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帖新晒] 由图书馆见城市性格-广州图书馆PK深圳图书馆

本帖最后由 海边儿的娃娃 于 2010-3-21 14:10 编辑

有感于老木匠先生“图片美国图书馆”一文,特晒本人去年未完结之旧文于此,希望这回能将其写完,还望各位燕友监督。
-----------------------------------------------------------------------------------------------------------


由图书馆见城市性格-   广州图书馆PK深圳图书馆


记得有个地产广告:“不做城市Logo,要做城市soul”,娃娃觉得,这句话用在图书馆上,再贴切不过了。

鲜有城市以图书馆为其标志性建筑,然而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设施,图书馆却在极大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乃至城市的性格。

有意思的是,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其各自的图书馆更是与其各自的城市风格极其相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性格。





左邻右里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图书馆择地而居”,咱图书馆又不能学孟母三迁,自然得挑好地方再出手。话说广州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可都是100%的地铁口物业,方便读者的同时,坐拥升值无限之地皮;然而,虽同是地铁物业,咱广深两地可就是口味不同,挑地儿标准也自然不同。

广州图书馆
广州图书馆,位于地铁站农讲所站,左邻农讲所,右靠北京路。何谓“农讲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是也。何谓“北京路”?广州最繁华商圈,之一。“在历史沧桑中一路走来,奢享繁华之今时”,可是广州极好的注脚?从实用角度上看,逛够了商店再去借本书回家,尤其适用于女性读者。

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位于地铁站少年宫站,附近是少年宫、音乐厅、市民中心、中心书城。一派新新城市里新新移民之小资生活的幸福景象,可惜即使图书馆旁再添一个购书的书城,亦难免叫人觉得书香不沉,根基不稳,略欠岁月的积淀。少年宫建在这里,可是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不过从实用角度看,将孩子送到少年宫学点琴棋书画,再夫妻双双听场音乐会,然后去图书馆借点大部头,最后领孩子去买本“少儿古筝入门”之类,可是不错的选择。
本帖最后由 海边儿的娃娃 于 2010-3-21 14:03 编辑

建筑风格



广州图书馆

广州图书馆的这座建筑,始建于文革,当时叫“星火燎原馆”,曾是革命历史陈列馆,建成伊始,顶部还有一个甚为硕大的火炬。


1982年1月2日,该建筑作为广州图书馆开馆,下图是今天的广州图书馆。





对于建筑美感之领悟与喜好,绝对因人而异。在此只谈谈娃娃的感受,一家之言而已。

个人感觉,文革期间建起的广州图书馆之楼,革命的味道着实浓烈,尤其加上原来那个的火炬,远看竟有点像烽火台。而即使摘下那个火炬,其建筑风格好像亦不是很统一:单看一层房顶以下部分,有点俄罗斯风情,高大魁梧的架子,简单洗练的长柱子;而顶部却是典型的中式园林式风格,四平八稳似紫禁城,而飞檐翘起的角度则过高,不像皇家园林了,竟有点苏州园林的味道。不知这算不算“中学为体(上部者,头脑是也),西学为用(骨架者,‘用’也)”哦?O(∩_∩)O~
今天,我们看着这座建筑,觉得越来越顺眼了,也许是因为岁月的洗礼,洗却了那个年代的狂热,又将中西风格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沉淀出了一种独特的混合的品味。这不恰是广州变迁的缩影?

广州图书馆新馆就要开馆了,书页一样的建筑,不知是不是会象征了一个别样的广州?


广州图书馆 新馆效果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海边儿的娃娃 于 2010-3-21 13:45 编辑

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的建筑,“由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和音乐厅一道构成深圳文化中心。寓意文化森林的图书馆正门“银树和音乐厅正门“黄金树”象征中心区文化城的“城门”。图书馆南侧的三栋黑色放射性建筑状若三本翻开的图书,而东面柔美变化的水幕和三维玻璃曲面犹如委婉韵律的竖琴,从莲花山鸟瞰,阳光下熠熠生辉,可谓刚柔并济,煌煌大观。”(“”内煌煌之语摘自深圳图书馆官方网站,非娃娃所能语之也。)

深图外景







深图内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海边儿的娃娃 于 2010-3-21 14:02 编辑

深圳图书馆的建筑风格
深圳图书馆的这栋建筑(准确的说应该是这“半栋”建筑,另半栋是音乐厅。整座建筑如下:),
深图


音乐厅


深图 与 音乐厅




作为矶崎新先生的代表之作,不仅后现代感十足,亦充斥着各种象征意义。其内部大厅更是宽敞明亮,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人性化”,(细节就留到下一段:“借阅管理”吧);然而,以娃娃一向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剔眼光看来,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也许是“人情味”吧。

整座建筑均以点、线、面构成,没有一条曲线;并以灰色作为主色调,深灰为基,浅灰为脊,佐以透明的玻璃肌肤;风格给人感觉有点像冰块,晶莹剔透,然而寒气袭人;一如深圳,崭新、笔挺、秩序井然,然而冷峻乃至冷漠。


好像说了不少深圳图书馆的坏话哦,对不起啊,我的深图。
其实娃娃真的是非常喜欢深图的,诸多批评之语,皆因爱之深,责之切嘛,呵呵。
平心而论,深图的借阅管理,是娃娃见过的最好的一个。
更准确的说,娃娃是因为爱上了这个深圳图书馆,才对深圳有了第一个好感,才慢慢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借阅管理

娃娃的借书证
广图借书证
[url=http://img2.21manager.com/2009-11/2009112322164861996.jpg][/url]

深图借书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未完待续
深图,挺有特色啊,我蛮喜欢这种风格的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嘿嘿,俺喜欢广图的新馆。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图文并茂,娃娃的解读有趣。盼续。
喜欢从图书馆借书的飘过,北京的图书馆,俺最喜欢老北图,北海边上,现在查找古籍很方便,那里人相对少,感觉很棒。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很少去图书馆的路过 一般直接去书店之类 不过图书馆确实是好物 只是个人懒惰罢了……
看着好亲切啊. 当年在广州的第一个家,就在中山四路,离广州图书馆只有三分钟的步程,所以常去溜达. 农讲所就在广图隔壁,也常去转悠. 广东省图书馆,又名中山图书馆,好象是在文德路,也不算远,走路15分钟就差不多了. 中山四路到文德路一带,老广州味特别浓. 后来搬到新区,市容很新,小区很漂亮,反而没有那份浓而有味的感觉了.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应该顺带介绍一下分馆,就是北京路附近大佛寺的佛教图书馆了,那里也很不错啦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应该说,深图的建筑,软硬件设备,服务理念都是非常非常之好了
广图真的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