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热”的闲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5-01 00:52:59 / 个人分类:乱读与杂感

   对王小波的了解有限,却曾经“应邀”写了这篇说三道四的文章。惭愧。

       从“读”书的角度看——因为读书与读书并不一样,同样是读书,在选择上,在意趣上,在方法上,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是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差异的,所以这个读字要打上引号——现在至少有两种“热”,一种是《岁月随想》、《日子》、《凭海临风》之类,因为这些作者在著书立说之前本就是星级公众人物,所以属于“书以人名”,而书的内容究竟如何,实在是可以另当别论的;另一种是因《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而来的“陈寅恪热”和因《顾准文集》而来的“顾准热”之类,这些人物的意义和价值,仿佛是思想界、知识界的一个由表及里的或然性发现,因而可以说是“人以书名”。若纯以“热学”的标准来衡量,前者之热,热得广泛,发行量都在50-100万之间,旁观者也不免看得心跳眼热,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叫“众人拾柴火焰高”,要不怎么就把出版社都烧得趋之若鹜了呢?后者则是热在一个相对的范围或圈子之内,发行量之少有时让人顿生心寒之感;再用一个比喻,譬如谈“《日子》热”,那要上报纸的社会版,而要谈“陈寅恪热”,就只能上读书版,你只需把社会版和读书版的温度比较一下,就知道两者的不同了。
   

       最近出现的“王小波热”,大约可以归于后一种热。我们不妨再进一步作一点比较:虽然都是“热”,但赵忠祥的“随想热”、倪平的“日子热”绝对与“王小波热”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热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还是用个未必恰当的比喻来说话:前者就像是一个个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人们远远近近蜂拥而来,所为不过是看看风景、听听故事;后者却像一块块人迹罕至的无名者的墓地,那里只有一座座墓碑,而墓碑上只有孤独的两个字——思想,所以打算到这里来的人,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具有探险精神的并愿意与他们一起思考的。如果说前者的趣味一目了然,那么后者的价值则是需要阐释的。
   

       我最早知道并注意到王小波是去年(1996)“说不热”的前后,当时小波先生在《南方周末》写过一篇短文,其中有一段文字对几位“说不”的小伙子十分地不给面子,话里话外讽刺有加,也许因为跟我的观点接近,所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的事情可以说非常有意思:“说不”派对各式各样的批评意见或视若无睹或无暇顾及,唯独对王小波却决不放过——这一方面说明了王小波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王小波可能确有漏洞——组织了异常猛烈的反击,有人还特别“揭露”道:王小波(并特别注明不是当年领导农民起义的那个王小波)在美国混不下去了之后,于是灰溜溜地回国并受地摊文学的启发而改行舞文弄墨,故而水平之低,不言自明……接下来是王小波的猝死,再接下来就是旧文新刊,一夜成名。
   

       说实话,我也不认为王小波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也算不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杂文家——尽管他的杂文获得了相当多的褒扬,但他肯定称得上是一位卓然独立的思想者——虽然他似乎不是一个总能把问题说清说透的思辩家。我不知道王小波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幽默的人”,不过从他的一系列杂文作品来看,我觉得他是个不缺少幽默感但却没有找到能够恰如其份表达这种幽默感的方式的人,说白了,我对他随心所欲驾驭语言为己所用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我有这样一个感觉,当他要表达某个观点时,他会说上很多话,可惜总是让人感觉不太到位,有时甚至不知所云。我很愿意认为他这是在故意兜圈子,在考验我们的智力;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使我相当疲倦,他似乎很想像柏杨那样带领我们“寓教于乐”地漫游,从轻松里面显出深刻,无奈他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我觉得李银河说王小波的“语言犀利幽默,妙趣横生”,应该是爱屋及乌的过誉之辞。
   

       现实地看,王小波的文章的价值在于他那一种整体性的思路,那显然是一种能够引发我们无限思考的思想提示,一部分读书人突然发现并喜欢上了王小波,正是因为他的提示解开了我们思想上的某些结,即使他的某些论点未见得就是我们能够认同的。其实,“王小波热”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个必然,就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而言,它与“陈寅恪热”、“顾准热”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都是思想界、知识界借题发挥的一个结果。
   

       “王小波热”是有着多种前提的,除了世纪末的社会背景和反思深入的思想追求,重要的至少还有两点:一是他的“英年早逝”,我敢这么说,王小波不死,无论他本人还是他的作品,至少热不到这种程度。这也算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和特色,因为对死人说好说歹都可以无所顾忌,一方面他既不能否认也无法反驳,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机会在将来的什么时候用犯错误的事实来扇我们这些表扬者的耳光,多少年来我们身边一直盛行“追认”、“补发”、“平反”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他充满批判性的思想深度,王小波在作品里写了许多别人不愿写的事,说了许多别人不敢说话,确为思想界、知识界提供了许多值得一谈的话题。此外无它。
   

       文化人不甘寂寞,文化人也不会寂寞,“王小波热”就是一个证明。如果有人硬要说王小波“热”得不该,那么就只能劝他去上“文化”补习班了。
                                   (原载《长江日报》97.12.28)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