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燕谈博客 » 平平 » 日志
本站拒绝小广告

中學歷史應予活學為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10-12 07:51:23 / 个人分类:平平原创

 國家考試大綱中歷史教學有三項基本內容:掌握基本歷史史實;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能夠描述歷史。初中歷史教科書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及世界史(不同版本的初中課本這部分內容多寡不同)。

 高中歷史課本則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三部分。相對而言,初中課本初一學習中國古代史,初二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北師大歷史教材包括世界上古中古史),初三學習世界史近現代史,安排相對合理。而高中歷史教材的順序是世界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真有年鑒學派倒放電影研究法的感覺,與初中歷史教學缺乏必要的銜接與發展,不但史實介紹多有重複,排序也不合理。

史料太少斷言太多

 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基本的歷史知識是中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歷史知識比豐富而複雜的歷史而言十分單薄。以中國古代史為例,主要以王朝史的線性記述為主,可以概括為帝王將相農民英雄的錄鬼簿,每一章節都以年代、王朝、都城開始,過於簡單的介紹難以讓學生體會到歷史的豐富與複雜。而在歷史知識的選擇上,我們的編者對政治史過於偏愛。

 當然用王朝史作為主線介紹歷史概況簡潔明瞭,但是這樣簡單化的處理恰恰將歷史的豐富與廣闊遮蔽,單調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影響意義,如何吸引學生?中學生通過課本接觸的史料少得可憐。隨處可見斬釘截鐵的斷言,給學生留下「歷史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而事實上教科書上許多「史實」尚需重建。許多經濟史、社會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在歷史教科書上都不見蹤影。

 另一方面,初高中課本的銜接也有問題。初中講過的知識在高中重複一遍,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還是浪費了學生的時間?筆者看過台灣某中學世界史的期中考試卷,感覺台灣的學生課業壓力肯定比內地重,因為他們的考試卷顯示他們要比內地的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但從信息量來看,我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做得太差了。

歷史不只是說教

 高中歷史課本內容與初中相差不多,增加的只是意識形態方面的說教和強化,也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能力的培養。以中國近現代史為例,全書的主線就是為了證明革命的合理性和不可逆性。事情是什麼樣的和事情應該是什麼樣的,有本質的區別,我們的教科書則把歷史的結果當成歷史的原因在介紹。因為要負載意識形態教育任務,歷史變得刻板無聊,完全失去其啟迪智慧、鍛煉思維的意義。

 在研究模式日益多元化、研究模式越來越模糊的今天,歷史教科書仍守著「科學的真理」不放,彷彿歷史只有一種解釋模式。放眼學界,西方史學理論發展很快,後現代思潮影響下成果豐富;國內許多學者則注意到傳統史學與西方史學理論的吸收與轉化。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有其積極的歷史意義,而將這種反意識形態的思潮作為意識形態的主要思想資源,真是絕大的諷刺。如果能夠將高中歷史課本中意識形態的內容去掉,哪怕只是增加史實、資料的介紹,也會降低現在教科書對歷史本身的破壞程度。

要在史實中學得智慧

 中學歷史教學的第三個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複述史實,通過學習歷史提高表達能力。而中學歷史教科書寫得簡單、枯燥,既沒有邏輯上的推理過程,也鮮少有介紹人物事件的漂亮文字。因為可讀性差,學生沒有閱讀興趣,自然沒有學習的動力了,更別說提高表達能力了。當然歷史書不是小說文學作品,但如果能夠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多一些歷史知識的記述,少一些教條的說教,會贏得更多學生的喜歡。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要讓中學生從歷史中學到更多智慧,從歷史中了解更多人世滄桑,進而鍛煉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必須從改變枯燥、乏味、面目可憎的歷史教科書開始。

香港文汇报 [2005-06-24] 百家廊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