所不能悟。期间还颇涌文思,只是担心过度用心于此,会出毛病,除了日志外,终于没敢再多写文字。

    丰子恺是极少几个事先知道李叔同断食行动的人,期间还曾去过虎跑寺一趟,看到李先生面目消瘦,但精神很好。老师的断食之举,令他心里增添了不少疑惑:莫非李先生真的要从一名艺术家变成一个出家人吗?

    李叔同回校之后,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教课,依然替人写字,可逐渐有人发现,他开始吃起素来。因为喜爱僧人们所吃的那种清淡菜蔬,便让人照着样子做,流露出矢志学佛的痕迹。我们不知道李叔同从何时开始真正有了出家之念,但在1917年1月l8日致留学日本的刘质平信中,他已明确表示:“鄙人拟于数年之内,入山为佛弟子(或在近一二年亦未可知,时机远近,非人力所能处也),现已陆续结束一切。”

    再过了不到半年,李叔同彻断荤腥,只吃斋素,学佛决心已经表现得很彻底。9月,他再次到虎跑寺听法轮禅师说法竞夕,归后有悟,沐手敬书一联:永日视内典,深山多大年。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16 18:02 编辑

断食留念


虎跑寺旧景






现在的虎跑寺


西湖旧景两幅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22 14:48 编辑

(二十七)
    这年的冬天,李叔同开始读《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很多佛经,并在自己的房里供起佛像来,天天烧香礼拜。放年假的时候,李叔同仍然没有回家,还是跑到虎跑寺去过年。同时就想拜弘详和尚为师父,弘详感到李叔同的名气太大,不太方便收这样一个徒弟,就介绍给他的师父:当时住在杭州松木场护国寺里的虎跑寺退居老和尚了悟法师。了悟法师没怎么推辞,被请到虎跑寺接受了李叔同的皈依。正月十五(1918年2月25日)这天,李叔同礼了悟法师为皈依师,受法名演音,号弘一,接受皈依,正式成为佛门的一名在家弟子。了悟法师实在是个高僧,为李叔同起的法名、法号竟然对他这个徒弟出家前后各半生做了无比透彻的注释,不说是夙缘能是什么。

    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众说纷纭,他后来有一篇由出家弟子高文显记录的口述《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发表在1935年5月《越风》杂志《西湖增刊》专号上,当相对可信。但里面没有提到通常我们认为与他出家近因关系重大的马一浮。

    马一浮,号湛翁,晚年又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先后留学美国、欧洲、日本,通英、法、德、日诸国语言,攻文学与哲学。马一浮小李叔同三岁,小时候是有名的神童,无论是私塾还是家中为他特聘的老师都被他一一打败,没一个能教得了他。l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同场竞技的有大名鼎鼎周树人、周作人昆仲,分别名列第34和37名,不过应该说明的是:那时周树人也只有18岁,周作人仅14岁,都着实了得。李叔同形容马一浮的学问,说一个人生下来就读书,一分钟不停一天二十四小时读,读上一百年,全记住,也不可能有马一浮那么多的学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没人能解释得通。相传马一浮曾在西湖边清皇家藏书楼文澜阁附近的广化寺中住了3年,为的是读尽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此说如果属实,则3年之中,每天所读之书将有十万字。这个人一生的兴趣就在于读书、传授,从未参与过正式的社会工作,民国时期即以国学大师、翻译家、诗人和书法家名世,名声广播海内外。曾被蒋介石请到府上礼遇有加,劝其出山而未果。包括李叔同在内的好多名人甚至是政要被他引导出家,他自己却始终是一个儒、释两道之间的学者。说是引导而不是劝人出家,这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因为马一浮自己并不认为在家、出家于佛学的身体力行有什么分别,他也从未劝任何人出家,倒是劝过一个叫彭逊之的出家人还了俗。

    彭逊之是马一浮的朋友,编辑和作家,对《周易》有研究,当时为了找个僻静的地方研究术数命理之学,托马一浮代为介绍。马一浮听李叔同说起过在虎跑寺断食的经历,称赞寺里的环境清静,道风整肃,僧人又是如何殷勤,便叫彭逊之直接咨询李叔同,二人得以相识。谁也没有想到,春节期间,彭逊之在寺中住了没几天,正月初八,忽然决定就此出家,直接由虎跑寺法轮长老为他剃度了。李叔同此时正为自己的出家按部就班地做着准备,在目睹了彭逊之出家的法仪场景后,大受震动,决心不再缠绵拖延。其实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个彭逊之这么快出家是另有隐因。
书法,艺术与历史还有一些小故事,读后感触很大。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7-23 10:09 编辑

(二十八)
    彭逊之出家其实是被自己吓着了,他是在研究《周易》《推背图》《麻衣相术》一类学问后,闲来无事就替自己占了一下卦,结果是流年不利,命中注定马上要发生重大灾厄。为了躲灾,必须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出家根本不是受到了佛法感化,因此过了两年马一浮劝他还了俗。李叔同当然不知道这个背景,他是一片虔诚地看待别人这么快就能作出了却尘缘的决定,自己感到挺惭愧,随即加快了出家的步伐。

    1918年学校放暑假之前,五月份李叔同提前举行了学校的考试,之后将所有私人财产分赠了同事和学生,就连自己使用和收藏的印章也统统捐赠了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接受了这些印章,处理的很雅,在石壁上凿了一个洞,把印章放进去封好,外面刻上“印藏”两个篆字,旁边是记述这段事的几行隶书,叶舟社长亲自动手干的,这个印藏现在还好好的。

    处理完很多俗事之后,李叔同就到虎跑寺入山了,穿上早就做好的海青(僧服),他想适应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后,转年再剃度。可是没过几天,夏木瓜就来了,一看李叔同穿着出家人的衣裳,但没有剃度,就又管不住他那张大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即出家,那是没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的好。”李叔同虽然还有些矛盾,却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回答这个木瓜先生,于是就承他的劝,赶紧出家。时间选择在七月十三日,据说是大势至菩萨的诞辰日,李叔同就在那天落了发。

    落发之后还有一课,那就是受戒。李叔同想选择杭州最大的寺院灵隐寺,经林同庄君介绍,八月底去了灵隐寺,方丈和尚请他住到了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大概这是接待外来客人的最高礼遇。李叔同对灵隐寺的环境很是满意,以后他回忆起来住过的很多寺院,感觉都没有灵隐寺好,当时大概想再体验几天受戒前的半世俗生活,竟至于对寺里寺外的光景流连忘返,似乎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一天,在客堂中碰到了一位个子不高长相古怪,面容忠厚笃实的年长僧人,见面就对他喝道:“既然是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时是个读书人,但读书人就能这样随便吗?就是在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说这话的和尚叫慧明,是灵隐寺的大师父,见面的一通棒喝,把李叔同搞得灰头土脸,所以很快就受戒,然后回到了虎跑寺。

    这个慧明法师确实是个高僧,对出家的李叔同影响很大。他的事迹很多,李叔同很多年后对他的回忆还是充满感动。他是福建汀州人,虽然是灵隐寺这样大寺院的住持法师,却从来没有一点气派,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此别人也对他格外敬重。就连西湖边上的地痞流氓叫花子对他都特别客气,因为他从来都是善待他们,布施种种好吃好穿的给他们,然后说点佛语给他们听,这些人还就认真听,别的和尚对他们念什么经都没用。大有鲁智深当年住大相国寺,管那帮偷菜的家伙们的水平。只不过慧明和尚用的是文治手段,鲁和尚用的拳脚手段。慧明和尚年老的时候腿脚不行,出门只能坐轿子,一次从外面回来,下轿后,接应他的寺内工作人员大吃一惊:“法师你怎么出门不穿裤子呢?”法师两腿光光,淡然一笑:“在外面碰到了马溜子(出家人对流氓的称呼),说是没有裤子穿,冻坏了,我就把裤子脱了给他,我想我回到寺里是不愁没有裤子穿的。”慧明小时家境贫寒,没念什么书,开始出家在宁波天童寺当“行堂”(斋堂中给大家盛饭菜的职务),并负责拿剩饭喂狗,狗吃剩的他也舍不得丢,拿来用水淘过再吃,如是好几年,出家人称为惜福。一天,正吃狗饭,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人们问他笑什么,他回答:“常听人说,狗子也有佛性,今天算是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觉得欢喜。”看看,大有六祖坛经的风采,我相信这就是慧根。
慧明是快活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