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直窜过肩膀 方显木匠功夫深

纳粮当差——中国历史上的赋役制度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1-06 07:44:55 / 个人分类:假装学斯文

 引子

过去在大学的时候对于历史上的赋役制度很感兴趣,一直想能够理出一条简单的线索——我是个典型的以“知道”为满足的学生,总是希望历史上的事情都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符合普通常识即可的解释。后来任教之初,非常无聊,把过去的笔记翻出来,拿历史上朝廷曾经制定过的涉及到千家万户生活的经济制度,编了一本校内的教材,开了一门新课。当部门法层出不穷后,这门课就立即被取消掉了,而这本教材对自己来说则是留下了一个纪念。

最近因为取消了农业税,很多报纸在吵吵说这是两千六百年来的善政:这大约是说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以来的“田赋”被取消了。

想来这或许可以有的一说,把历代的赋役制度线索理一下,求教于真名诸友。当然不会是学术的长篇大论,只是一段段的贴子而已。也不会有什么严格的学术规范,只是想到就说。

英国的法律史学者曾经总结说,历史上法律的进步运动都遵循着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轨迹。这在他那个时候(19世纪60年代)显然是为了反驳盛极一时的“社会契约论”,也反映了进化论的影响。这个说法以西欧的历史来说,似乎是相当有道理的。

我也斗胆用一句“从勒索到交换”来试图归纳西欧历史上的赋役制度的演变轨迹。大多数地方的文明都是以军事强权开始的,以武器“掠夺”生活资料是现成的事;当觉得掠夺成本变得太高、风险太大时,不少统治者就转变手法改为“勒索”,要求被打怕了的地方居民集体或个人提供生活资料,虽然所得可能略低于抢掠,至少得到了长期榨取的好处,就好比从宰杀动物改为圈养动物,中国古代的政治术语正是这样表述的:叫做“牧民”。而统治者表面上的理由则一般都是“我保护你们”——恰好和现在流氓收保护费一样。

好象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就发展到这一地步为止了。只有西欧的一些地方后来出现了怪事,强权者的掠夺和勒索遭遇到了同等的抵抗,而这种抵抗又没有发生其他地方习惯的“取而代之”的后果,统治者与有财有势者逐渐达成妥协:每当要向后者拿钱的时候,就要说明钱的用途,后者认为有好处的,就同意,还更进一步的就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笔钱的用途。这就是“交换”式样的了,那个机构就叫做“国会”了。

这个过程在西欧也是极其的漫长,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到19世纪,这个“交换”原则才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当政者的惯例,并被殖民者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美国革命的口号“不出代议士即不纳税”(既然在英国的国会里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国政府就不得在殖民地征税)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不过在世界的大多数古代文明里,包括中国,“交换”原则始终没有能够代替“勒索”。最多只是统治者为防止过大的风险而主动的“轻徭薄赋”。所以在中国古代,臣民只有“纳粮当差”的义务,至于为什么纳粮、为什么当差,却是从来无须说明的——比拟式的解释就是:皇帝相当于你的父亲,你能不侍奉吗?

三条吸血管

孟老夫子说过,他那时的臣民要在三个方面为朝廷做贡献: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力役之征。因此他建议有道德的国君应该“用其一,缓其二”,如果同时实行其中的“两征”,老百姓就要有饿肚子了;如果同时开征这三样,那老百姓就要妻离子散了。

这段话中后半段的劝告或许只是他的一相情愿,因为以后中国历代皇朝的赋税制度都是按照这三个方面来组织的,即使是宣布废除了其中的某一项目,那也是把它归并或转嫁到另一项上去。无论赋税制度如何变化、名目如何转变,朝廷的这三条主要的吸血管都是功能永存的。

这三条吸血管吮吸的对象是所有的臣民。凡有耕地(宋以前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可能从国家获得一块耕地,因此也就都必须缴纳)者都要纳第一项“粟米之征”——也可以转换为朝廷指定的其他的物资;凡有家庭、子女者都要缴纳第二项“布缕之征”——可以包括其他的物资或是货币;凡是成年男子都要服从第三项“力役之征”——这包含的名目最是繁杂,在很多情况下会转变为其他的项目。因此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和现代赋税制度的第一个大差别:它主要的征课对象是人,而不是行业、财产之类物化的东西。

第二个大差别,在于这三条吸血管都是通往朝廷的,至于地方财政如何组织,却是在这三条吸血管以外另行安插,有很多甚至都是法律明文禁止的“陋规”。结果往往导致朝廷宣布“轻徭薄赋”,而地方上照旧搜刮的局面。恰好比是癌性肿瘤自行创造出供血的血管,肿瘤也得以不受控制的猛长。

第三个大差别,是这三条吸血管道的运行居然是要被吮吸的对象自己来推动:“粟米”、“布缕”、“力役”都要由提供者本人来承担征集、运输、组织,政府机构只是进行监督,却不支付任何的费用。至于它的制度,也是因地制宜,千奇百怪。

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三条吸血管的吮吸量是由朝廷单方面决定的,由朝廷单方面自我限制,也就是属于“勒索”性质、而不是现代国家(主要指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所实行的“交换”性质的。当然由于过度搜刮导致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太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几乎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宣称是“轻徭薄赋”的,而且从制度本身而言,赋役的剥削量确实是不高。


TAG:

老木匠的工坊 引用 删除 fdgj   /   2006-04-16 07:10:40
骂人不好
引用 删除 小木匠   /   2006-01-27 12:16:50
老木匠:央视科教频道讲“夜入民宅”的是否就是阁下?风采最佳,口才最佳,智慧最高,别人跟阁下一比,简单就是呆鸟。特别是人大的那伙计,就他奶的会背书,简直愚不可及。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