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直窜过肩膀 方显木匠功夫深

1、从金师爷发脾气说起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3-16 15:13:32 / 个人分类:刀笔的漫谈

清末人汪康年的《汪穰卿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新到任的无锡县钱知县请了一位金师爷帮助他处理审判事务。这位金师爷正当少年,风流倜傥,经常出署冶游,很快就和惠泉山尼庵里的一个尼姑要好上了,经常流连忘返。有一次钱知县遇到一个紧急案子,急需师爷帮忙,可等了3天,金师爷还是不见踪影。钱知县在堂上急得团团转,不由自言自语地埋怨道:“我请师爷是为了办公事,可三天还不见人,公事如何得了!”又过了两天,金师爷满面春风地回到衙门,有个仆人把钱知县的埋怨话传给了金师爷,金师爷勃然大怒,抓起砚台狠狠地往地上一摔,打点行李就要走人。钱知县知道了,赶紧跑来陪不是,再三道歉,可金师爷少年气盛,非走不可。钱知县只得送出衙门,还拿出一百多两银子权作送行。

金师爷拿了银子扬长而去,再到惠泉山尼姑庵盘桓。等到用完了那些银子,金师爷也消了气。那尼姑问他以后打算怎么办?金师爷不禁掉下眼泪,说:“我学习了三年刑名,才得到这个幕席,还没坐稳就丢了,再作师爷恐怕不易。可一无积蓄,二无家室,更无颜回乡。要是你也不愿意收留我,我也不知到哪里去。”那尼姑问:“你想做官吗?”金师爷吓一跳,说:“我哪有银子去捐官!”尼姑道:“只要你真心对我好,娶我为妻,我的积存的银子倒还够捐一个‘大八成’(清末捐官可以分期付款,而能一次性付清80%的现银就可以优先选得实缺,号‘大八成’)的知县。”金师爷喜出望外,连忙赌咒发誓。那尼姑果然还俗嫁他,拿出私房钱来供他捐官。

金师爷和尼姑成婚后果然官运亨通,转了几任后,居然升到镇江知府。而原来他的东家钱知县却还在镇江下属的一个县当知县,正因事获罪。金知府不忘旧情,帮助钱知县保住了官职。金知府样样顺心,就是家中妻子常作河东狮吼,稍不顺心就破口大骂:“你忘了你的官是怎么来的吗?”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师爷和东家之间的关系显然绝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师爷是东家聘请的专家顾问,没有了师爷,东家简直就无法办公。因此在官员和师爷之间存在着的是主人与宾客的关系,是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学生和先生、老师的关系,一般说法就是师爷处“宾师之间”。

师爷的正式称呼是“幕宾”、“幕友”,“幕”是指古代房屋里作为间隔设施的“帷幕”,一般机密是在帷幕以内商量的,“幕宾”、“幕友”就是“参与公务机密的宾客或朋友”。

 既然是宾客和朋友,互相之间就是平等的,称呼上一般互用敬语:“堂翁”对“先生”,“老父母”(州县官)、“老太尊”(知府)、“老台尊”(道台以上)对“老夫子”、“老师尊”。对话中提到自己都一律要使用谦称:“学生”、“晚生”、“兄弟”。平时东家要尊重师爷,如《切问斋文钞》等官员的笔记里都告戒官员要善待师爷,“情谊亲洽,礼貌周到”,有事“和婉相商”,不可固执己见。平时要经常陪师爷吃饭,师爷先落座西席,官员不可先举筷抬碗。《水窗春呓》说,在道光以前,每个新年,官员都要先到师爷住处给师爷拜年,然后师爷才给东家拜年。

这种官员对于师爷的尊敬态度,以及互相之间尊重和礼遇的关系,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因此才会在很多影视片里出现师爷跟着官员屁股后面连声叫老爷的场景。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