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直窜过肩膀 方显木匠功夫深

回想1970年代的译制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4-21 02:12:00 / 个人分类:随便落刨花

现在回想起来,1970年代的译制片实际上和政治需要、外交动向有紧密的联系。

记得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还是文革时代,还需要批判走资派、黑司令部的时候,而那时因为文革,我们只有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阿尔巴尼亚友邦国家,因此译制片主要来源国家只有它。印象里有《广阔的地平线》(讲述一个劳动模范的事迹,里面有批评机关官僚主义的内容,适应批判走资派的需要);《海岸风雷》(讲底下斗争的,但里面有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叛徒角色,正好适应清理阶级队伍的需要)。前苏联30年代拍的两部政治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因为有揭露批判布哈林、加米涅夫等人阴谋的内容,放了很长的时间。后来还有阿的《地下游击队》,完全是革命战争片。

这几部电影,都是黑白的,拍的一般。两部苏联片子里,列宁的演员是极好的,配音也好,尤其是大段的演说,非常精彩。作为老百姓所关注的,却大多不是那些政治领导人所希望的:人们记住的是1918里的那段《天鹅湖》“四小天鹅舞”及“王子与奥杰塔双人舞”(影片把顺序放倒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海岸风雷里反面角色说的:“我说打鱼这活,穷的连根上吊的绳子都买不起了”;地平线里的车间主任苏格拉底“你有阿斯匹林吗?”

林彪事件后,和朝鲜的关系恢复了,开始进一些朝鲜的片子《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直到后来轰动一时的《卖花姑娘》。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创伤》是同时放映的。

自己感觉真正看了觉得有意思的是1973年后进的罗马尼亚电影。前面已经提到的《多瑙河之波》,虽然是战争片,但拍的很艺术,设计悬念,情节进展快,尤其是故事具有人情味:两个好男人和一个好女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对付的是德国鬼子。1974年?进的《火神》,描写一个消防队员勇救城市的故事,而这个队员却是经常扮演反角的(摩德万警长系列里的坏蛋),长得挺委琐,而且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剧情紧凑,也是经常出乎意料。《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讲的是小朋友抓坏蛋,很惊险,但又很幽默,经常让人大笑来放松。1977年?进的《沸腾的生活》,是真的有突破的,开始出现企业改革家的形象,藐视党委书记(“你真可怜,连这种事情也要管”),有雄心和独立精神。这个电影还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反复出现主人公在海滩上骑马飞驰的主观想象镜头,配上电子颤音的音乐,当时来看真是很神奇的效果。这是开始改革的信号?

总的感觉是罗马尼亚电影在当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电影里算是水平蛮高的。历史片还有一部大场面的《达吉亚人》。到70年代末进来的电影种类更多,与政治需要的关系已不那么紧密,因此还有《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这样的爱情/艺术片:“新月,爱情的象征”,以及那悠扬的小提琴独奏。《复仇》是警长默多万系列片,动作片类型的。


TAG:

引用 删除 菜农   /   2006-04-29 15:54:18

欧洲搞社会主义没有把男女两性视为洪水猛兽,中国在文革时,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压抑,而广大青年无法起来集体抵制,陷入囚徒困境,互相揭发正常的人性。


当时这些外国电影唯一还可以给中国人看到真实的男女的感情。或者西方女人的美丽大腿。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或者西方女人的美丽大腿。


————最著名的是1918里的那段天鹅湖里的高翘的大腿了!

引用 删除 九命星   /   2006-04-29 14:20:45

《海岸风雷》:父:“那被砍下的花白的人头,像活着一样在微笑”。


儿子:“打渔这个行当,连根上吊绳都买不起”。


《多瑙河之波》:“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


《宁死不屈》:“那时候我像鸟儿一样自由”。


《卖花姑娘》:“你把女儿养那么漂亮,送去当窑姐啊?”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九命星大姐记性真好!

引用 删除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   2006-04-29 10:50:59
罗马尼亚电影《爆炸》
内容简介:
在浓雾弥漫的多瑙河上,加拉茨港的一支值班小艇发现装有4万吨化肥的“波塞顿”号货船起火燃烧,这将会摧毁整个加拉茨市。。。。。。


老木匠的工坊 引用 删除 fdgj   /   2006-04-21 12:36:32

宁死不屈稍微晚一点,应该是1970/1971年的时候,主人公抱着死去的孩子的镜头很感人的。她是照顾那个受伤的女游击队员,后来一起被捕,一起被枪毙的。


印象里这是比较早的有倒叙、插入闪回主观回忆镜头的电影,起先有点看不懂。

在城市放牛吹笛 引用 删除 吹笛在湖北   /   2006-04-21 03:52:22
啊,和《地下游击队》同时放映的,还有一部《宁死不屈》讲一个被捕的女游击队员。一个崩跑的孩子被德国鬼子一梭子子弹打死,十分痛心那记忆。后来还有《第八个是铜像》,不断插叙,当时不习惯。

老木匠站得高,从政治形式看引进。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