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直窜过肩膀 方显木匠功夫深

嚣张的幕府“左师爷”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5-09 11:20:42 / 个人分类:刀笔的漫谈

官员聘请师爷来帮助处理政事的风气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明清时厉行“精兵简政”,《大清会典》里规定的全国县级政府官员编制仅仅3.1人,一个知县、两三个“佐贰官”而已。而在县以上,明清两代又设置了远比前朝复杂的监督性的衙门。同时科举选官制的全面实行,使得很多官员并未经受过政务的训练就匆忙上岗,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当官,面临地方事务和上级层层监督的压力。明初基层政务实际上往往被操纵在政府办事人员——书吏的手里,以后逐渐官员逐渐聘请自己信得过的朋友来帮忙处理政务,抑制作为地头蛇的书吏势力。到了清朝,这一现象更为常见,尤其是很多满族官员不谙汉语和政务,必须依靠自己信得过的顾问帮忙。因此聘请师爷被纳入了被官方正式承认的渠道,允许官员带一套自己的顾问班子上任当官。

清代各级衙门官员都会聘请师爷,权势最大的莫过于在各省巡抚、总督处当顾问的师爷。巡抚、总督从理论上讲是从中央派出的监察及军事指挥官员,略高于各部或至少与之平级。但是却除了副官性质的文、武巡捕外没有正式的衙门编制,全都依靠为政务而请求皇帝批准临时借调的官员(称为“幕僚”)、以及私人聘请的顾问(称为“幕友”)来撑门面,组成军事参谋和政务指挥方面的工作班子,指挥调度一省或数省。被总督巡抚聘请的师爷,往往因此就威风八面。

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是由幕府师爷出身的。他中举后接连三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能够考取进士,灰心之下,绝了科举之念,转而研究舆地兵法。太平军起,天下大乱,给了左宗棠出头机会。骆秉章出任湖南巡抚,延聘左宗棠为幕友,大加信任,言听计从,幕府里居然就是这个没有官职的左师爷当家。《世载堂杂记》里记载说,当时下级官员大小事务来请示,骆秉章都说:“可请教寄高(左宗棠的字)先生。”

左宗棠本来就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狂才,得此信任,更是嚣张跋扈。有一次总兵樊燮前来抚署拜见巡抚,向骆秉章请安(垂手单腿跪)后,骆秉章说:“见一下左师爷。”樊燮就向左宗棠拱了拱手,不料左宗棠居然发火,说:“武官见我,无论大小,都要请安。你为什么不请安?”樊燮也是个倔性子,顶撞道:“朝廷体制没有规定过武官见师爷要请安的。武官再受轻视,可说起来我总是朝廷正二品官员,凭什么拜你这个举人?”左宗棠最听不得的就是别人说自己没有中进士,勃然大怒,起身上前就要用脚踢樊燮,嘴里骂道:“忘八蛋,滚出去!”樊燮悻悻退出。

不久左宗棠就唆使骆秉章弹劾樊燮,要罢樊燮的官职;而樊燮也向湖广总督官文揭发左宗棠,彼此争斗,闹到咸丰帝亲自出面过问。由于咸丰帝早已知道湖南巡抚的奏章都是由左宗棠代拟的,很是欣赏左宗棠的才能,同时也考虑到镇压太平军主要依靠的是湘军人物,因此经胡林翼、曾国藩等人的力保,咸丰帝不仅没有治罪左宗棠,还升他四品京堂到曾国藩幕府为幕僚;同时下旨将樊燮革职,勒令回乡居住。

樊燮回到家乡湖北恩施县,把“忘八蛋,滚出去”六个字写在木牌上,号为“洗辱牌”,放在自己祖宗牌位之下,要两个儿子定时参拜。又盖起一幢“读书楼”,重金请来教师,将两个儿子和老师关在这幢楼里,闭门读书。还要儿子平时穿妇女衣服,说:“考取秀才可以换男外衣,中了举人和左宗棠平等可以换男内衣,中了进士、点了翰林,才可以烧了洗辱牌,告慰先人。”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的小儿子樊增祥果然中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而大儿子樊增祹也学问出众,但英年早逝,没有能够进翰林院。


TAG:

引用 删除 coffan   /   2005-06-08 06:59:09
原来左宗棠还有这段故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