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直窜过肩膀 方显木匠功夫深

15、经史学问“佐治”平天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5-18 09:11:48 / 个人分类:刀笔的漫谈

15、经史学问“佐治”平天下

清初最著名的幕友是李塨(1659-1733)。他是保定蠡县人,19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32岁时考中了举人。他跟从清初思想家颜元学习,颜元主张读学习儒教的目的应该是“经世致用”,李塨后来将老师的学问发扬光大,史称“颜李学派”。

李塨说:“纸上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经世济用的简称,并非现在意义上的经济)之精神少。”他通过以幕友的身份“佐治”,来实践自己的理论。他的朋友郭金汤做桐乡知县,请他到桐乡帮助“佐治”,李塨在桐乡大展手脚,实践他的主张,据说当地“教化大行”。

以后另一位朋友杨勤当了富平知县,请他去“佐治”。李塨去了一年多后,回乡探亲,给杨勤留下《富平赠言》,谆谆劝导杨勤诸类政事的处理原则,告诫杨勤:各种有利于民的政事要斟酌,水利、农桑、武备等等“仁政”都要量力而行,有余力才可以施行,否则说了做不到,失信于民,甚至因为措施卤莽导致政事败坏,兴利不成反为害。他本来的意思就此告辞,不再到富平“佐治”。不料杨勤焦急万分,以至于咬破手指写血书,恳请李塨再到富平,甚至说如果李塨三个月后还不来的,他就要自杀。

对于权贵阔人的网罗,李塨却不肯俯就。当时自称要以“理学号召天下”的李光地做直隶巡抚,托人示意他前往拜见,李塨却给他一个软钉子,说是“部民不可以妄见长官”,竟然置之不理。权倾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担任四川总督、兼川陕总督,两次来聘请,李塨皆以身体病弱为理由力辞。

以后的师爷们不再有这样大的抱负,不过幕学指导书一般也都主张要兼通经史,可以有助于解决“佐治”中的疑难问题。

乾隆二十年前后,东南地方的世面上发现有一种铭文为“宽永”的铜钱在流通。清代规定民间使用的铜钱应该是朝廷发行的“制钱”,不得流通古旧铜钱。而“宽永”又是中国历代从未有过的年号,乾隆皇帝大为震怒,怀疑是民间私铸、并且有意藐视大清朝。他下诏各地严厉查禁,清查不净的地方官一律要处罚。

诏书下达到江苏,江苏巡抚庄有恭请正在道台衙门为幕友的汪辉祖起草一个奏章。汪辉祖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编写过历史考证书籍。他以朱彝尊《曝书亭集》这本目录学名著提到的日本书籍《吾妻镜》有“宽永三年”序言为证,说明“宽永”是日本国的年号,而康熙年间出使琉球国的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里已经记载当地流通宽永钱。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宽永钱是和日本做贸易的商人们带回来的。

这份奏章打消了乾隆皇帝的疑虑,于是改下诏令禁止带入宽永钱,已流通的限期兑换为制钱。

另一个有名的绍兴师爷汪鼎也曾经以历史知识来断案。

汪鼎在广东清远县当刑名幕友时,当地有两户人家为争夺一块田产已经打了十多的年官司,几任知县都无法解决。汪鼎调阅了这桩案件的全部档鞍,仔细查阅双方提交的证据,发现其中一户人家提交的地契上有“顺治元年”的字样。他立即提醒东家: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只有刚刚入关,还没有统治岭南地区,民间哪里会按照清朝的皇历来记年?知县把当事人找来,一顿训斥,那人赶紧认罪撤诉。

汪鼎以后转到南澳厅做师爷。附近有一个海岛,当年郑成功曾以此为抗清的据点,清朝在该岛部署了驻军,由一员总兵官率领。民政则由潮州府派一员同知管理。当时有人和总兵过不去,密报两广总督,说是总兵官打算纠集下属在五月十三日“聚饮谋反”。总督如临大敌,暗中派人通知南澳厅的同知官,秘密侦查此事。同知官接到总督密札,很紧张地和汪鼎商量。汪鼎却不慌不忙,他提醒同知官:五月十三日是关帝生辰,民间惯例是到这一天敬神聚餐,哪里有什么聚众谋反?同知官以此上报,一件“谋反”大案就此消弭。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