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栈所贴,多为本人自习练笔,用以交友,寻师和与新老朋友都乐乐。或蒙错爱,欲引用本小栈文字,敬请通知栈主。

[email protected]

顧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27 02:45:57 / 个人分类:尚书译解

顧命


題解

本篇是關於成王康王交接之際的歷史記錄。篇中記載了成王的臨終遺囑﹑成王的喪禮和康王的即位典禮。篇名顧命古代習見﹐猶今言臨終遺囑﹐本篇文字古奧﹑記錄細緻﹐是一篇可信的真文獻。
但是﹐ 關於本篇的篇章分合﹐歷來多有爭議。或可以說﹐伏生傳尚書時本篇為一篇﹐但是習傳古文的諸家都析本篇為二篇﹐一為顧命﹐一為康王之誥﹐本書採取一篇的說法﹐理由是類似的一篇文獻兼收不同部份的內容﹐西周習見﹐《洛誥》就是一例。
周代禮典制度文字記錄極少﹐雖有金文補充﹐但王家禮典如何﹐難知其詳。本篇卻以詳盡的文字記載了成王的葬禮和康王的即位禮﹐正如王國維所說﹕“古禮經既佚﹐
後世得考周室一代之古典者﹐惟此篇而已。”其所記禮典及冊命儀禮﹐亦可與西周金文對應﹐可視為西周金文研究的參考文獻。

[序]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語譯】周成王臨死之際,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康王,因而作《顧命》。

[序]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語譯】周康王即位成为天子,于是,诰命诸侯,因而作《康王之诰》。

【原文】

惟四月哉生魄(1)﹐王不懌(2)。甲子﹐王乃洮沬水(3)。相被冕服﹐憑玉几(4)。
乃同(5)﹐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御事(6)。
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病日臻(7)。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8)。
“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肄不違﹐用克達殷集大命(9)。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訓﹐無敢昏逾(10)。
“ 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11)。爾尚明時朕言﹐用敬保元子釗弘濟于艱難﹐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12)。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茲(13)。”
既受命﹐還﹐出綴衣于庭(14)。越翼日乙丑﹐王崩(15)。

【章旨】成王臨終遺囑群臣﹐托付他們擁戴康王繼位。

【註釋】
(1) 惟四月哉生魄﹕四月初﹐新月乍現。哉生魄﹐月初二﹑三日。(2) 不懌﹕不高興﹐此作有病不爽快解﹐一說不懌即不釋﹐病不解的意思﹐亦通。(3) 洮沬水﹕以水洗髮和洗臉。洮﹐洗髮﹐沬﹐洗臉。(4) 相被冕服﹐憑玉几﹕侍服的太僕為成王披上御服﹐戴上王冕﹐並讓成王靠著玉制小几案(就王座)。相﹕鄭玄說指正王服位之臣﹐謂太僕也。被冕服﹐披戴上王冕御服。憑玉几﹐憑靠著玉制小几案。按﹕被﹑憑俱為使役動詞﹐作“使……被(冕服)”和“使……憑(玉几)”解。它們的對象賓語都是成王﹐承前而省。又按﹕舊注多引禮書記載“王服袞冕而有玉几”而推理憑為一般動詞﹐它的主語 是成王。其實﹐有玉几本是王座之禮制﹐王者正座﹐並無憑玉几之禮。史官特記之﹐乃因成王病重﹐已無法正座之故。而且是知其病重的太僕(相)讓他憑靠玉几的。(5) 同﹐<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殷﹐眾﹐知同即周天子會見眾諸侯之禮。(6) 太保奭﹐即召公﹐時兼領六卿之冢宰。芮伯﹐姬姓畿內諸侯﹐時領六卿之職
時為六卿之司土(徒)。彤伯﹐成王之庶子﹐封國不詳﹐時領六卿之宗伯之職。畢公﹐成王的庶叔﹐時亦以畿內諸侯領六卿之司馬之職。衛侯﹐即<康誥>之康叔﹐時為六卿之司寇。毛公﹐成王的另一庶叔﹐畿內諸侯﹐領六卿之司工(空)。或說召公﹑畢公﹑毛公當即“三公”﹐時都兼領六卿之職。師氏﹐掌兵之將。虎臣﹐近衛之將官。百尹﹐眾官之長。御事﹐眾近侍之執事。(7) 疾大漸﹐惟幾﹐病日臻﹕病很嚴重﹐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而病還在惡化。漸﹐劇。惟幾﹐到了危險的地步。幾﹐危險﹐危急。臻﹐至。(8) 既彌留﹐恐 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已經到了臨終之際﹐恐怕再也 不能獲得機會會同眾位共商(國是)了﹐所以我現在鄭重地以王命訓告你們。彌留﹐最終淹留人間。恐不獲誓言嗣﹕恐怕再也不能獲得機會會同眾位談論(事情)了。誓言﹐以誓會(朝會)論事。按“誓”與上文“同”對應﹐眾臣見王稱同﹐王訓命眾臣稱誓。嗣﹐通作台﹐台﹑以﹑已古通﹐已﹐結語詞。于省吾有說。審﹐鄭重。(9)宣﹐顯揚。重光﹐累世歷代的光輝。奠麗陳教﹐奠定法制﹐佈陳禮教。麗﹐法律。肄肄不違﹕努力謹慎而不敢違背。肄肄﹐努力。克﹐能。達﹐撻。集﹐成就。(10) 在後之侗﹐成王自稱。侗﹐通僮。迓﹐唐以前作御﹐段玉裁說。御﹐用。昏逾﹐昏亂地變更。逾﹐通渝﹐變更﹐于省吾有說。(11) 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現在老天降下疾病﹐非常危險﹐(已經)不能起床了。殆﹐危險﹐。興﹐起床﹐悟﹐通作寤﹐睡醒。(12) 爾尚明時朕言﹐用敬保元子釗弘濟于難艱﹐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你們還應當努力記住我的這些話﹐謹慎地保護太子姬釗奮力渡過難關﹐使他能夠懷柔遠方﹐和善近鄰﹐安定﹑勸勉大大小小的眾國。明﹐通盟﹐盟守﹐盟記。時﹐是。元子﹐太子。弘﹐大。濟﹐渡過。柔﹐懷柔。能﹐和善。(13) 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茲﹕我想做人當以法威和禮儀自律﹐你們可不能讓姬釗有所觸犯法威和違背禮儀﹐從而陷于不法的境地啊。思﹐發語詞。夫﹐釋凡。自亂﹐自治﹐自律。亂﹐古與司通﹐司﹑治古今字。冒﹐冒犯。貢﹐通作贛﹐陷落。非幾﹐非法﹔幾﹐法。茲﹐語詞﹐通哉﹐曾運乾說。(14) 既受命﹐還﹐出綴衣于庭﹕(成王)已經傳授了王命﹐就返入寢中﹐(他)讓侍臣拿王冠和御服﹐設在王庭﹐(代為視朝)。受﹐授﹐古受授一字。按﹐此句舊說以受釋如字﹐受命指群臣受命﹐還則是群臣還朝﹐疑誤。受命當是成王授命﹐以病重而還入寢中﹐時群臣仍然在朝(朝會未散)﹐故出王冠御服代王視朝。從語序上講﹐授(受)命﹐還﹐出三個動詞的主語都是成王﹐且還﹑出二詞相對﹐未有群 臣退朝而王冠御服代王視朝之理﹐亦未有群臣于王彌留之際退朝之理。(15) 越翼日乙丑﹕到了第二天乙丑日。翼日﹐翌日。

【語譯】
四月上旬﹐新月初現﹐成王病加劇。甲子這一天﹐成王沐髮洗面。侍臣為成王穿上御服﹐戴上王冠﹐並在御座側設小玉几﹐讓成王靠著。於是﹐舉行召見諸侯和眾臣的典禮。成王召見太保召公奭﹑芮伯﹑彤伯﹑衛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官之長以及各執事官。
成王說﹕“唉﹗我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已經是很危險了﹐而病情還在惡化。我想已經到了臨終的時候了﹐恐怕以後再也不會有機會會同眾臣共商國是了﹐所以﹐我清b在以王命鄭重地訓告你們。從前﹐我們的先君文王﹑武王顯揚幾代的光輝﹐他們制定法律﹐奠定禮教﹐並努力謹慎而不敢違背﹐因此我們周國能夠消滅殷商﹐成就偉大的天命。後來傳到 了我﹐當時我雖然年少﹐仍能恭敬地奉行上天的威嚴﹐繼續遵循文武王的偉大教導﹐不敢有昏亂和更改。現在上天降下了病災﹐我已經很危險了﹐已經不能起床了。你們還應該努力記住我的遺言﹐謹慎地保護太子姬釗奮力渡過難關﹐使他能夠懷柔招撫遠方﹐和善近鄰﹐安定﹑勸勉大大小小的眾國。我想﹐做人當以法威和禮儀自律﹐你們千萬不能讓姬釗有所觸犯和違背而陷入不法的境地啊﹗”
成王既已傳授了王命﹐就返入寢宮﹐他讓侍臣拿出他的王冠和御服﹐放在宮廷上﹐代表他視朝。到了第二天乙丑日﹐成王病逝。

【原文】
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于南門之外(1)。延入翼室﹐恤宅宗(2)。丁卯﹐命作冊度(3)。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須材(4)。
狄設黼扆﹑綴衣(5)。牖間南嚮﹐敷重篾席﹐黼純﹐華玉仍几(6)。西序東嚮﹐敷重底席﹐綴純﹐文貝仍几(7)。東序西嚮﹐敷重豐席﹐畫純﹐雕玉仍几(8)。西夾南嚮﹐敷重筍席﹐玄紛純﹐漆仍几(9)。

【章旨】
召公﹑畢公等籌劃在祖廟的康王即位典禮。

【註釋】
(1) 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于南門之外﹕太保召公命令仲桓﹑南宮毛手持一干一戈﹐讓他們作為齊侯呂伋的侍從儀仗官﹐率領一百名武士到祖廟的南門之外迎接太子姬釗。仲桓﹑南公毛﹐人名。俾爰齊侯呂伋﹐讓(仲桓﹑南公毛)作為齊侯呂伋的司儀引導﹐俾爰﹐使……引導……﹐俾後接一動詞的這種用法﹐亦見金文﹐例有曶鼎的“毋俾貳于……”﹐“必尚俾處厥邑﹑田厥田”﹐“俾復命曰”等。俾﹐使﹐爰﹐引導。齊侯呂伋﹐西周初齊侯姜太公之子。成王母邑姜﹐為太公女﹐故呂伋又是王舅。逆﹐迎。子釗﹐太子姬釗﹐即康王。(2) 延﹐迎。翼室﹐側室。恤宅宗﹐懮傷地居住在那裡的喪主之位。恤﹐懮傷。宅﹐居。宗﹐主﹐喪主。(3) 度﹐制度﹐具體規劃之謂。(4) 伯相﹐指畢公。須﹐頒之訛﹐頒﹐安排﹑佈置。材﹐指下文所列典禮所用器材。(5) 狄設黼扆﹑綴衣﹕(守祖廟的)狄人在祖廟
設了裝飾著斧鉞的屏風﹐在屏風前擺設了成王的王冕和御服。狄﹐狄人。按狄當作濯﹐濯與翟通﹐翟與狄通。<周禮.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祖祧﹐其遺衣服藏焉。注曰﹐故書祧作濯。據此﹐狄人實為守祧(濯)之人。採曾運乾之說。黼﹐通斧﹐斧鉞圖紋。扆﹐屏風。(6) 牖間﹐戶牖之間﹐牖﹐窗﹐此處因有屏風﹐實指門戶到屏風之間。重﹐雙層。啊篾席﹐用去掉外層青竹皮的竹皮編成的竹席。黼純﹐有黑白相間飾紋的鑲邊。純﹐鑲邊。華玉﹐五色玉。仍几﹐素質几案。<周禮.司几筵>﹕“凡吉事﹐變几﹔凶事﹐仍几。”鄭注﹕“變更其質﹐謂有飾﹔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7) 西序﹐堂上西墻。厎席﹐細緻編製成的篾席﹐厎﹐緻。綴純﹐畫飾的鑲邊。文貝﹐有黃白紋的貝。(8) 豐席﹐莞草編的草席。畫純﹐畫有雲氣紋的鑲邊。雕玉﹐鏤刻的玉器。(9) 西夾﹐西房西堂之間的夾室。筍席﹐青竹皮編的席。玄紛純﹐黑絲繩作成的鑲邊。漆仍几﹐漆器質地的素質几案。

【語譯】
太保召公命令仲桓和南宮毛作為齊侯呂伋的前導﹐率領一百名武士到祖廟的南門外迎接王太子姬釗。他們把太子迎到祖廟的側室﹐太子懮傷在那裡住下﹐作為喪主。丁卯這一天﹐太保召公命令作冊具體籌劃(喪禮和康王即位典禮)。過了七天後的癸酉日﹐畢公命令士等級的吏員安置典禮所用的材料。
狄人在祖廟裡設置了裝飾了斧鉞的屏風﹐並在屏風前存放成王生前的王冕和御服。在窗口到門戶之間﹐朝南鋪設了雙層的竹席﹐席子配飾以黑白相間的鑲邊﹐席上陳設華彩珍玉﹐和素質的几案。沿著西墻﹐座西朝東地鋪設雙層的細竹席﹐席子配以彩色的花邊﹐席上陳設黃白色的寶貝﹐和素質的几案。沿著東墻﹐座西朝東地鋪設雙層的莞草席﹐席子配以雲氣紋飾的鑲邊﹐席上陳設鏤刻玉器﹐和素質的几案。在西房西堂的夾室﹐鋪設雙層青竹篾席﹐配以黑絲繩的鑲邊﹐席上陳設漆器質地的素質几案。

【本文】
越玉五重(1)﹐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2)。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3)。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4)。兌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東房(5)。
大輅在賓階面(6)﹐綴輅在阼階面(7)。先輅在左塾之前(8)﹐次輅在右塾之前(9)。
二人雀弁﹐執惠﹐立于畢門之內(10)。四人綦弁﹐執戈上刃﹐夾兩階戺(11)。一人冕﹐執劉﹐立于東堂(12)。一人冕﹐執鉞﹐立于西堂(13)。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14)。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15)。一人冕﹐執銳﹐立于側階(16)。

【章旨】
史官記錄描述召公﹑畢公安排的典禮寶器﹑禮器的佈置﹐以及儀仗武士的設置。

【註釋】
(1) 越玉五重﹕越﹐連語詞。按﹐越在這裡有承上文的作用﹐意指以下寶玉禮器仍為狄人所設。玉五重﹕五層不同的玉器。(2) 陳寶﹐陳地所出的寶玉。赤刀﹐涂有紅色的玉刀。大訓﹐刻寫有先王訓誥的玉版。弘璧﹐大玉璧。琬琰﹐圓端的圭叫渧b﹐尖端的圭叫琰。(3) 大玉﹐華山所出的玉。夷玉﹐東北出產的玉。天球﹐雍州所出的玉﹐因其色如天而名。河圖﹐黃河所出的有自然紋的玉石。(4) 胤之舞衣﹐胤作的舞衣。胤﹐工匠師之名。大貝﹐大貝殼。鼖鼓﹐大鼓。房﹐在堂之正室的左右為房。(5) 兌﹑和﹑垂都是工匠師名。(6) 大輅在賓階面﹕王的玉車放在賓客用的台階前。大輅﹐即《周禮.巾車》所記載的五輅之第一輅﹐玉輅﹐用玉裝飾的車。賓階﹐就是賓客所用的台階﹐也就是西階。面﹐前﹐又﹐朝南為面﹐曾運乾說。(7) 綴輅﹐即金輅﹐實為以青銅裝飾的車。阼階﹐主人用的台階。(8) 先輅﹐即象輅﹐用象牙裝飾的車。塾﹐門側之堂叫塾﹐又叫門塾﹐就是門房。前﹐與面相對﹐朝北為前。(9) 次輅﹐木質的車。(10) 雀弁﹐黑色的冕﹐無藻飾。惠﹐三叉式矛類兵器。畢門﹐祖廟門。(11) 綦弁﹐青黑色的冕。上刃﹐刃向上前舉。夾兩階戺﹐夾護在兩個台階的護階斜石旁。戺﹐程瑤田《釋宮小記》說是夾階的斜石。(12) 劉﹐鉞屬兵器﹐東堂﹐亦稱東廂﹐在東序之東。(13) 鉞﹐大斧。西堂﹐在西序之西。(14) 戣﹐三鋒矛﹐垂﹐堂的側邊﹐就是堂廉。(15) 瞿﹐也是三鋒矛。(16) 銳﹐一作鈗﹐矛屬兵器。側階﹐北堂北下階。

【語譯】
他們又在西序擺設了五層寶玉﹐它們是陳地出的寶玉﹐涂有紅色的玉刀﹐撰刻有先王先公的祖訓的玉版﹐大玉璧和方圭圓圭。在東序﹐擺設著華山的大玉﹐東北的夷玉﹐雍州的天球玉﹐和黃河所出的河紋玉石。在西房﹐陳列著胤製作的舞衣﹐大貝殼和大鼓。在東房陳列著兌製作的戈﹐和製作的弓和垂製作的竹矢。
王的玉車停放在賓階的前面。金車停放在阼階的前面。象車停放在左邊門房的前面。木車停放在右邊門房的前面。
二個戴著黑色的冕的武士﹐手持惠﹐站在祖廟的門前。四個戴著青黑色的冕的武士嚮前舉起戈﹐分別站在賓階和阼階的夾階斜石旁。一個武士戴著冕﹐手持劉﹐站在東堂。一個武士戴著冕﹐手持鉞﹐站在西堂。一個武士戴著冕﹐手持戣﹐站在堂的東側。一個武士戴著冕﹐手持瞿﹐站在堂的西側。一個武士戴著冕﹐手持銳﹐站在北堂前的側階。

【原文】
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1)。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2)。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3)。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隮(4)。太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冊命(5)。
曰﹕“皇后憑玉几(6)﹐道揚末命(7)﹐命汝嗣訓(8)﹐臨君周邦﹐率循大卞(9)﹐燮和天下(10)﹐用答揚文武之光訓(11)。”王再拜﹐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12)”
乃受同瑁(13)。王三宿﹐三祭﹐三詫(14)。上宗曰﹕“飨!(15)”太保受同(16)。降,盥,以異同秉璋以酢(17)。授宗人同﹐拜(18)。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嚌﹐宅﹐授宗人同﹐拜(19)。王答拜。太保降﹐收(20)。諸侯出廟門﹐俟(21)。

【章旨】
康王在祖廟接受即位的冊命的儀式。

【註釋】
(1) 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康王頭戴麻質的王冕﹐身著黑白相間的斧紋的御袍﹐由賓客所用的西階升登入堂。王﹐康王﹐史官因是日為太子釗的登基之日而稱之為王。麻冕﹐麻質的王冕﹐黼裳﹐有黑白相間的斧紋的御袍。古時上為衣﹐下為裳﹐裳與後來的袍相近﹐故譯如是說。又﹐古禮裝必衣裳相配﹐與黼裳相配的是袞衣﹐即有卷龍紋的禮服。故是日康王是頭戴麻質王冕﹐上穿袞龍之衣﹐下著斧紋之裳。隮﹐拾級升登之謂。因為康王是接受登基冊命﹐故循賓禮﹕由賓階升堂而入居賓席。(2) 蟻裳﹐色黑如蟻的禮服。入﹐入到廷。即位﹐即就臣位﹐按﹐對比于金文﹐入即位就是以臣禮面北而立。(3) 太宗﹐即《周禮》所記的大宗伯﹐時畢公為太宗。彤裳﹐紅禮裝﹐因尸成王主持康王繼位之禮﹐召公著大禮盛裝﹐畢公為召公之副﹐亦著紅裝。(4) 介圭﹐大玉圭。上宗﹐即太宗。同瑁﹐與介圭相鍥合的玉器。按﹐王國維說同瑁為一物﹐甚是(見王氏《古史新證》)。舊或以為同為杯﹐瑁為玉瑁﹐蓋為下文有同。其實﹐古同字從盤﹐從口﹐具以盤覆口之形﹐與瑁覆而合圭相同義。以同瑁稱瑁﹐正與上文以介圭稱圭相對。《說文解字.玉部》﹕“玠﹐大圭也﹐從玉介聲。《周書》曰﹕稱奉介圭。”知介亦圭﹐圭亦介﹐然則同瑁﹑介圭正相對成文﹐亦可參見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又﹐同作為酒杯﹐並非畢公(太宗)所稱奉﹐因為下文的同是由宗人授受的。 由阼階隮﹕因為太保召公尸成王之位﹐居攝主持康王即位典禮﹐故由阼階升入席。太宗畢公以金文參之﹐則類似習見的“右者”﹐金文所見“右者”例為所被冊命者的上司﹐此畢公也在輩分上高于康王﹐故亦由阼階升登入席。(5) 太史秉書由賓階升﹐御王冊命﹕太史手捧冊立命書﹐從賓階升登入堂﹐面迎著康王宣讀冊立之命。由賓階升﹐太史為臣﹐故由賓階升。御﹐迎面。(6) 皇后憑玉几﹐大王靠著玉質几案。皇后﹐偉大的君王﹐指成王。又指成王之尸﹐即太保召公﹐此以召公尸成王﹐以禮典似乎召公也模仿臨終的成王﹐靠著玉几。(7) 道揚末命﹕宣佈臨終遺命。道揚﹐宣佈。末命﹐最終的命令。(8) 命汝嗣訓﹕命令你繼承緒統。汝﹐指康王。嗣﹐嗣繼。訓﹐順﹐序。又﹐得序為訓﹐揚雄《法言.問神》﹕“曰事得其序為訓。”(9) 臨君﹐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以為當作君臨。卞﹐法。(10) 燮和﹐和諧。燮﹐和。(11) 用答文武光訓﹐以宣揚文王武王的光輝的傳統。答﹐對﹐對揚。光訓﹐光輝的傳統。訓﹐即事得其序為訓之訓﹐緒統之謂﹐譯文轉譯作傳統。(12) 王再拜﹐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康王拜了又拜﹐起身﹐回答說﹕我這個微弱的淺末后人﹐又怎麼能治理四方﹐敬畏上天呢﹖再拜﹐拜了又拜。興﹐起身﹐是以膝跪站﹐膝以上為直身。眇眇﹐微微﹐微弱。末小子﹐淺末的后人。其﹐寧。而﹐以。俱見《經傳釋詞》。亂﹐治理。(13) 乃受同瑁﹕於是太保以禮讓康王接受了玉瑁。同瑁﹐即瑁﹐說見上文。(14) 王三宿﹐三祭﹐三詫﹕康王緩步向前進一步﹐祭拜一次﹐又倒退回原位。又緩步向前進一步﹐祭拜一次﹐又倒退回原位。再緩步向前一步﹐祭拜一次﹐又倒退回原位。宿﹐肅﹐徐行前曰肅。祭﹐祭拜。詫﹐卻行。按此為康王接受同瑁之禮﹐所祭拜的對象是同瑁。(15) 上宗曰“飨”﹕太宗說“請大王喝酒﹗”飨﹐喝酒。(16) 太保受同﹕太保授予康王酒杯。受﹐通作授。同﹐酒杯。(17) 降﹐盥﹐以異同秉璋以酢﹕太保降下堂﹐以盥洗禮洗手﹐再上堂﹐另取一個酒杯自斟自飲作答。盥﹐洗手。異同秉璋﹐另一個酒杯秉璋。酢﹐自斟自飲作答。(18) 授宗人同﹐拜﹕太保把自己喝酒的酒杯遞給宗人﹐然後向康王跪拜。(19) 太保受同﹐祭﹐嚌﹐宅﹐授宗人同﹐拜﹕太保從康王手裡接過酒杯﹐對它行祭拜禮﹐嘗酒禮後﹐卻步退回原位﹐把酒杯遞給宗人﹐然後向康王跪拜。太保受同﹐謂太保從康王手裡接過酒杯。嚌﹐嘗。宅﹐即詫之誤﹐卻行。(20) 收﹐徹﹐撤去禮儀設置。(21) 俟﹐等候。

【語譯】
康王頭戴麻質的王冕﹐身著黑白相間的斧紋的御袍﹐由賓客所用的西階升登入堂。卿士和各方諸侯頭戴麻質禮帽﹐身著黑蟻色的禮服﹐進入中庭﹐分別站到規定的位置上。太保﹑太史﹑太宗都頭戴麻質禮帽﹐身著紅色禮服。太保手持大玉圭﹐太宗手捧大玉瑁﹐從主人用的阼階升登入堂。太史手持冊命書﹐從賓階升登入堂﹐面迎著康王宣讀冊立之命。太史宣讀道﹕“偉大的成王靠著玉質几案﹐宣佈了臨終遺命。他命令你繼承緒統﹐以君王統治周邦﹐奉行遵守大法﹐和諧天下﹐以宣揚光大文武王的光輝傳統。”康王拜了又拜﹐以膝跪站直身﹐作答辭說﹕“我這個微弱的淺見無知的後生小子﹐又怎麼治理四方而敬畏上天之威呢﹖”
於是﹐太保以禮讓康王接受大玉瑁。康王面對大玉瑁﹐緩步向前進一步﹐祭拜一次﹐又向後卻步退回原位﹐接著又緩步向前進一步﹐祭拜一次﹐又向後卻步退回原位﹐接著再向前進一步﹐祭拜一次﹐再向後卻步退回原位。
這時﹐太宗說“請王喝酒﹗”太保於是把一裝有酒的圭瓚酒杯授給康王。然後﹐太保自己從堂上降到中庭﹐以洗手禮潔手﹐然後再升登入堂﹐另取一不同的圭璋酒杯自斟自飲。他喝完酒﹐就把酒杯交給宗人﹐然後向康王跪拜。康王亦以跪拜作答。接著﹐太保向前從康王手裡接受回圭瓚酒杯﹐對它祭拜﹐並行嘗酒禮﹐再卻步退回原位﹐把酒杯交給了宗人﹐然後向康王跪拜。康王再以跪拜作答。太保從堂上降入到中庭﹐他讓人撤走冊命禮儀的設置﹐然後和各方諸侯一起走出祖廟門﹐等在外面。

【本文】
王出﹐在應門之內(1)。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2)﹐皆布乘黃朱(3)。賓稱奉圭兼幣(4)﹐曰﹕“一二臣衛敢執壤奠(5)。”皆再拜稽首。王義嗣德﹐答拜(6)。
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皆再拜稽首(7)。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誕受羑若(8)﹐克恤西土(9)。惟新陟王畢協賞罰(10)﹐戡定厥功(11)﹐用敷遺後人休(12)。今王敬之哉﹗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13)﹗”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14)﹗惟予一人釗報誥(15)﹐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16)﹐厎至齊信(17)﹐用昭明于天下。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18)。
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19)。乃命建侯樹屏(20)﹐在我後之人(21)。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22)﹐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23)。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24)﹐無遺鞠子羞(25)﹗”
群公既皆聽命﹐相揖﹐趨出(26)。王釋冕﹐反﹐喪服(27)。

【章旨】
召公等在朝廷敬奉康王即位。

【註釋】
(1) 應門﹐周制﹐天子五門﹐由外向裡﹐依次為皋門﹐庫門﹐雉門﹐應門和路門。應門與路門之間是宗廟和朝廷所在。王出﹐在應門之內﹐是說康王出廟門﹐步至應門之內的正朝中廷之位。(2) 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太保召公奭時為西伯﹐故由他率領西方諸侯。西方諸侯﹐指陝以西的諸侯。應門左﹐當正朝之廷西﹐故作為西方諸侯之席位所在。畢公﹐在周公死後繼為東伯﹐故率領東方諸侯。(3) 皆布乘黃朱﹕他們都穿著有黼黻繡紋的朝服和黃朱色的韍。布乘﹐今文尚書作黼黻﹐指朝服的顏色﹐代指朝服。黃朱﹐韍的顏色﹐代指韍﹐韍﹐蔽膝。(4) 賓稱奉圭兼幣﹕太保和畢公雙手恭敬地舉起玉圭和貢獻的皮幣。賓﹐指太保和畢公。周代諸候見王必有賓引進﹐而在統屬關係上﹐賓往往是被引進者的上司。此處是說諸候晉見康王﹐且諸候是由太保和畢公率領﹐故知賓即是指太保﹑畢公二人。(5) 一二臣衛敢執壤奠﹕一二個藩衛之臣以封土的物產向王獻禮。臣衛﹐猶衛臣﹐藩衛之臣。執壤﹐帶着封土的物產。執﹐帶着。壤﹐封土﹐這裡是指封土的物產。奠﹐獻禮。(6) 王義嗣德﹐答拜﹕王以禮儀起身辭謝﹐答拜。義嗣﹐禮辭﹐以禮儀辭謝﹐嗣﹐通作辭。黃式三《尚書啟蒙》有說。德﹐升﹐起身之謂。(7) 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皆再拜稽首﹕太保和芮伯同步向前﹐先互相作揖敬讓﹐然後一起向康王叩拜兩次。暨﹐和。(8) 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周文武二王大受福善的祐諾。誕﹐大。羑﹐善。若﹐即甲骨文所見“帝若之”之若﹐釋諾﹐祐諾。(9) 克恤西土﹐ 能夠愛護西方﹐恤﹐憐惜﹐愛惜。(10) 惟新陟王畢協賞罰﹕剛剛昇天的成王能夠使所有的獎賞懲罰服順。新陟王﹕新近昇天的王﹐陟﹐登﹐昇。畢﹐都﹐所有。協﹐服。(11) 戡定厥功﹕能奠定他的功業。戡﹐克﹐能。(12) 用敷遺後人休﹕因而能普遍地為我們後人留下幸福。(13) 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要昂揚地壯大偉大的周王之師﹐不要損壞了我們列祖高堂的偉大的天命。張﹐揚﹐釋如金文所見“揚六師”之“揚”﹐有加強﹐率領之意。皇六師﹐偉大的六師。皇﹐大。六師﹐時駐守宗周的王朝軍隊稱“六師”。無﹐通毋﹐不要。壞﹐毀壞﹐損壞。高祖﹐高遠之祖﹐即歷代祖先的意思。寡﹐大﹐已見《康誥》。(14)庶邦侯甸男衛:各位侯,甸,男和衛等邦國的諸侯。(15)惟予一人釗報誥:現在我姬釗恭敬地答覆你們的勸告。予一人,我。釗,姬釗。康王名釗。報,答覆。(16)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過去先君文王武王普天佈福,天下不再受困于災害。平,遍。于省吾說。富,福。《禮記 郊特牲》:“富也者福也。”務,與蒙同聲通假,蒙,被也。咎,災害。(17)厎至齊信:致力施行中信。厎,致,致力。至,施行。齊,中。(18)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安定治理我們家國,因而開始為上帝效命。保乂,安治。用端命于上帝,因而開始為上帝所調命,猶言開始為上帝效命。用,因而。端,始。命于上帝,為上帝所命令。按此命是動詞性的,猶言遣命調令,故譯文意譯作爲上帝效命。(19)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皇皇上天因而能夠使天道順暢,把四方托付于我們。訓,順,此作使動詞。畀,予與。(20)乃命建侯樹屏:於是命令封建諸侯樹立屏藩。(21)在我後之人:恤念我們這些子孫。在,《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吾子獨不在寡人。《杜注》:在,存問之。猶言存恤。臧克和說。(22)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現在我的伯父諸侯們都對我如此眷顧。胥暨,相與。相對于我之謂。(23)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繼續像你們的先輩臣服于先王一樣(臣服于我)。綏,繼續。(24)用奉恤厥若:以此承應忠於你們的善德。用,用以。奉,承,承應。恤,憂,收也。收心之謂。若,善。(25)無遺鞠子羞,不會給我這個幼稚的晚輩帶來羞愧。鞠子,稚子,康王自我謙稱。(26)趨出,小步快跑地退出。(27)王釋冕﹐反﹐喪服:康王解脫下冕服,返回到服喪的側室,穿上喪服。釋,解,解脫。反,返,這裡指康王是從翼室出來接受加冕冊命禮,禮畢,返回翼室。

【語譯】
康王出廟門﹐步至應門之內的正朝中廷之位。西伯太保召公奭率領西方諸侯從應門左面進入﹐在中廷的廷西就位。東伯畢公率領東方諸侯從應門右面進入﹐在中廷的廷東就位。他們都穿著有黼黻繡紋的朝服和黃朱色的蔽膝。太保和畢公雙手恭敬地舉起玉圭和貢獻的皮幣,獻禮辤說:“一二個藩衛之臣以封土的物產向王獻禮!”然後都跪拜行叩頭禮兩次。王按照禮儀起身辭謝﹐並答拜。
太保和芮伯同步向前﹐先互相作揖敬讓﹐然後一起向康王叩拜兩次,讚頌說:“敢向天子敬告,皇皇上天改變了大邦國殷商的天命,周文武二代王膺受這個福善的佑諾,才能夠愛護西方之土。剛剛昇天的成王能夠使所有的獎賞懲罰服順,這纔使他能奠定了功業,因而也普遍地為我們後人留下幸福。現在,我們的大王要敬奉先王啊!要昂揚地壯大偉大的周王之師﹐不要損壞了我們列祖高堂的偉大的天命。”
王這樣説道:“各位侯,甸,男和衛等邦國的諸侯們,現在我姬釗恭敬地答覆你們的勸告。過去先君文王武王普天佈福,天下不再受困于災害,他們致力施行中信,這樣使他們的光輝照亮了天下。還有那些熊羆一樣的武士﹐和懷著忠貞不二的忠心的眾臣﹐都全力安定治理我們家國,因而開始為上帝效命。
“皇皇上天因而能夠使天道順暢,把四方托付于我們。於是命令封建諸侯樹立屏藩,恤念我們這些子孫。現在我的伯父諸侯們都對我如此眷顧,繼續像你們的先輩臣服于先王一樣(臣服于我)。雖然你們身在朝廷之外﹐但是,你們的心沒有不在我王室的﹐(相信)你們以此承應忠於你們的善德,是不會給我這個幼稚的晚輩帶來羞愧的。”
所有的三公諸侯大臣都認真諦聽了康王的誥命,然後小步快跑地退出了中廷。康王解脫了冕服,返回到服喪的側室,穿上喪服(繼續服喪)。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23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9864
  • 日志数: 57
  • 建立时间: 2006-12-12
  • 更新时间: 2008-04-13

RSS订阅

Open Toolbar