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1-06 10:32:00 / 个人分类:碟影重重

《三峡好人》

 

贾樟柯作品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对当下中国民间的真实反映。《三峡好人》同样精彩,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实至名归。

和他的《世界》意图一样,试图通过一个窗口来辐射出广袤中国大地上的普通人。《世界》的虚拟味道嫌浓,有些为表达而表达;《三峡好人》则不同,故事讲得地道,没有硬伤。剩下的就是被其感动了 。

和贾樟柯其他作品一样,《三峡好人》表现民间的手法具有鲜明的贾樟柯标签:我们可以一出家门就扑面感受到的那份原生态的真实。匆匆的麻木的人群,高音喇叭嚣叫的口号和广告, 传统和现代交错的各种场景。按理说,这些类似直拍的手法,老谋子在《秋菊打官司》里就用过,群众甚至都不知道,巩俐在自己身边,也不知道,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了 。但贾樟柯的真实,和老谋子不同在于,他是人物全方位的生活化。一个典型的中国小人物人当下就是这样。我们仔细品味韩三河见麻么妹哥哥,船夫麻大哥大碗捞面,对陌生人不理不睬,问话也是冷淡得可以,几个光上身的船工端着面碗冷眼观瞧。末了,韩三河将两瓶三西汾酒举到麻大哥眼前,场景就出现一个“酒”字。在整个片子里,还出现过“烟”“茶”等字幕,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具烟火气的物什,这些,就是咱们人际交往的道具。贾樟柯不放弃任何细节,来三峡寻夫的沈红,不断喝光手里的矿泉水瓶子,不断到地方就接水。其中的艰辛,无需人物任何语言,就足以证明。道具用得最惹人心动的,应该是三峡民工介绍三峡时,拿出十块钱纸币,上面的夔门就是三峡,而今已经沧桑变幻,韩三河拿出五十元纸币回答,我们家乡也在钱上,三西壶口瀑布赫然入眼。很普通很民间的动作,联系片子表现的主题,我们不禁被这具有喻象意味的设计所打动——仿佛在无声的抗议,所有的故乡都在沉沦,共和国里最广大的劳动者,都在以他乡为故乡。

整个片子是韩三河,沈红两个三西来的彼此无关的人物,一个寻妻,一个寻夫,他们在片子里也没有任何交叉,只有一个镜头同时出现:江边码头,两人擦肩而过。两条主线之下,出场的配角人物无不精彩。混江湖的小马,一条年轻生命就漠然地离开人间;去广东打工的中年女人,在码头与韩三河匆匆招呼就算告别。一个个卑贱的生命,匆匆离开,死去,或是为口饭吃四处奔波。贾樟柯作品具有强烈的亚文化色彩,但这些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现实――初级阶段那繁华光鲜背后的另外一面。而这些,就是主旋律刻意过滤的,生活被阉割了,丧失话语权的大众,只能在歌舞升平里陪着傻乐。

在三峡拆房的民工们,本来是给韩三河送行,结果都随他去三西挖煤了。被告知危险后 ,仅仅停顿几秒,大家还是无言地碰杯算是认命。一队卷铺盖的民工,行走在四处废墟的三峡工地,远处高空走钢丝的背景,无不喻示民生多艰命若悬空的社会大背景。

有时想想,贾樟柯作品带些记录片般的手法,难道高明,难道创新?其实,可能仅仅是具有一颗格外悲悯的心,具有表现真实的胆量。他片子里所有的设计,都是纯中国化纯生活化,但威尼斯的 评委们丝毫没有感到隔膜,和我们一样被感动。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构成艺术作品里 惊心动魄的部分。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