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大学血案的x嫌犯心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18 19:30:43 / 个人分类:新闻视点

弗吉尼亚大学血案的心理思考 吴琦幸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惊传校园枪击案,33人在枪击案中丧生,包括凶手本人,另有十五人受伤。目前虽然案件尚在调查之中,但是无孔不入的美国主流媒体记者已经理出了一些线索,称枪击者是一个二十三岁的亚裔,来自于南韩,拥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从小在美国长大的这位叫Cho Seung-hui,是1992年8岁开始在美国就读小学。此人在行凶时非常冷酷,没有一点表情。关于枪击案的动机也指向这个男子与女友的关系破裂,后怀疑他人插手,在宿舍中与女友大吵后行凶。然后此人冲进工程学院楼,对着正在上德语课的老师和同学开枪,当时在场者有 二十多人,仅有四人生还。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枪击案在校园中发生,在美国似乎已经成为常见的恶性案件。如果凶手是23岁,那么这个案件与十六年之前爱荷华大学发生的卢刚枪击案有着相当多的类似点,很值得人们思考。从这次的32人死亡,还有很多人受伤的情况来看,显然凶手的枪击不是一种有目的的找人泄仇,而是一种盲无目的的泄愤,我个人要去死了,找些人来垫背。这跟卢刚枪击案非常相似。当时卢刚是因为同学山林华得到教授的器重,而自己的博士论文遭到导师的刁难(卢刚信中自述),毕业找工作又没有着落的情况下,举起枪对着自己的同学和导师开枪。打死了五人,自己自尽。其中的多人都是跟他毫无恩仇,被卢刚用以泄愤,包括现在已经终身残废的校长办公室学生秘书,还经常帮卢刚忙的。卢刚写给他姐姐的信中也吐露了这种极端自私的情绪。他说:“你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至少我找到几个贴背的人给我陪葬。”他们的年龄也非常相似,当时卢刚二十八岁,正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青年天体物理学博士。只不过卢刚是属于60年代出生的青年,而今天的凶手则是80后的青年。两个时代的背景,都在美国的校园中相遇,做出了一样的惊天大案。 近年来在美国的校园中,亚裔学生作案也开始多了起来。而以往亚裔一向是模范族裔。就我所参加的采访,仅中国留学生作案,除了卢刚这一个案子之外,还有芝加哥旁边的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的中国学生杀人案。2002年8月2日,中国留美学生尹湛在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学生宿舍楼里杀死了两名韩国女学生,仅仅是因为尹在骑自行车时和其中一名开车的韩国女学生险些相撞,便杀人泄愤。我到现场调查采访,当地的中国留学生都给我说,尹湛这个人平常看上去非常老实,在实验室中埋头做实验的时间比其他同学都多。没有想到他会作案。后来尹湛被判处死刑。此外如果上网搜索的话,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留学生在美加发生血案,而且年龄都偏低。 为什么亚裔留学生现在会有这么多恶性案件的发生?我个人觉得,现在留学生,与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所不同的,如今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年纪偏低,大多在二十三四岁以下,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还没有成熟,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读小学、中学,考大学,一切都在父母的包办之下,甚至外出留洋都是顺从父母的意愿。他们的父母又正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在最需要读书的时候丧失了学校教育的机会。缺少全套教育的一代人,对于教育特别热衷,心中对于读书留学有着一种难掩的期望,这种补偿心理就让子女成为完成父母未了的心愿的一种工具。平日宠惯了,到了国外无法面对艰苦、孤独、心理压力特别大。当然,这些孩子在物质方面可以说予取予求,没有象八九十年代出来留学的学生那样刻苦,背负着经济、专业的压力。相反的说来,当时的这种经济上的压力,正给了人一种学会生活,学会挑战命运、加快成熟的一种动力,可以解决心理压力的问题。 从这起盲无目的的泄愤杀人的情况来看,凶手是非常自私的,对于生命毫不珍惜。我还可以大胆地推测,他也一定是网络游戏的高手。在网络游戏中,见惯了杀人取乐的游戏规则。在真实的生活中,已经分不清是虚拟的世界还是真实的世界。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的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寻找刺激,这种刺激是血腥的、暴力的或者就是情色的。这些元素在海外生活中发酵起来,在无意识的情感刺激下,就有可能不顾一切地走上绝路。在绝望之时还要找一批垫背的。这些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许原先在国内的时候就有的,只是在父母的溺爱之下,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一旦到了无法自拔的环境下,就会激发出来。当然还有一种原本心理不健康,在出国后受环境激发,通常只会恶化,这类学生以男性居多。交往障碍也是现在青年人的一种通病。卢刚是这样的人,尹湛也是这样的人。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睦,本来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不知何时开始,在经济的大潮下,人际关系也开始疏远了。当国人纷纷搬进豪华大楼的时候,是否会想到,现代生活也使现代人失去了很多情感交流的东西的时候?

TAG:

吴琦幸博客 引用 删除 wuqixing   /   2007-05-06 23:22:37
谢谢评论。当时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真相尚未完全清楚的时候,美国媒体连篇累牍地在说是华人,我就心理有问题这点做了发挥。并建议如果不是华人就不必发表。后来证明是韩裔,但是心理问题还是存在的,为此我又专门就此发表了意见。谢谢指点。
引用 删除 再看看这一条   /   2007-04-19 02:51:57
据东森新闻记者罗纭辰编译报道,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枪击事件突显出美国枪枝泛滥的问题,无独有偶,在俄亥俄州,17日发生一起五岁男童对自己胸膛开枪身亡的惨剧,警方正深入调查。

五岁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不过俄亥俄州州府哥伦布,传出五岁男童以一把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住在冠军大道800街的沙迪厄斯家,五岁的小男孩汤玛斯(ThadeusThomas),17日晚间被发现卧倒在楼上卧室一片血泊当中。

汤玛斯以一把上膛手枪,对准自己的胸膛之後开枪,当时汤玛斯的父母都在家里,听到枪响之後,紧急将汤玛斯送医抢救,不过仍旧回天乏术。

当地警方正深入调查,小男孩是怎麽拿到这把枪,及怎麽会对着自己开枪,截至当前为止警方没有对这起枪击案发出立即的指控。
引用 删除 梦游人   /   2007-04-18 23:49:48

博主的联想很让我吃惊。对于中国的杀手的陈年旧帐,也许博主的联想还有一点儿可以说出来的道理。虽然这种“道理”未必为我同意。


但是,韩国并没有搞过文革,Cho Seung-hui更是二代移民,说他如何和中国的文革有联系,也许这只有网络游戏的思路才能做到。不幸的是,博主在一开头草草讲了这个不幸事件之后,就开始悲情肆意地讲了自己对这一悲剧事件毫不相干的另外两起事件的看法。而目的好像也是为了讲另外两起悲剧事件,所以最后,博主就在针对这另外两件毫不相干的悲剧事件的发泄当中,收笔了。


为什么呢?大概的思路就是:韩国后裔的Cho Seung-hui杀了人,中国人就应该去思考自己的孩子也杀过人。此时的反省不应该是去分析完全美国化的Cho Seung-hui为什么杀人,而是应该去反思中国有过文化大革命,中国有独生子女。这里面的联想的目的是很明显的,韩国人杀人了,就要中国人自觉地自己出来连坐。是不是这样呢?我请博主点示。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